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企業的轉型與升級第634章 供應鏈的重構
字數:2103 加入書籤
春日的晨光穿透辦公室百葉窗,在李陽案頭的生產報表上投下細碎的光影。報表上刺眼的紅色警示數字——智能生產線停工率達18,像一記重錘砸在他心頭。智能化轉型帶來的不僅是技術革新,更對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協同能力提出了近乎嚴苛的要求。
"李總,新引入的[供應商a名稱]又延遲交貨了!"采購部經理老陳推門而入,額頭沁著汗珠,"生產線已經停了兩天,庫存告急!"老陳將平板電腦轉向李陽,屏幕上跳動的物流信息顯示,本該三天前抵達的精密傳感器仍滯留在中轉站。
李陽的手指在桌麵叩出急促的節奏。三個月前,他力排眾議淘汰了13家傳統供應商,本以為引入具備數字協同能力的新夥伴能實現高效運轉,卻未料到這些"科技型供應商"同樣問題頻出。更棘手的是,被淘汰的老供應商們結成聯盟,集體發來調價函,原材料價格漲幅最高達25。
"召集采購、生產、法務部門,半小時後開會!"李陽抓起西裝外套,大步邁向會議室。
會議室內氣氛劍拔弩張。生產總監拍著停工損失統計表:"每停工一天,直接損失就是50萬!新供應商承諾的數字協同係統根本沒落地,完全靠人工對接,比老供應商還低效!"法務主管則皺著眉頭:"老供應商的漲價行為涉嫌壟斷協議,起訴的話......"
"起訴解決不了燃眉之急。"李陽打斷道,"我馬上飛長三角,那裏聚集著全國70的智能裝備供應商。采購部立刻整理備選廠商名單,重點考察具備工業互聯網接入能力的企業。"
48小時後,李陽出現在[長三角某智能製造產業園]。在一家專攻精密元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展廳,他駐足觀看實時生產數據大屏:每台設備的運行狀態、訂單進度、質量檢測結果都在屏幕上動態呈現。"這些數據能和我們的erp係統實時對接嗎?"李陽指著屏幕問。
"完全沒問題,李總。"企業負責人調出合作案例,"您看,我們為[某知名企業]搭建的供應鏈協同平台,實現了需求預測、排產計劃、物流追蹤的全鏈路數字化。"
經過三天高強度考察,李陽與三家科技型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回程飛機上,他反複推敲合作條款,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劃出重點:預付款比例從30壓到15,延遲交貨違約金提高至合同金額的0.5每日,同時要求對方開放數據接口。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法務部在審查合同時發現,三家新供應商的部分數據接口協議存在合規風險。"他們的數據加密標準不符合國家最新要求,一旦出現數據泄露,我們也要擔責。"法務總監將檢測報告推到李陽麵前。
與此同時,內部也傳來反對聲。老采購們私下議論:"這些新供應商看著花哨,實際根基不穩,哪比得上合作十幾年的老夥伴?"生產線上甚至出現了抵製情緒——工人習慣了老供應商固定的包裝規格,新供應商的零部件包裝尺寸略有差異,導致上料環節頻繁出錯。
李陽連夜召開跨部門會議。會議室裏,大屏幕實時播放著新老供應商的對比數據:老供應商平均交貨周期15天,新供應商承諾7天;老供應商質量合格率89,新供應商可達96。"我知道改變很難。"李陽的目光掃過眾人,"但看看這個。"他切換到行業分析報告,"未來三年,不具備數字協同能力的供應商將被市場淘汰。我們現在的陣痛,是為了明天的生存。"
為了化解內部抵觸,李陽推行"雙軌製"過渡方案:關鍵零部件逐步切換新供應商,通用物料暫時保留部分老供應商;同時成立供應鏈優化小組,由采購、技術、質量部門聯合辦公,現場解決新供應商導入問題。
在技術團隊的努力下,內部供應商評估係統提前上線。該係統通過128項指標對供應商進行動態評分,數據直接接入決策層。當老供應商[名稱b]的評分因漲價行為跌破及格線時,係統自動觸發預警,采購部立即啟動備選方案。
三個月後的淩晨,李陽收到供應鏈優化小組的消息:新供應商的交貨準時率提升至92,生產線停工率下降到3,整體采購成本反而降低了8。他站在辦公室落地窗前,看著城市的霓虹在夜空中閃爍,想起考察時某供應商負責人的話:"數字化供應鏈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此刻,他終於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喜歡1949璃院繁星請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