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爾有何麵目立於香江之畔哉
字數:4552 加入書籤
李蕉成不知道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直到他腹中有了明顯的饑餓的感覺,他這才回過神來。
吃飯的時候,每天的清粥小菜,不知道為什麽,突然有了一種味同嚼蠟的感覺。
而那每天早上必喝的清甜的番薯水,居然讓他喝出了苦澀的味道。
這時他腦子裏突然一閃。
走,必須要走了。
他想到了春節期間匯豐銀行董事局主席蒲偉士的態度。
他感覺蒲偉士對他的態度,明顯和以前不太一樣了。據說他去年去京城,被告知,匯豐隻是一家商業銀行,它隻應該做商業銀行該做的事情。
而那位老許,去年的年底就已經回去了,據說出了一些問題。
現在的這位,任何事情,都必須到他的辦公室談。那種距離感,讓現在的李蕉成十分的不適應。
還有,就是從1月下旬開始,自己的兩家上市公司,長實與和黃的股價,開始不斷的下跌。市值也是持續縮水。
作為香江股市上的老手,李蕉成明顯能感到,港人對於他這兩家公司的信心,已經明顯不足了。
過去,這位李生經常是利用各種消息,操縱他自己公司的股價,不斷地低買高賣。
不過現在,自己的上市公司始終是被看衰狀態。這可真的是麻煩大了。
京城,季宇寧剛開完起草機構的全體會議,老張同誌就找上門來了。
“謔,老張,你又看上我這個《頌蓮》那篇小說了。
我告訴你吧,這篇小說我已經搞了一個劇本大綱了,而且有具體的想法了。
我的想法,是把這個故事的背景,從江南的蘇城一帶,挪到晉省的那個晉商的大院。
那個大院已經開放了,很大,很不錯的地方,如果這樣的話,整體的電影風格也要發生變化,嗯,我倒覺得挺適合你的這個攝影的鏡頭風格的。
我還準備到時候,找你掌鏡呢,你這都找上門來,想當導演了。
也罷,這個電影劇本還是給你拍吧,你就當你的導演去吧。
這部電影劇本,名字我給改成了《大紅燈籠高高掛》。主演考慮還是小鞏同學。
剩下的,包括劇本的潤色,都是你這個導演的事兒了。”
前世《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在90年7月開始拍攝的。這部電影參加了91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拿到了電影節的第二大獎。並且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我看你前一段剛剛拍完的那部《菊豆》也不錯,風格有一點兒像最早的那個《紅高粱》的風格,色彩很好。
這部《大紅燈籠高高掛》由你來拍,不過呢,是有條件的,也就是你導完這部電影,還得過來給我當攝影,我準備明年抽出時間來,拍我的那個小說《秋菊打官司》。
這個片子,還是拍成《一個都不能少》那種風格,是完全紀實性的。”
電影《秋菊打官司》就是在1991年開始籌拍的,當時的主要外景地是在陝省的隴縣。大部分的鏡頭,是采用16毫米攝像機偷拍的方式。
這部電影拍攝的周期不長,而且也獲得了92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同時,女主角還拿到了沃爾皮杯。
2月底,季宇寧回到香江。
“宇寧啊,那位李生的長實與和黃,這兩個月來,股價一直走低,市值也在不斷的縮水。
無論是專業機構,還是市場上的投資人,都是看衰李生的這兩家公司,實際上是看衰李家的未來。”
“寧叔,那現在這位李生狀況如何?”
“這段時間,那位李生是深居簡出,基本上除了公司和他深水灣的那處宅子,其他的活動和場合都不露麵了。”
“看樣子,這個人還挺能扛,韌性十足啊。
死皮賴臉可不行。”
3月1日,周四。
香江的一家報紙,再次在頭版曆數了這位李生的種種劣跡,無非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這8個字已經牢牢的刻在李生的腦門上了。
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是醒目:
謝頂老狗,爬灰之尤,爾有何麵目立於香江之畔哉。
這仿佛是一個信號。
此後,李蕉城的兩家上市公司的股價開始抬升,但這也讓那位李生緊張萬分,這說明有人要打他的主意了,這是有人在股市上開始吸納它的股票了。
雖然他對於兩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很高,他對於長實的持股比例超過了45,和記黃埔的持股比例甚至高達49,但那又如何,隻要有人公開收購,他就必須要增持,一旦超過50,就必須要強製性全麵收購,他哪裏受得了。
而且強製性全麵要約收購的對價,還必須是現金。
他明白自己根本沒有那麽多現金來支撐這種全麵收購,隻要一次兩次,就會把他的資金抽幹。
前世港股收購守則是在1992年進行了重大的修訂,其中有些內容現在還沒有,但是這根本不影響其他人的惡意收購。
而且最關鍵的是,李蕉成以前的一些背景人脈都開始對他疏遠了,而這個時候,他敢肯定,那些所謂的老朋友差不多都會第一時間衝出來。
香江這個地方,有兩件事情完全是赤裸裸的,沒有絲毫容情的地方,一是家族內部財產分配,第二就是這種資源的爭奪。
果然,3月3日,周六的報紙上就登出了一則信息,季宇寧旗下的麒麟係企業已經持有和記黃埔10的股份,根據《1988年證券公開權益)條例》的規定,進行公開披露。
小季同誌這是把事情放在了桌麵上,他一方麵是要給其他人看,另一方麵,也給那位李生指引一個方向。
很快,3月4日,周日,那位包船王就來拜訪了。
船王是李蕉成的鄰居,也是這段時間少有的,還跟李生保持聯係的人,畢竟船王還是很厚道很念舊的人。
他們以前有過合作,船王收購九龍倉的時候,李生也給予過助力。
“宇寧啊,那位李生想聽聽你的想法。”
“我跟您老人家說實話,這10實際上基本都是87年大股災的時候收購的,那個時候,就是為了財務投資,因為當時和黃的股價跌的比較厲害。股價的上升空間比較大。
所以這幾年也沒有公開,因為沒達到10。
也沒有要求董事席位,因為在適當的時候,到牛市,這些股份也就拋出變現了。
現在公開披露,主要是擔心有些人按耐不住。
因為我注意到,長實這一段時間的股價波動有些厲害。
另外,您老人家也知道香江三分之二以上的碼頭,都在和黃手裏。
現在的擁有者,可以說是德不配位。
那所有人都會看著眼紅。
當然,您可以跟那位李生說,目前我不會在股市上發起公開收購的。
除非,那位李生自己同意。”
港島,深水灣,李家大宅。
“包生,你是說那位季生並沒有動長實的主意。”
“嗯,以我對宇寧的了解,那才是世界上最驕傲的人,他根本不屑於搞那些底下的事情,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是陽謀。”
“是啊,我也猜到了。那個姓郭的,是做夢都想要中環的地皮。
他恐怕是盯著我那塊希爾頓酒店的地皮已經好久了。希爾頓到期結業也沒有幾年了。
我說春節期間,怎麽九巴巴士上,天天都是罵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