第58章 紅安八屍案(三十一)
字數:3972 加入書籤
然而,卻有人提出異議,表示吳小發並非被這唯一的凶手所害,但依我之見,此事定然仍是此人所為。
雖說當時作案的手法跟後續有所差異,但原因想必是凶手手頭並沒有木棍可用。
那麽,最初這位凶手用以殺害吳小發的凶器究竟會是什麽呢?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我認為極有可能是一把短小精悍的利刃,與此同時,凶手手中還持有一件鈍器,而這件鈍器大概率便是一把鉗子。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那把菜刀,還是那根木棍之上,均沾染上了吳小發的斑斑血跡。
由此可以想見,當凶手對吳小發行凶之時,其所佩戴的手套同樣被帶至了案發現場。
不僅如此,這雙手套遺留的痕跡可謂貫穿始終,並且其分布範圍相當廣泛,不單在牆壁上有所留存,就連房門之上也能覓得其蹤影,甚至一路延伸下去直至後續場景之中。
再瞧那份報告裏提及,從現場采集而來的足跡竟然多達九枚之數!此時便有人發聲道:“即便兩人穿著一模一樣花紋的鞋子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啊,畢竟現今市麵上的鞋子大多都是成批量產出來的嘛。”
話雖如此,可我自始至終都未曾察覺到存在第二個嫌疑人的蛛絲馬跡。
當我凝視著那份詳盡的解剖報告時,目光被其中一段文字緊緊吸引住:有人提出疑問,為何屋外未曾發現帶有血跡的鞋印呢?難道還存在其他嫌疑人嗎?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解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凶案發生在前,當時鮮血如泉湧般大量流出,尤其是頸部位置,更是血流不止。
而現場空間狹小局促,想要找到一處完全沒有沾上血跡的落腳點幾乎是天方夜譚。如此眾多的血液四處流淌,人們在屋內來回走動,留下了十幾處帶血的腳印。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些腳印一踏出房門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原因漸漸浮出水麵。
原來,凶手在行凶後並未立刻逃離現場,而是肆無忌憚地翻動屋內物品,並在各個角落頻繁踩踏。
這般折騰下來,原本留在地板上的清晰足跡已所剩無幾。
不僅如此,案發當日恰好天降大雨,濕漉漉的地麵進一步衝刷掉了殘留的痕跡。即便凶手沿著道路前往吳小發家中,也難以尋覓到任何蛛絲馬跡。
綜合當前掌握的各種線索和證據來分析判斷,此次案件極有可能是一人所為。
通常情況下,麵對數量如此之多且均處於清醒狀態的被害者,若說是多人共同作案反倒讓人難以置信。
況且,盡管這些受害者中有年逾五旬之人,但從其身體狀況來看,他們的臀部以及背部肌肉依然相當發達,
雖說這些人的實力比不上窮凶極惡的罪犯,但相較我們而言,還是要厲害許多的。可令人費解的是,他們為何竟會被區區一人給殺害掉呢?
依我之見,想必是在極度的恐慌之下,完全喪失了組織起有效抵抗的能力,這才致使最終慘遭毒手吧。
接下來便是第四個重大問題了,此案件中的作案動機、目的以及性質究竟如何?到底所圖謀的是什麽呢?僅就案發現場的核心區域來觀察分析,顯而易見,其目的就是貪圖錢財,這點無需贅言。
然而,此間卻存在著一些疑問亟待解答。舉例來說,罪犯率先下手殺害的乃是吳小發,至於他身上是否攜帶錢款,我並不知曉,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他的手機並未被拿走。
那麽,在最初實施殺人以圖財的行動尚未正式展開之際,緣何要首先將吳小發給除掉呢?況且,吳小發並非老板,而隻是個普通的打工者罷了。
所以,我基本上讚同指揮部對於凶手作案目的係圖財殺人的觀點,但這種看法並不會對存在其他殺人動機的可能性造成任何影響。
例如說,也許凶手與吳小發之間有著深仇大恨,故而先行將其滅口。
由於屋內其他人清楚地知道凶手曾與吳小發一同離去,如此一來,凶手便幹脆心一橫,宛如鬼魅一般,悄然無聲地潛入房間,手中緊握著冰冷的凶器。
眨眼之間,屋裏的人便盡數倒在了血泊之中,生命之光瞬間熄滅。
然而,這凶手卻並非尋常之輩,他那超乎常人的反偵察能力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殺完人後的他並未匆忙離去,反而像是被惡魔附身般,開始瘋狂地翻動起屋內的財物來。
這一舉動看似是順手牽羊之舉,但實際上卻是他精心策劃的一部分,旨在巧妙地掩蓋其最初殺人的真實目的。盡管如此,我們仍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
接下來要探討的便是這起案件的作案過程。首先遇害的是吳小發,從案發現場的種種跡象來看,他的血液竟被一路帶到了中心現場,由此可以推斷出,他很有可能是最先慘遭毒手的受害者。
那麽,究竟是陳小潤先被害呢,還是汪世書?經過一番仔細的分析和推理,我們認為應該是陳小潤先受到攻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因在於,如果當時陳小潤和汪世書兩人同時在場,以常理而論,凶手必定會優先選擇控製身體更為強壯的那個人。所以,當凶手對陳小潤動手之時,汪世書或許並不在堂屋裏,而是正在他自己的臥室中忙碌著什麽事情。
就在陳小潤遭受襲擊發出驚叫聲的那一刻,汪世書聞聲迅速趕來相助。可狡猾的凶手早已等候多時,瞅準時機,猛地將汪世書打翻在地。
緊接著,毫不留情地用棍棒擊打陳小潤,直至她失去最後一絲生機。
值得注意的是,案發當時堂屋的燈是亮著的,這顯然說明凶手並非是在黑暗中摸索作案。而且,此時這個已經殺害了吳小發的凶手,身上極有可能沾滿了鮮血,甚至連臉上都可能濺滿了猩紅的血跡。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肆無忌憚、明目張膽地手持棍棒闖入堂屋行凶,仿佛對一切都無所畏懼。
如此巨大的棍棒根本無法藏匿起來,如果凶手貿然闖入堂屋,勢必會引起屋內人員的警覺。
一般來說,在這種情況下,被害者通常都會有所防備並做好應對準備。因此,可以推斷出堂屋裏的人最先遭遇毒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經過對案發現場仔細勘查和分析後不難發現,那把菜刀極有可能是由汪世書拿出來試圖抵抗凶手的,但遺憾的是,這把刀並未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汪世書甚至來不及做出更多反應就被窮凶極惡的罪犯用那一記猛力的棍棒給當場擊斃了。
緊接著,依照現場遺留下來的種種跡象表明,凶手在殺死汪世書之後並未停手,而是繼續向西屋走去,並殘忍地殺害了那裏的人。最後,凶手才將魔爪伸向了東屋的人。
然而,就在此時,經驗豐富且觀察力敏銳的陳世賢卻提出了與眾人截然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從東屋受害者所受傷害的部位來看,均非低位創傷。
首先,那個孩子能成功跑出來本身就說明其受傷的時候並非處於低位;其次,通過專業檢測還可以明顯看到,窗戶底下有著大量的出血痕跡,而且這些血跡甚至噴射到了外麵的走廊之中。
由此可見,東屋的受害者們實際上都是在相對較高的位置遭到襲擊從而被擊倒在地的。
喜歡刑警追凶十年,終還冤死者清白請大家收藏:()刑警追凶十年,終還冤死者清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