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胡翠蓮進京麵聖

字數:4510   加入書籤

A+A-


    會後,整個大營如同被擰緊發條的時鍾,迅速而有序地開動起來。李明精心挑選了一個偵察騎兵排,踏上了前往膚施縣的路途。此去一來是向延綏巡撫陳奇瑜辭別,二來也想順道拜訪膚施縣城內正忙於調撥物資安置流民的延安府同知周威。
    李明一行抵達膚施縣後,徑直前往巡撫衙門。通報之後,很快被請進內堂。陳奇瑜見到李明,笑著迎上來:“李老弟,聽聞你要調任寧遠總兵,真是可喜可賀啊!”
    李明趕忙拱手行禮,送上禮單,恭敬說道:“督帥,這一去遼東,山高路遠,諸多未知。此次前來,一是向督帥辭行,二來還望督帥日後對我留在延綏的部屬,尤其是府穀縣,能多加關照。”
    陳奇瑜接過禮單,掃了一眼很是滿意。擺擺手,爽朗笑道:“李老弟這說的哪裏話,你我這交情,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放心去遼東,延綏這邊我自會留意。”
    李明感激地說道:“有督帥這句話,我便放心了。我留下胡翠蓮接任延綏總兵,她為人豪爽,行事果斷,能力也出眾,還望督帥日後能多指點一二。”
    陳奇瑜點頭道:“胡翠蓮的本事我也略有耳聞,相信在你的栽培下,她定能擔此重任。老弟你在遼東若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
    兩人又交談了一陣,李明起身告辭,前往周威辦公之處。
    周威此前擔任府穀縣知縣,在李明的轄區內,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手握實權的延安府同知,背後又有巡撫陳奇瑜撐腰,整個人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幹勁。
    周威聽聞李明到訪,趕忙出門相迎,態度極為客氣。雙方落座後,李明開門見山地說道:“周同知,此次前來,是要告知你,聖上有旨,調我去任寧遠總兵。府穀縣往後還望你能多多照拂。”
    周威連忙點頭哈腰地回應:“李將軍放心,您對我有過往之恩,府穀縣的事,我必定放在心上。”兩人又寒暄了幾句,李明便起身告辭,帶著騎兵返回府穀縣大營。
    回到大營時,隻見營內一片熱鬧景象。早有一群延綏各地的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千總甚至把總之類的守將,或親自前來,或派人帶著禮物來給李明送行,這也是官場不成文的慣例。
    李明強打起精神,一一接待這些來客,熱情地招呼他們。盡管累得筋疲力盡,可他還得同時處理各種開拔前的瑣碎事務,從部隊的裝備檢查,到糧草輜重的籌備,樁樁件件都不容忽視。
    就這樣忙碌了十天後,傳旨太監終於來到了大營。太監身著華麗的服飾,手持明黃色的聖旨,神色莊重。他展開聖旨,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延綏之地,關乎邊疆安穩,防務不可輕忽。查胡翠蓮,久隨李明,於軍事一道,多有曆練,且忠心可鑒。今特擢升胡翠蓮為延綏總兵,接掌延綏防務。
    胡翠蓮雖為女將,然其英勇不讓須眉,朕心嘉許。特予表彰,著胡翠蓮與傳旨太監一同返京,朕欲當麵召見,以彰其功。
    望胡翠蓮接旨後,勤勉任事,整肅軍務,保延綏一方平安,不負朕望。欽此!”
    胡翠蓮得此殊榮,眾人紛紛上前道賀。胡翠蓮一臉感激地說道:“多謝李將軍的栽培,翠蓮不敢忘懷。”說罷,她按照慣例給傳旨太監送上了銀票,太監自然是笑納,稱讚胡翠蓮果然是女中豪傑。
    第二天,胡翠蓮便隨傳旨太監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而李明望著胡翠蓮離去的方向,心中默默想著,延綏的事務已托付於她,接下來自己在遼東,也要全力以赴應對後金和祖大壽的威脅了。
    胡翠蓮隨著傳旨太監一路快馬加鞭,終於抵達了京師。踏入這繁華又威嚴的京城,饒是她平日裏天不怕地不怕,此刻心中也不禁既興奮又緊張。
    幾日後,傳召旨意下達,崇禎皇帝將於明日在乾清宮召見新任延綏總兵胡翠蓮。第二天一早,胡翠蓮身著嶄新的紅色戎裝,那戎裝在她五大三粗的身形上顯得格外威武,外披的朱紅色披風獵獵作響。她大步流星地邁進莊重肅穆的乾清宮,腳下的靴子踏在金磚地上,發出沉穩有力的聲響。
    乾清宮內,雕梁畫棟,崇禎皇帝身著明黃龍袍,頭戴皇冠,端坐在禦座之上,目光敏銳地打量著下方的胡翠蓮。胡翠蓮“咚”地一聲跪地,聲如洪鍾:“微臣胡翠蓮,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聲音在殿內嗡嗡作響。
    崇禎微微點頭,說道:“平身吧。朕聽聞你久隨李明,在延綏多立戰功,此次擢升你為延綏總兵,也是看重你的能力。”
    胡翠蓮猛地站起身,大大咧咧地一拱手,黝黑的臉上滿是堅毅:“陛下聖明!咱必定不負陛下厚望,把延綏守得鐵桶一般,保百姓太平!不瞞陛下,咱手下一團大多是女兵,都跟咱一樣,皮糙肉厚,不怕吃苦,打仗比那幫男兵還猛!”
    崇禎饒有興致地問道:“你一個女子,在軍中統領將士,想必多有不易,你是如何做到令眾人信服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胡翠蓮哈哈一笑,聲震屋瓦:“回陛下,咱在軍中,從不會因為自己是個女人就嬌滴滴的。戰場上,咱衝在最前頭;平日裏,和姐妹們吃一樣的飯,睡一樣的鋪。大家都是窮苦出身,就認一個理,誰能帶著咱們過上好日子,能打勝仗,咱就服誰!咱帶著姐妹們出生入死,時間一長,大家自然就服咱了!”
    崇禎聽聞,微微頷首表示讚許,又說道:“如今遼東戰事吃緊,延綏作為抵禦蒙古南下的第一線,同樣至關重要。你可有何想法,如何加強延綏防務?”
    胡翠蓮撓了撓頭,思索片刻後,粗著嗓子說道:“陛下,延綏這地兒挨著邊關,得把軍備整起來,士卒得天天操練。咱那些女兵們可都是好樣的,不比男兵差。咱還打算再多造些火器,和周邊多互通些消息。另外,得把轄區的老百姓安撫好,讓他們能安心給咱供糧供餉。還有那蒙古部落,咱得防著點,加強邊境巡邏,絕不讓他們占到便宜!就是現在軍中有些難處,造火器的材料不好找,工匠也不夠用,還望陛下能給想想辦法。”
    崇禎聽著胡翠蓮這番質樸且毫無心機的話語,見她這般憨厚、看似傻乎乎的模樣,心中不禁徹底放心了。他一直以來最怕的就是將領們擁兵自重,不聽指揮,可眼前這胡翠蓮,看起來心思單純,一心隻為朝廷效力。
    崇禎沉吟片刻,說道:“此事朕會著人商議,盡量予以支持。你隻管用心做事。”
    胡翠蓮一聽,趕忙又跪地,大聲道:“陛下隆恩,咱胡翠蓮沒齒難忘!往後必定為陛下肝腦塗地,為大明江山拚死效力!咱回去後,一定帶著姐妹們把延綏守好,要是出了差錯,您拿咱是問!”
    崇禎看著胡翠蓮,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溫和笑意:“起來吧,朕信你。你實心為朝廷辦事,朝廷自然也不會虧待你和你的將士們。”胡翠蓮起身,咧著嘴笑著,一臉的感激與忠誠,靜靜等候著皇帝接下來的指示。
    接下來,崇禎又與胡翠蓮談及一些軍中細務,胡翠蓮雖言語粗獷,但回答得倒也實在。末了,崇禎叮囑道:“你回延綏後,務必要與當地督撫協同合作,不可起爭執。若有要事,及時上奏朝廷。”胡翠蓮忙不迭點頭:“陛下放心,咱知道輕重,一定和他們好好相處,有事兒肯定第一時間跟朝廷說。”
    召見完畢,胡翠蓮退了出來。她長舒一口氣,心中不禁暗自慶幸。原來,在出發來京城前那晚,譚師爺深知崇禎皇帝控製欲強、疑心重的秉性,對崇禎皇帝可能問的問題進行了細致“押題”。譚師爺與胡翠蓮模擬了一整晚的奏對場景,從如何闡述軍中事務,到怎樣表現出憨厚忠心又無城府的模樣,都一一演練無數遍。胡翠蓮憑借著紮實的“備考”,才有了今日在皇帝麵前恰到好處的表現。此刻,她歸心似箭,想著盡快回到延綏,好抓緊時間多“禍害”幾次譚師爺。
    胡翠蓮麵聖結束後,按照臨走前李明的指點,來到兵部,一路銀錢開道,半天就把總兵的官憑印信等手續辦了下來。第二天便快馬加鞭返回府穀縣大營。一路無話。
    終於,胡翠蓮回到了府穀縣大營。她徑直前往李明的營帳,李明見她歸來,趕忙迎了上去。胡翠蓮來不及喝口水,便興致勃勃地向李明詳細匯報起麵聖的經過,從踏入乾清宮的緊張,到崇禎皇帝的詢問,再到自己按照譚師爺所教的應對,以及崇禎皇帝最後對她的態度,無一遺漏。
    李明聽後,不禁稱讚道:“翠蓮,你做得太棒了!譚師爺這法子果然奏效,能讓皇上對你徹底放心,這延綏的擔子交給你,我就更安心了。”
    胡翠蓮咧嘴一笑,撓撓頭說:“要不是老譚,我哪能應付得了喲。”
    李明哈哈笑道:“我這當總兵到現在,都還沒見過崇禎長啥樣呢。你倒好,不僅見著了,還得了皇上的信任,往後可就好幹了!”
    胡翠蓮胸脯一挺,大聲說道:“將軍您放心,我還是分得清主次的。我一個村婦能有今天的位置全靠您的賞識,跟那紫金城裏坐著的崇禎皇帝沒啥關係。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把延綏守得固若金湯!”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