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孫國華擔心自己經受不住張妍的色誘
字數:2814 加入書籤
董大夫被他的孫子和楊雪再一次地接到了京城,目的是為了給德高望重的呂部長的愛人診治疾病。
孫市長親自安排下,董大夫的孫子,現在是蓮花江市政府駐京城辦事處正式職工,這次請假回家,主要就是和楊雪接爺爺進京。當初任學軍和楊雪請示,要不要把董大夫孫子帶到麗華公司?孫國華說他本人文化也不高,他父母也都是普通農民,心目中能夠在政府單位上班就是最有出息的事情了,在家長心裏,工資多少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在政府部門上班,你就有出息,家裏人腰板兒挺得就直。
原計劃孫國華與董大夫一同前往京城,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亂了他的計劃——省委的一份緊急通知不期而至。
通知上赫然寫著:省委書記王利軍將於近期親臨蓮花江市、鶴嶺市、東極市等地進行實地考察。
這一消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孫國華深知,當然,所有的幹部也都深知,省委書記的考察與一般的視察有著本質的區別。視察更多地聚焦於工作的具體執行情況和業務的實際成效,而考察,特別是對於一個新任省委書記而言,其意義則更為深遠。
赴任北江省半年多的時間,足以讓新任書記對省內的大致情況有所了解,但真正的考驗在於他如何掌握主動權,通過考察來甄選和評估各級幹部,為未來的施政布局打下堅實的基礎。
考察的安排並非隨意為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政治智慧。一把手、組織部長乃至副部長的考察路線,都是經過精心規劃的,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領導層的意圖和考量。
這樣的考察,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許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對於那些身處官場、渴望升遷的幹部而言,卻是關乎前途命運的大事。他們深知,每一次領導的考察都可能成為他們職業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因此無不緊張備至。
張妍這個工作狂人,讓孫國華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她的工作能力和對權力的欲望一點兒也不比男人差,在接手齊齊哈爾大街商業地產項目後,便如同被注入了無限的動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包括孫國華等領導都親眼見證了張妍的辛勤付出,她幾乎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了這個項目上,甚至不惜在大清早便守候在自己家樓下,隻為求得一個簽字。
張妍對待工作那股子熱情勁兒,著實叫人由衷地欽佩不已。然而,相比起她的工作熱情來,其自身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則更令孫國華有點兒吃不消。
張妍確實是一位美女,給人那種窒息的漂亮,堪稱美麗動人到了極致。且不說她在工作時如何雷厲風行、果敢決斷,單就平日裏與孫國華有所接觸之時,便常常會使出一些嬌嗔的小手段。時而對著孫國華撒撒嬌,時而又像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兒一般,緊緊抱住他的胳膊,或者輕輕拉起他的手。
這一係列親昵的舉動啊,直把孫國華弄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他真怕自己哪天控製不住自己,把她給“辦了”。
要知道,孫國華可是堂堂一市之長呢,而且此時此刻他的妻子並不在身旁。麵對如此主動而迷人的張妍,縱使他久經官場、見多識廣,也難免會生出些許慌亂和窘迫之感來。
市長孫國華的心情變得異常複雜,對於張妍這個女人,他既有些畏懼,又難以抑製地想要見到她。張妍在工作中的那份執著與熱情,以及她在某些時刻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撒嬌與柔情,讓孫國華感到既困惑又心動。他開始懷疑,張妍的這些表現究竟是她的真實本性,還是為了工作而刻意為之的策略。每當想到這些,孫國華都不禁感到一陣頭疼。
在與張妍的多次接觸中,孫國華發現自己對這個女人的抵抗力正在逐漸減弱。他深知,作為一名市長,自己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立場,不能因為個人的情感而影響到工作和原則。然而,麵對張妍那迷人的微笑和溫柔的話語,孫國華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自持。
為了避免自己陷入情感的漩渦,孫國華決定采取行動。他深知,作為市長,自己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因為個人的情感而影響到工作和原則。於是,他果斷地做出了分工調整,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將張妍從直接與自己接觸的工作環境中抽離出來。
在這個領導小組中,常務副市長田豔芳被任命為組長,她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出色的協調能力,能夠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主管副市長則擔任第一副組長,負責監督項目的整體進展。而張妍,被任命為常務副組長,她的工作重心將更多地放在項目的具體實施和細節把控上,與孫國華的直接接觸將大大減少。
這樣的分工調整,既體現了孫國華對項目的高度重視,也巧妙地避免了與張妍的頻繁接觸。隻有這樣,自己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專注於工作,避免因為情感衝動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誠然,要說孫國華完全就是那傳說中的柳下惠能夠坐懷不亂、堪稱正人君子,倒也不盡然。實際上,他之所以如此謹慎地避免與屬下的女同誌產生情感糾葛或者親密關係,並非因為他有著超乎常人的道德定力或是對女色毫無興趣,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一種明智選擇。
在孫國華看來,如果自己真的和屬下的女同誌有了什麽不清不楚的關係,那麽局麵將會變得異常被動。首先,這種行為極有可能引發市委市政府機關內部的流言蜚語;其次,一旦事情敗露,不僅會讓自己顏麵掃地,還可能因此失去領導地位甚至丟掉飯碗。更為嚴重的是,這樣的醜聞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或別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從而給自己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所以,權衡利弊之後,孫國華深知其中利害關係,始終堅守著這條底線,以免因一時衝動而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最終落得個得不償失的下場。
喜歡省部級領導請大家收藏:()省部級領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