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高升總兵
字數:1652 加入書籤
高迎祥在曹文詔的一路窮追猛打之下,接連目睹幾路義軍被曹文詔剿滅,在山西已毫無立足之地。無奈之下,他隻得率領兵馬南下,從山西與河南交界之處的河南懷慶府濟源縣殺入河南腹地。
進入河南後,高迎祥裹挾當地流民百姓,繼續開展流動作戰。河南地區,連年飽受災荒與幹旱之苦,再加上藩王眾多,賦稅繁重。即便地處中原,卻也是民不聊生,四處皆是流離失所的遊民。高迎祥這股勢力一進入,宛如火星落入火藥桶,瞬間引爆了河南地區起義的燎原之火。眾多走投無路的百姓紛紛響應,高迎祥的隊伍規模迅速壯大。
而曹文詔雖一路連戰連勝,但其手下精銳卻經不起如此長期的損耗。他原本2000多人的騎兵部隊,兵員多是關寧鐵騎出身,騎術精湛、作戰彪悍且精通騎射,可這等兵員在內地實在難以補充,死一個便少一個。再加上氣候水土不服,軍隊中飲食衛生條件不佳,疫病橫行,因疫病而死的士兵數量,甚至超過了作戰傷亡人數。就這樣,大半年下來,曹文詔這2000多人的騎兵部隊此時僅剩下1000多人。雖然手頭實力縮水了,但他的戰功在一眾混日子的官兵中那是相當耀眼了,崇禎皇帝對他的嘉獎聖旨像不要錢一樣下達,為了給他升官,崇禎皇帝給他新設立了一個援剿總兵。自從升任了援剿總兵,曹文詔那是腰不酸了、腿不痛了、騎馬也有勁了,一口氣剿滅三股流寇不費勁。
鏡頭一轉,李明等人隨著錢守庸返回延綏後,便各自回到駐地。對於李明和賀人龍來說,那幾股竄入延綏的小股流寇根本不足為懼,完全是手拿把掐的事兒。這不,還沒到11月份,他們就已經將這幾股流竄進來的小股流寇,該剿滅的剿滅,該趕跑的趕跑。等到了崇禎四年12月份的時候,流寇的主力基本上都已從山西、陝西、延綏等地被驅逐到了河南。一時間,三邊總督練國事轄區內呈現出海晏河清之態。
練國事見轄區內的流寇基本被消滅或驅逐到河南,自己防區已然清靜,於是便返回了駐地固原。參與此次圍剿的三邊部隊,也都各自返回防區進行休整,準備迎接冬季蒙古韃子可能的犯邊。畢竟每至冬季,北方草原物資匱乏,蒙古韃子常為掠奪物資而南下侵擾邊境,三邊地區作為抵禦前線,必須嚴陣以待,加強防備,以防蒙古韃子趁虛而入,給邊境百姓帶來災難。
不久後,朝廷對李明等人的嘉獎很快下達。李明因此次出征遠剿山西,戰功卓著,被封為延綏鎮總兵,麾下兵額增加到7000人,其中騎兵部隊的編製擴大為2000人。在剿匪作戰過程中,李明俘獲了大量青壯男女,這些人口皆是寶貴的戰略資源。他不斷地將這些人向府穀縣輸送,前前後後共輸送了2萬多青壯男女。加上府穀縣原有的2萬多人,以及這段時間吸納的小股流民,如今府穀縣城一共安置了5萬多流民。
府穀縣縣令周威,這段時間為安置流民忙得腳不沾地。他手下的幾十個衙役,都是李明從軍中調撥過來的士兵擔任。周威收稅時,嚴格按規矩執行,不敢添加任何額外名目,收完稅就直接上繳府庫,自己分毫不貪。除此之外,他還全力協助李明安置流民,處理各種民政事務。每天,麵對流民們的糾紛,他都得像個公正的判官一樣斷案。
周威自讀書時起,便立下了做一名清官,為百姓謀福利的心願。如今,盡管事務繁雜且無利可圖,但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百姓們能被妥善安置,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他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他深知,自己雖然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撈到錢財,卻實實在在地堅守並踐行了讀書時的初心,這讓他內心感到無比欣慰和滿足。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