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窯火熾烈,燒製未來
字數:6676 加入書籤
袁尚輾轉反側,直到東方泛白才勉強入睡,然而腦海中的構想依舊揮之不去。
直到日頭高懸,已是午時,袁尚才起身,洗漱完畢,用過午膳。
他便迫不及待地吩咐親兵召來張允,這位熟悉鄴城的本地人必然對城中各處了如指掌。
“張允,你且進來。”袁尚放下手中竹簡,直入正題。
張允雙手抱拳,恭敬俯身:“刺史大人有何吩咐?”
“我欲了解鄴城周邊燒製青磚和陶器的窯場,你可知曉?”
張允微微一驚,隨即低頭思索:“回稟大人,城東三裏有陳家窯場,以燒瓦為主;城南五裏有魏家窯場,青磚質量上佳;城西郊則有官府設立的窯場,專為修繕官署所用。”
袁尚點頭,指尖輕叩案幾:“三家各有千秋,卻無法滿足我構思中的大規模建設。你認為何處窯場技藝最精湛?”
“若論技藝最精,當屬城南魏家窯場。魏家三代燒磚,其磚堅固耐用,甚至遠銷他郡。”
“很好。”袁尚闔眼沉思片刻,“傳令許褚前來,我要親往魏家窯場看看。”
張允垂首領命,退出書房。不多時,許褚大步流星而來,身後跟著兩名隨從。
“主公喚褚何事?”許褚粗獷的嗓音響起。
“許褚,今日吾欲親往城南魏家窯場一行,你隨我一道前往。”
許褚抱拳領命:“諾。”
袁尚換上一身便裝,在許褚的護衛下離開刺史府。他特意未乘車輦,隻騎一匹青鬃馬,顯得低調而從容。
許褚騎在一匹黑色駿馬上,始終與袁尚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眼觀六路,戒備森嚴。雖不明白主公為何突然對磚窯產生興趣,但忠心護衛是他的本分。
穿過鄴城南門,沿官道行約五裏,遠遠便聞到空氣中彌漫的焦土氣息。隨著距離縮短,袁尚看到幾處煙柱直衝雲霄,周圍是忙碌不停的工匠身影。
魏家窯場占地頗廣,數十座圓形土窯分布其間,每座高約兩丈,周圍堆滿待燒的磚坯。工匠們有的推車運料,有的整理窯火,有的卸下成品,一片忙碌景象。
袁尚勒馬停於場外,正欲入內,窯主魏豐已被前方護衛通報,匆匆迎出。
“小人魏豐,拜見安平侯!”魏豐跪地叩首,頭觸塵土,不敢仰視。
袁尚微微擺手:“免禮。本官今日前來,是要了解貴窯場燒製青磚之法。”
魏豐受寵若驚,連連叩首:“不敢當不敢當,小人窯場簡陋,恐玷汙大人眼目。”
“無妨。你且帶路,詳細介紹。”
“遵命!遵命!”
魏豐戰戰兢兢在前引路,袁尚下馬隨行,許褚如影隨形地跟在側後方,警惕地打量四周。
窯場內泥濘不堪,魏豐不住道歉,袁尚卻毫不在意,目光鎖定一座正在燒製的窯爐。
“這座窯爐如何點火?需燒多久?一次可燒製多少青磚?”袁尚連珠炮般發問。
魏豐連忙解釋:“回大人,我家窯爐乃祖傳之物,通高兩丈二尺,周長七丈。下方設火膛,用鬆柴和幹草引火,後添柴薪持續燒製。一爐需燒三日三夜,出磚約三千塊。”
袁尚環視窯場,又問:“可有圖樣?我想了解其內部構造。”
魏豐麵露難色:“回大人,窯爐乃祖上相傳,無圖可循。若大人有興趣,小人可帶大人觀察尚未封窯的空窯。”
袁尚頷首。魏豐引他至一座尚未裝料的窯爐前,袁尚彎腰進入窯口,仔細觀察內部結構。許褚見狀,立即警覺地跟進,生怕有任何危險。
“主公,小心窯內瓦礫。”許褚低聲提醒。
袁尚擺手示意無礙,專注查看窯壁砌築、火道分布和通風孔設計。這種窯爐與他所知的簡易土窯相差無幾,效率低下,熱量浪費嚴重。
在魏豐的引導下,袁尚又參觀了揉泥、製坯、晾曬和出窯等各道工序。最後,他取過一塊已燒製完成的青磚,掂量質地,用指甲刮擦表麵,又試著敲擊聽其聲響。
“你家青磚確實不錯,但燒製效率和磚坯成形皆有可改進之處。”袁尚直言不諱。
魏豐垂首,不敢置疑:“大人見識廣博,小人願聞教誨。”
袁尚微微一笑:“本官另有要事,日後再與你詳議。今日前來,隻是初步了解。你且繼續忙碌。”
臨走前,袁尚又詢問了土料配比、晾曬時間、窯溫控製等細節問題,魏豐無不詳盡作答,雖然不明白一個刺史為何對這些粗活如此關注。
離開魏家窯場,袁尚又順道去了城東陳家窯場和城西官窯,比較三處的工藝差異。直到日近正午,才返回刺史府。
許褚全程陪同,雖百思不得其解,但未敢多問。回府路上,他終於忍不住開口:“主公,末將愚鈍,不知您為何對這磚瓦窯爐如此關注?”
袁尚策馬前行,思緒已飛向遠方:“許褚,你可曾想過,若能一次燒出更多更好的磚石,修路築城該有多快?”
“這…”許褚撓了撓頭,“末將從未思考過這等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袁尚轉頭看向這位忠勇的武將:“你想想,平坦寬闊的馳道,能讓我們的糧草輜重、兵馬調動快上多少?兵貴神速,這道理你應該比我懂。再想想,若鄴城乃至冀州各處城池,都用上更好的磚石重新加固,敵軍來犯,需要付出多大代價才能撼動?我們的將士也能少流多少血?”
許褚眉頭緊鎖,努力消化著袁尚的話。馳道……糧草……兵馬調動……堅城……少流血……這些詞匯他太熟悉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坐騎受驚,不安地踏了幾步,被他穩穩控製住:“末將明白了!主公是說,這磚石雖小,卻關乎行軍速度和城池存亡!好比良駒之於騎士,堅甲之於銳士!” 他眼中閃過一絲恍然,隨即又有些不好意思,“末將愚鈍,隻想著戰場廝殺,未曾想這後方不起眼的磚瓦,竟有如此大的用處。”
“正是此理。”袁尚微微頷首,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根基不牢,何談征戰?我今日去看那些窯場,並非心血來潮。冀州要發展,要強盛,離不開這些基礎。百姓需要安穩的居所,軍隊需要可靠的後盾。這磚石,便是其中一環。”
許褚聽得熱血上湧,之前的困惑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對主公深謀遠慮的敬佩。說道:“主公深謀遠慮,心係萬民與將士福祉,末將佩服!主公但有驅策,莫說護衛,便是讓末將去那窯場搬磚和泥,末將也絕無二話,定為主公燒出最好的磚來!”
袁尚看著他這副恨不得立刻投身燒窯大業的模樣,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意:“嗬嗬,燒磚自有工匠去做。你的職責,是為我,為冀州,掃平前路的障礙,守護這份安寧。”
“末將明白!”許褚重重抱拳,眼神堅定,“主公指向哪裏,末將便打向哪裏!誰敢阻礙主公大業,便是與我許褚為敵!”
回到府中,袁尚立即召來徐庶,命人送上筆墨紙硯。他按照記憶中的圖樣,開始繪製一種全新的磚窯結構圖。
“主公,這是何物?”徐庶好奇地看著圖紙上奇特的構造。
“這是一種新式磚窯,能大幅提高燒製效率。”袁尚指著圖紙解釋,“傳統窯爐熱量利用率低,我設計的這種窯爐采用連續式布局,一次點火可連續作業,產量至少能提高三倍。”
徐庶眼中閃爍著驚奇之光:“主公此法若成,豈不是能極大加快我們的建設速度?”
“正是。我尚有另一構思——水泥。”袁尚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是一種粉末狀材料,加水攪拌後能凝固如石。用它鋪路築牆,遠勝於普通泥漿。”
徐庶驚訝地張大了嘴:“主公從何處得知這等奇物?”
袁尚並未直接回答,而是繼續道:“你立即派人在城外選一處適宜之地,依我圖紙建造試驗窯。同時,命人收集石灰石、粘土、石膏,我要親自試驗水泥配方。”
“遵命!”徐庶領命而去。
接下來幾日,袁尚親自前往工坊區,與幾位老練的工匠反複討論磚窯設計細節。他命工匠們收集各種材料,準備進行小規模試驗。
在一處臨時搭建的棚屋內,袁尚指導工匠搭建了一個袖珍版的試驗窯。他親自示範如何將石灰石粉碎,與粘土按比例混合,放入窯中焙燒。
“主公,您何必親自動手?”許褚站在一旁,看著袁尚滿手泥土,忍不住勸道。
“許褚,你可知道,一個好的將領,必須親自了解每一件武器的使用方法?”袁尚頭都沒抬,繼續調整材料比例,“同樣,我要改變冀州麵貌,就必須親自掌握這些技術的關鍵所在。”
許褚愣了一下,隨即肅然起敬:“主公高見!末將受教了。”
試驗過程中,袁尚不斷調整配比和焙燒溫度。第一次試驗失敗了,產出物鬆散易碎;第二次溫度掌握不當,材料燒結過度;第三次才勉強得到一種粗糙的熟料。
袁尚將這些熟料研磨成粉,加水攪拌,靜置觀察。雖然凝固效果不如預期,但已初具水泥雛形。
“差得遠呢。”袁尚盯著那塊凝固後開裂的試樣,自言自語,“溫度、配比、研磨細度,都需要進一步調整。”
晚上,袁尚在燈下修改圖紙,構思更大規模的試驗方案。
天色已晚,許褚輕輕推門而入:“主公,夜深了,該歇息了。”
袁尚抬頭,才發現燈油已經消耗大半:“再等片刻,我尚有一處構思未完成。”
許褚猶豫片刻,還是堅持道:“主公,您已三日未曾好好休息,再這樣下去恐傷了身體。末將鬥膽,請主公先行歇息,明日再繼續。”
袁尚看著圖紙,又看了看窗外的月色,終於點了點頭:“也好,你讓人準備熱水,我要沐浴更衣。對了,明日一早,你陪我去城外看看新窯的選址。”
“是!主公!”許褚聞言,緊繃的臉龐頓時舒緩下來,聲音洪亮地應道,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
熱水很快備好,氤氳的水汽彌漫在浴房內。袁尚褪去衣衫,將整個身體浸入溫熱的水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日清晨,袁尚在許褚的陪同下,前往城外勘察新窯的選址。徐庶早已等候在那裏,手中拿著幾張地圖,向袁尚詳細地介紹著各個地點的優劣。
“主公,這幾處地點都經過仔細篩選,靠近水源,土質也適合燒磚,而且距離城池不遠,方便運輸。”徐庶指著地圖上的幾個紅圈說道。
袁尚仔細地研究著地圖,又抬頭看了看周圍的地形。最終,他的目光落在一處略微開闊的平原上:“就這裏吧。地勢平坦,視野開闊,而且靠近一條小河,取水方便。更重要的是,這裏距離煤礦也不遠,可以就近取材。”
徐庶點了點頭:“主公英明。此地確實是最佳之選。”
許褚在一旁聽得雲裏霧裏,忍不住撓了撓頭:“主公,咱們啥時候開始挖?俺老許早就手癢癢了。”
袁尚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急,前期準備工作還有很多。先要平整土地,還要從各地調集工匠。這些事情,都要交給徐庶去安排。”
“嘿嘿,末將聽主公的。”許褚咧嘴一笑,又忍不住問道,“主公,那俺老許能幹些啥?”
袁尚沉吟片刻,指著遠處的一片樹林說道:“你就帶著一隊人馬,去那裏砍伐一些木材,用來搭建工匠們的臨時居所。記住,要挑選結實耐用的木料,要蓋得牢固一些,能遮風擋雨。”
“得嘞!保證完成任務!”許褚興奮地抱拳領命,帶著人馬,雄赳赳氣昂昂地向樹林走去。
看著許褚遠去的背影,袁尚忍不住搖了搖頭,這家夥,還真是個閑不住的主。不過,有他在,幹活的效率倒是能提高不少。
袁尚站在新窯的選址上,看著忙碌的人群。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