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誓師出征

字數:3264   加入書籤

A+A-


    在府穀縣的府穀整編會議確定新編製後,各營迅速按照新規劃緊鑼密鼓地展開行動,紛紛整頓兵馬、組織訓練。
    李明為部隊確定的主要戰法,是采用火槍兵排隊槍斃的戰術。考慮到未來全軍要陸續列裝燧發槍,相比以往使用的火繩槍,燧發槍能使火力密度增大,射擊頻率變快。基於這些優勢,李明決定改變以往五輪射的方式,采取三段射,直接減少兩排,這樣能進一步增大火力密度。同時,由於燧發槍無需火繩,避免了火繩幹擾,士兵之間左右間隔可以進一步縮短,能站得更為密集,從而讓火力密度進一步提升。
    在熱火朝天的訓練當中,由阿玉率領的第三旅脫穎而出,訓練成績最為出色。尤其是阿玉手下第三旅的五團,訓練成果尤為顯著。這五團的三個步兵營,絕大多數成員是由阿玉手下那1000個女兵,即原來的女火槍手組成。這些女火槍手已經訓練了快兩年時間,底子紮實,戰術動作標準,使得五團的戰鬥力在各團中顯得格外突出。
    然而,五團團長張浩卻有些苦惱。團裏大部分女兵長得五大三粗、麵色粗黑,性格極為彪悍,膀大腰圓,看起來猶如母夜叉一般,脾氣還相當火爆。不僅如此,五團的翠蓮等三個營長都是阿玉的老部下,平時向來以旅長阿玉馬首是瞻,這讓張浩這個團長指揮起來著實不易。而那些被分到五團的男兵日子更是淒慘,由於男女兵混住,不少男兵晚上都會遭到女兵“欺負”。
    時間悄然進入8月份,延綏巡撫錢守庸給李明寄來書信。信中提及高迎祥率領的流寇在山西活動猖獗,已然攻克了陵川縣。此消息令朝廷大為震怒,三邊總督練國事當即下令各鎮派兵圍剿。錢守庸接到三邊總督練國事的調令,要求他調派7000兵馬前往山西參與圍剿高迎祥。錢守庸暗自思忖,自己轄區內也就總兵李明的部隊戰力強悍,其他那些隊伍簡直就是濫竽充數,不堪大用。他有心調李明的部隊,卻又擔心李明不願意,故而寫信詢問李明的意見。
    李明看過信件後,覺得這是個難得的契機,正好可以檢驗這兩個月來新編製部隊整訓的效果,於是欣然同意。隨後,李明即刻召集各旅旅長前來開會。會上,李明宣布要帶領第三旅出征,前去剿滅高迎祥。至於師部這邊,由副師長滿天星率領第一旅和第二旅坐鎮府穀縣。李明自己親率第三旅出征,同時帶上參謀長譚師爺以及副參謀長張德。會上趙剛、焦銘提出異議,也想出征獲得戰功。李明向他們解釋說:“現在你們剛整訓不到兩個月,戰鬥力不如第三旅,他們的老底子就是那一千女火槍兵,你們現在比不了,等訓練好了以後的仗多著呢。”兩人隻好應聲退下。
    計議已定,李明讓譚師爺代表自己去與錢守庸談條件。譚師爺來到錢守庸處,一臉嚴肅地說道:“錢大人,我們這7000人馬出征,那可是為了替大人分憂解難,剿滅流寇。但這糧草絕不能短缺,軍餉必須按全額發放。另外,還得給我們補充一批盔甲、彈藥、火藥、鉛子、炮彈這些物資,否則這仗可不好打啊。”
    錢守庸一聽,眉頭瞬間皺成了麻花,雙手一攤,叫苦不迭:“譚師爺啊,您這可真是要了我的命啊!你瞧瞧我這巡撫衙門,表麵風光,實則內裏早就空了。上頭撥下來的銀子就那麽點,各處都等著用錢呢。這軍餉要全額發放,實在是有心無力啊!糧草方麵,我也隻能盡量籌措,不敢保證能供應充足。至於盔甲、彈藥這些物資,庫存也所剩無幾了,怕是難以滿足你們的需求啊。”
    譚師爺也不示弱,微微一笑,說道:“錢大人,您這話可就不對了。此次圍剿流寇,乃是重中之重,關係到朝廷的安危,也關乎大人您的政績啊。我家將軍願意出兵,那是為大人著想。若是沒有充足的糧草、軍餉和物資,這7000將士如何能全力作戰?到時候若是戰事不利,恐怕對大人您也不好交代吧。”
    錢守庸麵露難色,沉思片刻後說道:“譚師爺,您也體諒體諒我。軍餉按全額實在是拿不出來,最多給個七成。糧草我保證不會短缺,沿途州縣會全力供應。盔甲確實沒多少了,但火藥、鉛子、炮彈這些,我盡量給你們湊一些。再給3000兩開拔銀,您看如何?”
    譚師爺佯裝不滿,說道:“錢大人,七成軍餉可不夠啊,將士們打仗賣命,這點錢怎麽能行?而且物資方麵,您再想想辦法,多給一些吧。”
    錢守庸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譚師爺,我是真的沒辦法了。如今各處都緊張,能拿出這些已經是極限了。您就高抬貴手,回去跟李將軍說說,就當是幫我一把。”
    譚師爺見狀,知道再堅持下去也難有突破,便說道:“好吧,錢大人,看在您如此為難的份上,我回去跟將軍商量商量。但您這糧草和物資可千萬別含糊,不然到時候出了岔子,我可擔待不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錢守庸連忙點頭:“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還望譚師爺在李將軍麵前多美言幾句。”
    譚師爺帶著錢守庸承諾提供的開拔銀以及火藥、鉛子等物資返回營地。
    8月15日,巡撫錢守庸帶著幾十個隨從護衛,來到了府穀。李明在府穀大營內的校場上組織了一場盛大的誓師出征儀式。校場上,軍旗獵獵作響,將士們身著戎裝,整齊列隊,士氣高昂。
    錢守庸登上高台,一眼望去,卻發現李明隻帶了一個旅,4000多人,不禁眉頭一皺,麵露不悅。他走下高台,來到李明麵前,質問道:“李將軍,當初說好的7000人,怎麽如今才帶這點人?”
    李明不緊不慢地回應道:“錢大人,您給的軍餉才七成,我這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所以就隻能帶4000多人啦。您可別是懷疑我吃空餉了吧?”這一番話懟得錢守庸啞口無言。
    錢守庸心裏雖有怒火,但又不敢發作。畢竟他當年寫的投降書把柄還握在李明手裏,而且如今還得靠著李明給他打仗。他隻能在心裏暗自感歎:“唉,這世道真是變了。以前武將在文官麵前,那可是服服帖帖,像條狗一樣聽話,如今看來,那樣的時代恐怕是要結束了。未來啊,說不定真得出現武將當道的局麵。”
    隨後,錢守庸強擠出一絲笑容,登上高台,清了清嗓子,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他滿口之乎者也,什麽“吾皇聖明,恩澤四海,爾等皆受皇恩,當以忠君報國為己任”,又說“流寇肆虐,荼毒百姓,實乃大逆不道,我等奉天子詔令,當奮勇向前,蕩平賊寇,以正綱紀”。他講得搖頭晃腦,激情澎湃,可台下的士兵們卻聽得一頭霧水。有的士兵忍不住小聲嘀咕:“這說的都是啥呀,比我家那私塾先生講得還難懂。”“是啊,我就知道要去打仗,可他這一大通,我愣是沒聽明白幾句。”
    講了好一會兒,錢守庸終於結束了他的長篇大論。隨後,在錢守庸的率領下,李明帶領第三旅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向著山西陵川的方向挺進,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