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念舊情太子恤兵

字數:8544   加入書籤

A+A-


    “太子殿下,這…這白勝、杜遷、宋萬…他們也配與我等並列子爵?”
    禦書房內,石勇甕聲甕氣的聲音打破了表麵的平靜,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此刻寫滿了不服氣。
    站在他身旁的,是同樣被封為子爵的數位梁山舊部,他們雖然沒有像石勇這樣直接表達不滿,但緊鎖的眉頭和略帶陰沉的臉色,都表明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晁雄征放下手中的奏折,抬眼看著眼前這幾個跟隨自己一路走來的老兄弟。
    他當然明白他們的心思。
    石勇、時遷等人,哪個不是身經百戰,立下赫赫戰功?
    而白勝之流,不過是當年梁山上的小嘍囉,僥幸趕上了好時候,才混了個從龍之功。
    如今竟然與石勇等人平起平坐,也難怪他們心中不忿。
    “諸位的心情,孤明白。”晁雄征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但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封賞之事,要顧全大局,安撫各方。白勝等人雖功勞不大,但也有苦勞,封他們為子爵,也是為了穩定人心。”
    他頓了頓,語氣稍稍放緩:“不過,諸位的功勞,孤也絕不會忘記。待日後有機會,孤定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交代。”
    雖然晁雄征這樣說,但石勇等人的臉色並沒有緩和多少。
    他們都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漢子,最重情義,也最講功勞。
    這種和稀泥的說法,顯然無法讓他們滿意。
    晁雄征看在眼裏,心中微微歎了口氣。
    他知道,這些老兄弟都是直腸子,有什麽說什麽,不會藏著掖著。
    如果自己不能拿出實際行動,恐怕會寒了他們的心。
    “這樣吧,”晁雄征沉吟片刻,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孤私人賞賜諸位一些東西,就當是彌補一下。”
    他轉頭看向一旁的內侍:“去,把孤庫房裏的那幾件寶甲,還有那幾把寶刀,都拿來,賜給石勇他們。”
    內侍領命而去,石勇等人聞言,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喜色。
    寶甲寶刀,那可是千金難求的寶貝,太子殿下肯將這些東西賞賜給他們,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
    然而,晁雄征的不悅之色卻並未完全消散。
    他心裏清楚,這些物質上的賞賜,隻能暫時安撫住他們,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更何況,他心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慮。
    “啟稟太子殿下,戶部尚書蔣敬求見。”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內侍的聲音。
    “宣。”晁雄征收斂心神,淡淡說道。
    片刻之後,蔣敬走了進來,恭敬地向晁雄征行禮。
    “不知蔣愛卿今日前來,有何要事?”晁雄征問道。
    蔣敬抬起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石勇等人,略微猶豫了一下,才開口說道:“啟稟太子殿下,臣聽說,石勇等幾位將軍,最近都在打聽購買土地的事情。”
    “哦?”晁雄征眉頭一挑,看向石勇等人,“你們要買地做什麽?”
    石勇上前一步,甕聲說道:“回太子殿下,我等漂泊半生,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想買些土地,蓋幾間房子,也好安度晚年。”
    晁雄征聞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暖意。
    這些老兄弟,戎馬一生,為國為民,如今隻想有個安穩的家,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好,此事孤準了。”晁雄征大手一揮,說道,“這樣吧,孤做主,從皇莊裏劃出一塊地,低價賣給你們。另外,孤再撥出一部分土地,專門用來安置梁山老兵,讓他們都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石勇等人聞言,頓時喜出望外,連忙跪地謝恩。
    蔣敬也露出了笑容,說道:“太子殿下仁義,實乃百姓之福。”
    然而,晁雄征的眉頭卻再次皺了起來。
    他看著蔣敬,若有所思地問道:“蔣愛卿,如果按照你說的,劃出一部分土地專門用來安置梁山老兵,那能建多少房子?”
    蔣敬略一沉吟,回答道:“回太子殿下,皇莊的土地雖然不少,但能用來建房的,卻並不多。如果按照每家每戶一間房的標準,恐怕也就能安置幾十戶人家。”
    “幾十戶?”晁雄征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梁山老兵數以千計,幾十戶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有沒有辦法,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多建一些房子?”晁雄征問道。
    蔣敬沉思片刻,說道:“回太子殿下,辦法倒也不是沒有。可以考慮多建幾層樓房,這樣就能在同樣的土地上,安置更多的人家。”
    “樓房?”晁雄征眼前一亮,這個主意不錯。
    然而,蔣敬卻又有些猶豫地說道:“隻是,這樓房的建造,涉及到禮製問題。按照我朝的規矩,百姓的房屋,不能超過三層。如果建造更高的樓房,恐怕會引起一些非議。”
    晁雄征聞言,點了點頭。
    他知道蔣敬說的是實話。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房屋的高度,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百姓的房屋超過了三層,就會被認為僭越,有違禮製。
    “禮製?”晁雄征喃喃自語,他當然知道禮製的重要性,但他更知道,這些梁山老兵的處境。
    如果為了遵守禮製,而讓他們繼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他寧願冒著被指責的風險,也要為他們爭取一個安穩的家。
    禦書房內,氣氛一時變得有些沉悶。
    晁雄征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蔣敬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待著他的決定。
    “啟稟太子殿下,工部郎中求見。”
    就在這時,門外再次傳來內侍的聲音。
    “宣。”晁雄征抬起頭,說道。
    片刻之後,一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恭敬地向晁雄征行禮。
    “不知工部郎中今日前來,有何要事?”晁雄征問道。
    工部郎中抬起頭,說道:“回太子殿下,臣聽說,殿下有意為梁山老兵建造房屋,特來請示殿下,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晁雄征聞言,心中一動。
    工部主管全國的工程建設,如果能得到工部的支持,那建造房屋的事情,就會順利很多。
    “孤確實有這個打算。”晁雄征說道,“隻是,孤現在還有一些問題沒有想清楚。不如這樣,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工部郎中點了點頭,說道:“回太子殿下,臣認為,為梁山老兵建造房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工部一定會全力支持。隻是,這房屋的建造,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材料。不知殿下打算如何解決?”
    “資金方麵,孤來想辦法。”晁雄征說道,“孤可以從自己的私庫裏拿出一部分錢,用來建造房屋。”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地說道:“孤一定要讓這些為國家流過血、出過力的老兵,都能住上溫暖舒適的房子!”
    工部郎中聞言,心中十分感動。
    他知道,太子殿下一直都非常重視民生,關心百姓疾苦。
    如今,為了這些梁山老兵,竟然願意自掏腰包,更是讓他敬佩不已。
    “殿下高義,臣佩服。”工部郎中說道,“既然殿下已經決定,那臣這就回去安排人手,盡快拿出建造方案。”
    “好,此事就交給你了。”晁雄征點了點頭,說道,“不過,孤還有一個要求。這次建造的房屋,一定要堅固耐用,冬暖夏涼,要讓老兵們住得舒心,住得安心。”
    “請殿下放心,臣一定盡力而為。”工部郎中保證道。
    晁雄征看著工部郎中,心中漸漸有了一個想法。
    他要建造一種全新的房屋,一種既能解決老兵的住房問題,又能讓百姓受益的房屋。
    他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天空,
    “對了,”晁雄征突然轉過身,看著工部郎中,語氣平靜地說道,“這次建造房屋,孤打算用一種新的材料……”
    工部郎中一愣,疑惑地問道:“不知殿下說的是何種材料?”
    晁雄征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紅磚……”
    晁雄征深邃的目光掃過工部郎中略帶疑惑的麵龐,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孤要用的,乃是紅磚!”
    工部郎中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紅磚?殿下,您是說,用那燒製的紅磚?”他的聲音微微拔高,顯然對這個提議感到震驚。
    這紅磚,在民間確有,多是些窯廠燒製了用作砌灶台、豬圈之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啊!
    晁雄征微微頷首,語氣肯定:“正是此物!孤要用紅磚,為我大梁的老兵,建那最堅固,最溫暖的家!”他轉身,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一片片紅色的海洋。
    工部郎中麵露難色,連忙拱手道:“殿下,這紅磚雖說取材容易,燒製簡單,但終究是賤物。用它來建造房屋,恐怕有損皇家體麵,更何況,這紅磚從未用於建造房屋,強度……”
    “體麵?”晁雄征輕笑一聲,打斷了工部郎中的話。
    “朕要的不是體麵,是實用!是能讓老兵們安身立命的居所!至於強度,那就由你們工部來解決!孤要你們用最好的泥土,最精湛的工藝,燒製出最堅固的紅磚!”
    他頓了頓,語氣陡然變得嚴肅起來:“此事,孤意已決,不必再議!工部即刻安排人手,大量燒製紅磚!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為老兵們建好新家!”
    工部郎中見晁雄征如此堅決,知道再勸無益,隻得拱手領命:“臣,遵旨!”
    接下來的日子,整個汴梁城都沸騰了起來。
    工部奉太子之命,大興土木,在城外設立了無數個磚窯,日夜不停地燒製紅磚。
    滾滾濃煙遮天蔽日,仿佛要將整個天空都染成紅色。
    百姓們議論紛紛,有人不解,有人質疑,也有人期待。
    他們不明白,太子殿下為何要用這種“賤物”來建造房屋。
    但他們相信,太子殿下做事,自有他的道理。
    在工部郎中的親自監督下,一塊塊紅磚被燒製出來,整齊地堆放在工地上,宛如一座座小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紅磚,色澤鮮豔,質地堅硬,敲擊之下,發出清脆的聲響。
    與此同時,晁雄征也沒有閑著。
    他親自前往工地,視察紅磚的質量,指導工匠們建造房屋。
    他要求工匠們,一定要精益求精,把每一塊紅磚都砌得嚴絲合縫,確保房屋的堅固和舒適。
    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座座紅磚房拔地而起,整齊地排列在皇莊的土地上,宛如一片紅色的海洋。
    這些紅磚房,雖然外表樸素,但內部卻寬敞明亮,冬暖夏涼,比普通的土坯房要好上百倍。
    紅磚房建好之後,晁雄征立即下令,將這些房屋低價賣給梁山老兵。
    消息傳出,整個汴梁城都轟動了。
    無數老兵從四麵八方趕來,爭相購買紅磚房。
    當老兵們拿到房契,走進自己的新家時,無不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戎馬一生,為國為民,如今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可以安度晚年。
    紅磚房的建成,不僅解決了老兵們的住房問題,也讓整個汴梁城的百姓都受益匪淺。
    紅磚取材容易,燒製簡單,價格低廉,很快就成為了百姓們建造房屋的首選材料。
    以往,百姓們建造房屋,隻能用土坯,既不堅固,也不美觀。
    而且,土坯房容易受潮,容易倒塌,居住起來十分不便。
    有了紅磚之後,百姓們就可以建造堅固耐用、美觀大方的紅磚房了。
    而且,紅磚房還可以防火防盜,大大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
    一時間,汴梁城掀起了一股建造紅磚房的熱潮。
    家家戶戶都在拆除舊房,建造新房。
    整個城市,都變得煥然一新。
    當然,也有一些人看到了商機。
    他們試圖高價從老兵手中購買紅磚房,然後再轉手賣給其他人,從中牟利。
    但晁雄征早就料到了這一點。
    他下令,嚴禁任何人私自買賣紅磚房。
    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有了晁雄征的嚴令,那些想從中牟利的人,都不得不收斂了自己的行為。
    越來越多的梁山老兵選擇在汴梁落戶安家。
    他們在這裏娶妻生子,開店做生意,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
    這些老兵們,感念晁雄征的恩德,紛紛表示,要為大梁,為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
    汴梁城,也因為這些老兵的到來,變得更加繁榮,更加和諧。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到了晁雄征的耳中。
    “太子殿下,金國遣使而來……”內侍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晁雄征放下手中的書卷,眉宇間閃過一絲凝重。
    “所為何事?”他沉聲問道。
    “他們……他們說……”內侍的聲音越來越小,仿佛不敢說出口。
    “說!”晁雄征的語氣陡然變得嚴厲起來。
    內侍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說道:“他們說,我大梁上京道各部,屢屢騷擾他們的城池,要求我大梁給出一個說法……”
    喜歡水滸超凶凶請大家收藏:()水滸超凶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