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滅口

字數:4183   加入書籤

A+A-


    經開封府仵作檢驗,四娘是死於劇毒,烏頭毒。
    四娘現在遍身毒斑,老仵作說道:“死者,身上的毒斑呈紫色,據你們所說,生前呼吸喘促,掙紮不停,想來是心腹絞痛,死後身體又僵硬強直,確是烏頭毒。”
    烏頭本是一味中藥,不過入藥需炮炙,去掉皮尖來減除毒性,若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生品烏頭,很容易致死。
    聽完仵作的分析,真金又詳細查了四娘的攤子。
    經銀針試驗,四娘還沒吃完的水飯裏有毒,銀針瞬間變黑。
    其他客人並無中毒跡象,真金猜想,這毒並不是下在鍋裏和麵裏,其他廚具和麵食上也並沒有毒。
    可這下奇怪了。
    方才,真金一直在場,凶手是怎麽在光天化日之下往四娘的碗裏下毒呢?
    遠二郎想了想道:“有沒有可能是碗裏有毒,四娘的碗小一些,應該是她平日裏專用的。”
    “大概如此。”真金點頭道。
    此時,從遠處跑來了兩個孩童,看到了四娘的屍身,立刻走不動路了。
    “娘……”兩個孩童異口同聲地喊道。
    兩人看上去都是十歲出頭的樣子,一男一女,已經是哭得泣不成聲。
    真金上前安慰了一會,才知男孩喚作孝哥兒,女孩喚作晚亭,兩人是龍鳳胎雙生的兄妹。
    四娘正是他們的娘親。
    爹爹早年過世了,孝哥兒兄妹倆從小和娘親相依為命。
    可憐的孩子,十幾歲又沒了娘親。
    看著他們,真金仿佛想起了他和妹妹真鈴,不禁有些傷感。
    “你們家裏在汴梁可還有其他親人?”
    孝哥兒搖了搖頭。
    “老家可還有親人?”
    孝哥兒又搖了搖頭。
    真金又道:“跟我來潛火軍打下手吧。”
    孝哥兒猶豫了下,問道:“潛火軍是做什麽的呢?”
    “放火,滅火,守護一方百姓平安。”真金答道。
    孝哥兒看了一眼妹妹,又問:“我去了潛火軍,能養活妹妹嗎?”
    “有我一口吃的,你們兄妹兩個就餓不著。”
    “那我去。”
    隨後真金把孝哥兒交予了張擇端,讓他先在防火營裏打雜。
    剛剛查到四娘的下落,沒想到四娘便遭到毒害。
    什麽人會比他們還快?他們為何要急於滅口?甚至不惜對無辜之人下此毒手。
    更讓真金擔憂的是,他懷疑,隊伍裏會不會有了對手的密探。
    跟他前去追查四娘下落的人中,除了張擇端之外,便是遠二郎和包三將的舊人。
    他們料想應該不會是密探。
    那消息是怎麽泄露的呢?
    望火樓四通八達,很有可能是一個往外互通消息的漏洞所在。
    甚至他撲火營士兵呢,人員眾多,他更加難以保證個個清白。
    這個想法跳入腦海之後,真金絲毫不敢再大意了。
    要查暗探,也不能明目張膽,以免打草驚蛇。
    這件事情,他隻與遠二郎商量了一下。
    遠二郎自然是鬼點子多,之後果然拿出了個主意。
    下一步,自然是要引蛇出洞。
    言歸正傳,當務之急還是要趕緊向太子匯報。
    真金連太子的麵也沒有見到,李部童是單獨稟報了太子。
    隔著窗戶,太子的身影隱約可見。
    聽說葉舒黎娘子生前患了重病,太子有些驚訝,之後又是長籲短歎,道:“我竟然不知,我竟然不知啊……”
    可惜的是,四娘遺憾身死,而且一點線索沒有留下來。
    太子又道:“偏偏那麽巧合?四娘剛巧就被害了?我們的對手比我們想象的要厲害多了,背後的鬼手到底是誰?”
    李部童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
    當務之急,是要找到葉舒黎的貼身女使海棠。
    起火前,葉舒黎既然遣返了廚娘,能知道她近況的人,恐怕隻有海棠了。
    不過,海棠二字想來不是她的真名。
    這倒是個難題。
    此時,太子倒是提供了一些線索。
    海棠應該是曹州人士,據太子回憶說,海棠除了擅長茶道之外,還擅長培育花卉,尤其擅長種植牡丹。
    她可以通過接花的方式,移植牡丹,一株牡丹花,變出千樣色。
    這是曹州人的獨家絕活。
    據說,曹州所產千葉牡丹,顏色殊麗,小有名氣,不過尋常人見不到。
    恰恰像曹州牡丹這樣的名貴花卉,在葉舒黎的院子倒是還有幾株,這便是海棠的傑作。
    海棠不僅擅長種花,她的脖子後麵還有一個紅色胎記,形似海棠。
    因此她才得名海棠。
    曹州人士的口音與汴梁人士十分接近,這一點沒法展開調查。
    海棠胎記倒是一個很重要線索。
    真金分析,海棠擅長茶藝,當從各處茶坊暗訪下去。
    除此之外,便是從花卉下手,汴梁的花卉生意十分成熟。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早成了文人墨客們必備的四藝。
    久而久之,成為風氣,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無不效仿。
    到了什麽季節,汴梁的街頭便會飄蕩著什麽花香。
    牡丹、芍藥、菊花、梅花、杏花、海棠……
    其中,牡丹最受追捧。
    汴梁城外近郊,多是花戶們精心培育的花圃,專門種植各類觀賞花卉,其中便以牡丹居多。
    尤其是到了春天,花戶們紛紛進城,街頭四處可見小販們挑著花擔,走街串巷,吆喝著賣花的歌聲。
    像汴梁大多數行業一樣,大一些的花卉生意人一般要加入行會,花團便是汴梁最大的行會,負責從產地收購花卉,運到汴梁城內的花市售賣。
    上至行會團體,下至城郊花戶。
    先茶坊,後花行。
    如果沒有好的辦法,便隻能一路查下去了。
    喜歡大宋潛火隊請大家收藏:()大宋潛火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