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陳奇瑜上任
字數:3592 加入書籤
錢守庸在李明的傾力相助下,帶著焦銘所率的第二旅,奔赴遼東前線。崇禎六年六月,崇禎皇帝調陳奇瑜出任延綏巡撫。
陳奇瑜,山西保德縣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 年)考中進士。其仕途經曆豐富,為出任延綏巡撫積累了諸多經驗。初入官場,他擔任洛陽知縣,憑借公正高效處理訴訟案件,讓當地社會秩序井然,深受百姓稱讚。此後,他調任禮部任職,曆任主事、郎中,憑借深厚學識與嚴謹態度規範朝廷各項禮儀製度。後外調陝西,他先後任副使整飭榆林西路兵備,又升任右參政分守南陽,在地方治理與軍事防禦方麵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
到任延綏巡撫後,陳奇瑜迅速深入民間了解情況,準備大展身手解決轄區內流寇與民生問題。
李明得知陳奇瑜上任,立刻吩咐譚師爺精心準備了一份厚禮,快馬加鞭安前往延安府城膚施縣的巡撫衙門拜見。門前衙役通報後,不多時,便聽到裏麵傳來陳奇瑜清朗的聲音:“快請李將軍進來!”
李明步入廳中,隻見陳奇瑜身著便服,麵容和藹,透著一股儒雅之氣。李明趕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久聞陳大人之名,今日得見,實乃李某之榮幸。陳大人剛到延綏,諸事繁雜,李某貿然前來打擾,還望大人海涵。”說罷,他示意一旁的譚師爺將禮物呈上。
陳奇瑜笑著接過禮單,大略一掃立刻眉開眼笑,心中暗爽:“這李明果然如錢守庸所言,不但能打仗、會安頓流民,還很會來事兒,可以收為心腹。”李明則心道:“果然,在這大明麵見上官要送禮已經形成了一套潛規則了,不管多清廉的能吏都不能免俗啊。”
隻見陳奇瑜快步迎上前,雙手扶起李明:“李將軍不必多禮,久聞將軍在戰場上英勇非凡,屢立戰功,不僅手刃賊酋王嘉胤,而且在府穀縣搞軍屯安置流民也有一套,我對將軍可是慕名已久啊!今日將軍來訪,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二人分賓主落座後,陳奇瑜親自為李明斟茶,說道:“將軍在府穀縣的事跡,我早有耳聞。聽聞將軍將招撫的流民組織起來搞屯墾,這一招實在是高啊!不僅給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營生,解決了百姓的民生難題,安定了這延綏地方;還極大地充實了軍糧儲備,緩解了軍隊糧草供應的壓力;更是充實了府庫,為地方稅收做了貢獻,可謂是一舉多得的良策。”
李明謙遜地笑了笑,擺了擺手說道:“大人過獎了,李某隻是眼見咱們這延綏各縣流民眾多,生活困苦,而朝廷下撥的糧餉有限,我手下鎮標營個個都是大肚漢,這糧草供應時常吃緊,府穀縣屢遭流寇洗劫,百姓十不存一,地方稅收更是寥寥無幾,便想著能不能找到一個多方兼顧的辦法。這也是在多方嚐試,走了不少彎路之後,才摸索出來的,實在算不得什麽高招。”
陳奇瑜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讚賞:“李將軍太過自謙了。能在這艱難的局勢中想出如此周全的辦法,足見將軍心係百姓、胸有謀略。如今這延綏之地,也是麵臨流民遍野、軍糧匱乏、稅收不足的難題,我剛就任正為此事發愁。剛剛從往來文書中看見了李將軍安置流民增加稅收的這個辦法,猶如一場及時雨,我打算在延綏全境推廣開來,讓更多的百姓受益,也為邊防的軍糧儲備增添助力,充實我這延綏的府庫。”
李明聽聞,趕忙說道:“大人若有需要,李某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延綏的情況我雖了解不及大人深入,但在府穀實施屯墾的過程中,遇到過不少問題,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都可以與大人分享,希望能對大人在延綏推行此事有所幫助,少走些彎路。”
陳奇瑜大喜,起身向李明拱手致謝:“有李將軍這句話,我便放心多了。李將軍如此慷慨相助,實乃延綏百姓之福。往後有了李將軍的相助,定能讓這延綏之地煥然一新。”
陳奇瑜重新落座,神情專注地看著李明,說道:“李將軍,我深知這屯墾之事看似簡單,實則千頭萬緒。還望將軍不吝賜教,這其中關鍵要點有哪些?”
李明謙遜地笑了笑,說道:“撫台大人客氣了,既然大人垂詢,李某就鬥膽說一說。這招募流民屯田,重中之重便是錢糧要充足。就延綏如今的狀況,首先,大人可上書陛下,陳明此地連年幹旱欠收,百姓生活困苦,申請減免今年稅收,以減輕百姓負擔。如此一來,百姓便能緩口氣,少些流民,同時也能對官府感恩戴德,更願意配合咱們的舉措。”
陳奇瑜微微點頭,示意李明繼續說。
李明接著道:“再者,延綏境內軍隊衛所眾多,可衛所屯田大多被衛所軍官侵占,所剩無幾。當務之急,是對這些衛所屯田進行清查。雖說難以讓他們全數退還,但可令他們先吐出一部分,這些土地重新規劃後用於安置流民,產出的糧食與稅收,便能極大緩解當前錢糧短缺的困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奇瑜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道:“此計甚好,隻是這些衛所軍官世代相襲、盤根錯節,怕是不好對付,還需從長計議,確保萬無一失。將軍還有其他高見嗎?”
李明心中一歎,這陳奇瑜也是個缺乏闖進的主啊,這要是換做洪承疇早就殺一儆百,對這些衛所的廢物軍官們下手了。他又道:“您還可鼓勵流民自行開墾荒地,官府承諾前三年減免其稅收,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官府這邊也需適量撥發錢糧予以支持,幫助他們解決開墾初期的農具、種子等難題。不過,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監管,絕不能讓為數不多的錢糧被各級貪官汙吏侵占了去。”
陳奇瑜還是苦著臉道:“可是這府庫裏麵錢糧都已見底了,恐怕拿不出太多用於支持屯墾啊。”
李明道:“能撥多少撥多少,但不能像撒胡椒麵那樣平分給這些流民,錢糧本就不多,這麽多流民一均攤,真正落到每人手中就沒幾文錢了,什麽也解決不了!必須“精準幫扶”!”
陳奇瑜奇道:“何為精準幫扶?”
李明也是靈光一閃,從後世得來的靈感,道:“就是先對這延安府府城附近的流民進行挑選,篩選掉那些全是老弱病殘的人,把流民每戶中青壯男女較多、老如病殘較少的挑出來,集中錢糧隻幫扶這些流民,給他們購置種子、農具,安排土地,支持他們開荒屯田,所得產出除交稅外,三成上交府庫,餘下歸流民個人,稅收隻征收正稅,不加征火耗,三年內免除徭役,但農閑時官府要組織他們修建附近的水利設施,這能增加他們的田土產出,一定不會反對。待明年豐收後,您就有更多的錢糧安置更多的流民啦。”
陳奇瑜聽聞,不禁眼前一亮,拍手稱讚道:“將軍所言極是!尤其是這個“精準幫扶”,若能施行,定能為屯墾之事解決不少難題。”
隨後,二人就這些舉措的具體施行細節,如如何上書能更打動陛下、怎樣逐漸開展清查衛所屯田工作、怎樣監管幫扶錢糧等方麵,展開了深入探討。不知不覺間,日頭漸漸西斜,李明見時間不早,便起身告辭。陳奇瑜親自將李明送至門外,李明一再表示要為延綏的發展鞠躬盡瘁。
而遠在遼東的錢守庸,正憑借焦銘的第二旅,震懾住了一些遼東的小軍頭,算是初步站住了跟腳。現在正努力周旋於遼東諸將之間,以應對後金不斷的威脅,同時也在謀劃擴充督標營第三旅)規模,為爭奪在遼東更多的話語權打基礎。他有了分配每年幾百萬兩遼餉的權力後,也是上下打點,積極向朝中大佬們示好,力圖抱上一根大粗腿,以穩固自己的地位。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