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父母情長
字數:2563 加入書籤
謝氏坐在一旁,想起賬房先生算錯賬的事,也輕聲補充“還有上月賬房劉先生算錯了田莊的租子,虧了五十兩銀子。劉先生都六十多歲的人了,當場就跪在地上,老淚縱橫地說要賣了老家的宅子賠銀子。阿汐趕緊扶他起來,說‘劉叔,誰還沒個糊塗的時候?這虧空我來補,您往後仔細些就是,別往心裏去’。”
她頓了頓,聲音裏多了幾分敬佩“後來我才從丫鬟那聽說,阿汐當時手頭也不寬裕——她陪嫁的那對羊脂玉鐲子,是她母親給她的念想,平時連戴都舍不得多戴,那天卻悄悄拿去當鋪當了,換了五十兩銀子補了虧空。劉先生知道後,連著好幾天都在賬房裏熬夜對賬,說‘幺奶奶這麽待我,我要是再出錯,就沒臉在陸家待了’。”
陸老太聽到“羊脂玉鐲子”,眼底閃過一絲動容,輕輕歎了口氣“這孩子,總把別人的難處放在前頭,自己的委屈卻藏著不說。我後來問她,怎麽不跟我提鐲子的事,她卻說‘祖母,銀子沒了能再賺,鐲子沒了能再尋,可劉先生的體麵沒了,往後在府裏就難抬頭了——陸家要的是人心齊,不是冷冰冰的規矩’。”
“何止是對下人寬厚,對佃戶們也上心。”陸母放下茶盞,語氣裏滿是讚歎,“去年北莊鬧旱災,收成連往年的六成也沒有。阿汐聽說後,直接搬去莊上住了一個月。
每天天不亮就跟著佃戶下地,光著腳踩在幹裂的田裏,看土壤的成色,教佃戶們種耐旱的穀子和豆子。她怕佃戶們沒錢買新種子,還自掏腰包從種苗店調了種子送過去。”
陸母笑著回憶“今年秋收的時候,北莊的畝產竟比往年還提了兩成!佃戶們高興壞了,挑著新收的小米、玉米,還有自家醃的鹹菜、曬的幹貨往府裏送。為首的王老漢說‘幺奶奶是我們的活菩薩,沒有她,我們今年都不知道怎麽過’。阿汐沒收多少,隻每種拿了一點,又回贈了每戶一匹細布、兩斤點心,說‘這是大家辛苦種出來的,我不能多要,往後咱們好好種,日子肯定越來越好’。”
“還有前幾天,她跟我提想開個私塾。”陸母的聲音裏帶著幾分欣慰,“說府裏的幾個孩子到了啟蒙的年紀,佃戶家也有不少孩子想學認字,就想把西跨院的空房修繕一下,請個人品好、有學問的先生來。
問她學費怎麽辦,她笑著說‘府裏的孩子自然是府裏出,佃戶家的孩子就免了學費,書本筆墨也由陸家供著——祖母常說,陸家要長遠,不能隻靠田地鋪子,還得有讀書人撐著門麵。現在讓孩子們多認些字,往後說不定能出幾個有出息的,那才是陸家真正的福氣’。”
謝氏也跟著點頭,眼裏滿是認同“是啊,阿汐妹妹還跟我商量內院采買的事。說以前都是跟城裏的糧鋪、菜鋪買,不僅貴,有時候還不新鮮。
不如直接跟佃戶們訂——誰家種的白菜好,誰家養的雞鴨肥,都記下來,每月按需求跟他們訂,價格比鋪子裏低兩成,還能幫襯佃戶們多賺些銀子。前幾天東莊的陳嬸子來送菜,說她兒子病了,就是靠賣菜的銀子請了大夫,現在已經好利索了。”
陸老太聽著母女倆的話,手裏的佛珠轉得慢了些,目光望向窗外的月色,眼神裏滿是篤定“你們看,這孩子心裏裝著的,不隻是陸家的鋪子和田莊,還有府裏的下人、莊上的佃戶。她有膽氣扛事,有胸襟容人,還有遠見鋪路——這樣的人,才是陸家的底氣。”
她轉頭看向陸母和謝氏,語氣鄭重起來“我把掌家的擔子交給她,不是偏心,是信她。信她能守住陸家的家業,更能帶著陸家往前走。往後你們多幫襯她些,內院的事謝氏多費心,府裏的人情往來你多提點,咱們娘仨擰成一股繩,阿汐在外頭也能少些牽掛。”
陸母和謝氏齊聲應道“娘(祖母)放心,我們知道。”
正說著,廳外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伴隨著丫鬟的回話“老太太,十三奶奶回來了,說給您帶了南邊新曬好的陳皮。”
眾人抬頭望去,隻見楊明汐披著件月白色的披風,手裏提著個竹籃,快步走了進來。
她臉上還帶著些風塵,鬢邊的碎發被風吹得有些亂,可那雙眼睛依舊亮得像星星,見了眾人,笑著行禮“祖母,娘,大嫂,我回來晚了,路上遇上些事耽擱了。”
陸老太看著她,嘴角的笑意更深了,招手讓她過來“快過來坐,路上累了吧?正好,我們正說你呢——往後這陸家,可就靠你了。”
楊明汐走到陸老太身邊坐下,將竹籃裏的陳皮拿出來,笑著說“祖母您放心,我定不辜負您的信任,也不辜負陸家。咱們一起把日子過好,讓陸家越來越好。”
月光透過窗紗,落在她的臉上,映得她眼底的光愈發堅定——那光,是陸家的希望,也是撐起整個陸家的,最踏實的底氣。
……
入夏後,日頭烈了,老宅的作息也跟著變了。
陸父怕熱,午後總在西廂房的竹榻上歇著,陸母就坐在旁邊的小凳上,手裏搖著蒲扇,指尖纏著他愛吃的薄荷糖——陸父肺不好,夏天容易口幹,她就每天把薄荷糖醃在蜂蜜裏,裝在小瓷罐裏隨身帶。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後一直在種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