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劉寄奴投軍露鋒芒 戰孫恩威名震天下

字數:6132   加入書籤

A+A-


    且說劉裕,心懷壯誌,別了家人,一路風塵仆仆,直奔冠軍孫無終的軍營而去。
    那日,軍營門前,軍旗獵獵作響,兵士們穿梭往來,好不熱鬧。
    劉裕走上前,報名參軍。
    軍吏見他雖衣衫簡樸,但氣質非凡,不同於常人,便引他去見孫無終。
    孫無終一見劉裕,隻見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心中已生了幾分好感。
    細細打量一番後,孫無終開口問道:“你叫什麽名字?為何來投軍?”
    劉裕拱手答道:“小人名叫劉裕,見天下大亂,百姓受苦,特來投軍,欲為朝廷效力,平定叛亂。”
    孫無終聞言,點了點頭,又問道:“你可會武藝?”
    劉裕道:“小人自幼習武,雖不敢說武藝高強,但也頗有些力氣,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孫無終見他說得誠懇,心中更是歡喜,便道:“好,你既有報國之心,又有武藝在身,我便收你為親信士兵。日後若立有功勞,自有封賞。”
    劉裕大喜,連忙叩頭謝恩。
    自此,他便在軍中勤練武藝,與軍士們同甘共苦,深得人心。
    不久,孫無終見他是個可用之才,便提拔他做了司馬。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晉安帝隆安三年,即公元400年的冬天。
    寒風凜冽,東晉王朝風雨飄搖。
    會稽之地,孫恩揭竿而起,號稱“長生人”,誓要推翻東晉朝廷。
    晉安帝聞訊大驚,急命衛將軍謝琰、前將軍劉牢之率軍征討。
    劉牢之威名遠揚,他早聞劉裕之名,知其勇猛智謀,特遣人相邀。
    劉裕接信,欣然應允,隨即整裝前往劉牢之軍營。
    初至軍中,劉牢之即命他率數十精銳,前往偵察敵情。
    劉裕領命,帶領眾將士,悄然而行。
    山路崎嶇,林木蔥鬱,劉裕心中警惕,生怕驚動敵兵。行至一處幽深山穀,忽聞山鳴穀應,人聲鼎沸。
    劉裕心中一凜,知是敵兵埋伏,急忙對身旁將士低聲道:“大家小心,敵兵埋伏在此,切勿驚動他們。”
    眾將士聞言,皆屏氣凝神,小心翼翼。
    未及多想,隻見四周山崖之上,敵兵如潮水般湧來,數千之眾,將劉裕等人團團圍住。
    敵兵見劉裕等人人少,以為手到擒來,紛紛呐喊著衝上前來。
    劉裕見狀,麵無懼色,大喝一聲:“爾等叛逆,安敢犯我晉土!”
    隨即挺起長刀,躍馬衝入敵陣。
    隻見劉裕刀光閃爍,如電如虹,所到之處,敵兵紛紛倒地。
    他身手敏捷,左劈右砍,前刺後撩,宛如戰神下凡。
    一敵兵揮刀砍來,劉裕側身一閃,順勢一刀劈去,那敵兵應聲而倒。
    又一敵兵從側後偷襲,劉裕耳聽八方,頭也不回,反手一刀,將那敵兵斬於馬下。
    劉裕身邊的士兵們,見主將如此勇猛,士氣大振,也紛紛挺槍揮劍,跟著劉裕一起衝殺。
    孫恩軍中的小頭目見狀,大驚失色,喊道:“此人勇猛無比,快退!”
    但劉裕已殺紅了眼,哪裏肯放他們走?
    他緊追不舍,刀刀致命,敵兵被殺得潰不成軍。
    一時間,山穀中喊殺聲震天動地,血染紅了山石草木。
    然而,劉裕雖勇,但畢竟人數懸殊,漸漸體力不支。
    他心中明白,若無援兵,今日恐難生還。
    正焦急間,忽聞遠處馬蹄聲震天響,原來是劉牢之之子劉敬宣,率領騎兵主力及時趕到。
    劉敬宣見父親麾下勇士劉裕被圍,心中焦急萬分,大喝一聲:“兄弟們,隨我衝!”
    隨即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騎兵們如虎添翼,跟著劉敬宣一起衝殺。
    孫恩軍見援兵已到,心知不敵,紛紛逃竄。
    劉裕與劉敬宣會合,兩人並肩作戰,殺得敵兵人仰馬翻。
    經過一番激戰,終於斬殺敵軍上千人,收複了失地。
    劉裕此戰英勇無比,一人敵千,威震敵營。
    眾將士皆對他欽佩不已,劉裕也趁勝追擊,平定山陰,孫恩逃回到海上。
    隆安四年五月,孫恩攻克了會稽,殺衛將軍謝琰。
    消息傳來,東晉朝廷一片震驚。
    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二月,孫恩又率義軍自浹口登陸,進攻句章。
    劉牢之聞訊,派劉裕守句章城。
    句章城小,士兵隻有數百人,劉裕麵臨巨大壓力。
    他深知此戰關乎全局,不敢有絲毫懈怠。
    孫恩率義軍攻打句章城,劉裕堅守不出。
    城內兵力薄弱,難以長時間抵抗。
    劉裕心生一計,命人在夜間把軍旗扯下,把精銳部隊埋伏起來,製造出城中人馬已撤的假象。
    第二天一早,城門大開,城樓上隻看見數個老弱殘兵。
    孫恩手下喊話詢問劉裕的去向,樓上答話說:“劉裕昨天夜裏已經偷偷溜走了。”
    孫恩的部下信以為真,爭先恐後地進城搶奪財物。
    就在這時,劉裕埋伏的部隊突然殺出,如天降神兵。
    孫恩大軍措手不及,頓時大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裕手持長刀,身先士卒,衝入敵陣。他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敵兵紛紛倒下。
    孫恩見狀,大驚失色,急忙指揮部隊撤退。
    但劉裕豈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緊追不舍,一路斬殺敵兵無數。
    孫恩大敗,隻得放棄攻打句章城,轉而向滬瀆進軍。
    劉裕緊追不舍,繼續跟蹤阻擊孫恩。
    海鹽令鮑陋派他的兒子鮑嗣之,率領吳地士卒一千人隨同劉裕作戰。
    鮑嗣之年輕氣盛,請求做部隊的前鋒,劉裕勸阻未果。
    兩軍交戰時,鮑嗣之輕敵冒進,被義軍殺死。
    劉裕見狀,心痛不已,但他知道此時不能亂了陣腳。
    他一邊交戰一邊撤退,所帶領的軍卒幾乎全部傷亡。
    劉裕率殘兵退到剛開始接戰的地方,心中暗自思量:“此時若讓敵兵看出我軍已潰不成軍,必來追擊。我須得想個辦法,穩住陣腳。”
    於是,他命令兵卒脫下死人的衣服拿走,用來顯示自己從容不迫。
    義軍見了後,滿腹狐疑,不敢逼近。
    劉裕見敵兵猶豫不前,突然高聲呐喊,指揮軍隊回頭再戰。
    義軍以為又中了埋伏,頓時大亂,紛紛掉頭撤退。
    孫恩攻陷了滬瀆,殺死了包括太守袁崧在內的四千多人。
    但他也知道,劉裕是個難纏的對手,心中對他頗為忌憚。
    六月,孫恩率領十多萬部隊,乘坐戰艦一千多艘,突然進攻丹徒,兵臨建康北大門。
    東晉朝廷震驚,急忙調兵遣將防衛京師。
    劉裕接到命令後,率部星夜兼程馳援京師。
    他與孫恩的部隊同時到達丹徒,雖然部眾不足一千人,但士氣高昂。
    兩軍對峙,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劉裕望著敵兵如潮如湧,心中毫無懼色。
    他大喝一聲:“兄弟們,今日乃我輩報國之時,拚死一戰,誓守京師!”
    眾將士聞言,皆熱血沸騰,齊聲高呼:“願隨將軍,誓死一戰!”
    隨即,劉裕率領所部奔擊,如猛虎下山。
    孫恩軍雖多,但見劉裕軍勇猛無比,心中也生了幾分怯意。
    兩軍交戰,劉裕身先士卒,刀刀見血。
    他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敵兵紛紛倒下。
    經過一場激戰,劉裕大破義軍,投崖赴水死者甚眾。
    孫恩失利,被迫放棄攻打建康的計劃,分兵襲取北岸之廣陵,殺三千人。
    孫恩率主力北取鬱洲,晉將高雅之被擒。
    八月,劉裕率水軍追至鬱洲,與孫恩軍再次交鋒。
    兩軍在水麵上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劉裕站在船頭,手持長刀,指揮若定。
    他命令水軍將士奮勇殺敵,不得有絲毫退縮。
    孫恩軍見劉裕軍如此勇猛,心中也慌了神。
    他們紛紛抵抗,但哪裏是劉裕軍的對手?
    經過一番激戰,劉裕再次大敗孫恩,斬俘無數。
    孫恩敗退,心中不甘。
    他整頓兵馬,準備再次進攻。
    然而,劉裕豈會給他這個機會?
    他趁勝追擊,十一月追孫恩至滬瀆、海鹽等地。
    孫恩又從海鹽逃到臨海。
    他的部下被劉裕殺了不少,擄來的三吳地區的男女,有的逃了,有的死了。
    臨海太守辛景趁機反擊,把孫恩打得走投無路,隻好跳進海裏,去做了那水中的妖孽。
    就這樣,孫恩徹底覆滅了。
    接下來,劉裕還將參與哪些戰鬥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