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警告常遇春
字數:5602 加入書籤
奏對繼續!
“陛下,我王命下官將此事上奏,並非是想為他求情。”
相國起身,衝皇帝拱手彎腰。
皇帝命相國坐下說話。
“陛下,三個月前,他的水軍中了桐軍的圈套,死傷慘重。我王有心援助,又怕陛下怪罪,這才命下官將此事向陛下稟告。”
相國的措辭極為謙卑。
“杜芳?”
沉吟片刻,皇帝開口喊道。
“奴婢在!”
杜公公一直站一旁伺候。
“都說諸侯王之間勾心鬥角,看來這話並不準確。”
皇帝語速平緩。
“回陛下的話,魯王與前吳王之間的情誼,讓奴婢想起了燕王與宋王的共同進退。”
順著皇帝的意思,杜公公巧妙的回了兩句。
相國看了杜公公一眼,心中暗罵了一句“閹貨”。
“你不用緊張!”
見相國想要替魯王辯解,皇帝安撫了一句。
相國打算開口回話,被皇帝揮手製止。
“當年吳王造反,魯王保持了極大的克製,並未對其給予大力支持。如今想來,魯王當初的決定實在是難能可貴。”
皇帝語氣溫和。
這幾句話暗藏玄機,相國急忙表示魯王當年也是迫不得已。
“朕理解他當年的難處,也希望他理解朕的苦衷。”
皇帝的神色逐漸嚴肅起來。
“陛下,下官此次前來,還帶來了一份禮物。”
“哦?”
“陛下,機緣巧合之下,我們抓住了敦郡王的長孫,趙琮雄。”
相國表現得十分冷靜。
“趙琮雄?”
皇帝轉頭看了杜公公一眼,微微皺眉。
去年,錦衣衛從魯國送來了一顆人頭。
趙琮雄的人頭!
杜公公心中一驚,暗地裏替常遇春捏了把汗。
“你確定是他?”
皇帝神色如常,語氣中也沒有任何波動。
“下官已經將此人帶來京城,陛下隨時可以派人辨別真假。”
相國的回話中充滿了自信。
“杜芳,命常遇春入宮!”
須臾,皇帝沉聲下令。
杜公公應下,彎腰退了出去。
“你既然帶來,朕自然相信不會有假。魯王此舉,不過是想保住張鎮海的一世平安。”
“朕——準了!”
最後三字,皇帝刻意加重了語氣。
“張鎮海?”
相國突然愣住。
魯王想要保下的世子,可不是這個名字!
“怎麽?有問題?”
“不!不!下官替張鎮海謝過陛下的寬恕。”
睿智的相國立刻反應過來,起身衝皇帝跪下。
皇帝吩咐平身,語氣溫和。
杜公公的效率極高,相國才剛剛告退,常遇春就出現在乾清宮中。
麵對自己的心腹,皇帝不再掩飾自己的情緒,大發雷霆。
常遇春不停的磕頭,麵前已是一灘猩紅。
等到皇帝命他滾起來回話時,常遇春的意識已經有些模糊。
用一枚鋼針悄悄刺破自己的皮膚,常遇春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的狀態。
“將人帶到錦衣衛,辨明身份後——”
說到此處,皇帝突然猶豫起來。
原本,他是打算將敦郡王的長孫淩遲。
“算了,還是賞他一杯毒酒!”
良久,皇帝發出了一聲輕歎。
這心軟的毛病,也不知何時才能改掉。
常遇春應下,腰已經快彎成了一隻蝦米。
“老杜,你跟他一起去看看。”
皇帝的語氣中透著一絲絲的涼意。
“喏!”
杜公公應下,心底發出了一聲輕歎。
“常遇春,回去後告訴王忠,錦衣衛要定期整頓。”
皇帝語氣中的寒意更加濃烈。
常遇春老實應下,肩膀輕微晃動了一下。
告退!
出乾清宮後,常遇春站在台階的最頂端,已是麵如死灰。
“走吧!”
杜公公在一旁輕聲提醒。
“還請杜總管救我。”
有些艱難的吞一口口水,常遇春轉身衝杜公公拱手。
如果不是在乾清宮外,還不知常遇春會做出什麽樣的舉動。
“常大人,糊塗了不是?”
見常遇春止步,杜公公幹脆抬腿走下了台階。
“還請杜總管指點迷津。”
常遇春醒悟過來,急忙跟上。
“常大人,陛下若是想要罰你,你覺得自己可還有機會跑上這一趟?”
杜公公的每一步,都踩的極穩。
“我還是不太明白。”
常遇春沒能吃透其中的含義。
砍錯了腦袋,還送到皇帝麵前,這得是多大的罪名?
“那趙琮雄,為何隻賜下了一杯毒酒?”
一直到雙腳在廣場上站定,杜公公才開口反問一句。
“陛下仁厚!”
常遇春衝乾清宮的方向拱手答道。
“你真這麽想?”
杜公公緩緩轉身,表情似笑非笑。
“這——”
常遇春麵露遲疑。
“常大人,陛下之所以賜下一杯毒酒,是不想讓此事鬧得沸沸揚揚。而低調處置的原因,是為了維護你,不讓你受到其他同僚的攻擊。”
杜公公刻意壓低了聲音,語速緩慢。
這幾句話說得十分透徹,常遇春明白過來,看向乾清宮的目光充滿了濃濃的感激。
“你是東宮的老人了,除非犯下無法赦免的罪過,陛下都會保你一世富貴。可是常大人,你總不好三番五次的重複犯錯吧?”
杜公公的神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杜公公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如今的聖眷已不在金副總管之下,常遇春自然不會認為受到了冒犯。
隻見他衝杜公公拱手,鄭重地謝過這直言不諱的提點。
“好好整頓吧,陛下——夠操心的了!”
此刻,杜公公想起了金順身邊的那名太監。
————
皇帝並不嗜殺,下令殺人就算不得一件愉快的事情。
更何況殺的還是一少年!
親人的陪伴,最能化解心中的鬱悶,皇帝出乾清宮,朝坤寧宮的方向走去。
跟在他身後的,是青龍和杜祥奎。
“青龍!”
走上一段,皇帝開口喊道。
“奴婢在!”
“二七那裏,你要多關注一下。”
皇帝叮囑一句。
“奴婢明白!”
“聽說,最近那裏清靜許多?”
“是!”
“因為長生丹?”
“奴婢也不敢肯定,不過長生丹已經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
青龍除了關注二七那邊,還是東廠與乾清宮之間的紐帶,宮外的事情,自然十分清楚。
“長生丹——”
吐出這三個字後,皇帝發出了暢快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