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思念千裏,家書抵萬金
字數:3286 加入書籤
許褚匆匆進入刺史府,臉上沾滿塵土,顯然路上趕得極急。
他大步流星穿過庭院,腳步聲沉重而急促。
侍從見狀,連忙進府通報。
“主公,許褚將軍從洛陽回來了,說是已在門外等候多時。”
袁尚正閱覽明日改革大會的講稿,聞言立即放下竹簡:“快請他進來。”
許褚踏入廳內,單膝跪地,拱手施禮:“末將不辱使命,已平安往返洛陽,帶回公主殿下與主公各位故友的書信與回禮。”
“辛苦了,一路上可有波折?”袁尚快步上前,親自將許褚扶起。
許褚搖頭:“一切順利。不過路上聽聞朝中對主公在冀州的舉動頗有微詞,張讓等人似在暗中使絆子。”
袁尚冷笑一聲:“意料之中。且說說朝中情況,公主可安好?”
“公主殿下身體無恙,隻是…”許褚略顯遲疑,隨即從懷中取出幾封書信,“公主日日盼望主公歸來,或能接她到冀州團聚。這是公主親筆書信。”
接過信件,袁尚指尖微顫。這是他與萬年公主成婚後第一次收到她的親筆信。兩人雖是政治聯姻,但公主賢良淑德,待他真誠,婚後相處甚歡。無奈天下大勢所迫,他不得不暫別洛陽,駐守冀州。
“蔡小姐也托我帶來一封信,說是對主公所贈琉璃甚為感激。”許褚又遞上一封信,“還有主公幾位故友的回信與回禮,都在這裏。”
袁尚接過信件,心潮澎湃。他揮手示意左右退下,隻留許褚在側:“且先歇息片刻,待我看完書信再詳談。”
閱覽萬年公主來信,袁尚心中五味雜陳。信中字字真情,句句思念,公主詳細描述了她在洛陽的日常生活,以及對他的深切思念。
她非但沒有抱怨他的離去,反而處處為他著想,甚至提到了朝中的風雲變幻,暗示他務必小心提防。
“夫君,妾身每日遙望冀州方向,不知君可安好?洛陽春深,花開正盛,獨缺君陪伴賞玩,不免黯然。然妾知君肩負重任,不敢生私情擾亂君心。隻盼與夫君能早日相見…”
看到這裏,袁尚心中湧起一陣愧疚。他放下信紙,長歎一聲,走到窗前凝望遠方。婚後不久便離開洛陽,把剛過門的妻子獨自留在龍潭虎穴般的洛陽,實非丈夫所為。但眼下冀州局勢正處變革關鍵期,他又豈能抽身?
“公主近來可有什麽變故?”袁尚回頭問道。
許褚搖頭:“表麵上無甚變故,隻是奴婢私下提到,自主公離京後,公主多次被召入宮中,與陛下長談,似是詢問主公在冀州的舉動。”
袁尚眉頭緊鎖。想必是十常侍從中作梗,試圖利用公主探聽冀州虛實。所幸公主聰慧,深明大義,定不會受人擺布。
轉而拆開蔡琰的信件,舒展的筆跡映入眼簾。信中,蔡琰婉轉表達了對袁尚所贈“醉仙釀”與琉璃玉佩的謝意,並訴說了她對袁尚的思念。字裏行間,流露出對袁尚變法圖強的支持,以及對傳統桎梏的無奈與痛心。
“…聽聞安平侯在冀州推行新政,拯救百姓於水火,琰心向往之。然世人多守舊,變革之路必多荊棘。琰雖巾幗,亦願傾己所學,助公一臂之力…”
讀至此處,袁尚眼前一亮。蔡琰才學過人,精通詩書典籍,若能請她來鄴城協助編纂《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必能事半功倍。此舉不僅能加速文化教育改革,打破世家壟斷,更能為冀州培養出大批識字明算的人才,為下一步改革奠定基礎。
想到這裏,袁尚決心立即行動:“許褚,準備一隊人馬,前往洛陽接蔡琰小姐來鄴城。”
許褚行禮領命,但麵露疑慮:“隻接蔡小姐一人?公主殿下那邊…”
袁尚沉默片刻,麵色複雜:“公主…暫時還不是接她來鄴城的時機。”
見許褚不解,袁尚解釋道:“冀州尚未徹底安穩,改革剛剛開始,朝中有人虎視眈眈。若此時接公主來鄴,恐怕會有人將我視作要與朝廷分庭抗禮,反而會連累公主。待冀州改革初見成效,再接公主不遲。”
許褚恍然大悟:“主公遠見。不過…公主殿下必定失望。”
“吾自會寫信告知。”袁尚走到案前,鋪開宣紙,提筆蘸墨,心中盤算著如何婉轉表達自己的歉意與思念。
許褚見狀,主動請辭:“末將這就去安排人手,準備啟程接蔡小姐。”
袁尚點頭,全神貫注投入寫信。他先是對公主表達了深切的思念與歉意,然後詳細解釋了冀州當前的局勢與自己的改革規劃,希望公主能理解他暫時無法接她來冀州的苦衷。信中,他還暗示公主務必小心提防張讓等人的陷阱,不要輕信朝中流言。
寫完給萬年公主的回信,袁尚又提筆給蔡琰寫了一封信,希望她能來鄴城協助編纂啟蒙讀物,共同為改革教育、開啟民智盡一份力。
兩封信寫畢,袁尚將其交給侍從:“選可靠心腹,務必親手交到公主殿下和蔡琰小姐手中。”
侍從領命而去,袁尚獨自回到案前,眉頭緊鎖。他深知,此次冀州改革觸動了世家根本利益,必將引發激烈反抗。
而十常侍那邊,更不會放過任何打擊他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優先考慮大局,即使這意味著暫時無法與公主團聚。
撫摸著案上的地圖,袁尚目光掃過冀州、幽州、洛陽…
正當袁尚沉思之際,徐庶匆匆走入:“主公,各地官員已全部到齊,明日大會可如期舉行。”
袁尚收起思緒,正色道:“好,傳我命令,今晚設宴款待各地官員,明日一早,開始改革大會!”
徐庶領命而去,袁尚最後看了一眼桌上的信紙草稿,輕聲自語:“婉兒,待我成就大業,定當迎你來冀州,共享太平盛世。”
說罷,他將草稿揉成一團,投入火盆,化為灰燼。冀州改革,刻不容緩;家國兩難,他已做出選擇。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