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是我寫的

字數:4300   加入書籤

A+A-


    季宇寧當天晚上在寫完給小姑的信後,立即就開始進行了他那本小說流浪地球的翻譯工作。
    他寫下了這篇小說的名字the andering earth。
    “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刹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
    i have never seen t, or inter. i as born as the braking era ended, just as the earth stopped turning.”
    他是直接用家裏的英文打字機打字,這讓他有了久違的敲鍵盤的感覺。
    剛開始寫,他就覺得特別的手順,前世大劉的這篇小說在國內有一版中英文雙語版,發行的特別好,他也看過這部雙語版小說。
    對於同一內容,在字數多少上看,中文字多而英文詞少。一般而言,中文字和英文單詞的轉換比例是這樣的,中文漢字數  英文單詞數 = 1.6  1。
    他的小說流浪地球的中文版字數是23,000字左右,按照這個比例,那麽這篇小說的英文版的單詞數應當是15,000個單詞左右。
    當天晚上他用了兩個多小時,就敲了3000多個單詞。
    這個進度相當於他用了兩個多小時就寫了小說的五分之一的篇幅。這讓他很滿意。
    實際上寫小說,他這幾個月來的感受就是構思的時候,消耗的時間比較長,當心裏已經有了腹稿的時候,寫起來就很快了。
    5月11日,周四。
    早晨的天氣涼爽宜人,很是舒適。
    季宇寧騎車騎的飛快,他現在從家到學校這將近15公裏的距離,基本能控製在一個小時之內,快的話,45分鍾左右也騎到了。
    主要是他騎的自行車是普通車,沒有加快軸。如果有加快軸,路上騎行時間將會更短。
    他也曾經想過,自己加裝一個加快軸,但一來沒抽出時間,二來就是這年頭如果裝了加快軸,丟失的可能性就會加大。
    他現在把早上騎車當成一種鍛煉了,就相當於早晨的跑步了。
    到了學校,他直接就騎到了俄文樓。
    他準備去他們西語係英語教研室借一台打字機。
    走進辦公室,發現隻有布裏基德小姐在。
    上午最早兩節課,是他們班的英語口語課,所以這位布裏基德小姐來的最早。
    這位布裏基德小姐,他們班的同學背地裏都稱其為老小姐。這是去年從北美聘請來的外教,待遇不錯,相當於外國專家。
    季宇寧他們都不知道這位老小姐的年齡,但他估計至少應該是40歲以上了。
    這位老小姐對他們同學都不錯,尤其是對季宇寧他們幾個學習成績比較好的更為關注。
    季宇寧說了要借係裏的英文打字機,並把自己已經寫的3000多單詞的翻譯稿給這位老小姐看。
    老小姐僅僅看了開頭就被吸引住了。
    她其實不懂中文的。現在學校裏還有一些外教,其中最早的就是從40年代就在燕大的外教,一直沒有離開,但那些外教基本上中文都說的很不錯的。
    季宇寧借到了打字機,嗯,還有紙。
    他就自己拎著打字機去自習室,接著打字去了。
    他看見老小姐手裏拿著翻譯稿,向教室方向走去。
    早上的口語課,他是不用上的。後麵的英語精讀課,他也不準備上了。
    上午的自習室基本上沒人,季宇寧在自習室一直寫到中午食堂開飯的時候。
    他又寫了4000多個單詞,接近5000個單詞。這樣,這篇小說的翻譯稿他已經寫了超過一半了。
    這些新寫出來的翻譯稿,也被上完課回來的布裏基德小姐拿走了,顯然,這位老小姐對這篇小說大感興趣。
    她應當是沒看過前一段時間季宇寧發表在人民文學上的那篇中文版小說。
    季宇寧希望布裏基德老師能為這篇小說提出一些修改意見,使這篇小說不致有什麽錯漏之處,能提高其文學性,並且符合北美人的閱讀口味。
    這位老小姐很愉快的答應了。
    季宇寧在食堂吃完中午飯,走出大飯廳。
    遠遠的就看見三角地附近人山人海。
    他估計是有什麽特大新聞了,因為平常中午飯的時候,這個地方不會有這麽多人聚集的。
    走上前,隱隱聽見人群裏有人在念著什麽,好像是報紙上的報道文章。
    他在人群外站了一會兒,忽然聽見周圍很多人在低聲喊著,“季宇寧來了”。
    這時,無數人的目光突然轉向他。
    人群也自動分開一條路。
    他這才看見前麵的布告欄上,一溜貼著數張今天光明日報的頭版版麵的報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離著數米遠,他看見了報紙頭版版麵上那個大字的標題。
    這時他知道為什麽今天有這麽多人聚集在這裏了。
    今天,就是那個關於標準的大討論的開始。
    先是這篇文章刊登在光明日報的頭版上,明天開始,這篇文章也將會在幾乎國內所有的重磅報紙的頭版上進行轉載。
    “這篇文章的標題,不就跟季宇寧在3月初開學典禮上的發言中的說法基本差不多嗎。”
    “對,我記得校刊上登的內容是:唯有實踐,才是探索和檢驗真理的唯一正確之路。
    隻差了兩個字欸。”
    “對呀,實際上這兩句話差不多啊,表述的詞語基本上都一樣。”
    他聽到的周圍的議論聲中,都是在議論他在兩個月前開學典禮上的發言中的一句話和今天這張報紙上的標題內容。
    他正想走,突然聽見有人高聲在問:
    “季宇寧,這篇文章不會是你寫的吧?
    這個本報特約評論員是不是就是你呀?”
    這話把季宇寧嚇了一跳。
    這篇文章標題下麵的作者,就是本報特約評論員。
    這是這些年這些大報發表重要文章的慣例。
    季宇寧沒想到他們學校這些同學還真敢想,他怎麽可能是這種大塊文章的作者呢?
    這篇文章的作者實際上是金陵的一位大學老師。這篇文章最初誕生是在去年的8月份,一直修改到今天才發表出來。
    “不是我寫的。”
    他說了一句,趕緊就轉頭走了。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