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祖大壽的不滿

字數:3034   加入書籤

A+A-


    薊遼督師府,作為明代北方最高軍政領導機構,承載著守護大明北疆的重任。它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最初稱為總督府,開府於薊州今河北薊縣)。此後,因局勢變化,又先後移駐密雲、昌平和山海關。到了天啟二年1622 年),廣寧今北鎮)不幸陷落,關鍵時刻,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孫承宗督師薊遼,當機立斷將薊遼督師府移建在寧遠衛城。
    話說錢守庸赴任薊遼督師後,便帶著第二旅此後為統一稱呼,均改稱為“督標營”)駐紮在寧遠衛城。他調任時以家丁部隊的名義,將李明所送的這第二旅作為督標營隨自己一道帶去了遼東。有了這支四千人的直屬部隊的支持,再加上手中掌握的每年數百萬兩遼餉的分配權以及朝廷賦予的大義名分,錢守庸在遼東迅速站穩腳跟,說話行事自然比前幾任督師硬氣許多。
    在遼東明軍將領之中,此前祖大壽與吳襄堪稱實力最為雄厚的兩大關鍵人物。二人關係極為特殊,不僅互相娶了對方的妹妹,互為妹夫和大舅哥,而且軍事上相互扶持,一方有難另一方會拚命來救,因此他們在軍中都頗具影響力。祖大壽於崇禎元年獲袁崇煥提拔,出任前鋒總兵,奉命駐守錦州。崇禎四年大淩河城之戰時,被後金軍圍困在煲內糧草耗盡,雖迫於形勢曾假意歸降後金,但一回錦州,便又繼續投身抗清大業,此時依舊駐守錦州今遼寧省錦州市),已然成為遼東防禦後金的中流砥柱。
    而吳襄,在崇禎年間擔任遼東總兵,既是祖大壽的大舅哥,也是其妹夫。然而,在崇禎四年那場慘烈的大淩河之役中,吳襄臨陣脫逃,致使明軍全軍潰敗,事後被崇禎帝下旨捉拿入獄。經此一役,吳襄在遼東的勢力大減,如今祖大壽在遼東可謂一家獨大。
    不過,此時吳襄雖身陷囹圄,但其子吳三桂卻已嶄露頭角。吳三桂時年約 21 歲,任職明朝四品遊擊。他出身將門,父親吳襄為明朝武官,繼母祖氏乃祖大壽姊妹。吳三桂自幼投身行伍,在軍事方麵天賦異稟,常常隨父出征曆練。此刻,他於遼東地區,積極參與對後金的防禦作戰,在實戰中不斷積累軍事經驗,聲譽也在逐步提升。他雖然官職不高僅為遊擊將軍,但吳襄的前部下們都以吳三桂馬首是瞻,把他當作是吳襄一派的新的話事人看待,所以吳三桂此時在遼東的地位和影響力實際上是位於祖大壽之下第一人。
    錢守庸在遼東站穩腳跟後,雖暫時壓服了一些小軍頭,但祖大壽對這個外來的督師其實並不買賬。祖大壽在遼東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其麾下將領眾多,遼東一半以上的將領都曾是他的部下,八成以上的將領或多或少與他有利益往來。而錢守庸上任以來的種種舉措已經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不少遼東本地將領利益受損。比如錢守庸上個月剛剛撤銷了一個衛所,改為以新編的督標營補充團鎮守此處防務;還彈劾了好幾個虛報冒領軍餉的小軍頭;更是要求祖大壽等將領們重新上報花名冊,聲稱要重新點驗兵馬和各部武器物資等。這一係列動作,無疑嚴重損害了遼東本地將領們的利益,更是挑戰了祖大壽在遼東的權威。
    與此同時,錢守庸也察覺到祖大壽等將領對自己的不滿與抵觸。他知道,若想真正掌控遼東局勢,有效抵禦後金的下一輪進攻,就必須把以祖大壽為首的這些軍頭給收拾得服服帖帖。然而,錢守庸畢竟在遼東的時日尚短,眾將也不知道他能在遼東呆多久,所以暫時還沒人敢投靠過來。所以祖大壽暗中串聯對錢守庸不滿的將領之事,錢守庸還一直蒙在鼓裏。
    在這種微妙的局勢下,錢守庸決定主動出擊。他召集了一次遼東高級將領會議,地點選在寧遠衛城的督師府。會議當日,祖大壽、吳三桂等一眾將領紛紛前來。錢守庸一臉嚴肅地坐在主位上,看著台下的將領們,緩緩開口說道:“諸位,如今後金虎視眈眈,咱們遼東乃是防禦最前沿,朝廷在財政這麽困難的情況下,每年依然花費千萬兩銀子養著我們,就是為了早日消除東虜之患,可你們卻連戰連敗、丟城失地,對得起養你們的朝廷和百姓嗎?朝廷派此次我來遼東督師督師,就是希望咱們能齊心協力,早日蕩平東虜。我知道,大家對我錢某或許有些看法,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咱們遼東大軍能更強,為了能收複失地,保衛大明的億萬黎民百姓。”
    錢守庸在上麵慷慨激昂的訓話,而祖大壽在下麵卻微微皺眉。他心中明白錢守庸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實則是在與他爭奪遼東的實際控製權,所謂為了百姓、朝廷不過是借口罷了 。他與身旁的吳三桂對視一眼,吳三桂年紀輕輕卻表現出了與年紀不相符的老成。隻見他神色平靜,不露聲色,微微向祖大壽點了下頭。祖大壽心領神會起身,抱拳道:“督師大人,話雖如此,但您到遼東之後,推行的一些舉措,實在讓兄弟們有些不適應啊。就說上個月您剛一到任,便裁撤了廣寧中衛。那廣寧中衛可是咱們抵抗東虜的重要屏障,指揮使張成林更是咱遼東的老將了,沒了他的衛所兵防守,那廣寧中衛如今可就危險了。兄弟們在遼東浴血奮戰,好不容易重新構建起來的防線,您在中間戳個窟窿,這讓大家心裏都沒底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錢守庸心裏明白,祖大壽話裏有話,什麽遼東老將、在中間戳個窟窿、心裏沒底,這都是在暗示自己,也是在威脅自己呢。錢守庸麵色一寒,看向祖大壽,厲聲道:“祖將軍,這廣寧中衛早該裁撤了!那廣寧中衛指揮使張成林,貪汙腐化至極。他手下的衛所兵,名義上是朝廷的官兵,實際上早就淪為他的農奴。每年用於訓練的時間寥寥無幾,絕大多數時候都在給衛所軍官們種地,產出的大半都進了各級衛所軍官的個人腰包。而張成林此人雖然早年也是個敢打敢拚的猛將,但自從當上了這指揮使便屬於操練、縱情聲色犬馬,這些年下來身體早已被酒色掏空,幾十個手下家丁也都屬於戰陣。本督親眼見他們演示爬梯攻城,十幾個家丁竟墜下摔傷手腳!如此腐敗無能之將、如此不堪用之兵留之何用?我已上書陛下,請求將張成林下獄治罪,同時裁撤廣寧中衛。我錢某來遼東,就是要整肅軍紀,提升戰力。你們都要引以為戒!至於廣寧中衛的防務,我已經抽調督標營骨幹,新建一個補充團,專門用於廣寧中衛的防務,那些衛所兵就轉為民籍,歸遼東巡撫管理,專門種田納稅吧。祖將軍大可放心。”
    祖大壽心裏明白,大明的衛所兵早都爛掉了,沒有一個能打的。要說張成林也不算是最差的衛所將領,這廣寧中衛也不是最爛的衛所,那為什麽偏偏第一個被錢守庸拿來立威呢?因為張成林是自己新納的第五房小妾的親爹!這是錢守庸是在殺雞儆猴,但自己不能服軟,不然大家看到自己連新歡的老爹都保不住以後誰還跟自己混啊?沒了本地將領們的擁護和影響力那他就是個大點的軍頭,恐怕下一個被殺的雞的就是自己了。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