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巡視州郡,民情各異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第 144 章 巡視州郡,民情各異
隊伍一路向北,離開了鄴城,官道逐漸變得開闊,兩側的景色也從平坦的田野,慢慢過渡到連綿起伏的丘陵。
時值初夏,路旁的樹木鬱鬱蔥蔥,野花點綴其間,為漫長的旅途增添了幾分色彩。
馬車內,甄宓掀起車簾一角,好奇地打量著窗外的景色,清風拂過,吹動她鬢角的發絲,更顯清麗動人。
烏蘭琪則顯得有些興奮,她本就生長於草原,對開闊的自然風光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一路上不時發出幾聲清脆的笑聲。
月禪則安靜地坐在角落,手中拿著針線,默默地為袁尚縫製著新的衣物,偶爾抬頭看一眼袁尚的背影,眼中充滿了溫柔和依戀。
袁尚騎著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典韋緊隨其後,寸步不離。典韋則率領著騎兵,分散在隊伍四周,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經過數日的行程,隊伍終於抵達了冀州北部的一處郡治——勃海郡的南皮縣。
南皮縣城牆雖不高大,卻也頗為整潔,城門口進出的百姓絡繹不絕,顯得頗為繁榮。
城門守卒見到袁尚的隊伍,立刻上前盤問,待確認是冀州牧袁尚親至,守卒們立刻變得恭敬起來,連忙打開城門,並派人飛奔入城稟報。
不多時,南皮縣縣令劉資,便率領著一眾縣中官吏,匆匆趕到城門口迎接。
劉資年約四十許,身著官袍,頭戴冠冕,神情頗為激動,見到袁尚立刻上前拜倒:“下吏南皮縣令劉資,拜見使君!”
“劉縣令免禮。”袁尚翻身下馬,扶起劉資,溫和地說道:“不必如此多禮,袁某此番前來,乃是巡視地方,看看民情,諸位不必太過拘束。”
劉資聞言,心中稍安,連忙起身,恭敬地將袁尚一行人迎入城中。
南皮縣的縣衙並不奢華,卻也頗為幹淨整潔,劉資將袁尚等人安排在縣衙後堂歇息,並命人準備酒宴,為袁尚一行人接風洗塵。
酒宴之上,劉資詳細地向袁尚匯報了南皮縣近況。
南皮縣地處冀州北部,土地肥沃,百姓勤勞,在袁尚推行的各項新政之下,南皮縣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百姓生活也較為富足。
“托使君洪福,南皮縣百姓如今安居樂業,糧倉充盈,去歲秋收,更是創下曆年之最。”劉資頗為自豪地說道。
袁尚聽了劉資的匯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舉起酒杯,對著劉資等人說道:“此皆乃諸位同心協力,勤勉政務之功,吾當敬諸位一杯!”
眾人連忙舉杯,與袁尚共飲,氣氛頗為融洽。
酒過三巡,袁尚放下酒杯,轉頭看向劉資,語氣稍稍嚴肅了一些,問道:“劉縣令,南皮縣雖好,但冀州並非處處如此,吾聽聞,冀州北部,亦有郡縣,民生凋敝,盜匪橫行,不知可有此事?”
劉資聞言,臉色微微一變,他猶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說道:“使君所言極是,冀州北部,確有郡縣,民生困苦,盜匪之事,亦是屢禁不止。”
“哦?”袁尚眉頭微微一挑,追問道:“不知是何郡縣,竟至如此地步?”
劉資歎了口氣,說道:“使君有所不知,乃是樂陵郡也。”
“樂陵郡?”袁尚沉吟了一下,他對這個名字略有印象,樂陵郡地處冀州東北部,與青州接壤,地理位置頗為重要,但同時也是一個比較貧困的郡。
劉資繼續說道:“樂陵郡地處偏遠,土地貧瘠,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加之官吏貪腐,苛捐雜稅繁重,民不聊生,以至盜匪蜂起,難以遏製。”
袁尚聽了劉資的敘述,心中不由得沉重起來,他原本以為,冀州在他的治理下,已經開始走向繁榮,但如今看來,情況遠非如此樂觀,冀州內部,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尤其是北部地區,民生狀況堪憂。
“劉縣令,你可曾向州府稟報過樂陵郡的情況?”袁尚問道。
劉資苦笑一聲,說道:“下吏自然稟報過,隻是……唉,州府事務繁忙,恐怕一時難以顧及到樂陵郡。”
袁尚聞言,心中了然,冀州州府,如今主要精力都放在發展經濟,推行新政之上,對於地方上的民生問題,恐怕確實有些疏忽。
但這並非借口,身為冀州牧,他有責任,也有義務,關注冀州每一個地方的百姓疾苦。
“劉縣令,吾打算前往樂陵郡一行,親自看看那裏的情況。”袁尚語氣堅定地說道。
劉資聞言,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他連忙勸道:“使君,樂陵郡盜匪猖獗,局勢混亂,使君身份尊貴,恐有不測,還請使君三思。”
袁尚擺了擺手,示意劉資不必多言,他語氣平靜地說道:“吾既為冀州牧,豈能坐視百姓受苦而無動於衷?盜匪之事,吾自會處置,劉縣令不必擔憂。”
劉資見袁尚心意已決,知道再勸無用,隻得應道:“既如此,下吏願為使君引路,並調集南皮縣兵馬,護衛使君安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尚點了點頭,對劉資的識大體頗為滿意,他說道:“如此甚好,不過不必興師動眾,隻需調集少量精兵即可,吾此行,乃是暗訪,不宜張揚。”
甄宓、烏蘭琪、月禪三女,對於袁尚的決定,自然是無不依從,她們知道袁尚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對於他的任何決定,都會默默支持。
典韋更是毫不猶豫地表示,誓死追隨袁尚,保護他的安全。
翌日清晨,袁尚一行人,離開了南皮縣,踏上了前往樂陵郡的道路。
隊伍規模不大,除了袁尚的妻妾侍衛之外,隻有數十名南皮縣的精兵護衛,但每個人都精神飽滿,士氣高昂。
一路之上,景色逐漸荒涼起來,道路也變得崎嶇不平,與南皮縣的繁榮景象相比,樂陵郡的境況,顯然要差得多。
沿途所見的村莊,也大多破敗不堪,田地荒蕪,百姓麵有菜色,衣衫襤褸,與南皮縣百姓的富足安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袁尚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路按官道所經過城池郡縣巡視,每到一處,袁尚都會親自下馬,與當地的百姓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
他發現,冀州各地的民情,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像南皮縣這樣的富庶之地,百姓安居樂業,對袁尚的新政感恩戴德,但也有像樂陵郡這樣的貧困地區,百姓生活困苦,對官府充滿了怨言。
袁尚深知,要真正治理好冀州,僅僅發展經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關注民生,解決民困,讓冀州每一個地方的百姓,都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而這,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
馬車內,甄宓看著窗外那些衣衫襤褸的百姓,秀眉微微蹙起,她輕聲歎息道:“夫君,這樂陵郡的百姓,真是可憐,與南皮縣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袁尚點了點頭,語氣沉重地說道:“是啊,冀州貧富差距如此之大,實在令人憂心。”
烏蘭琪也有些不解地問道:“夫君,既然冀州如此富庶,為何還有如此貧困之地呢?”
袁尚解釋道:“冀州雖整體富庶,但各地情況不一,有些地方土地貧瘠,天災人禍頻發,加之官吏貪腐,盤剝百姓,自然會變得貧困。”
月禪輕聲問道:“那夫君,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呢?”
袁尚眼中閃過一絲堅毅之色,他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們此行前往樂陵郡,就是要查明樂陵郡貧困的根源,並想辦法解決問題,讓樂陵郡的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