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慕容垂六麵出擊
字數:9259 加入書籤
慕容垂旋即部署六路大軍,有條不紊,仿若胸有成竹。
劉庫仁領命,翻身上馬,如離弦之箭奔赴匈奴營地。
一路上,馬蹄揚塵,風聲呼嘯。劉庫仁麵色凝重,心中暗自思忖:“此去責任重大,匈奴諸將向來桀驁不馴,我需小心應對。”
入得營地,匈奴諸將聽聞劉庫仁來意,雖心懷忐忑,卻仍對其心存疑慮,一個個虎視眈眈。
劉庫仁昂首挺胸,雙目威棱四射,抱拳行禮,朗聲道:“諸位,我等昔日情誼深厚,如今更是同處這亂世之中。前秦王猛大軍已破我等老巢,若不團結,唯有死路一條。大勢所趨,我等應攜手合作,共抗外敵。且王猛之威,諸位亦有所耳聞,莫要因一時意氣,誤了部落前程!”
匈奴諸將聽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庫仁見此情形,心中一緊,繼續說道:“我劉庫仁願以性命擔保,隻要我等齊心協力,必能在這亂世中保全部落,甚至謀取更大利益!”言罷,他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
終於,在劉庫仁的智勇勸說下,匈奴諸將被其打動,劉庫仁力奪匈奴三部精銳指揮權。
令下之時,匈奴騎兵如黑色潮水般湧動,屯於城外指定之地,與張蠔、盛樂城成鼎足之勢,彼此對峙。
空氣中彌漫著劍拔弩張的氣息,仿佛一點即燃。劉庫仁望著整齊列陣的騎兵,心中鬆了一口氣,暗自慶幸:“總算不辱使命,接下來,且看各方如何動作。”
林婉清與張袞,則穿梭於江湖門派之間。
他們踏入那藏龍臥虎卻又魚龍混雜的江湖世界,每至一處門派,皆先以禮相待。
林婉清身姿婀娜,麵容溫婉,抱拳行禮,輕聲說道:“諸位江湖豪傑,小女子林婉清有禮了。今日前來,是想與諸位講講盛樂城之真相。”說罷,她便將桓溫的陰謀娓娓道來,言辭懇切,眼神中透著真誠與堅定。“那桓溫妄圖挑起戰亂,以謀取私利,我等若是被其利用,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還望諸位明辨是非,莫要成為他人的棋子。”
遇有頑固者,張袞則從旁踏出一步,目光如電,以犀利言辭點破利害:“你等若執意助紂為虐,日後江湖之中,還有何顏麵立足?且如今局勢分明,前秦與代國之戰,牽一發而動全身,你等以為能獨善其身?若此刻退兵,我等尚可保你等門派周全,甚至許以些許利益,若執迷不悟,休怪我等無情!”他一邊說,一邊微微眯眼,身上散發出一股強大的氣場。
恩威並施之間,江湖門派中,原本蠢蠢欲動者,或悄然散去,或中立旁觀,盛樂城之外圍壓力,悄然減輕。
林婉清看著這一幕,微微淺笑,心中暗自欣慰:“總算是有些成效,希望這盛樂城能躲過此劫。”
慕容軒率百燕會高手,在營帳之中,筆走龍蛇,書桓溫陰謀於告示之上。
他眉頭緊皺,眼神中透著憤怒,每一筆每一劃,皆似帶著怒火與力量,將桓溫妄圖挑起戰亂、謀取私利之惡行盡述其中。
“桓溫此賊,陰險狡詐,妄圖以陰謀詭計擾亂天下,我定要將其惡行昭告天下!”慕容軒咬著牙,低聲說道。
隨後,百燕會高手們如暗夜幽靈,趁著夜色,穿梭於盛樂街巷。
他們身形矯健,動作敏捷,將告示張貼於大街小巷。
城中百姓原本人心惶惶,不知明日生死幾何,見此告示,紛紛圍攏過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原來如此,這桓溫竟是這般險惡之人!”
“多虧了這些告示,讓我們知曉了真相。”
眾人恍然大悟,對桓溫之恨、對盛樂城之擔憂與守護之心更盛,城中人心漸趨安穩,仿若風雨中的孤舟,尋得了方向與力量。
慕容軒站在暗處,看著百姓們的反應,嘴角微微上揚:“如此,也算不枉我等一番努力。”
拓跋寔伴長孫斤左右,看似悠閑自在,實則心中緊繃。
他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與長孫斤談笑風生,目光卻如炬,暗中窺探其一舉一動。
長孫斤欲有所為之時,拓跋寔看似無意地周旋於旁。
長孫斤起身,說道:“拓跋公子,我想去城中巡視一番。”
拓跋寔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笑著說道:“大人,這城中局勢不明,恐有危險,不如我等先遣人前去探查,大人再行前往,也不遲啊。”一邊說,一邊巧妙岔開話題。
若長孫斤仍堅持己見,拓跋寔便悄然示意手下阻攔,手下會意,上前幾步,說道:“大人,公子所言甚是,小的們先去探路,確保大人安全。”
拓跋寔看著這一切,心中暗自慶幸:“還好能及時阻止,長孫斤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我等的計劃,絕不能有失。”
每一次信息的傳遞,都似在這場無形的戰爭中埋下一顆關鍵的棋子,為己方應對提供了寶貴的情報支持。
拓跋什翼健密使四出,傳訊各屯兵之地。
那密使們身著黑衣,身姿矯健,馬不停蹄,穿越山川河流,將指令送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各屯兵之地的總兵們得令之後,毫不遲疑,佯裝赴宴,實則整頓兵馬,偃旗息鼓地引兵潛入盛樂。
一時間,盛樂城中,士兵們悄無聲息地增加,城防愈發森嚴。
士兵們在城中各處潛伏,眼神堅定,握緊手中武器,猶如一座座沉默的雕像,靜靜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風暴洗禮。
拓跋什翼健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心中默默祈禱:“願我代國能躲過此劫,太平重臨。”
慕容垂自領一路,親赴前燕故地諸部落。
他踏入慕容世家,望著那熟悉的庭院與廳堂,往昔的回憶湧上心頭,不禁感慨萬千:“物是人非啊,昔日的輝煌如今已化作泡影,但我慕容垂定要重振旗鼓。”
他走進屋內,與族中長輩及年輕才俊們促膝長談。
慕容垂目光誠摯,聲音略帶沙啞:“諸位長輩,族中兄弟,如今我慕容垂雖身處困境,但複國之心從未熄滅。前燕的榮耀,不能就此消逝。”
他微微頓了頓,眼中閃爍著淚光:“我知曉大家這些年也曆經磨難,但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定能重建燕國。”說罷,他抱拳行禮,深深一拜。
族人們見狀,紛紛動容,一位老者站起身來,顫巍巍地說道:“垂兒,你有此等決心,我等自當全力相助。”
慕容垂心中感激,連聲道謝。
至宇文部與段部,慕容垂昂首挺胸走進營帳,以其雄才大略,剖析草原局勢:“兩位酋長,如今草原之上,風雲變幻。前秦虎視眈眈,代國亦深陷危機。我等若各自為戰,遲早被逐個擊破。正所謂唇亡齒寒,我慕容垂願與二位攜手合作,共抗外敵。若能度過此劫,我慕容垂必當重謝,許以重利,共結未來之盟。”
他一邊說,一邊目光堅定地看著兩位酋長。
宇文部酋長摸著胡須,沉思片刻:“慕容垂,你所言雖有道理,但這合作之事,並非兒戲,我等需慎重考慮。”
段部酋長亦點頭稱是。
慕容垂心中一緊,繼續說道:“二位酋長,時間緊迫,若錯過此時機,悔之晚矣。我慕容垂以人格擔保,定不會虧待二位。”
兩位酋長聽了,對視一眼,沉默良久。
慕容垂額頭上漸漸滲出汗水,他強自鎮定,等待著他們的答複。
終於,宇文部酋長開口道:“慕容垂,我等暫且信你一回,願與你合作。”
慕容垂心中大喜,連忙道謝:“多謝二位酋長信任,我等定能共創大業。”
而高句麗處,慕容垂乘船渡海,踏上高句麗的土地。
他整理衣冠,以禮相求,麵見高句麗首領。
慕容垂恭敬地行禮,說道:“大王,如今北方局勢動蕩,我慕容垂欲重建燕國,穩定局勢。若燕國複興,必與高句麗建立良好商貿往來,保一方和平。大王若能助我一臂之力,我慕容垂感激不盡,日後定當厚報。”
高句麗首領坐在王座之上,目光審視著慕容垂:“慕容垂,你雖有壯誌,但這其中風險,你可曾想過?我高句麗若卷入其中,亦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慕容垂微微抬頭,眼神堅定:“大王,我深知其中利害。但如今唯有團結各方力量,才能抵禦前秦的擴張。若燕國複興,高句麗將有一強大盟友,而非獨自麵對前秦威脅。”
高句麗首領沉思良久,權衡之下,緩緩說道:“慕容垂,我且默許你之計劃,但你需記住,若有差池,莫要牽連我高句麗。”
慕容垂心中鬆了一口氣,再次行禮:“多謝大王,我慕容垂定不會辜負大王信任。”
慕容垂此行,如播撒希望之種,為複國大業,悄然埋下伏筆。
然而,慕容垂在妥善安排好這一切之後,心中卻仍有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著,那便是冉操以及其所掌控的農家。
慕容垂在營帳中來回踱步,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這冉操,行事極端衝動,其父冉閔之死,讓他對我恨之入骨。如今他掌控幾十萬農家弟子,若處理不好,必將引發一場大禍。可若能將他拉攏過來,我等勝算又將大增。隻是,這該如何是好?”
思索良久,慕容垂長歎一聲:“罷了,唯有我親自出麵,或許還有轉機。”
當慕容垂站在冉操麵前時,氣氛瞬間如冰封一般寒冷而緊張。
冉操一見到慕容垂,雙眼瞬間瞪得通紅,仿佛要噴出火來,臉上青筋暴起,怒吼道:“慕容垂,你這無恥之徒,當年你害死我父,今日還有臉站在我麵前!我恨不得將你碎屍萬段!”
他雙手緊握拳頭,身體微微顫抖,那仇恨的眼神仿佛能將慕容垂吞噬。
慕容垂靜靜地站在那裏,麵色平靜,眼神中卻透著一絲愧疚與無奈。
他微微低頭,待冉操的怒罵聲稍稍停歇,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冷靜:“冉兄,你我之間雖有舊怨,但此刻我們都已陷入了桓溫精心策劃的巨大陰謀之中。你與你麾下的農家弟子,都不過是他妄圖攪亂北方、謀取私利的棋子罷了。你且想想,若這場戰爭真的爆發,無論最終勝負如何,受苦受難的都是無辜的百姓,而得利的唯有桓溫那居心叵測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慕容垂一邊說,一邊微微抬起頭,目光誠摯地看著冉操。
冉操聽了慕容垂的話,心中猶如被重錘擊中,那憤怒的咆哮漸漸停歇,眉頭緊鎖,眼中的怒火雖未完全熄滅,但已多了幾分思索與猶豫。
他心中暗自思忖:“慕容垂所言,並非全無道理。我一心隻想為父報仇,卻未曾想過這背後的陰謀。難道我真的被桓溫利用了?可我若與慕容垂合作,又如何對得起死去的父親?”
他心中矛盾重重,沉默良久,緩緩抬起頭,看著慕容垂,咬著牙說道:“慕容垂,你讓我如何相信你?你當年的所作所為,讓我冉氏一族遭受重創,這血海深仇,我怎能輕易放下?”
慕容垂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冉兄,我知你心中仇恨難消。但如今局勢危急,若我們不合作,隻會讓桓溫得逞。我願在此向你許下鄭重承諾,待日後我成功複國之時,我將把長白山以南的廣袤地盤贈予你,作為你複國的根基。為彰顯你冉氏一族的漢人身份與榮耀,你大可將新建立的國家都城命名為漢城,將漢城附近的河流命名為漢江,讓冉氏一族在這片土地上重新崛起,延續輝煌。這是我慕容垂的誠意,冉兄可願考慮?”
冉操聽了這話,心中五味雜陳,他望著慕容垂,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既有對父親的思念與仇恨,又有對複國的渴望與憧憬。
他心中掙紮不已:“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我真的能放下仇恨嗎?父親在天之靈,會原諒我嗎?”
冉操的雙手微微鬆開又握緊,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慕容垂,我需時間考慮,你且先回,三日後,我給你答複。”
慕容垂心中一喜,知道事情還有轉機,連忙說道:“好,冉兄,我等你三日。”
言罷,轉身離去。
冉操望著慕容垂轉身離去後,冉操在營帳中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三日時光,於他而言,每一刻都是煎熬。
那仇恨的火焰在他心中燃燒了多年,如今卻要為了大局而有可能選擇放下,這讓他的內心備受折磨。
一方麵,是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未報之仇;另一方麵,是慕容垂所描繪的合作前景以及對百姓免受戰亂之苦的考量。
三日之期轉眼即至,冉操的營帳中,氣氛依舊凝重。
他獨自靜坐許久,最終緩緩起身,眼神中透著一絲決然:“為了複國大業,為了天下蒼生免受戰亂之苦,我且放下仇恨,與慕容垂合作一試!”
他叫來親信,吩咐道:“去告知慕容垂,我願與他攜手。”
親信快馬加鞭趕到慕容垂營地,慕容垂聽聞消息,心中大喜。
他立刻召集眾人,宣布與冉操合作之事。
“如今冉操願意加入我們,這股力量不可小覷,我們的勝算又多了幾分!”
眾人聽聞,亦是麵露喜色。
但眾人也深知,前方的道路依舊充滿荊棘。
匈奴聯軍隨時可能重振旗鼓,前秦軍隊亦在暗中窺視,而盛樂城的危機並未真正解除。
慕容垂望著眾人,目光堅定地說道:“諸位,雖然局勢依舊嚴峻,但我們已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接下來,我們更要齊心協力,共破難關!”
草原之上,局勢依舊變幻莫測。
匈奴聯軍內部的分歧日益加劇,各部首領為了部落的未來爭論不休。
盛樂城中,軍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日夜堅守,嚴陣以待。
城牆上的士兵們目光堅定地望著城外,手中緊握著武器,盔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城中百姓亦未閑著,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為士兵們運送物資、照料傷員。
老弱婦孺們雖麵容疲憊,但眼神中透著堅韌與決然,孩子們也懂事地幫忙傳遞消息,整個盛樂城仿若一座鋼鐵堡壘,眾誌成城。
城外,張蠔站在營寨了望台上,手持望遠鏡,密切注視著戰場上的一舉一動。
他心中默默盤算著:“匈奴聯軍已是軍心渙散,代國亦元氣大傷,何時才是最佳出擊時機呢?切不可操之過急,壞了王猛將軍的大計。”
士兵們在營中整齊列陣,訓練有素,雖未出戰,但那股肅殺之氣已然彌漫開來。
慕容垂等人的聯盟,亦在暗中緊鑼密鼓地籌備一切。
林婉清與張袞繼續奔走於江湖門派之間,鞏固關係,防止有門派臨陣倒戈。
林婉清輕聲勸說著一位門派掌門:“前輩,如今局勢愈發複雜,您的支持對我們至關重要,還望您能堅守初心。”
張袞在一旁點頭附和,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慕容軒則帶領百燕會高手在盛樂城周邊巡邏,防範著可能的突襲。
他對手下說道:“大家務必提高警惕,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能放過。”
拓跋寔依舊陪伴在長孫斤左右,他表麵上陪著長孫斤飲酒作樂,心中卻時刻緊繃著弦。
長孫斤似有所察覺,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慮:“拓跋公子,近日你為何總是心神不寧?”
拓跋寔心中一驚,連忙強裝鎮定,笑道:“大人說笑了,隻是近日城中事務繁多,有些勞累罷了。”
他巧妙地轉移了話題,心中卻暗自祈禱不要被長孫斤看穿。
拓跋什翼健則在城中指揮若定,他召集城中將領,商討著下一步的防禦策略。
“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外援,自身的防禦必須進一步加強。”
他目光堅定地看著將領們,將領們紛紛點頭稱是。
於是,城中開始增設陷阱、加固城牆,士兵們日夜忙碌,不辭辛勞。
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各方勢力的心思如同暗潮湧動的漩渦。
每一個決定,每一次行動,都可能改變整個局勢的走向。
未來究竟會如何,誰也無法預料,唯有在這風雲變幻中堅守、籌謀、拚搏,才能在這場生死較量中尋得一線生機。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