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萬裏烽煙開帝業,一朝風雨換乾坤
字數:12121 加入書籤
子時,太尉府,長孫無忌緩緩起身,靠在榻邊,長孫衝捧著藥碗輕聲開口:“父親,感覺如何了?”
長孫無忌滿臉狐疑:“為父這是怎麽了?為何許多事都記憶模糊?”
長孫衝長歎口氣:“父親摸摸,看魚符是否還在身上?”
長孫無忌一驚,手摸向腰間,頓時大駭:“何人盜取魚符?”
“是高陽,屬官已和盤托出,服毒自盡了,高陽不知所蹤,如何正全城緝拿。”
長孫無忌有些發懵:“高陽?她如此做有何目的?”
長孫衝頹然坐下:“還能是什麽目的,將你拉下馬,報複你我父子二人。”
長孫無忌掙紮著起身,頭有點暈,口中咒罵:“好烈的藥性,不行,我得立即進宮向陛下解釋清楚。”
長孫衝緩緩搖頭:“不必了,陛下已全然清楚,阿史那賀魯已經招供,荊王也進了大理寺。”
長孫無忌緩緩閉上雙眼:“唉,是為父心軟了,沒想到高陽竟想玉石俱焚,這就是命啊。”
兩儀殿中,王玄策跪在青磚之上,低頭麵對著李治的怒吼:“你可真是膽大包天,就憑你也敢指揮平叛?誰給你的膽子,若是皇姐有事,朕要夷你三族。”
孫伏伽連忙開口:“陛下,公主病情穩定,眼下暫無性命之憂,已快馬傳信給秦太傅了,此次鴻臚少卿最後時刻阻止了叛軍進宮,也算是將功補過,還望陛下開恩。”
“大理寺審訊得如何?”
“回陛下,李元景被人劫持至京,他本人交待是要以他代替陛下,他雖不願,可受人脅迫,
高陽公主承認與阿史那賀魯密謀,盜取太尉魚符,卻也交待了不少太尉狂妄的言辭,方士公孫常仍未抓到,臣已命人挨家挨戶搜查。”
李治眼上浮現一抹笑容,轉瞬不見:“阿史那賀魯都交待了什麽?”
“阿史那賀魯傷情奇特,太醫們束手無策,恐怕熬不了多久,據他交待,最初的計劃是給王文度一筆金銀,換取三百換防的名額,王文度事先已經答應,可高陽的屬官給了他一個荷包,裏麵的字條道出了高陽的計劃,阿史那賀魯便臨時改變了計劃。”
李治麵現疑惑:“書信中說了什麽?”
孫伏伽搖了搖頭:“書信已毀,臣覺得阿史那賀魯一麵之辭不可全信,那屬官憎恨高陽平日的虐待,知曉了高陽的計劃後想將其坐實,所以不遺餘力的配合,或許是想要報仇吧,如今已服毒自盡。”
“王文度果真答應了?還是阿史那賀魯有意栽贓?”
孫伏伽再次搖頭:“王文度在牢中隻說想等秦太傅回來,之後便一言不發,想來也是受張亮之禍的原因,朝中已無信任之人。”
李治歎了口氣,轉向王玄策:“朕念在你將功補過的份上,不予追究,你且回去,高句麗已平,正需要安撫人心,待太傅回京後,你便啟程吧。”
王玄策緩緩起身,點頭應是,然後開口:“陛下,臣還有一事,那羅邇娑婆寐經臣查證,乃是不可信的方士,兄長已嚴厲嗬斥於我,還望陛下不可輕信。”
李治擺了擺手:“朕早已知曉,你勿需擔心,下去吧。”
孫伏伽小聲詢問:“不知太尉該如何?”
李治雙眼微眯:“太尉是朕的親舅舅,怎會害我?不過這失職狂妄之罪不可不究,朕不好親定,可與刑部、禦史台會審定奪後出了結果,再報與朕。還有來濟、韓瑗那些阿諛奉承之輩,亦不可輕饒。”
孫伏伽凝視著李治的眼神,心中恍然,重重點了點頭:“臣,明白了。”
晉陽攥著長樂的手,哭得肩頭劇烈顫抖,沾著藥汁的帕子早被淚水浸透,卻渾然不覺,隻將臉貼在長樂冰涼的腕間:“二姐……你睜眼看看我……”
長樂勉力撐開眼皮,喉間發出破碎的氣音,在晉陽手背上動了動手指:“莫哭……你哭起來,倒比我還像將死之人。”
“不準說這種話!”晉陽猛地抬頭,淚珠劈裏啪啦砸在長樂的衣襟,“孫神醫說了,這毒藥也並非不可克製,你隻是……隻是要受些罪……”
長樂笑了笑,眉頭輕皺,似是牽動了傷口,費力地摸向晉陽垂落的亂發:“這回我若逃不過去……你替我照看阿元和阿月……還有你姐夫......”喉間湧上腥甜,話未說完便劇烈咳嗽起來。
“不許說!”晉陽猛地撲到長樂身上,卻又怕壓到傷口,隻能將臉埋在她頸窩,“二姐,你要堅強些!姐夫已在回京途中,若他回來見不到你……我該如何麵對他啊!”哭聲混著斷斷續續的抽噎,“孫神醫說這毒雖霸道,可你向來福大命大……”
長樂渾身沒了力氣,唇畔笑意溫柔又蒼涼:“傻丫頭……我累了,讓我睡會……”
“不!不行,二姐,你不許睡,和我說話,聽見了嗎?我不讓你睡......快來人,來人,都死絕了嗎?”
阿元闖進殿中,急奔至床前,“阿月,快倒水。”轉頭望向母親,“阿娘,這是新配的三黃粉,阿元給您敷上去,您忍著點疼。”說著緩緩展開肩頭的衣襟,瞬間眼眶通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長樂感覺肩頭一陣疼痛,卻也清醒了一些,看著兒子為自己敷藥,臉現欣慰,阿月遞來溫水:“阿娘,快把這藥服了,這個定然有效,還是之前阿耶與孫神醫共同研製的呢,至少能緩解毒素漫延。”
阿元緊咬牙關:“阿娘,依我看,實在不行,就用烙鐵把這傷口烙了,阿耶曾經說過,這樣是最好的殺滅病原體的法子,就是會留下疤痕,可阿元不想母親有事。”
晉陽痛苦萬分的跑出大殿,正撞見急匆匆趕來的孫思邈和柳銀環,“孫神醫,阿元說的用烙鐵的法子真的管用嗎?”
孫思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剛受傷之時管用,如今毒素應已浸入體內......”
晉陽失魂落魄的靠在廊柱上,口中喃喃,孫思邈不再猶豫,走進殿中,柳銀環招來一旁的宮女照顧晉陽,也快步跟入。
見孫思邈進來,阿元連忙讓開身位,盯著母親的傷口急切問道:“孫爺爺,可想到了辦法了嗎?”阿月在床的另一側緊握著長樂的手,隻是不停的落淚。
孫思邈輕點下頭,沒有回答,指示柳銀環立即動手,柳銀環取出手術小刀用酒精消毒,在傷口周圍不停的淺刺,讓阿元不停的擠出毒血,又在傷口下方切開十字形的小口引流,長樂痛的悶哼出聲,阿月聲音顫抖:“阿娘,忍住,不疼啊。”
見黑血流出,孫思邈點了點頭,將長樂身子傾斜,用酒精倒在肩頭,長樂有些忍受不住,跑進殿中的晉陽索性上了床上死死壓住長樂,大聲鼓勵:“二姐,求你了,一定要堅持住。”
疼痛過後,長樂似已有些虛脫,孫思邈讓眾人不停的與長樂對話,不讓長樂昏睡,取出牛角罐來,將牛角內壁用酒精擦拭後,用油燈在罐內快速繞圈,扣在肩頭的傷口之處,半刻鍾後罐內滲出毒血與黃水,孫思邈長長鬆了口氣,
晉陽急切問道:“孫神醫,這樣二姐是不是就沒事了。”
柳銀環擦了擦眼淚:“師父在牢中給阿史那賀魯保證,若透露是何毒液,便救他一命,對方才道出乃是蛇毒,否則表嫂定然失去最佳的救治時間,可師父沒有請旨......”
“我去求九哥,孫神醫是為了救二姐......”
李治匆匆進入殿中,蹲下身子:“二姐,稚奴來了,二姐你千萬不要有事........太傅就要回來了,如今已到了潼關。”
長樂眼角滑落兩行清淚,輕輕點頭,孫思邈開口勸道:“臣之前用的三黃散外敷傷口隻可緩解,如今已知曉乃是蛇毒,需要換藥,諸位放心,公主已無性命之憂,還請在旁等候吧。”
眾人皆起身站在床邊,柳銀環將傷口處理幹淨,敷上配好的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半邊蓮、七葉一枝花磨成的藥粉,用蒸煮後的絲絹包裹好傷口,不多時長樂沉沉睡去。
“孫神醫,阿史那賀魯的傷可有法子治?朕還需要他活著留作人證。”
孫思邈歎了口氣:“老夫此生從不打誑語,此次為了救治公主,已是行了欺騙之舉,那暗器應是正則給公主防身之用,老夫也是聞所未聞,想來應是當年董仙師留給正則的防身之物,
傷口處似是有物鑽進了體內,按照正則的理論,此人即便能熬些時日,過後也必然會死於感染或破傷風,因此我無法確定那人能活多久,還望陛下盡快定案吧。”
李治點了點頭:“孫神醫辛苦了,還請留在宮中,二姐暫時還離不開人。”
阿元阿月躬身行禮:“陛下,我們要在這裏陪著母親。”
晉陽一把扯住李治的胳膊:“我也不走,都是因為我二姐才受傷的。”
次日,城門剛開,李積率軍進入長安,進宮麵聖,得知昨夜宮中叛亂一事震驚不已,連忙以兵部名義徹查所有禁宮將領,夜裏李積大病了一場。
隔日朝堂掀起軒然大波,韋思謙上奏:臣聞尚書有雲:“臣無有作威作福,今見太尉長孫無忌,既以外戚預政,複以顧命挾君,其失有三:
其一,僭越選官之權。永徽以來,五品以上除授,多出太尉私第議定,致有政事移於長孫府之謗。昔漢霍光領尚書事,尚避副君之嫌,今太尉竟使陛下手詔需經其署,此非阿衡專商之漸乎?
其二,紊亂君臣之禮。先帝帝範明訓:“功臣當保全之,然無忌每以顧命自居,動輒此先帝遺意。陛下欲寬宥戴罪將領,彼即與褚遂良聯名彈劾。乃至官吏黜陟、刑獄決斷,陛下竟不得專決。更甚者,內廷選妃納嬪之事,太尉亦持祖製為由橫加阻撓,豈有天子反受製於臣之理?
其三,壅蔽聖聽之實。禦史台近年所上奏章,凡涉長孫氏者,必經長孫祥過濾。劉蘭成案、皇子案、宗王案,皆其黨人羅織而成。此非太宗所誡外戚預政,鮮不族滅者耶?
昔霍光行廢立之事,終致族滅;宇文護挾幼主以令天下,身首異處。伏乞陛下收還尚書省印綬,使無忌歸第養疾,則上全先帝托付之誼,下杜呂霍覆轍之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治點頭應允,李積帶病上奏:“臣本山東布衣,幸遇明時,忝列將帥,效力邊陲,微功不足掛齒。今仰賴陛下天威,高句麗既平,夷狄授首。臣年六十有五,精力日衰,恐難勝任機要之職。
伏望陛下垂憐,準臣卸去顧命及兵部之任,賜歸故裏,使臣得以安享餘年,沐陛下恩澤,此生無憾。若蒙聖恩,賜以閑職榮身,臣雖愚鈍,亦當永感天恩,沒齒不忘。”
見李積一臉的病容,李治猶豫良久,想起秦浩所說的顧命一事,遂點頭同意:“加封李積為太尉,仍同中書門下三品,許朔望朝參,軍國大事聽就第谘決。”
四位顧命已去其三,秦浩回京後定然也會卸任,群臣都為陛下親政感到高興,尉遲恭順勢出列:“伏惟陛下紹統鴻業,臣等朽邁之軀,本當竭駑鈍以佐新朝,舉俊彥而補袞職。然近日叛黨構禍,臣竟未能先察,此非惟耳目昏聵,實乃智慮已衰,難堪樞要之任。
觀今禁軍之中,蘇定方、薛禮等少壯將領弓馬嫻熟,高侃、裴行儉輩謀略深遠。若使臣等戀棧權位,豈非阻塞賢路?昔衛青不居功而退,留霍去病馳騁疆場;王導主動讓樞,成東晉王與馬共天下之盛。臣雖不才,願效古人之智。
乞陛下垂憫老臣,準臣解甲歸第。亦令後世知我貞觀舊臣,非止有從龍之功,更有讓賢之德。臣不勝犬馬戀主之情,謹奉笏叩請。”
程咬金瞠目結舌,打死也不信尉遲恭能說出這麽深奧的話來,狐疑的左右掃視一圈,盯著李義府奇怪的眼神許久,心下了然,猶豫良久,還是沒有出列奏請,老子不老,老子還年輕呢!
隨即宣布的人事任免,關隴貴族遭到了大清洗,長孫無忌免去所有官職,勒令致仕,算是得以保全。
中書令柳奭雖稱受迫為歹人遞送敕書,然君前失忠,終難辭其咎,即刻貶為象州刺史,張行成取而代之,執掌中書機要。
韓瑗、來濟二人,行事罔顧官員功績,唯奉太尉指令,瀆職之罪確鑿,分別貶往振州、台州任刺史,遠離中樞。
侍中宇文節周旋於朝堂,附會長孫無忌,妄圖左右逢源,落得貶為桂州都督的下場,崔敦禮則臨危受命,接掌侍中之位。
刑部尚書長孫祥觸怒天威,遭罷官奪職,貶為庶民,而文采斐然、斷案果決的上官儀獲擢升,執掌刑部刑獄。
戶部尚書高履行因與長孫無忌姻親關係受牽連,幸念其此次糧草調度之功,由尚書之位貶為洪州都督,鴻臚寺卿盧承慶升任戶部尚書,出使天竺揚國威的王玄策,則獲任鴻臚寺卿,繼續為外交事務效力。
吏部尚書高季輔亦因聯姻長孫氏被降職,從吏部尚書貶為雍州司馬,李義府憑借機敏幹練破格升遷,入主吏部。
兵部侍郎楊弘禮接任李積的兵部尚書之職,杜正倫調任黃門侍郎,張玄素外放潮州刺史;素有賢名的馬周奉召入京,任中書侍郎,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銜,躋身決策中樞。
於誌寧、竇德玄分別升任左右仆射,肩負起輔佐朝政的重任,這場人事大洗牌,徹底重塑了朝堂的新格局。
順便提一句,長孫衝離京赴任濮州刺史,李治也留了高陽一命,將其貶為庶民,高陽終於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譜寫一段更加傳奇的人生。
兩日後,秦浩回到長安,薛禮見到秦浩憔悴的模樣,瞬間便控製不住嚎啕大哭,席君買受到感染,也有點控製不住,“嚎個屁,我還沒死呢!麗質如何了?有沒有事?”
薛禮沉默片刻:“表兄,表嫂受了點傷,傷在了肩頭,如今還在宮中,孫神醫和銀環都陪在身邊呢,當無大礙。”
秦浩長鬆口氣:“都是我的錯,光想著陛下,忽略了她啊!君買安頓隊伍,我要進宮麵聖。”
席君買氣道:“駙馬,你都這個樣子了,還是先回府休息......”見秦浩眼神不善,喏喏止住了話頭。
兩儀殿中,李治見到秦浩的一刻也是嚇了一跳,隻見秦浩瘦了一圈,臉如蒙了層薄霜的殘紙,蒼白中泛著青灰,兩頰深深凹陷,君臣二人互相說了些朝中的政事,秦浩建議李治擴招科舉。
來到長樂身邊,一屋子的人都處於沉睡,顯然也都累得不輕,晉陽忽覺有異,悠悠醒轉,頓時兩眼含淚,輕聲抽泣,秦浩噓了一聲,靜靜的為長樂診脈,心中了然,輕喚了聲晉陽,二人到了殿外。
聽得前因後果,秦浩唏噓不已,長樂這算是渡了劫還是正在渡呢?晉陽小聲開口:“姐夫,九哥從始至終都沒問二姐用的是什麽暗器。”
秦浩點了點頭:“無妨,那暗器世間便隻能發射八次,如今已然無用,陛下可以收藏,回頭我會向陛下解釋,孫神醫說得對,那是先師留下的神物......”
晉陽憋了憋嘴:‘我不信.....’
“麗質身子虛弱,不過也能移動,還有幾日便過年了,我想帶她回府,親自照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陽無法反對:“我想陪在二姐身邊,我也能一起去嗎?”
秦浩點了點頭:“隨你吧!隻要陛下不反對。”
次日朝堂,秦浩上書辭去顧命之職,李治將燕然都護府改為安北都護府,治所定為鬱督軍山,將李素立調回京城,並賜封秦浩為安北郡王,朝堂一片吸氣之聲,卻無人出言反對。
想著長樂的叨咕,秦浩欣然接受了封賞,直接請旨年後開春待公主身體好轉便離京赴任,並請求為大唐將北方不安定的部落全部收編,朝堂又是一片吸氣之聲,程咬金臉皮直跳:“這下子沒仗可打了。”一句話讓吸氣聲又變成了哄笑。
永徽二年正月,李治下旨納蘭陵蕭氏為淑妃,秦浩最後一次為李治配了幾副藥,三月秦浩離京赴任,王文度牽馬。
蕭淑妃被太醫診斷有孕,李治欣喜若狂,臨行前與長樂竊竊私語了許久,談得什麽無人知曉。
武曌聽聞蕭淑妃有孕的消息十分失望,不過跟著秦浩踏上旅程之時,身邊隻跟著德兒和弘兒,李治並未將顯兒歸還,武曌心中留下了一點希望。
薛禮請辭右監門衛將軍,李治考慮到柳銀環知情之事,同意了薛禮所請,派去安北都護府任一方都督府的刺史,柳銀環倒是比較滿意,終於不用打打殺殺的了,也就能多陪陪妻兒。
五月,文成公主抵達邏些,鬆讚幹布親迎,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吐蕃立下甥舅同盟碑紀念唐蕃的聯姻,不久後王玄策奉命出使吐蕃,恢複官職的李道宗同行。
永徽二年十一月十一,蕭淑妃誕下一女,李治萬分失望,封為義陽公主,不過好在算是平息了自己不能生育的傳言,十二月十二,百濟國滅,李治封扶餘義慈王為帶方郡王,授衛尉卿,遷居長安,掌管宮廷儀仗。
蘇烈升爵臨海郡公,封為左驍衛大將軍,調回中央,劉仁軌因白江口之戰爵位升至樂城縣公,並封為帶方州刺史兼熊津道行軍總管,留鎮百濟。
永徽四年,鐵勒九姓反唐,薛禮三箭定天山,秦浩順勢招撫室韋部族,設立室韋都督府,派王朝鎮守;
永徽五年,薛禮將九姓剿滅,繼續向北進攻至葉尼塞河流域,征服黠戛斯民族,設立堅昆都督府,派馬漢鎮守;
秦浩率室韋降部及張龍趙虎護衛隊,將室韋與高句麗之間的靺鞨徹底擊垮,設立黑水都督府,派張龍鎮守;
永徽六年,執失思力剿滅粟末靺鞨,成立渤海都督府,同年倭國登陸流求,流求向大唐與新羅求援,甲一率領新羅水兵登陸倭國,拉一打一,漸漸統一,
大唐派高侃出兵流求,將奄美諸島、衝繩諸島等分散勢力征服統一,流求隨即歸附,年底,李治的武功到達了巔峰,將年號改為顯慶,晉封秦浩為安北王,秦浩婉拒。
顯慶元年,長樂金創中毒留下的慢性神經損傷發作,帶著秘密離開了人世,臨終前讓知曉秘密的眾女對天發誓,辯才和尚千裏迢迢往赴安北為長樂祈福,入葬之日溘然離世。
秦浩悲憤之餘下令軍隊經阿爾泰山進入西伯利亞西部,占領了廣袤的土地,終因極寒的氣候,西伯利亞沒有農耕價值,遊牧部落又十分貧瘠,無法提供稅收或戰略支點,大軍立碑後選擇返回。
顯慶二年,李治熬不過晉陽的哀求,賜婚晉陽與秦浩,秦浩隻要開口說要出征晉陽的老毛病就犯,無奈之下,秦浩暫時停止了征戰的步伐。
顯慶三年,房玄齡病重,秦浩請旨帶家眷回京看望,房玄齡臨終不舍道:“正則,為師這輩子最欣慰的就是收你為徒,當年你中毒之時,為師還怕遺玉不願,好在一切都水到渠成,為師什麽遺憾都沒有了,那煙為師還留了最後兩根,你陪為師抽一根,我們師徒下輩子還在一起。”
“師父,徒兒不哭你,師父放心,徒兒會將你的事跡寫成書籍傳世,會讓遺玉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呃,之一,徒兒會把師娘當成親娘一樣供養,會讓遺愛他們平平安安的生活,什麽您都不用擔心,宮中的那些破事傷不到我。”
盧氏握著房玄齡的老手,臉上帶著一抹慘笑:“老爺,你這輩子不虧,在下麵也要好好經營一番,弄個大點的住處,等著妾身,到了下麵我們還做夫妻。”
最後一口煙吸完,房玄齡感覺自己飄飄欲仙,雙手捧著秦浩的臉頰,臉上露出了笑容,隨即雙眼合上,手重重滑落了下去,秦浩將手中未吸完的煙放回房玄齡特意製作的鐵盒,“師娘,這個給師父陪葬,免得到下麵饞了沒得抽。”
顯慶五年,秦浩遠洋的船隊回到大唐,終於尋到了心心念念的植物種子,遣李敬業獻到長安,卻不想此時的李治風疾加重,與孫思邈在宮中密談了許久,次日便下詔立五歲的李顯為太子監國,任命狄仁傑為東宮詹事,程知節、馬周、上官儀、閻立德顧命大臣。
李治吃下了第三顆長生丹,精神突然異常好轉,忙再召孫思邈入宮診查,孫思邈道出實情,李治大駭,後悔不已,當夜便有吐血症狀,下令將已閹割的那羅邇娑婆寐和公孫常秘密處決,又急召顧命大臣入宮宣布皇城戒嚴,後半夜,李治駕崩於甘露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年後,秦浩率軍再次闖入錫霍特山脈,漁獵為主的烏德蓋人選擇歸附,見無仗可打秦浩隻得再次退兵,李恪向秦浩請求留在這片荒涼的土地,打算好好建設一番,秦浩最終點頭同意,並後續派來了諸多工匠。
眼見士兵們整日練兵練得罵娘,秦懷道建議向西攻打大食,看了眼故意咳嗽不止的晉陽和望眼欲穿的金德曼,秦浩搖了搖頭,緩緩吧,實在不行就對打,輸的給嬴的洗褲衩........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間來到公元980年,高梁河之戰的次年,一名小史官整理到一本唐朝的民間史書,驚奇的發現了一則對話,
對話中清晰的出現了高梁河車神五個字,竟與民間戲稱別無二致,頓時大驚失色,猶豫著要不要將此書銷毀......
1506年,大明正德元年,王華被調任南京吏部尚書,王守仁送老父赴任,於南京史館之中發現一部殘缺的終南心學,被書末那段文字深深震撼,
躲天意,避因果,諸般枷鎖困真我:順天意,承因果,今日方知我是我:一朝悟道見真我,何懼昔日舊枷鎖,世間枷鎖本是夢,無形無相亦無我。
正德元年冬,王守仁因上疏營救遭劉瑾迫害的官員戴銑等人,觸怒劉瑾,被廷杖四十後貶為貴州龍場驛丞,一年後王守仁龍場悟道........
2035年,包頭市一處工地接連發生詭異昏迷事件,導致施工無法進行,後經勘測,地下有一處巨大的古墓,
施工段破壞了陪葬墓群的一段,發生的奇異事件原因不明,經過考古界的研究決定,將已被破壞的墓地進行挖掘,其他不動。
挖掘的結果令人震驚,經文字翻譯,墓地主人名叫阿史那思摩,陪葬品中有一幅國畫現世,畫作名為正則拜師圖,經鑒定為閻立德與閻立本二位大家合作的真跡,此畫被列為了國寶。
2051年,地球物理與遙感技術大爆發,地質雷達與電磁法有了巨大的突破,考古技術人員通過電磁波探測禮泉縣九嵕山下昭陵與乾縣乾陵的地下結構,成像儀中清晰的顯示,
高宗的墓穴中探測到一個令人萬分不解的東西,經過鑒定似是一把手槍......
緊臨高宗的一處墓穴中,推測到一根特殊的兵器,專家們猜測是軍用三棱刺........
大唐左仆射房玄齡的墓穴中探測到一個金屬小盒,裏麵似乎是一支,香煙......
再經技術不斷放大,香煙過濾嘴上似乎有兩個模糊的字跡,令人震驚的是,
那兩個字居然是,中華!
全書完。
喜歡貞觀逆旅:歸鄉之途請大家收藏:()貞觀逆旅:歸鄉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