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治政涿郡

字數:4713   加入書籤

A+A-


    “涿郡太守,掌一郡軍政大權,下轄十二縣。”關羽在書房中為袁尚講解,“涿縣、範陽、薊縣、安次、固安、文安、大興、良鄉、昌平、順義、密雲、懷柔,皆歸太守管轄。”
    “十二縣啊……”袁尚攤開地圖,“這地盤不小。”
    張飛在一旁插嘴,“可不是嘛!光是涿縣就有三大世家,盧家、鄭家、孟家,個個富可敵國。”
    “這些世家,都是世代官宦。”趙雲補充了一句,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世代官宦?”袁尚眉頭一挑,這四個字的分量可不輕,他轉頭看向關羽,等待著更詳細的解釋。
    關羽微微頷首,丹鳳眼眯成一條縫,似乎在回憶著什麽:“沒錯,就拿範陽盧氏來說,那可是涿郡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其先祖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齊國名士盧蒲癸,可謂是源遠流長。”
    “盧蒲癸?”袁尚摸了摸下巴,這個名字他似乎在史書上見過,“可是那位與田單共同輔佐齊襄王的賢臣?”
    “正是。”關羽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盧氏一族自盧蒲癸起,便世代為官,曆經秦漢,從未中斷。到了東漢,更是出了不少高官顯貴,如曾任尚書令的盧植,便是當今陛下的老師。”
    “嘶……”袁尚倒吸一口涼氣,這盧氏的底蘊也太深厚了!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曆史書啊!從戰國到東漢,這得多少代人的積累?他突然想起什麽,問道:“那盧植……現在何處?”
    “盧中郎如今在朝中任職,負責編修漢史。”關羽答道。
    “編修漢史?”袁尚眼睛一亮,這可是個肥差啊!掌握著曆史的解釋權,這權力可比一般的官員大多了!
    他心中暗自盤算,要不了多久,漢靈帝就會拜盧植為北中郎將,命護烏桓中郎將宗員任其副手,率領北軍五校的將士,前往冀州平定黃巾軍。這可是個結識盧植的好機會!
    袁尚點頭,“這些世家,既是助力,也是掣肘啊。”
    “四弟有何打算?”關羽問道。
    “先理民生。”袁尚起身踱步,“黃巾之亂,百姓流離失所。我打算收攏流民,開倉放糧,修繕城牆,整頓吏治。”
    “好主意!”張飛拍案,“那些貪官汙吏,早該收拾了!”
    “且慢。”趙雲提醒,“吏治之事,需得徐徐圖之。”
    正說話間,一名官吏匆匆入內,“啟稟太守,鄭家家主鄭煦求見。”
    “來得正好。”袁尚整理衣冠,“請到大堂相見。”
    鄭煦是個五旬老者,儀表堂堂。見了袁尚,拱手道:“恭賀袁太守上任。”
    “鄭老先生客氣。”袁尚還禮,“請坐。”
    寒暄過後,劉焉道:“老朽此來,是為民生大事。”
    “哦?請講。”
    “涿郡十二縣,皆受黃巾之害。百姓缺衣少食,田地荒蕪。若不盡快救助,恐生民變。”
    袁尚點頭,“正合我意。我已命人清點倉儲,準備開倉放糧。”
    “太守仁德。”鄭煦讚道,“不過,單靠官倉,恐難解燃眉之急。”
    “鄭老先生可有良策?”
    “涿郡三大世家,皆有餘糧。若太守下令,我等願捐出一半,救濟百姓。”
    袁尚眼前一亮,“鄭老先生高義!”
    “此外,”鄭煦繼續道,“老朽願出資修繕城牆,整修道路。”
    “如此大善!”袁尚起身相謝,“有鄭家相助,涿郡必興!”
    鄭煦走後,張飛嘿嘿笑道:“這老頭挺上道啊!”
    關羽捋須,“鄭家此舉,既是善舉,也是示好。”
    趙雲點頭,“確實。太守新任,世家相助,可收民心。”
    袁尚笑道:“既如此,咱們也該動作了。”隨即喚來官吏,“傳令下去:一、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二、招募民夫,修繕城牆;三、整頓吏治,嚴懲貪腐;四、減免賦稅,休養生息。”
    “好!”三兄弟齊聲叫好。
    命令傳出,涿郡上下一片歡騰。百姓紛紛稱頌:“新太守真是青天大老爺!”
    盧家、孟家見鄭家示好,也不甘落後,紛紛捐糧捐銀。一時間,涿郡處處張燈結彩,人心大振。
    “報——”一名斥候來報,“漁陽、右北平兩郡守,派人送來賀禮!”
    袁尚笑道:“看來咱們的名聲越來越大了。”
    關羽提醒:“四弟莫要得意,治理一方,比打仗難多了。”
    “大哥說得對。”袁尚正色道,“咱們才剛開始呢。”
    夜深人靜,袁尚獨坐書房,翻看政務。案頭堆滿奏章,皆是各縣匯報。他知道,要讓涿郡真正強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他已經看到了希望。
    遠處傳來更聲,城中燈火通明。街巷間,百姓們談論著新太守的政令。他們說,涿郡終於有救了。
    夜色如墨,袁尚獨自站在窗前,手中的奏章已被他捏得微微發皺。涿郡的現狀,比他想象的還要嚴峻。六月的風,帶著一絲燥熱,吹得人心煩意亂。他望著窗外,曾經繁華的涿郡,如今十室九空,滿目瘡痍,心中五味雜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人口,田地……”袁尚喃喃自語,這兩個詞如同兩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涿郡的人口少得可憐,田地也因戰亂荒蕪,錯過了春耕,今年百姓的生計成了大問題。
    “得想個辦法……”袁尚眉頭緊鎖,在屋內來回踱步。他突然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有了!”
    他快步走到案前,提筆疾書,很快,一份招收流民的告示躍然紙上。告示中寫得明明白白:凡來涿郡安家者,官府分房分地,今年不能耕種的,官府發放糧食,確保大家度過今年。
    “這法子能行嗎?”袁尚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畢竟這可是個大手筆,涿郡的家底並不厚實。他深吸一口氣,還是決定試一試。
    “來人!”袁尚喚來親兵,“將這份告示張貼到各縣城門口,還有周邊郡縣,務必讓所有流民都能看到!”
    “喏!”親兵領命而去。
    袁尚又喚來主簿,吩咐道:“清點糧倉,做好發放糧食的準備。另外,告訴盧家、鄭家、孟家,就說我說的,請他們也出把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渡難關!”
    “大人,這……能行嗎?”主簿有些遲疑,畢竟世家大族可不是那麽好說話的。
    “試試吧。”袁尚歎了口氣,“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法。告訴他們,涿郡是大家的涿郡,涿郡好了,他們才能好。”
    主簿點點頭,轉身離去。
    袁尚再次望向窗外,心中默默祈禱:“但願這招能管用,涿郡啊涿郡,你可千萬要爭氣啊!”
    他心中暗自盤算,這招收流民,不僅是為了增加人口,恢複生產,更是為了增強涿郡的實力。亂世之中,有人才有兵,有兵才有權!這涿郡,將是他袁尚崛起的根基!
    告示貼出去的第二天,涿郡的城門口就熱鬧了起來。三三兩兩的流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小心翼翼地打聽著告示上的內容。
    “真的分房分地?”一個老漢顫顫巍巍地問道。
    “千真萬確!”負責接待的官吏笑嗬嗬地說道,“這可是咱們袁太守親自下的令,還能有假?”
    “那……今年的糧食……”一個婦人抱著孩子,眼中滿是期盼。
    “放心,官府都給你們準備好了,保準餓不著!”官吏拍著胸脯保證道。
    流民們頓時歡呼起來,一個個喜極而泣。他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終於看到了希望。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四麵八方。越來越多的流民湧向涿郡,城門口排起了長龍。
    袁尚站在城樓上,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相信,隻要肯努力,涿郡一定會重新煥發生機!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