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長安鍾繇兵不動,許都五士聚別苑

字數:4815   加入書籤

A+A-


    可憐漢商,本是曹操麾下新擢升的勇卒校尉。
    此番他銜命東來,本是要向中原傳遞曹操在西羌尚存之消息,以安許都之心。
    孰料抵達後竟遭鍾繇猜忌,轉眼便被打入大牢嚴審。
    究其緣由,不過是他身上除了曹操的親筆手信外,再無其他信物可作憑證。
    可這又怎能怪他?
    如今諸葛亮在中原查防甚嚴,凡涉軍務者皆如履薄冰,他臨行前哪敢攜帶過多私物留痕?
    更何況,以眼下這般局勢,即便他當初真帶了再多佐證,鍾繇又能相信幾分?
    “像,像啊……”
    鍾繇捧著絹帛,反複看著上麵的字跡。
    “哼哼,竟與曹公字跡一般無二。”
    麾下謀士傅幹提出猜測“字跡既如此相像,會不會真是丞相所書?”
    “不……”
    鍾繇搖搖頭“那人說,此衣帶既為諸葛亮所擦,以其之絕頂妖智,怎會不知帶中有書?還會讓他拿回來?哼……依老夫看,分明就是諸葛亮之計也!此書,必為善書者所摹!”
    “是有蹊蹺……”
    傅幹皺眉沉思片刻,又是一拱手“隻是司隸公,依屬下看來,此人言行懇切,倒不似有欺瞞之意……”
    “那不更有問題!”
    鍾繇放下絹帛,負手踱步,神色間帶著幾分嘲弄“他說連那諸葛亮都曾被他瞞天過海,難道騙你還不容易?依我看,要麽是諸葛亮未被他騙,反倒是他自己活在錯覺中;要麽,就是如今的你早已落入此人的圈套。”
    說著,用蒼勁的手指輕輕點了點傅幹。
    傅幹點點頭,他縱有疑惑,也覺得鍾繇的猜想更為合理。
    “所以,此人的目的是,誘我們出兵涼州。”
    “沒錯!”
    鍾繇眉目微醺,冷哼一聲“諸葛孔明擁涼州之甲數萬,卻故分兵他往,令我等誤認其無圖長安之心。實則不然……他就是想讓我們放鬆戒備!
    然我堅壁清野,固牆設壘,他知強取不易,故設此計誘我棄守之優,妄自出兵,他便可設伏兵擊之矣!”
    傅幹點點頭,鍾繇的猜測完全符合邏輯,更符合諸葛亮的智謀和手段。
    反倒是曹操尚在的消息,顯得非常的離譜和荒唐。
    “既如此,那我們便不能出兵。”
    “一兵一卒皆不可出!諸葛孔明多智近妖,今主上臨登大位之際,斷不可給他半分可乘之機。”
    “遵命!”
    ……
    另一邊,諸葛亮自知能防住曹操,也防不住傳北的消息。
    一些羌商奔走往來,自然會帶來一些關於曹操的消息。
    故而,先把水攪渾,真消息假消息都夾雜在一起,也就無從讓人相信了。
    現在曹操必續往西行,再往西,就需要更熟悉路況和民生的猛將了。
    時值軍謀籌策之際,諸葛孔明乃致書於劉備。
    其書意雲願以馬超易張飛,另作調遣。
    因馬超久居西北,熟諳其地山川險易、民風軍情,若令其續往西北以拒曹操,正如守自家後院,可保曹操難入涼州。
    至於張飛,勇猛過人且善守禦,當命其駐守巴東。
    此地地勢要害,北可疾馳馳援漢中,南能速往護衛成都,西通陰平、武都可應緩急,東出即達荊州能解燃眉。
    如此調度,實乃因勢利導,可固疆圉而安全局也。
    劉備接到信了,大加讚賞“孔明深謀遠慮,知人善任,正合我意也!”
    遂下調令,讓馬超往西北,張飛歸巴東。
    可這番調令,讓劉備身旁的人產生了疑慮。
    莫說法正,就連伊籍也不禁擔憂。
    因為相比馬超,顯然張飛與劉備更近。
    張飛在諸葛亮身旁,多少有點相互製衡的關係。
    而如果換做馬超,恐為諸葛亮“策反”為其親信。
    “主公三思!孔明素有大功。然如此安排之下,其手握數萬精兵,獨占涼州,且糧草軍備皆可自給自足。若時日一久,他生了自立之心,我等屆時怕是再無製衡之力,恐將悔之晚矣!”
    劉備聞言,心中一動,那篇字字泣血的《出師表》又在腦海中緩緩浮現。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猶在耳畔。
    孔明先生為了匡扶漢室大業,子孫三代人皆獻於國家。
    莫說他無自立之心,倘若他真有自立之心,我又有何不能釋懷?
    屆時自當傾力相助,成全他又能如何?
    難道偌大大漢王朝,容得下十三州牧,就容不下一個鞠躬盡瘁、忠貫日月的諸葛孔明麽?
    然這隻是劉備心中的一念之想,他自知諸葛亮絕非自立之人。
    甚至於,剛才那一念之想,都覺得自己侮辱了諸葛亮的貞烈之誌與赤子之心。
    劉備坦言道“孝直,機伯,汝可信吾否?”
    二人俱拱手相拜“自信主公無疑!”
    “備別無他能,但自信識人能得一二。”
    這不用說,劉備識人之能素來被天下稱道,堪稱一絕。
    沒人為此質疑。
    二人聞言再度拱手,語氣愈發恭敬“主公此言過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二位先生。”
    劉備長歎一聲,說道“我觀孔明,有懷經天緯地之才,抱興複漢室之誌,心若明鏡昭昭,行如鬆柏挺挺,斷非負主背恩,擁兵自立之輩。倘若二位若信我劉玄德,就請信孔明先生,若連我都不信,那我亦無話可說也。”
    法正與伊籍自非劉琰之輩。
    劉備言及於此,二人心中已然清楚,
    主公既對孔明抱十足之相信,亦對自身識人之力懷有絕對自信。
    既如此,也就無須擔憂了。
    當即安下心來,與主公共籌遷眷成都之事。
    ……
    許都王城,楊彪府邸三裏處的一處別苑,來了五位不速之客。
    第一位是丞相府西曹掾魏諷。
    他是曹操的直屬部下,曹操丞相府屬官,負責官員選拔。
    他自己亦為曹操親自提拔,乃曹操的腹心之士,官職不高,但權力甚大,人脈甚廣。
    第二位是張繡之子張泉,其承襲父親爵位,官至九卿,乃許宮衛尉,主要負責掌領衛士,守衛宮殿門戶。
    雖然他統領的部隊機動性不如羽林軍,但皇城有三座城門歸其堅守。
    若無其允,理論上連曹丕的羽林軍亦不得通過。
    第三四位,乃早先依附曹操的荊州名士劉廙與其弟劉偉,劉廙與夏侯尚並為左右黃門郎,因侍從於皇帝左右、職掌宮廷機要而具有特殊地位。
    是有資格直接麵見皇帝之人。
    劉偉亦是許都守衛,掌兩千兵馬。
    因婁圭之死,曹操為取信於荊襄之士,故而有一時期對荊襄籍貫名士多加重用。
    第五位,吉平死後,荀彧親自提拔的太醫令,也是神醫華佗第三位高足——李當之!
    而在此迎候他們的不是別人,正是已經“死去”多日的荀令君。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