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南巡之路,廢後陰影

字數:6484   加入書籤

A+A-


    皇帝聽了太醫的話,臉色驟變,仿佛被一層寒霜所覆蓋,瞬間變得煞白。他怒不可遏,咆哮聲如同狂風驟雨般席卷整個殿堂:“烏拉那拉氏,你竟如此歹毒,竟然敢把天花帶入皇宮,你置朕的江山社稷於何地?置朕的子孫後代於何地?”
    “皇上,臣妾真的是被陷害的!”如懿哭喊著,聲音中充滿了無助和悲憤,她拚命地搖著頭,淚水飛濺,“臣妾雖與皇貴妃有些不快,但絕不會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啊!求皇上明察秋毫,還臣妾一個清白!”
    然而,皇帝卻隻是冷冷地哼了一聲,他轉身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仿佛能燃燒一切虛偽和謊言。他盯著如懿,聲音中充滿了嘲諷和憤怒:“清白?你還有什麽清白可言?朕念你舊情,一直對你寬容有加,但你卻如此辜負朕的信任!朕絕不能再留你在後宮之中,以免你再次興風作浪,危害朕的江山!”
    如懿聞言,心中如刀割一般疼痛,她感覺自己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撕扯得支離破碎。她知道,自己此刻已經徹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無論再說什麽也無濟於事了。她緩緩跪在地上,低垂著頭,淚水無聲地滴落在地板上,濺起一朵朵淚花。
    然而,皇帝的心中卻如同被烈火焚燒,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憤怒和深深的失望。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曾經如此深愛、如此信任的皇後,竟然會變得如此狠毒,妄圖謀害皇嗣,這簡直是對他最大的背叛。這種背叛和欺騙,如同一把鋒利的刀,深深刺進了他的心房,讓他無法忍受,也無法原諒。
    皇帝震怒不已,他猛地一拍桌子,那沉重的聲響如同雷鳴般在養心殿內回蕩,震得窗欞都似乎在微微顫抖。他厲聲喝道:“傳旨!皇後烏拉那拉氏心思歹毒,妄圖以天花之毒謀害皇嗣,罪不可赦!即日起,剝奪其皇後封號,打入冷宮,永不得出!”
    這道旨意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劈在了如懿的心上。她癱坐在地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心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她曾經貴為皇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這巨大的落差讓她幾乎無法承受。
    此時,和敬公主緩緩走上前來,她的眼神冷漠而疏離,仿佛在看一個陌生人一般。“皇阿瑪,馬上就要南巡了,正是向天下展示帝後和諧的時候。這個時候廢後,不僅有損皇阿瑪的聖明,更可能引發朝野動蕩,對南巡大計不利。”。”
    皇帝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他轉頭看向和敬公主,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知道,和敬公主說得並非沒有道理。南巡之事,早已籌備多時,如今若因廢後之事而受到影響,確實不妥。
    皇帝沉默片刻,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重:“和敬,你說得有道理。但烏拉那拉氏所犯之罪,實在難以饒恕。若不嚴懲,何以正宮闈之紀?”
    皇帝沉吟片刻,語氣稍緩,但眼中的決絕與冷酷並未減退半分,“然而,烏拉那拉氏之罪,天理難容,亦不可輕饒。朕意已決,廢後之事,勢在必行。但念及南巡在即,朕可暫緩執行,待南巡歸來,朕必定廢後,以正朝綱。”
    如懿聽到皇帝這番冷酷無情的話,心中滿是悲涼與絕望。她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無法再挽回皇帝的心。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哀傷,但很快便被堅定的神色所取代,她知道自己必須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和敬公主見皇帝心意稍緩,又趁機勸道:“皇阿瑪,南巡途中若帶著皇後,也可對外彰顯皇恩浩蕩,讓天下百姓都看到皇阿瑪的寬宏大量。還望皇阿瑪恩準皇後隨行,以觀後效。”
    皇帝思索一番,覺得此舉既能顧全大局,又能繼續懲戒如懿,讓她在南巡期間受盡屈辱和折磨。於是,他冷冷地開口道:“準了。但她在南巡期間,若有半點差錯,朕絕不輕饒。她必須時刻謹記自己的身份和罪孽,不得有絲毫懈怠。”
    說到此處,皇帝那冰冷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皇後死罪雖免,但活罪難逃。她身邊那些助紂為虐的奴才,諸如容嬤嬤之流,即刻押至延禧宮宮門外,處以杖斃之刑,以此作為警示,讓後宮眾人知曉,背叛與欺瞞,將付出何等代價。”皇帝的話語中,透著一股令人心悸的冷酷,仿佛能凍結人心。
    此言一出,整個養心殿仿佛被一層寒冰覆蓋,空氣都為之凝固。如懿的心,更是如刀絞般疼痛,她深知,自己雖暫逃一死,但身邊那些忠心耿耿的仆人,卻將因她而遭受滅頂之災。她想要開口,想要為容嬤嬤等人求情,但喉嚨卻像被堵住了一般,發不出半點聲音。
    和敬公主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驚訝,有同情,但更多的是對皇權的敬畏。她微微欠身,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皇阿瑪英明,兒臣遵旨。”
    隨即,皇帝的命令如寒風般席卷後宮,容嬤嬤等如懿身邊的貼身仆人,被無情地押往延禧宮宮門外,等待他們的,將是殘酷的杖斃之刑。消息迅速在後宮中傳開,各宮嬪妃聞訊,無不心驚膽戰,紛紛帶著自己的貼身宮女、太監前往觀看,心中既恐懼又好奇,想要親眼目睹這震撼人心的一幕,以此提醒自己,切勿觸碰皇權的底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懿癱坐在地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仿佛失去了所有的靈魂。她深知,自己已徹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與愛,未來的日子,將如同無盡的黑暗,永無出頭之日。那些曾經與她共度風雨的仆人,也將因她的過錯而命喪黃泉,她的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愧疚與自責,卻無力挽回這一切。
    如懿雖被允許隨行,但她深知自己不過是皇帝的一個幌子。她在延禧宮收拾行裝,看著這曾經熟悉的一切,淚水再次模糊了雙眼。她明白,此次南巡,或許是她最後一次走出這深宅大院,可等待她的,依舊是無盡的淒涼與絕望。
    南巡之日終於到來,皇帝帶著後宮嬪妃與朝臣,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征程。如懿雖隨行其中,但她的心,卻早已死寂如灰。她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後,而是一個被廢黜、被遺忘的罪人。在南巡的途中,她如同行屍走肉,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與活力,隻是默默地跟隨著皇帝與後宮眾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絕望與痛苦。
    沿途的風景雖美,但在如懿眼中,卻如同虛設。她的世界,已經沒有了色彩,隻有無盡的灰暗與悲涼。她知道,自己的存在,隻是為了讓皇帝展示所謂的皇恩浩蕩,而並非真的受到他的寵愛與尊重。這份屈辱與痛苦,如同沉重的枷鎖,將她牢牢束縛,讓她無法逃脫,也無法解脫。
    各宮嬪妃在南巡途中爭相獻媚,試圖吸引皇帝的注意。她們穿著打扮花枝招展,言談舉止嬌媚動人,與如懿的沉默和頹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懿看著她們,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哀。她曾經也是她們中的一員,也曾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而費盡心思,但如今,她卻成了這場爭鬥中的失敗者。
    在南巡的漫長旅途中,如懿如同一朵凋零的花,靜靜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她注意到,皇帝在政務的重壓下,偶爾會流露出難以掩飾的疲憊與煩躁。這細微的變化,在如懿眼中卻如同暗夜中的微光,讓她看到了一絲可能的轉機。
    她開始更加細致地觀察皇帝,試圖從每一個細節中捕捉到他的軟肋與弱點。如懿發現,皇帝雖然對權力有著近乎狂熱的追求,但內心深處,他依然珍視著親情與人性的溫暖。這種矛盾與掙紮,在皇帝處理政務與麵對後宮紛爭時,尤為明顯。
    然而,這一切都是那麽艱難。皇帝對她的態度始終冷漠而疏離,仿佛她已經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人,無論她如何努力,都無法打破那道無形的隔閡。在南巡的途中,皇帝身邊總是圍繞著令貴妃魏嬿婉、容嬪和卓氏、舒貴妃葉赫那拉氏等人,他們都對繼後烏拉那拉氏謀害皇嗣的行為厭惡不已,對她投來的隻有冷漠和鄙夷的目光。
    更讓如懿心痛的是,皇帝對那些無辜的孩子們,尤其是皇貴妃所生的八公主璟清,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喜愛與寵溺。這份父愛,在如懿看來,是如此地刺眼與諷刺。
    八公主璟清自幼便聰明伶俐,深得皇帝歡心。她的一顰一笑,都像極了生母皇貴妃,仿佛是皇貴妃的縮小版。皇帝對她的寵愛,不僅體現在物質上的豐厚賞賜,更表現在日常的陪伴和關懷上。
    每次皇帝見到璟清,臉上都會洋溢著慈愛的笑容,他會溫柔地撫摸著璟清的頭發,輕聲細語地與她交談。而璟清也總是乖巧地依偎在皇帝身旁,享受著這份父愛。
    相比之下,如懿所生的孩子卻沒有得到皇帝如此多的關注和寵愛。這讓如懿心中的痛苦愈發加深,她覺得自己和皇帝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那道裂痕已經深如鴻溝,難以逾越。
    在南巡途中,皇帝聽聞江南有名妓,其歌喉動天,如黃鶯出穀,婉轉悠揚,令人陶醉。此名妓不僅歌聲動聽,更是容貌姣好,傾國傾城,一時間成為江南地區的風雲人物。
    江南官員們得知皇帝對這名妓感興趣後,紛紛想方設法討好皇帝。有的官員提議將名妓獻給皇帝,以博龍顏大悅;有的官員則主張邀請名妓為皇帝獻唱,以展示江南的文化底蘊。
    然而,也有一些官員對此表示擔憂。他們認為名妓畢竟是風塵女子,身份低微,若將其獻給皇帝,恐怕會有損皇帝的聲譽。而且,名妓是否真的如傳聞中那般出色,還需要進一步考察。
    在各種意見的交鋒中,江南官員們最終決定先派人去調查名妓的情況,再做決定。
    經過一番深入調查之後,負責此事的官員終於返回宮廷,並向皇帝稟報了有關那名妓女的詳細情況。據這位官員所言,這名妓女不僅容貌姣好、技藝精湛,而且才情過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皇帝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好奇心,對這位名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當機立斷,決定親自召見這名女子,一探究竟。
    當這名妓女得知自己即將麵見皇帝時,心中自然是又驚又喜。她原本以為自己隻是一個平凡的風塵女子,如今卻有機會踏入宮廷,拜見當今聖上,這無疑是一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絕佳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當她登上那艘威嚴的龍舟時,才發現事情遠非她想象的那麽簡單。原來,皇帝此次並非單獨召見她,而是帶著隨駕的文武百官以及後宮的嬪妃、皇子和公主們一同前來觀看她的表演。
    名妓心中有些慌亂,但很快鎮定下來,開始了表演。她歌聲婉轉,舞姿曼妙,瞬間吸引了眾人目光。皇帝看得十分滿意,臉上露出了笑容,各宮嬪妃卻暗自嫉妒。如懿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
    就在這時,八公主璟清像是突然發現了什麽有趣的事情一樣,指著名妓說道:“皇阿瑪,您快看,她頭上的頭飾和我宮裏的一個擺件好像啊!”
    皇帝聽到女兒的話,有些好奇地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名妓頭上的頭飾雖然華麗,但確實與璟清宮中的一個擺件有幾分相似之處。
    皇帝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覺得這還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轉頭對璟清說道:“清兒啊,你可是咱們皇家的公主,你的額娘可是皇貴妃,她的寢宮裏麵擺放的可都是從各地搜集來的奇珍異寶,又怎麽會有如此俗氣的東西呢?”
    如懿聽了皇帝這話,心中一陣悲涼。她想到自己的孩子,從未得到皇帝如此用心的維護。就在這時,名妓突然停下歌舞,盈盈下拜道:“陛下,此頭飾是民間匠人所製,樣式流傳甚廣,想必公主宮中擺件也是類似風格。”皇帝微微點頭,覺得有理。
    然而,就在眾人都沉默不語的時候,令貴妃卻突然冷哼一聲,開口說道:“哼,誰知道這名妓是不是有意模仿公主宮裏的擺件,妄圖攀附皇家呢?”
    她的話音剛落,在場的所有人都驚愕不已,麵麵相覷。名妓更是被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急忙跪地叩頭,連連解釋道:“貴妃娘娘明鑒啊!小女子絕無此意,這擺件乃是小女子家中祖傳之物,並非有意模仿公主宮裏的擺設啊!”
    如懿冷眼旁觀著這一幕,心中暗自冷笑。她當然知道令貴妃這麽說是故意刁難這名妓,無非就是因為這名妓深得皇帝歡心,讓令貴妃心生嫉妒罷了。
    皇帝見狀,不禁皺起了眉頭,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就在這時,和敬公主站了出來,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皇阿瑪,此事絕非隻是巧合。兒臣記得很清楚,皇貴妃寢宮裏的那個擺件,乃是皇貴妃生辰之時,皇阿瑪所賜,而且僅此一件,別無他物。”
    皇帝聽了和敬公主的話,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原本隻是覺得這是件趣事,沒想到竟牽扯出這麽多事。令貴妃見和敬公主站出來說話,心中有些不悅,但也不敢公然反駁皇帝的女兒。名妓嚇得瑟瑟發抖,不停地磕頭求饒。
    如懿看著這混亂的局麵,心中湧起一絲快意。就在氣氛緊張之時,一名小太監匆匆跑來,在皇帝耳邊低語了幾句。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揮了揮手,說道:“此事暫且擱置,朕有要事需處理。”眾人見狀,都不敢再多言。
    如懿知道,這不過是皇帝轉移注意力的手段。南巡途中本就暗流湧動,如今又出了這檔子事,後宮怕是更不平靜了。她默默回到自己的住處,心中盤算著如何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為自己尋一條出路。而那名妓,在這場風波後,命運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