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舉賢薦能
字數:4897 加入書籤
幾日下來,袁尚處理政務,越發覺得力不從心。他雖熟知曆史,但對治理地方卻是一竅不通。每日麵對堆積如山的公文,聽著各級官吏的稟報,隻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這涿郡太守,還真不是好當的!”袁尚揉著發脹的太陽穴,苦笑道。他發現,自己雖然名義上是涿郡的一把手,但實際上能用的人卻少得可憐。除了關羽、張飛、趙雲三個結義兄弟,其餘的官吏大多是庸碌之輩,根本指望不上。
“看來,我得想辦法招攬一些人才才行。”袁尚自言自語道。他放下手中的毛筆,起身在書房中踱步。
“四弟,又在為政務發愁?”關羽推門而入,見袁尚愁眉不展,便問道。
“大哥,你來得正好。”袁尚苦笑,“我正為無人可用發愁呢。”
“哦?”關羽捋了捋胡須,“四弟可是想招攬人才?”
“正是。”袁尚點頭,“我雖有心治理好涿郡,但奈何才疏學淺,實在是力不從心啊。”
“哈哈,四弟過謙了。”關羽笑道,“四弟之才,勝過為兄多矣。隻是這治理地方,非一人之力可為,需要眾多賢才輔佐。”
“大哥所言極是。”袁尚深以為然,“隻是這賢才,又豈是那麽容易招攬的?”
“四弟莫急,為兄倒是知道一些涿郡的官職設置,或可為四弟解惑一二。”關羽說道。
“哦?願聞其詳。”袁尚眼睛一亮,連忙請關羽坐下。
關羽清了清嗓子,開始為袁尚講解涿郡的官職設置:“涿郡乃是大郡,官職設置自然也比一般的郡要多一些。除了太守之外,還有郡丞、都尉、主簿、功曹、五官掾、督郵等主要官職。”
“郡丞,乃是太守的副手,協助太守處理政務,秩六百石。都尉,掌管郡內兵馬,秩也是六百石。主簿,掌管文書檔案,秩四百石。功曹,負責人事考核,秩三百石。五官掾,主管功曹、主簿等事務,秩二百石。督郵,負責監察各縣,秩百石。”
關羽一口氣說完,見袁尚聽得認真,便繼續說道:“這些都是郡一級的官職,其下還有各縣的縣令、縣丞、縣尉等職。涿縣乃是郡治所在,其縣令秩千石,其餘各縣縣令秩六百石至三百石不等。”
袁尚聽罷,心中暗自盤算。這些官職,他大多都聽說過,隻是沒想到涿郡的官職設置竟然如此複雜。
“大哥,那這些官職,現在都有人擔任嗎?”袁尚問道。
“大多空缺。”關羽搖頭,“黃巾之亂,不少官吏或死或逃,如今涿郡的官場,可謂是百廢待興。”
“這可真是……”袁尚苦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四弟莫慌,為兄有一計,或可解此困局。”關羽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哦?大哥請講。”袁尚連忙問道。
“四弟可記得那鄭家家主鄭煦?”關羽問道。
“自然記得。”袁尚點頭,“此人頗有見識,且深明大義,實乃涿郡的一大助力。”
“正是。”關羽笑道,“鄭家乃是涿郡大族,世代為官,族中子弟多有才幹。四弟何不請鄭煦舉薦幾人,以充實官府?”
“妙啊!”袁尚一拍大腿,“我怎麽沒想到呢?大哥此計甚妙!”
“不過,四弟需得注意,世家大族,既是助力,也是掣肘。”關羽提醒道,“用人之時,還需仔細甄別,以免養虎為患。”
“大哥放心,我省得。”袁尚點頭,“我這就派人去請鄭煦前來商議。”
“四弟,隻請鄭家,恐怕不妥。”趙雲突然開口,“涿郡世家並非鄭家一家獨大,還需一碗水端平才是。”
袁尚一愣,隨即笑道:“三哥所言極是,是我考慮不周。那就把盧家家主盧植之弟盧敏,孟家家主孟光,一並請來,咱們四人,與他們好好合計合計。”
張飛在一旁摩拳擦掌:“嘿嘿,要是他們敢不識抬舉,俺老張的丈八蛇矛可不是吃素的!”
“二哥莫要衝動。”袁尚連忙安撫,“咱們是以德服人,不是以力壓人。”
“哈哈,四弟說的是。”張飛撓了撓頭,憨笑道。
不多時,鄭煦、盧敏、孟光三人聯袂而至。袁尚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三人聽罷,麵麵相覷。
“太守大人,您這是……要我們舉薦人才?”鄭煦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正是。”袁尚點頭,“三位都是涿郡的柱石,對本地的情況最為了解。我想請三位舉薦一些有才幹的人,來充實官府,共同治理好涿郡。”
“這……”盧敏和孟光也有些猶豫,“太守大人,您就不怕我們舉薦的人,都是我們的親信?”
“怕什麽?”袁尚笑道,“隻要有真才實學,能為百姓做事,就算是你們的親信,我也照用不誤!”
“太守大人真是胸襟寬廣,我等佩服!”三人齊聲說道。
“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袁尚話鋒一轉,“我選人用人,隻看能力,不看出身。若是你們舉薦的人,不能勝任其職,或者貪贓枉法,我可不會留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守大人放心,我等舉薦的人,必定都是德才兼備之士!”三人連忙保證道。
“好!那就有勞三位了。”袁尚拱手道,“我給你們三天時間,每家舉薦五人,我要親自考核!”
“我等遵命!”三人領命而去。
“四弟,你這招可真是高明!”張飛豎起了大拇指,“既解決了無人可用的問題,又拉攏了世家,一舉兩得啊!”
“這隻是權宜之計。”袁尚搖頭,“要想真正治理好涿郡,還得培養自己的班底才行。”
“四弟所言極是。”關羽點頭,“不過,這培養人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慢慢來吧。”袁尚歎了口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啊!”
三日後,鄭煦、盧敏、孟光三人果然各自舉薦了五人,共計十五人,前來接受袁尚的考核。
袁尚在太守府大堂設下考場,親自擔任主考官,關羽、張飛、趙雲三人擔任副考官。
“諸位都是涿郡的才俊,今日我將親自考核你們,希望你們能夠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袁尚坐在主位上,看著堂下的十五人,朗聲說道。
“我出的題目很簡單,隻有一道:如何治理好涿郡?”
“你們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拘泥於形式。我會根據你們的回答,來決定你們的去留。”
“現在,開始吧!”
袁尚一聲令下,十五人開始奮筆疾書。
一個時辰後,十五份答卷交到了袁尚手中。
袁尚仔細閱讀每一份答卷,時而點頭,時而皺眉,時而沉思,時而大笑。
“好!好!好!”袁尚突然連說三個好字,將一份答卷遞給關羽,“大哥,你看看這份答卷,寫得如何?”
關羽接過答卷,仔細閱讀起來。
“嗯,不錯,此人見解獨到,條理清晰,實乃治世之才!”關羽看完後,讚歎道。
“哈哈,英雄所見略同!”袁尚笑道,“這份答卷的作者,名叫崔琰,字季珪,乃是鄭家舉薦的人才。”
“崔琰?”關羽捋了捋胡須,“此人我似乎聽說過,據說頗有才名。”
“正是。”袁尚點頭,“我決定任命他為郡丞,協助我處理政務。”
“四弟,那其他人呢?”張飛問道。
“其他人也各有千秋。”袁尚說道,“盧家舉薦的牽招,字子經,我任命他為主簿,負責文書檔案。”
“孟家舉薦的韓珩,字子佩,我任命他為功曹,負責人事考核。”
“至於其他人,我也都根據他們的才能,安排了合適的職位。”
“如此甚好!”關羽點頭,“四弟此舉,可謂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啊!”
“哈哈,這都是三位兄長和三位家主的功勞!”袁尚笑道,“來人,將這些任命書發下去,讓他們即刻上任!”
“喏!”
隨著袁尚的一聲令下,涿郡的官場開始了一場大換血。
新上任的官員們,大多都是年輕有為,幹勁十足,為涿郡的政壇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