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磨洋工的援兵
字數:2147 加入書籤
祖大壽率領殘部突圍失敗,狼狽退回錦州城。城內景象一片淒慘,受傷的士兵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缺胳膊少腿者比比皆是。鮮血在街道上肆意流淌,與泥土混在一起,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腥味。那些僥幸未受傷的士兵,也是滿臉疲憊與驚恐,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絕望。
然而,這場慘烈的突圍之戰,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由於在突圍過程中,大量士兵戰死,城內守軍數量銳減,相應地,對糧草的消耗也大幅減少。之前為了維持眾多士兵的生存,不得不殘忍地宰殺百姓為食,如今隨著士兵人數的減少,百姓被吃的數量也隨之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內糧食極度短缺的危機,可這無疑是一種黑色幽默。
與此同時,在遼西走廊上,錦州、鬆山、杏山、塔山、寧遠由東北向西南依次分布,前四城每城相隔約20裏,塔山到寧遠約40裏。從寧遠出發的援兵,在錢守庸等人的帶領下,依舊磨磨蹭蹭。他們花了整整4天時間,才緩緩來到塔山堡。
一到塔山堡,大軍便一股腦地擠進堡內,再也不出來了。錢守庸與李明並非懼怕,而是壓根不想為祖大壽當炮灰。
此時,皇帝又派了太監前來傳聖旨,催促他們趕快進兵。負責監督出兵的馬紹瑜既害怕又無奈,心裏想著:“這皇上催得這麽急,可錢大人他們卻按兵不動,萬一皇上怪罪下來,我這小小的監軍可擔待不起啊!這可如何是好……” 隻能硬著頭皮再次去找錢守庸。馬紹瑜心急如焚地對錢守庸說道:“錢大人呐,皇上聖旨又到了,再三催促咱們趕緊進兵。您看這大軍能不能再往前挪一挪,也好對皇上有個交代啊!咱們在這塔山堡一直按兵不動,萬一皇上怪罪下來,咱們都擔待不起呀!”
錢守庸皺了皺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這樣吧,把眾將都叫過來開個會,研究一下該怎麽辦。”
不多時,呂品奇、周文鬱、何可綱、高勳、尤世威與李明齊聚一堂。錢守庸看著眾人,麵色凝重地說明了當前局勢以及皇上旨意。
李明不想跑去錦州給祖大壽當炮灰,率先說道:“我覺得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走可就離寧遠城太遠了,萬一遇到清軍進攻,咱們就危險了。”
呂品奇麵露難色,附和道:“李將軍所言極是,我帶來的850人中,雖說有120騎馬家丁,但應對清軍主力實在沒把握。”
周文鬱也跟著訴苦:“我這1100人裏,雖有160騎馬家丁,可步兵都缺餉嚴重,現在都怨聲載道呢,再強逼前進恐怕會生出亂子啊。”
何可綱接著表演:“我帶來1600人,220騎馬家丁,真遇上清軍主力怕是也不頂事兒啊。這步兵啥德行想必督帥您也知道,萬一碰上韃子,不當場崩潰都算他們有良心了,再進兵怕是真遇到韃子難以抵擋啊。”
高勳無奈地歎口氣:“我那650人,隻有90騎馬家丁,心裏沒底啊。”
尤世威皺眉道:“我這1300人,200騎馬家丁,其他步卒狀況也不比諸位好多少。”
馬紹瑜一聽,知道他們都是真的怕了,著急地站出來說道:“可皇帝的聖旨都催了好幾次了,咱們不能無視聖命啊!”
錢守庸權衡一番後,開口道:“這樣,周文鬱將軍、何可綱將軍,你二人率領本部兵馬,明日火速進兵,一口氣跑到二十裏外的杏山堡駐紮。第三天,我親率大軍到杏山堡與你等匯合。然後咱們再做計較。”
李明聽後,又擔憂地說:“塔山堡是咱們的後路,絕不能放棄,得有人駐守,確保後路暢通。”
剩下的呂品奇、高勳、尤世威三人一聽,都知道離清軍越遠越安全的道理,紛紛表態:“督帥,把這任務交給我們吧,我們肯定能守住!”
李明對這些明軍將領的德行那時太了解了,哪會放心把後路交給這些慫貨?於是站起來說道:“督帥,還是派我手下第一旅的旅長孫德勝孫德勝原是一旅副旅長兼參謀長,作戰勇猛,趙剛被槍斃後,提拔為一旅旅長),由他帶著一團駐守塔山堡。這一團是我手下的主力團,全員都換裝了後膛步槍,火力強大,戰鬥力強,有孫德勝帶領防守此地定可保障我大軍後路無憂。”眾人思索一番後,覺得有李明主力防守後路確實靠譜些,便都同意了。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