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風雨共護禾苗壯
字數:4760 加入書籤
春灌的水流過籍田壟溝時,距君臣共耕已過了月餘。田埂邊的柳枝已抽成嫩綠的長條,風一吹便拂過秧苗頂端。
——那些春日裏親手插下的嫩秧,如今已長到半尺高,葉片舒展,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綠光,像一片鋪在田壟間的綠毯。
楊明汐和陸錦棠幾乎每隔三日就會來籍田查看。
這日清晨,兩人剛走到田邊,就見李修遠蹲在壟溝旁,手裏捧著一卷泛黃的《農桑輯要》,眉頭皺得緊緊的。他身前的幾株秧苗葉片上,沾著些白色的小點,像是霜打後的痕跡,卻比霜痕更密。
“李大人,怎麽了?”楊明汐走過去,指尖輕輕碰了碰帶白點的葉片,指尖沾到一絲黏膩的汁液。
李修遠抬頭,臉上滿是焦急“楊大人,你看這秧苗,不知怎的就長了這些白點,我翻了農書,說是‘粉蚜’,專吸禾苗的汁液,若不除,用不了幾日就會傳遍整片籍田。”
他說著,指了指農書上的圖注,“書上說要用草木灰水噴灑,可我昨日試了,效果卻不好,你看……”
順著他指的方向,楊明汐果然見幾株噴過草木灰水的秧苗,白點雖淡了些,葉片卻有些發蔫。
她沉吟片刻,忽然想起去年在西北時,老農應對粉蚜的法子“李大人,草木灰水需得摻些苦楝葉汁才管用。苦楝葉有毒性,卻不傷禾苗,還能黏住粉蚜的翅膀,讓它們爬不動。隻是苦楝葉要現摘現煮,還得濾去殘渣,不然會堵了禾苗的葉心。”
“苦楝葉?”李修遠眼睛一亮,“城外的護城河邊就有苦楝樹!我這就派人去摘!”他說著就要起身,卻被陸錦棠按住胳膊。
“李大人別急。”陸錦棠蹲下身,仔細查看了幾壟秧苗的蟲害情況,“西邊這三壟蟲害重些,東邊的還好。我們分個工你帶人手摘苦楝葉、煮汁液;我去調些竹製的灑水壺——普通水桶灑水太粗,容易衝倒禾苗;楊大人去通知其他官員,今日休沐,若有空就來幫忙,人多些,能盡快把藥液都噴完。”
李修遠連連點頭,揣著農書就往城外跑,腳步比往日朝堂上趕奏疏時還急。
楊明汐看著他的背影,忍不住笑“沒想到李大人如今對農事這般上心,倒比當年編《禮部誌》還認真。”
陸錦棠也笑“那日他手心磨破了還不肯歇,說‘握過鋤頭才知糧貴’,想來是真把這籍田的禾苗放在心上了。”
兩人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趙烈帶著十幾個身著短打的士兵,推著幾輛裝著木桶的板車過來。他老遠就喊“楊大人、陸大人!我聽說籍田要春灌,特意帶了營裏的弟兄來幫忙——這些木桶都是新做的,裝水快,還不灑!”
趙烈說著,跳下車掀起木桶蓋,裏麵襯著一層油紙,果然滴水不漏。他身後的士兵們也不含糊,擼起袖子就往壟溝邊搬木桶,有的還拿起木瓢,小心地往幹旱些的田壟裏舀水,動作比上次翻田時細致了許多——上次插錯秧苗被打趣後,趙烈特意讓營裏的老農教過,如今舀水時都順著壟溝邊緣,生怕衝壞了禾苗的根係。
“趙大人來得正好,”陸錦棠把粉蚜的事跟他說了,“一會兒要噴苦楝葉汁,你的弟兄們力氣大,正好幫忙抬藥液桶。”
趙烈一拍胸脯“沒問題!別說抬桶,就是讓弟兄們蹲下來捉蟲,都成!”
沒過多久,王硯也來了。他沒穿官服,隻著一身青布衫,手裏拎著個布包,裏麵裝著幾支毛筆和一疊紙。
見眾人忙著準備藥液,他也不閑著,走到田壟邊,一邊觀察秧苗長勢,一邊在紙上記錄“東邊壟溝水深三寸,禾苗長勢好;西邊壟溝有粉蚜,已準備苦楝葉汁;南頭兩壟略旱,需多灌半桶水……”
楊明汐路過時瞥見他的記錄,字跡工整,還畫了簡單的田壟圖,標注得清清楚楚。她忍不住問“王禦史,你這是在做什麽?”
王硯抬頭,臉上少了往日的疏離,多了幾分認真“我想把籍田的日常情況都記下來,日後整理成奏疏。之前寫奏疏總憑聽聞,如今親眼看了才知,哪一壟缺水、哪一片生蟲,都得及時處置,半點馬虎不得。”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還想建議陛下,讓各州縣都派農吏來籍田學習,把這些護苗的法子傳到下麵去。”
楊明汐心中一動——這正是她和陸錦棠想提的建議,沒想到王硯竟先想到了。她笑著點頭“王禦史這奏疏,定能幫上大忙。”
日頭升到半空時,苦楝葉汁終於煮好了。
墨綠色的汁液裝在竹壺裏,散發著淡淡的苦香。蕭承煦不知何時也來了,他沒驚動眾人,隻接過趙烈遞來的竹壺,走到蟲害最重的壟溝邊,學著楊明汐之前教的樣子,手腕輕轉,將汁液均勻地灑在秧苗葉片上。白色的粉蚜一沾到汁液,立刻就不動了,蜷成小小的白點。
“陛下!”官員們見了,連忙躬身行禮,蕭承煦擺了擺手,目光落在王硯的記錄紙上“王禦史這記錄做得細致,正好給各州縣做範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說著,又看向李修遠,“李大人,苦楝葉汁的法子,你要記牢,回頭教給來學習的農吏,讓他們也會用。”
李修遠連忙應下,手裏的農書早已畫滿了批注,連煮汁的火候、濃度都標得明明白白。
趙烈的士兵們分成幾隊,一人抬壺、一人扶壟,動作麻利地噴灑藥液;王硯則跟在後麵,記錄每壟噴灑的時間和效果;李修遠時不時停下來,教士兵們如何避開禾苗葉心,免得汁液積在裏麵爛了苗;楊明汐和陸錦棠則沿著田埂巡查,哪裏有漏噴的,哪裏的秧苗有異樣,都一一記下,及時處置。
正午的日頭有些烈,蕭承煦額角滲了汗,卻沒歇著。他走到一處略旱的田壟,見一個老士兵正彎腰用瓢舀水,動作有些慢,便接過瓢,幫著往壟溝裏灌。
老士兵愣了愣,剛要行禮,蕭承煦卻笑道“你我今日都是護苗的,不用多禮。這水得灌到壟溝滿,禾苗的根才能吸到水,你看……”
他一邊說,一邊示範著把瓢貼在壟溝邊,水流緩緩漫過土埂,剛好浸濕禾苗的根係,卻沒衝倒一株秧苗。
老士兵看得連連點頭,學著他的樣子灌起來,速度快了不少。
田埂邊漸漸圍了些附近的百姓。
一開始大家隻是遠遠看著,見陛下和官員們都挽著褲腳,踩著泥水忙前忙後,有的還沾了一身草木灰,卻沒一個人擺架子,漸漸就有人上前搭話。
“楊大人,俺家田裏也長了粉蚜,能借您這苦楝葉汁用用不?”一個老農攥著草帽,有些不好意思地問。
楊明汐立刻點頭“當然可以!一會兒我們噴完籍田,就把剩下的藥液給您送去,再教您怎麽煮。您要是摘苦楝葉不方便,讓趙大人的弟兄們幫您摘!”
趙烈立刻接話“老丈放心!今日噴完籍田,俺們就去村外摘苦楝葉,誰家要,都能來領!”
老農喜得眉開眼笑,轉身就往村裏跑,嘴裏喊著“鄉親們,快去籍田學除蟲的法子,陛下和大人都幫咱們呢!”
沒一會兒,村裏就來了不少百姓,有的扛著鋤頭來幫忙鬆土,有的提著籃子來送茶水,還有的婦女帶著針線,見官員們的粗布衫磨破了,就坐在田埂邊幫著縫補。
籍田裏的吆喝聲、說笑聲混著水流聲,比春日裏的耕種更熱鬧,卻多了幾分不分君臣、不分官民的親近。
夕陽西下時,藥液終於噴灑完畢。整片籍田的禾苗上,都覆了一層淡淡的墨綠色,粉蚜幾乎看不見了。
官員們坐在田埂上歇腳,手裏捧著百姓送來的粗瓷碗,喝著溫熱的大麥茶,看著眼前的綠苗在晚風裏輕輕晃動,沒人再提朝堂上的規矩,隻聊著眼下的禾苗、日後的灌溉,還有秋收時的盼頭。
李修遠摸了摸懷裏的農書,笑著說“等秋收了,我要把這籍田的稻穀留些做種,明年接著種。”
趙烈拍著腿“明年春耕,俺還帶弟兄們來幫忙!不光幫籍田,還要幫村裏的百姓,讓大家都有好收成!”
王硯翻開記錄紙,筆尖在紙上頓了頓“我這奏疏,得加上一條——讓各州縣都設‘農話會’,每月讓農吏和百姓聚一次,聊聊種田的法子,這樣好經驗才能傳得快。”
蕭承煦看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臉上露出笑意。
他望向遠處的村落,炊煙嫋嫋升起,與籍田的綠苗、天邊的晚霞連在一起,像一幅最鮮活的民生圖。他忽然開口“待秋收時,我們還來籍田,君臣百姓一起割稻子,嚐嚐這親手種的米,看看南陵的田,到底能結出多少糧。”
晚風拂過,禾苗發出“沙沙”的輕響,像是在應和他的話。
楊明汐和陸錦棠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笑意——春日裏埋下的不僅是秧苗,更是上下一心的信任;如今護著的不僅是禾苗,更是南陵國安穩的根基。
待秋日稻浪翻滾時,這籍田的新綠,定會變成滿倉的金黃。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後一直在種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