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蹉跎歲月

字數:3878   加入書籤

A+A-


    張主任希望季宇寧來翻譯這本書,他倒是一點兒也不驚訝。
    從今年2月份報到,他就知道因為高考準備倉促,在學校裏很多係根本就沒有合適的教材。
    而且很多教材的質量特別差,據說前一段時間學校裏麵征詢學生的意見,他們西語係的一個學生,直截了當的說某某教材就是垃圾,這學生就當著編這個教材的老師說的,這個老師當時滿臉通紅,還無言以對。
    前世77級、78級、79級這三屆學生是很牛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是真正考進來的。
    這三屆學生很多人在學校裏,就可以公開臧否老師,甚至聯名讓老師退下講席。
    季宇寧前世是見過很多當時的人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過類似的故事。
    那些年學校裏招的學生是推薦入學,學生很差,同時,那些年進入學校的老師也有很多不行的,可以說也很差。
    那些年,學生荒廢了,那些年輕的老師們其實也荒廢了。
    季宇寧之所以不願意上本科課程,其中也有這樣的原因。像李老師他們那樣的50年代就在學校當老師的,那些人的水平是沒問題的,但60年代中期以後進學校的很多人,水平是真差。
    “行,那張主任,我就試試。我寫過英文小說,但翻譯作品還是頭一次。
    到時候翻譯完了,您再看看。”
    他們這屆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很多人都翻譯過科技文章或者著作。
    像那位川省的張老哥,就為相關部門翻譯過幾個學科的英文文章。
    不過季宇寧要翻譯,他是準備出版的。他是準備要拿翻譯作品的稿酬的。
    這個時候翻譯作品的稿酬是每千字一塊錢到5塊錢,相比較於文學作品的每千字兩塊錢到7塊錢要略少一些。
    這本書他估計翻譯完了也得20萬左右,如果按翻譯作品的最高稿酬算,那也差不多2000塊錢呢。
    而且他記得,明年的夏天,京城大學出版社就會恢複,到時候也可以拿到學校的出版社來出版,當然如果他翻譯的比較快,其他出版社也未嚐不可。
    到時候他翻譯的c語言,就會成為國內的第1本c語言的翻譯著作。
    也許這一世,從70年代末開始,國內所有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都會拿著他這本翻譯的書來進行學習。
    11月22日,周三。
    季宇寧下午回家的時候,收到了建軍來的信。
    這讓他很是開心。
    不過看完建軍信裏寫的一些內容,他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
    “建軍信裏說的滇省的那些知青,真是可憐。”
    季宇寧把信遞給旁邊的朱琳,說道。
    “建國建軍當年插隊,就是把他們哥倆兒發配到了西南地區最西南的那個角。再往西南一點兒,就出了國了,那是滇省的一個地方。
    那個地方太艱苦了,而且自然環境特別惡劣,很多亞熱帶熱帶地區應該物產豐富,但那個地方也真是見了鬼了,沒什麽可吃的。
    當年,要不是我賀叔的老戰友,把他們哥倆強行弄到部隊,這哥倆兒弄不好都活不到今天。
    唉,如果我爸媽去年沒有恢複工作,我估計去年的高考我根本過不了,分數再高也沒用,因為政審過不了。
    今年的高考倒是寬鬆了,估計到時候我是能考上七八級的本科了。
    那樣我現在很有可能是剛剛夾著尾巴到大學報到才兩個月。”
    季宇寧情不自禁想起了前世有一部著名的知青小說。就是80年下半年發表的長篇小說《蹉跎歲月》。
    那部小說應當是知青文學的代表作。
    小說的作者姓葉,是滬上人,當時插隊就是在黔省。
    小說的背景也是寫的黔省山區農村,是那裏發生的故事。
    這篇小說就是作者的成名作,小說最初連載於《收獲》1980年第五、六兩期。
    登載之後,一時洛陽紙貴,《收獲》第五期印了50萬份,第六期加印至創紀錄的110萬份,就這樣還不容易買到。
    自1983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發行初版《蹉跎歲月》單行本以來,這本書不斷再版,後來有了23個封麵不同的版本存世。
    季宇寧想起要抄這篇小說,一是他從去年那首歌《一直難忘的歌》裏就提到蹉跎歲月,歌詞中就有蹉跎歲月這個詞。今年9月份《中.國青年》複刊號上,他那篇文章的標題裏也出現了蹉跎歲月這個字眼兒。
    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就是這篇小說的作者,這位葉作家前世可是出了名的抄襲者,當時這個人的抄襲還真是與眾不同。
    比如季宇寧寫小說,這是網文,這是同人小說,這種文抄是在虛擬世界裏。根本就不是真實的故事。而且小說中很多國名地名人名都按照網站的要求也做了修改。
    而這位葉作家則是在真實世界裏明張膽的抄。前世季宇寧見過被抄襲者起訴這位葉作家侵權的民事判決書。注意,是抄襲侵權,而不是改編權糾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時這個葉作家是應邀到滇省下麵的一個市裏,為當地創作電視劇劇本,他到了當地以後,要求當地政府為他提供一些資料,當地政府就給他提供了幾十本書,是已經出版了的書,結果葉作家要求當地政府搞定版權,然後他就照著一本書明目張膽的抄。
    他不是注明改編,而是他原創的。僅僅是書名改了。
    後來人家起訴他,他非得說當地政府沒有搞定版權,這不怪他。
    季宇寧當時看了判決書,也覺得居然還有這麽不要臉的人。
    小說《蹉跎歲月》雖然影響比較大,但實際上這篇小說的文學性並不強。隻是靠著故事吸引人,吸引當時那些有同樣經曆的知青。
    另外這篇小說缺乏曆史的厚重感。所以隻能算是一種比較通俗的一個故事性的讀本。這篇小說曾經進入過茅盾文學獎的評選範圍,但根本不可能最終入選。
    而小說的作者,那個葉作家,後來幾十年也沒有跳出知青小說這個範圍,始終沉溺其中,他後來寫的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超過這篇《蹉跎歲月》。
    這本小說原著是將近28萬字,季宇寧要抄,他會加強小說的文學性。
    從後世人的角度看,那篇小說除了故事感人,情節不錯,但文筆則是比較差的。
    另外,這本小說故事背景在黔省,季宇寧準備放在湘西那個三省交界的地方,也是挨著黔省,這樣那些方言和當地的風土人情,他也比較容易交代。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