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府穀風雲起
字數:6596 加入書籤
府穀縣衙大堂內,氣氛凝重而壓抑。王嘉胤高坐於縣令審案的桌後,神色威嚴,目光掃視著堂下兩列的各路義軍首領。這些首領們來自不同山頭,個個身經百戰,眼神中透著桀驁與不羈。最前麵的高應祥,身形高大魁梧,滿臉橫肉,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張獻忠則身形精瘦,一雙眼睛滴溜溜亂轉,透著精明與狡黠。
王嘉胤清了清嗓子,聲音低沉地說道:“諸位兄弟,今日叫大家來,是剛接到探馬來報,有一支幾千人的大軍正在向府穀而來。這大軍人人身著藍色坎肩,上寫紅色的‘義’字,還打著義字大旗,來意不明啊。”此言一出,堂下頓時炸開了鍋,義軍首領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是哪路神仙啊?怎麽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
“會不會是官軍假扮的,來搞咱們的?”
“管他呢,要是敢來犯咱們府穀,就叫他們有來無回!”
就在眾人議論不休之時,士兵來報,李明的使者到了。譚師爺身著一襲長袍,手持羽扇,不卑不亢地走進大堂。他先是對著王嘉胤拱手行禮,而後目光從容地掃過眾人。
“在下譚某,乃紅義軍李明將軍麾下師爺。我家將軍聽聞王盟主義舉,心生敬仰,特率紅義軍前來投奔,共舉義旗,反抗朝廷暴政。”譚師爺聲如洪鍾,言語間透著自信。接著,譚師爺開始誇大紅義軍的實力,聲稱紅義軍擁有精銳戰兵五千,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更有擅長奇襲的騎兵三百,還有三百虎背熊腰的強壯鳥銃女兵,以及威力巨大的十門佛郎機炮。此言一出,眾人皆驚,王嘉胤的臉色也微微一變。他深知自己雖號稱有三萬大軍,可其中大部分是隨軍的老弱婦孺,真正能戰鬥的精銳不過兩三千人,骨幹騎兵更是隻有五百人。如今這紅義軍若是真有如此實力,自己這盟主之位怕是要受到威脅。
但王嘉胤畢竟老謀深算,他很快恢複了鎮定,假裝大喜道:“哈哈,李將軍能來投奔,實乃我義軍之幸啊!本盟主定當以禮相待。”說罷,便帶著各義軍頭領出城迎接。
城外,李明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威風凜凜。身後,紅義軍隊伍整齊有序,陽光灑落在士兵們鋥亮的兵器上,寒光閃爍,透著一股肅殺之氣。隊列前方,三百騎兵精神抖擻,胯下戰馬膘肥體壯,馬蹄刨地,發出陣陣嘶鳴。三百鳥銃女兵英姿颯爽,她們虎背熊腰,手持鳥銃,目光堅定,渾身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勢。十門佛郎機炮一字排開,炮身烏黑發亮,炮口直指前方,彰顯著強大的威懾力。後麵是延綿不絕的騎兵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其實就是起碼步兵,可是誰又能想到李明豪橫的給步兵都人手一馬代步呢?所以,真不怪王大盟主眼拙。)王嘉胤看到這一幕,心中暗自警惕,越發覺得李明不好對付。不過,他臉上依舊堆滿笑容,熱情地迎上前去。雙方寒暄一番後,便一同進城。當晚,王嘉胤大擺宴席,為李明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王嘉胤給高應祥使了個眼色,高應祥心領神會。他猛地站起身,借著酒勁,將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大聲說道:“哼,這紅義軍突然來這麽多人,誰知是敵是友,說不定是來搶咱們飯碗的!”
李明一聽,正中下懷,他等的就是這個機會。李明也站起身,將酒杯重重地往桌上一放,發出“砰”的一聲巨響,目光如炬,直視王嘉胤,說道:“王盟主,我李明此次率紅義軍前來投奔,本是帶著十足的誠意,可剛到就聽到這樣的猜忌之言,不知王盟主怎麽看?”
王嘉胤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李將軍多心了,都是自家兄弟酒後胡言。”
李明冷哼一聲,環顧四周,提高音量道:“既然如此,那為何剛見麵就被質疑?我們帶著精良的裝備、訓練有素的士兵,本是想為義軍大業添磚加瓦,卻被無端猜忌。今日若不把這事兒說清楚,我紅義軍實在難以安心留下。”
高應祥本就脾氣暴躁,被李明這話一激,伸手就去拔刀:“你說什麽?信不信我現在就宰了你!”
此時,張獻忠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哼,我看這紅義軍就是來攪局的,不能就這麽輕易放過他們。”
李明心中暗自得意,迅速抽出佩劍,指向高應祥:“好啊,既然你想動手,我李明奉陪到底!看看是你的刀快,還是我的劍利!”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時,譚師爺趕緊衝出來,擋在中間,高聲勸道:“各位息怒!好不容易相聚,怎能因幾句誤會就動起手來,這豈不正遂了朝廷的心意?”李明和高應祥被譚師爺攔住,雖都收了兵器,但仍怒目而視。王嘉胤也趕忙出來打圓場,這場風波暫時平息,可眾人心中的芥蒂卻愈發深了。
幾日後,王嘉胤以商討軍事部署為由,在縣衙大堂召集各義軍頭領開會。大堂裏氣氛凝重,燭光搖曳,映照著眾人或凝重、或若有所思的臉龐。
王嘉胤站在巨大的行軍地圖前,手中令牌指向一處,神色肅穆,聲音洪亮:“各位兄弟,如今咱們的當務之急,是拿下皇甫川堡。此地乃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關鍵,易守難攻。拿下它,進可攻,退可守。隨後,咱們乘勝追擊,進軍山西河曲縣城與保德州城。這兩座城池防備相對薄弱,且城中糧草充足,一旦拿下,不僅能極大地擴充咱們的地盤,還能獲取大量物資,補充兵力,為後續與朝廷的對抗打下堅實基礎 。”眾人聽後,有的微微點頭,有的交頭接耳小聲議論,顯然對王嘉胤的戰略規劃各有思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一直端坐著、神色淡然的李明緩緩站起身來,臉上掛著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雙手抱在胸前:“王盟主,恕我直言,此戰略雖看似穩當,實則過於保守。皇甫川堡、河曲縣城、保德州城,皆是些小城池,即便順利拿下,對大局的影響也極為有限。以我之見,咱們不如直接揮師進攻附近的官軍重鎮延安府。延安府作為西北軍事要地,一旦被我們攻克,整個西北局勢都會為之震動,四方百姓必將群起響應,屆時您的威望將如日中天,何愁大事不成?”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王嘉胤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緊緊盯著李明,心中暗自思忖:這李明果然不安好心,延安府城高池深,官軍重兵雲集,貿然進攻,無疑是以卵擊石,他這分明是想消耗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兵力,趁機削弱我的勢力,自己好上位。
高應祥本就脾氣暴躁,“噌”地一下站起身,滿臉怒容,雙手握拳,大聲吼道:“李明,你這不是瞎鬧嘛!延安府是那麽好打的嗎?那可是官軍嚴防死守的重鎮,去攻打延安,咱們這點人馬什麽實力?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你到底安的什麽心?”
李明不緊不慢地掃了高應祥一眼,嘴角浮起一絲嘲諷的輕笑,冷冷道:“高頭領,莫不是害怕了?咱們身為義軍,本就該有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氣魄,怎能畏畏縮縮,隻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還談什麽反抗朝廷、成就大業?”
張獻忠坐在一旁,慢悠悠地喝著茶水,臉上帶著一絲狡黠的笑,陰陽怪氣道:“李將軍好大的口氣,說得輕巧,真要打起來,怕是第一個當逃兵的就是你。到時候,你腳底抹油溜了,可別連累我們。”
李明目光如炬,銳利地看向張獻忠,毫不示弱,向前一步,針鋒相對道:“張頭領,若是怕了,大可躲在後麵,不必在此冷嘲熱諷。隻會耍嘴皮子,可成不了大事。”
王嘉胤強壓著心頭的怒火,臉上擠出一絲難看的笑容,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李將軍,你的想法雖有幾分氣魄,但太過冒險。咱們根基未穩,還是穩紮穩打,先拿下皇甫川堡、河曲縣城和保德州城更為妥當。這才是務實之舉,切不可好高騖遠啊。”
李明卻依舊堅持己見,眉頭緊皺,言辭激烈:“王盟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今朝廷內憂外患,自顧不暇,延安府兵力分散,正是我們的大好時機。若此時瞻前顧後,錯失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將來必定追悔莫及 。我們不能總是畏畏縮縮,必須要有大膽的戰略,才能真正在這場反明大業中脫穎而出。”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大堂內亂成一團。支持王嘉胤的頭領們紛紛指責李明的提議不切實際,是在拿兄弟們的性命開玩笑;而李明也毫不退讓,慷慨陳詞,試圖說服眾人。整個大堂被激烈的爭吵聲淹沒,場麵混亂不堪,火藥味十足 。最後王嘉胤見再討論下去也沒個結果,隻能宣布散會,明天再討論下步進軍方向。
此後,表麵上雙方相安無事,實則暗流湧動。因李明經常教育自己的士兵要愛護百姓,不能忘本,所以紅義軍所到之處,雖然不能說是絕對的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但在這個時代論軍紀絕對是數一數二,在綏德府時所過之處百姓真的是夾道歡迎。而王嘉胤手下的義軍成分複雜,難以約束,一些人惡習難改,經常欺壓百姓、劫掠鄉裏、強搶民女,搞得周圍民怨沸騰,百姓避之不及。
一日午後,烈日高懸,酷熱難耐。王嘉胤手下的三個義軍士兵,晃晃悠悠地在附近村莊遊蕩。他們滿臉酒氣,眼神中透著不軌之意。突然,他們盯上了溪邊洗衣的年輕村姑。其中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士兵,搓著雙手,邪笑著就朝村姑走去,一把抓住村姑的胳膊,嘴裏嘟囔著:“小娘子,跟哥幾個回營裏樂嗬樂嗬。”村姑嚇得花容失色,拚命掙紮,發出淒厲的求救聲。
恰好此時,紅義軍的四名士兵出營打水路過此地。為首的是一個叫張勇的年輕士兵,他濃眉大眼,為人正直勇敢。聽到呼救聲,張勇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對,帶著同伴迅速趕了過去。看到王嘉胤手下士兵的惡行,張勇怒目圓睜,大喝一聲:“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強搶民女,你們還要不要臉!”
那幾個作惡的士兵轉過頭,醉眼惺忪地看著紅義軍士兵,其中一個瘦高個不屑地啐了一口,罵道:“哪來的多管閑事的家夥,識相的趕緊滾,別壞了大爺們的好事!”
張勇氣得渾身發抖,一步上前,擋在村姑身前,義正言辭地說道:“你們這種敗類,根本不配當義軍!今天這事兒,我們管定了!”
瘦高個惱羞成怒,伸手就去拔刀:“好啊,那就看看是你的命硬,還是我的刀快!”刹那間,寒光一閃,他的刀直直地刺向張勇。張勇側身敏捷躲過,順勢抽出自己的長刀,大喝一聲:“兄弟們,教訓這群混蛋!”紅義軍士兵們迅速擺開架勢,與王嘉胤的手下戰作一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紅義軍平日裏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張勇刀法淩厲,每一招都直逼對方要害;他的同伴們也不甘示弱,有的擅長防守,有的主攻進攻,進退有序。反觀王嘉胤的手下,因醉酒腳步虛浮,反應遲緩,很快便露出敗勢。瘦高個被張勇逼得連連後退,一個踉蹌差點摔倒。絡腮胡也被另一名紅義軍士兵擊中手臂,疼得他哇哇直叫,手中的刀差點掉落。
然而,打鬥聲很快引來了王嘉胤軍營中的其他士兵。聽到動靜的他們,叫嚷著紛紛趕來支援。眨眼間,十幾名王嘉胤的手下將紅義軍士兵團團圍住。紅義軍士兵們毫無懼色,背靠背站在一起,警惕地看著四周。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紅義軍營內有士兵聽到了遠處的喊殺聲。一名眼尖的士兵大喊:“不好,是張勇他們的方向,怕是出事了!”瞬間,二十多名紅義軍士兵拿起武器,朝著事發地狂奔而來。他們如猛虎下山般,迅速衝入包圍圈,與被圍的同伴會合。有了援兵加入,紅義軍立刻就占據了優勢,靠著平日裏的訓練產生的肌肉記憶,迅速列成一個小方陣,嗷嗷叫著向著王嘉胤的亂兵殺去。
王嘉胤的第二波援兵不久後也抵達戰場,看到己方士兵竟然不僅沒有占到上風,反而被打的四散奔逃,惱羞成怒,立刻向二十多個紅義軍組成的方陣殺去,同時派人回營再度搬救兵。不一會兒,又有三十多名王嘉胤的手下趕來,手持武器,氣勢洶洶地衝向紅義軍。
紅義軍這邊也不甘示弱,傳信的號炮聲接連響起,營內得知消息的其他士兵紛紛列隊趕來助陣。一時間,雙方械鬥人數不斷增加,械鬥的規模越來越大。原本寧靜的河邊被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淹沒,塵土飛揚,場麵混亂不堪。雙方士兵殺紅了眼,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鮮血染紅了地麵,局勢徹底失控。李明和王嘉胤得到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最終控製住了局勢。由於李明的紅義軍訓練足、士氣高、組織紀律性好,始終結成陣型與王嘉胤的一群亂兵打鬥,所以僅僅傷了十幾個,而王嘉胤部僅僅被紅義軍打死的就有近百人。
此事令李明和王嘉胤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王嘉胤指責李明故意縱容手下無故挑釁,李明則痛斥王嘉胤治軍不嚴,禍害百姓。
王嘉胤臉色鐵青,猛地一拍桌子,怒聲說道:“李明,你手下公然挑釁我義軍兄弟,此事絕不能就這麽算了!你必須把當時帶頭鬧事的幾個士兵砍頭,給我這個盟主一個說法,否則無法平息其他義軍的怒火!”
李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憤怒,毫不退縮地直視王嘉胤,大聲回應道:“王盟主,你這簡直是本末倒置!明明是你的人強搶民女,作惡多端,我手下士兵隻是路見不平,仗義出手。要給說法也是你給百姓一個說法!你必須重處強搶民女的那幾個敗類,以維護我們義軍的形象,不然,我李明絕不善罷甘休!”
王嘉胤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李明,咬牙切齒道:“你...你這是公然違抗盟主之令!”
李明冷笑道:“我隻知道,正義所在,絕不妥協!我紅義軍是為了反抗暴政、保護百姓而來,不是來和你這種縱容惡行的人同流合汙的!”
兩人互不相讓,氣氛劍拔弩張,雙方徹底鬧掰,原本就緊張的局勢更是一觸即發 。
隨著矛盾激化,王嘉胤終於坐不住了,他秘密召集高應祥、張獻忠等幾個信得過的義軍首領商議對策,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李明,以絕後患,終於到了要攤牌的時候了,一場內訌即將在府穀城上演 。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