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被猜忌而死的莞妃

字數:5236   加入書籤

A+A-


    皇帝捏著密報的手指青筋暴起,案頭“長樂未央”酒壺空著,旁邊擱著太醫院呈上的驗毒報告:酒中所下之毒,正是嶺南李氏獨門配製的“曼陀羅散”。
    殿外傳來更鼓聲,子時三刻,正是當年水災奏折失竊的時辰。
    “冷軒,”他將密報拍在桌上,“你說皇後中毒後,曾讓錦屏去冷宮暗匣取物?”
    暗衛統領單膝跪地,月光透過窗欞在他甲胄上切出冷硬的光:“屬下在冷宮夾牆內,發現半枚玉佩殘片,紋路與公孫尚書府搜出的另半枚吻合。”
    說著呈上一個錦盒,盒中玉佩拚合處,正是嶺南節度使府的標記。
    皇帝忽然冷笑,笑聲裏帶著幾分疲憊:“好個‘戶主不力’,原來朕的後宮,早就成了嶺南黨羽的巢穴。”
    他站起身,袖中掉出張泛黃的紙頁——那是王皇後十五歲時寫的《女戒》抄本,最後一頁還留著她初學簪花小楷時的塗鴉。
    指尖撫過“願得一心人”幾個字跡,他忽然想起今早賢妃送來的蜜漬金桔,滋味竟與皇後當年所製毫無二致。
    “去傳賢妃,”他將紙頁折好收入袖中,“就說朕要與她對弈一局。另外......”
    目光投向窗外沉沉夜色,“著金吾衛即刻封鎖嶺南會館,任何人不得出入。”
    與此同時,李代桃僵逃脫流放的錦屏,正躲在太醫院後廚,將最後一味藥粉撒進陶罐。
    她望著爐中跳動的火苗,想起皇後中毒前塞給她的紙條,上麵隻有四個字:“查李氏鐲”。
    當日她在冷宮暗匣裏,除了玉佩殘片,還有半張當票——正是李氏當掉銀鐲的憑證,日期竟在她投奔德妃娘娘之後。
    “錦屏姑娘?”賢妃的聲音突然從門外傳來。
    錦屏迅速將陶罐藏進炭堆,轉身時,袖口露出的紅繩上,正係著從李氏腕間扯下的銀鐲碎玉——她終於明白,為何賢妃要壓下李氏之事,為何公孫尚書寧死也不肯供出幕後主使。
    夜風卷著柳絮撲進窗欞,錦屏跟著賢妃穿過長廊時,看見皇帝的軟轎正往景仁宮方向而去。
    轎簾掀起一角,露出明黃色的衣角,與她懷中藏著的當票上,那個神秘的“黃”字暗記,竟如出一轍......
    紅牆之內,玉階之上,春雨如絲,如煙如霧,輕輕籠罩著這深宮大院。
    錦屏跪在賢妃的寢宮外,指尖緊緊攥著手中的青瓷茶盞,指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
    茶盞中,新貢的碧螺春在沸水中舒展開來,嫩綠的葉片宛如水中的浮萍,卻又帶著幾分說不出的淒清。
    她抬眼望去,賢妃正站在窗前,一身月白華服,衣袂上繡著幾枝清淡的墨梅,在這陰沉沉的天色中,顯得格外素淨。
    賢妃的目光,越過雕花木窗,落在遠處的宮牆上,眼神中滿是複雜的情緒,似是憂慮,又似是無奈。
    “娘娘……”錦屏輕聲喚道,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
    賢妃緩緩轉過身來,目光落在錦屏手中的茶盞上,嘴角微微扯出一絲苦笑。
    她輕歎一聲,緩步走到錦屏麵前,伸出修長的手指,輕輕撫過茶盞邊緣,“皇帝陛下的凝心病,終究是越來越重了。”
    錦屏心中一緊,想起近日宮中的種種傳聞。
    皇帝近日來喜怒無常,常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責罰宮人,甚至連後宮的嬪妃,也時常被他無端猜忌。
    而這一切的源頭,似乎都與八年前暴斃的莞妃有關。
    莞妃,是王皇後的義姐,也是錦屏的舊主子。
    她生前溫婉賢淑,與賢妃情同姐妹,深受皇帝寵愛。
    可誰也沒想到,她竟會在一個月圓之夜,突然暴斃於皇帝的龍床之上。
    自那以後,皇帝便像是變了一個人,對後宮眾人皆存疑忌,總覺得有人要害他,就連賢妃,也時常被他懷疑。
    “難道……”錦屏抬頭,目光與賢妃相接,心中已然有了幾分猜測。
    賢妃苦澀地點了點頭,“陛下以為,姐姐的死……是有人蓄意為之,而他……”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痛楚,“他以為,姐姐的死,與王皇後有關。”
    錦屏震驚地瞪大了眼睛,“怎麽會?皇後娘娘與莞妃娘娘情深義重,陛下怎能如此猜忌?”
    賢妃苦笑著搖了搖頭,“在這後宮之中,哪裏還有什麽情分可言?
    有的不過是權力與猜忌罷了。
    陛下早年經曆坎坷,登基之後,更是見慣了太多的背叛與算計,那時姐姐突然離世,他心中多疑,自然會懷疑到旁人身上。”
    賢妃頓了頓,目光變得有些深遠,“更何況,近日來,宮中總有流言傳出,說姐姐的死,是因為她知道了某些不該知道的秘密,而這些秘密……”她看向錦屏,眼中閃過一絲憂慮,“或許與陛下有關。”
    錦屏隻覺得渾身發冷,她想起莞妃臨終前的那個夜晚,曾偷偷將她叫到跟前,交給她一個精致的檀木匣子,叮囑她一定要好好保管,不到萬不得已,切勿打開。
    當時,她並不明白莞妃的意思,隻當是主子對她的信任,如今想來,那個匣子中,或許就藏著莞妃暴斃的真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娘娘,”錦屏咬了咬牙,終於下定了決心,“奴婢曾在莞妃娘娘臨終前,得到過一個檀木匣子,娘娘說,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打開。如今……或許是時候了。”
    賢妃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變得有些急切,“快,把匣子拿來。”
    錦屏匆匆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間,小心翼翼地從枕頭底下取出那個檀木匣子。
    匣子上,用金線繡著幾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瓣上的紋路清晰可見,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她深吸一口氣,輕輕推開匣子,隻見裏麵放著一卷細絹,細絹上,用朱砂寫著幾行小字。
    錦屏拿起細絹,回到賢妃麵前,雙手顫抖著將細絹展開。
    賢妃湊近一看,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隻見細絹上寫著:“陛下當年為奪皇位,曾與權臣勾結,陷害先太子,此事被姐姐無意中得知,恐遭滅口,望賢妹保重。”
    錦屏隻覺得一陣眩暈,險些站立不穩。
    她怎麽也沒想到,一向聖明的皇帝陛下,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而莞妃娘娘,竟因為知道了這個秘密,而遭人毒手。
    “原來……原來姐姐真的是因為這個……”賢妃喃喃自語,眼中滿是悲痛與憤怒,“陛下他……他竟然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不惜害死自己最寵愛的妃子。”
    錦屏心中一陣絞痛,想起莞妃往日對自己的種種恩情,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娘娘,我們該怎麽辦?難道就要眼睜睜地看著莞妃娘娘含冤而死,卻無處申冤嗎?”
    錦屏問完,又繼續,“還有皇後娘娘,或許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慘遭毒手,而且屍體還在停在長春宮,不得入土為安呢?”
    賢妃沉默了許久,眼中漸漸閃過一絲堅定。
    她伸手輕輕拭去錦屏臉上的淚水,“傻孩子,姐姐的仇,我們怎能不報?
    隻是如今陛下多疑,我們若輕舉妄動,恐怕隻會招來殺身之禍。
    我們需要從長計議,慢慢尋找機會。”
    賢妃頓了頓,目光落在窗外的雨幕中,“首先,我們要確保這個秘密不被他人知曉。
    從今天起,這個匣子和細絹,就由我親自保管。
    你也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提起此事,以免招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你現在是瑪瑙,不是什麽錦屏。”
    錦屏重重地點了點頭,“奴婢明白,奴婢一定會守口如瓶。”
    賢妃滿意地點了點頭,“接下來,我們要小心應對陛下。
    陛下如今對我已有猜忌,我會盡量避免與他發生衝突,以免激怒於他。
    而你,也要在宮中謹言慎行,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
    賢妃輕輕歎了口氣,“這後宮之中,人心難測。或許,就連我們身邊的人,也未必都是可信的。
    我們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才能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後宮中,找出陷害姐姐和王皇後之人。”
    錦屏抬頭,看著賢妃眼中的堅定,心中突然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賢妃娘娘雖然外表柔弱,但內心卻極為堅強。
    有她在,或許,她們真的能夠為莞妃娘娘和王皇後討回公道。
    雨,依舊在下,細密的雨絲打在窗欞上,發出沙沙的聲響。
    在這寂靜的後宮中,兩個柔弱的女子,卻在心中埋下了複仇的種子。
    她們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艱險,也不知道等待她們的將會是什麽,但她們卻早已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為莞妃娘娘和王皇後討回一個公道。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後一直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