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官官下田:農事無小事

字數:3801   加入書籤

A+A-


    可另一邊的官員們,就沒這麽順利了。
    禮部尚書李修遠是個典型的文官,一輩子舞文弄墨,哪碰過鋤頭?他學著陸錦棠的樣子握鋤頭,卻把虎口朝下,一鋤頭下去,不僅沒挖起土,反而震得虎口發麻,疼得他齜牙咧嘴。
    再試一次,鋤頭尖歪了,竟挖到了田壟邊的石縫裏,“哢嗒”一聲,木柄都震得發顫。他額角冒了汗,偷偷看了眼旁邊的陸錦棠,見他動作流暢,不由得紅了臉,幹脆放下鋤頭,湊過去小聲問“陸大人,這鋤頭……到底該怎麽握?”
    陸錦棠停下動作,手把手教他“李大人,虎口要朝上,手指扣緊木柄,發力時用腰勁,不是臂力。您看,這樣……”他握著李修遠的手,幫他挖了第一塊土,“您試試,慢些沒關係,找著勁兒就好了。”
    李修遠照著試了試,果然順了不少,隻是力氣小,挖的土塊又小又淺,還時不時泥水濺得全身都是。
    籍田因為蕭承煦規定必須親力親為,所以是先用水泡過,隻要再翻一遍,就可以直接扡插秧苗。隻是田裏有水,翻田時就要有點技術了,要不然就是泥水漫天飛了。
    沒一會兒,李修遠的手心就磨紅了,甚至滲了點血珠。
    楊明汐見了,從懷裏掏出一小罐藥膏——那是她在西北時,老農給的治手腳磨傷的藥膏,她一直帶在身上——遞給他“李大人,先塗些藥膏,不然一會兒磨破了更疼。”
    李修遠接過藥膏,手指都有些發顫“多謝楊大人……老夫今日才知,握鋤頭比握筆難多了。”
    與李修遠的“力弱”不同,兵部侍郎趙烈是武將出身,一身力氣用不完。
    他扛起鋤頭,“呼”地一下就挖起一大塊土,動作又快又猛,可沒一會兒就出了問題——他翻的田壟歪歪扭扭,有的地方挖得太深,有的地方又太淺,甚至把相鄰的田壟都挖塌了。
    陸錦棠路過時,見他還在“埋頭猛幹”,忍不住打趣“趙大人,您這田壟,倒像戰場上打散了的兵線,一會兒插秧苗,怕是要‘迷路’。”
    趙烈愣了愣,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挖的壟溝確實亂得很,撓了撓頭笑道“陸大人見笑了,末將打仗慣了,哪懂這些精細活計。您教教我,這壟該怎麽挖才齊?”
    陸錦棠拿起一根竹竿,在他的田壟邊比量著“趙大人,您看這竹竿,順著它挖,壟寬一尺五,溝深半尺,這樣下雨不積水,秧苗的根也能紮穩。您力氣大,慢些挖,跟著竹竿的線走,準沒錯。”
    趙烈照著做,果然好了不少。隻是他性子急,沒一會兒就汗流浹背,粗布衫後背濕了一大片,卻越幹越有勁,還跟旁邊的官員開玩笑“往日在演武場練槍,今日在田裏練鋤頭,都是練力氣,倒也痛快!”
    比起李修遠和趙烈,禦史台的王硯一開始則是滿臉嫌棄。
    他出身書香門第,平日裏連院子裏的泥土都懶得碰,此刻踩在軟泥裏,隻覺得鞋底黏糊糊的,渾身不自在。他捏著鋤頭把,指尖隔著一層帕子,挖一下就皺一次眉,翻的土塊比李修遠的還小,插秧苗時更是隨便一丟,秧苗歪歪扭扭地倒在泥裏。
    蕭承煦正好在旁邊的田壟翻田,見了也不斥責,隻拿起一株秧苗,彎腰插進泥裏“王禦史,你看,秧苗要插穩,根須得埋進泥裏一寸,葉尖朝上,這樣才能吸收養分。你今日丟一株,明日就少一粒米,百姓的口糧,可經不起這麽丟。”
    王硯臉一紅,連忙把帕子丟了,學著蕭承煦的樣子插秧。
    一開始還是笨拙,手指沾了泥,黏在秧苗上,可插著插著,竟也找到了訣竅。等他插完一壟,直起身時,見自己插的秧苗雖不如楊明汐整齊,卻也都立住了,心裏竟生出幾分成就感——比在禦史台寫奏疏,倒多了幾分實在的滋味。
    日頭漸漸升高,春日的陽光變得暖和起來。
    籍田裏的吆喝聲、笑聲此起彼伏,往日裏朝堂上的嚴肅氣氛蕩然無存。有的官員渴了,就拿起田埂邊的粗瓷碗,喝一口涼水解渴;有的累了,就坐在田埂上歇一會兒,互相揉著酸痛的腰;還有人因為插錯了秧苗,被旁邊的人打趣,笑著重新插過。
    楊明汐和陸錦棠早已插完了自己的田壟,正幫著周老尚書。
    周老尚書年紀大了,彎腰插秧沒一會兒就扶著腰直不起身,楊明汐便幫他分秧苗,陸錦棠則教他怎麽借力“周大人,您不用彎腰太狠,稍微屈膝,手臂往前伸,這樣腰就不那麽累了。”
    周老尚書照著試了試,果然舒服了些,感慨道“楊大人、陸大人,你們年輕,又吃過苦,老夫佩服。想當年,先帝也試過勸農,可沒幾個人真把農事放在心上。今日見陛下帶頭,你們也這麽盡心,老夫總算放心了。”
    楊明汐擦了擦額角的汗,笑道“周大人,民以食為天,這籍田不是做樣子,是讓咱們都知道,一粒米來得有多難。日後製定糧賦政策,也能多替百姓想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正說著,蕭承煦也翻完了自己的兩畝田。他直起身,額頭上滿是汗水,粗布衫的前襟都濕透了,卻笑著走過來“周大人,楊大人,陸大人,你們看朕這田,翻得還像樣吧?”
    眾人看去,隻見他的田壟挖得整齊,土塊敲得細碎,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
    周老尚書連忙點頭“陛下親耕,萬民之福!這田,明年定是好收成!”
    蕭承煦擺了擺手,目光掃過整片籍田——原本光禿禿的土地,此刻已布滿了整齊的田壟,嫩綠的秧苗插在泥裏,像一片小小的綠雲。
    官員們雖都麵帶疲憊,卻個個眼神明亮,沒有了往日的官氣,多了幾分農人的踏實。
    “今日一耕,朕與諸位都該明白,農事無小事。”蕭承煦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明年春耕,朕還要來這裏。到時候,朕要看看,誰的田長得最好,誰的糧收得最多。”
    夕陽西下時,籍田的活計總算收了尾。
    官員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回走,有的鞋上還沾著泥,有的手裏還攥著沒來得及放下的秧苗,卻沒人抱怨。
    李修遠看著自己磨紅的手心,笑著說“明日上朝,怕是握筆都費勁,可心裏卻痛快。”
    趙烈拍著胸脯“末將回去就跟營裏的兵說,下次休沐,也來幫百姓種田!”
    王硯則默默把沾了泥的帕子收起來,心裏暗下決心,日後再寫關於農桑的奏疏,定要先去田裏走一走。
    楊明汐和陸錦棠走在最後,看著夕陽下的籍田,晚風拂過,秧苗輕輕晃動。陸錦棠輕聲道“沒想到,一場耕織,倒比打一場仗還讓人安心。”
    楊明汐點頭,目光望向遠處的京城“百姓要的,從來不是朝堂上的空話,是這田裏的秧苗,是倉裏的糧食。今日君臣共耕,不是結束,是開始。”
    不遠處,蕭承煦正站在田埂上,望著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
    春風吹起他的衣角,他的臉上沒有帝王的威嚴,隻有農人的期許——他知道,今日埋下的不隻是秧苗,更是南陵國的安穩,是百姓的希望。明年秋收時,這裏定會稻浪滾滾,香氣滿溢。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後一直在種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