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清查田畝,世家暗湧(上)

字數:3759   加入書籤

A+A-


    冀州平原,晨光初現。十支查田隊分散於各郡縣,毅然開啟改革征程。
    每隊由一名心腹官員帶領,攜帶丈量工具、記錄竹簡與安平侯親筆手令,直指世家巨族盤根錯節的龐大土地網絡。
    鄴城北望,臨漳縣外。袁尚立於丘陵之上,眺望遠處忙碌的查田隊。這支由他親自帶領的隊伍,正在丈量崔家名下的一處莊園。
    “主公,按地契記載,此地應有八百畝,可我等實地丈量,已超過一千二百畝。”徐庶翻看手中竹簡,眉頭緊鎖。
    袁尚冷笑一聲:“這還隻是開始。據我所知,崔家在臨漳縣的土地,賬麵上不過三千畝,實際恐怕超過一萬。”
    徐庶歎氣:“若此地便有四百畝隱匿不報,全冀州算下來,天文數字啊。”
    “元直,這便是我為何必須推行改革的原因。”袁尚目光掃過遠處勞作的農人,“這些百姓終日辛勞,卻連填飽肚子都難,而世家大族卻坐擁萬頃良田,卻不向朝廷繳納賦稅。此事若不改,冀州何以安,百姓如何生存?”
    徐庶正欲回應,遠處一騎飛奔而來。典韋親自帶著探子急匆匆趕到:“主公,情況有變。西邊李郡丞那裏,阻攔查田隊進入莊園,說是無令不得擅入私宅。”
    袁尚神色一凜:“哦?既然他要挑戰我的權威,那我便成全他。”他轉向典韋,“帶上你的親衛,隨我前去會會這位李郡丞。”
    典韋拍胸應允:“主公放心,俺定將那不識抬舉的東西拿下!”
    “先不要動粗,我倒要看看,他能翻出什麽花樣來。”袁尚騎上馬,向西馳去。
    李郡丞府前,數十名家丁列隊而立,為首者正是李郡丞本人。他身旁站著數位身著華服的中年男子,儼然是當地世家代表。查田官員與他們相對而立,僵持不下。
    袁尚一行人趕到時,李郡丞正高聲宣讀一封文書:“按大漢律令,非經主人允許,官府不得擅入私宅查抄。違者以擅權論處!”
    “好一個擅權!”袁尚策馬上前,聲若洪鍾,“我倒要問問李郡丞,何時郡丞之權能淩駕於刺史之上?”
    眾人聞聲回頭,見是安平侯親臨,紛紛變色。李郡丞強自鎮定:“下官並非違抗刺史大人之令,隻是按律行事。這些莊園乃是私宅,非經主人允許,官府確實不得擅入。”
    袁尚下馬,緩步上前。他臉上掛著淡淡笑意,卻令人不寒而栗:“李郡丞說得不錯。按律確實如此。”
    李郡丞麵露得色,而袁尚接著說道:“但李郡丞可知,刺史有權查驗戶籍稅冊?”
    “這是自然。”
    “那麽,我今日便是為查驗戶籍稅冊而來。”袁尚轉向身旁一名官員,“將臨漳縣戶籍、田畝冊取來。”
    官員呈上冊冊,袁尚翻開道:“按冊記載,此處莊園應有耕地三百畝,人口五十二。我且問各位,若實地丈量超過這個數字,又該如何解釋?”
    一位世家代表上前:“這…恐是官府記錄有誤。”
    “記錄有誤?”袁尚冷笑,“那便更該查驗了。若真是官府記錄有誤,我自當向各位賠罪。但若是有人故意隱匿田畝人口,逃避賦稅徭役,那便是欺君之罪,杖責八十,沒收財產!”
    李郡丞麵色大變:“刺史大人,此言差矣。若輕率處置,恐怕…”
    “恐怕什麽?”袁尚目光灼灼,“恐怕傷了某些人的利益?李郡丞,我且問你,你可是在威脅刺史?”
    典韋大步上前,雙手按在鐵戟上:“主公,讓俺把這廝拿下!”
    李郡丞見勢不妙,連忙跪地:“下官不敢!隻是擔心刺史大人改革太急,引起動蕩。”
    袁尚緩緩踱步,掃視在場眾人:“諸位可知,吾為何要推行此次改革?”他不待回答,繼續道,“冀州經曆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朝廷賦稅減少。而某些人呢?田連阡陌,隱匿不報,百姓無地可種,國家無稅可收。這樣下去,冀州將成何等光景?”
    他聲音驟然提高:“我袁尚奉命為冀州刺史,便要對冀州百姓負責,對朝廷負責!今日查田,乃是為國為民,何錯之有?若有人敢阻撓,便是與國家為敵,與百姓為敵!”
    話音剛落,遠處有一騎飛奔而來。來人氣喘籲籲,跪地稟報:“啟稟安平侯!鄴城急報!朝廷有旨意至!”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那卷黃絹上。徐庶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變為期待。李郡丞等人則是心頭一緊,生出不祥的預感。
    袁尚示意親衛接過黃絹,親自展開。正是他父親袁紹加急轉呈的朝廷聖旨。他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冀州刺史、安平侯袁尚,所奏清查田畝、核實人口一事,深合國策,有利民生,朕心甚慰。特準其所請,於冀州全境推行新政。著令冀州各郡縣官吏,務必傾力配合,恪盡職守,不得有誤。若有陽奉陰違、阻撓新政者,即視為違抗聖旨,以謀逆論處,嚴懲不貸!欽此!”
    話音未落,李郡丞已麵如土色,連忙叩首:“下官遵旨!必當全力配合刺史大人新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尚將詔書交給徐庶,轉向李郡丞:“即日起,你不再擔任郡丞一職。回府候命,等候朝廷發落。”
    “刺史大人饒命啊!”李郡丞驚恐萬分,連連磕頭。
    袁尚不為所動:“典韋,派人看管李府,不得有誤。其餘諸位,若識時務,便配合查田隊行事。若再有阻撓,按律從重處置!”
    冀州某處隱秘宅院,數十位世家代表齊聚一堂,神情凝重。
    “諸位,眼下情況危急。聽聞袁尚得了朝廷準許,名正言順地推行新政。我等該如何應對?”一位鶴發老者沉聲道,他是冀州名門望族範家的家主範岄。
    “查抄崔家、郭家已是前車之鑒,若再不齊心協力,恐怕我等皆難逃厄運。”
    一位中年文士拊掌歎道:“袁尚此子年紀輕輕,手段卻如此狠辣。短短數月,便將崔、郭二家連根拔起。如今又借查田之名,明擺著是要動我等根基啊!”
    “聽聞朝中大將軍何進都支持袁尚,這背後恐怕有更大謀劃。”另一人憂心忡忡。
    範岄捋須沉思:“諸位,如今有三條路可走。其一,同袁尚正麵對抗,堅決不配合查田。其二,表麵順從,暗中周旋,將損失降至最低。其三,分化瓦解,各家自保,犧牲小家保全大局。”
    眾人陷入沉默,權衡利弊。
    一位年輕族人急聲道:“大伯,為何不聯絡張常侍?十常侍與我等世家向有往來,若由他們從朝中發力,或許能扳倒袁尚。”
    範岄搖頭:“此計不妥。袁尚已掌握我等與十常侍勾結的證據,若再聯絡張讓,恐怕正中袁尚下懷。況且以目前朝中局勢,何進與張讓明爭暗鬥,若貿然站隊,恐怕反被卷入朝堂爭鬥。”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