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亮劍精神
字數:3859 加入書籤
放下小說《蹉跎歲月》的手稿。
季宇寧又拿起了賀建軍的信,他開始給建軍回信。
在回信中,他答應一定要寫一部反映反擊戰期間部隊戰鬥和生活的小說,一定要把它寫成經典。
他希望建軍繼續為他收集相關的資料和素材。
他在信中列舉了一些清單,提出了若幹問題。
他提的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跟著前世那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裏麵的情節內容走的,他必須要為這些第1手資料找到出處才行。
單單這些內容,就寫了厚厚的一遝信紙。
寫完信,季宇寧又想到這個事兒,還得跟他賀叔說一下。
建軍能夠收集到的資料,提供的一些信息,畢竟是有限的,他還應當正經八百的從總政這邊取得部隊的支持才行。
好在他跟總政這邊很熟悉,總政這邊,就是管部隊的文化宣傳的部門。
再有,就是小說的誕生,恐怕也要有實地采訪作為基礎。
這個時代,在文藝作品的創作上,很強調這種深入生活的創作方式。
如果他最終創作了這篇小說《高山下的會花環》,結果他卻沒有去過滇省的前線,甚至滇省後方,像春城等地。
那到時候很容易被人詬病的,文學圈子裏的很多人就喜歡挑人的錯。
他都能想象出來,估計有不少人就會說出那種什麽“閉門造車”,什麽“沒有真實生活體驗”這些話了。
前世,在反擊戰結束後,他記得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是組織作家和詩人去前線采風的。
弄不好,過一段時間,他已經參加的作協和文聯也會通知他的。希望他們這些年輕的作者,積極報名參加去前線采訪。
不過現在就是有一個時間上的問題,他現在時間很緊張,他現在在學校上學的同時,還要兼顧兩個劇組,他在這兩個劇組裏都是老大,很多事情必須他拿主意,所以抽出一段時間去滇省前線采風,他估計在時間上恐怕夠嗆。
他知道這種去前方采風,在時間上,恐怕是以月為單位的,如果這樣,他還真沒有時間。
晚上,季宇寧在家給他賀叔打了個電話,在電話裏說了建軍給他來信的內容,以及他的想法。
“寧寧啊,你想為這次反擊戰給部隊創作一些文學作品,這個想法很好,你前一段寫的那首歌就特別好。這一段時間以來,很多老首長、老領導,都跟我提過你這首歌。都是讚不絕口。
現在總政已經在組織一些作家到前線采風,另外也要有前線的一些英模報告會在京召開。
到時候你可以考慮參加或者出席。
另外,總政這邊有一些資料,關於這次部隊作戰等方麵的情況,也可以給你提供,這個沒有問題,我到時候跟你傅爺爺說一下。
這是為了你創作的需要。
你現在還在上學,另外還有拍電影,時間上比較緊張,那如果去前線采風,恐怕這個時間並不短,到時候我再考慮考慮,比如有誰要去前線的時候,可以方便帶上你,這樣可以直接飛過去。時間上可以節省不少。”
季宇寧放下電話,心裏踏實不少。
他覺得恐怕去前方采風,是避免不了的,但他卻是可以盡量把這個時間壓縮。
唉,這篇《高山下的花環》寫起來很快,可是之前的準備工作,卻是要做很長的時間,估計素材和資料就要像模像樣的弄一大堆。
3月18日,周日。
上午,季宇寧在家收到《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部寄過來的掛號信。
信封裏麵是一個通知。
通知的內容,就是要他於3月25日到京城崇文門招待所報到,參加3月25日至3月29日期間召開的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者座談會,並於3月26日參加於新僑飯店舉行的獲獎作品頒獎大會。
通知的備注上注明,報到當日,要帶全國糧票若幹。這些糧票要交給會議籌備組,便於安排參會者的食宿。
也就是說,你不帶糧票,就不讓你吃飯。
季宇寧此前參加的幾次全國性文學會議,吃了不少虧,他交了錢,交了糧票,但中間翹會了幾天,或者說就沒參加幾天會。
錢上,他倒是無所謂。
就是那個糧票,他還是覺得有點兒吃虧了。
看來是這次座談會的與會代表是住在崇文門的崇文門招待所,但頒獎大會是在新僑飯店舉行。
這說明,這第1次的全國性官方文學評獎活動,相關的部門是非常重視的。
這個時候,京城的新僑飯店屬於京城最高檔的賓館之一。
70年代初的京城,能夠接待外賓的賓館隻有京城飯店、民族飯店、新僑飯店三家。
現在又多了幾家可以接待外賓的賓館,但仍然是很少的。一般來說,京城現在是有7家可以接待外賓的賓館,但如果不夠,可以勉強增加到10家左右,也就這麽多了。
除了這些可以接待外賓的賓館,其他的都是招待所水平的,條件極差,他此前已經領教過了。
所以,季宇寧到時候不準備住在招待所,他可以回家住。
3月19日,周一。
當天上午發行的《人民日報》頭版上出現了一篇評論員文章。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亮劍精神》。
這篇題目為《亮劍精神》的文章,前世並沒有出現在這個時代的報紙上,這篇文章的提前出現,又是因季宇寧所致。
在文章中,提到了季宇寧寫的那首歌《中.國軍魂》,提到了歌詞中的“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等詞句。
也提到了季宇寧在授予他一等功的表彰大會上的發言中說到的“敢於亮劍的精神”。在當時表彰大會的會場上,是有一些各媒體的記者的,畢竟這是文化部的表彰大會。
文章裏對這種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讚頌,認為這種精神是部隊的光榮傳統,是我們戰勝一切敵人的基礎。
同時,這種精神也是這個時代國家所需要的。
“亮劍精神”體現出了一種勇氣,一種氣魄,一種力量。
在實現4個現代化的征途中,在我們解決一切困難的路上,這種精神一定會爆發出無人可以抵擋的力量。
這樣,季宇寧的名字是第3次登上了人民日報的頭版。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