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齡石妙策定北城,智勇雙全取蜀都

字數:5420   加入書籤

A+A-


    且說那蜀人,為了抵禦外敵侵犯,築起了南北兩座堅城,猶如雙峰並峙,守衛著蜀地的安寧。
    北城依山傍水,地勢險要,城牆高聳,兵強馬壯,宛如鐵壁銅牆;
    南城則地勢平坦,雖不如北城險峻,卻也易守難攻。
    眾將領聚於中軍帳內,議論紛紛,皆言應先取南城,穩紮穩打,逐步推進。
    這時,一員大將挺身而出,隻見他身披鎧甲,手持長槍,英姿颯爽,
    正是那智勇雙全的朱齡石。
    他搖了搖頭,朗聲說道:“諸位將軍,打堅固之地固然艱難,但若能找到其破綻,便易如反掌。
    我意,先攻北城,待其破,賊人必亂,南城自然手到擒來。此乃一勞永逸之策!”
    眾將聽罷,雖心有疑慮,但見齡石神色堅定,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便也點頭稱是,決定依計而行。
    於是,大軍浩浩蕩蕩,直奔北城而去。
    那北城守軍雖勇,怎奈齡石用兵如神,他指揮若定,將士們前仆後繼,攻勢如潮。
    隻見城頭上箭如雨下,晉軍卻毫不退縮,雲梯、衝車一齊上陣,喊殺聲震天動地。
    不過半日,北城便告破,侯暉、譙詵等將領戰死沙場,蜀軍大敗而逃,棄甲曳兵而走。
    朱齡石乘勝追擊,又率大軍轉向南城。
    隻見那南城守兵早已聞風喪膽,跑得無影無蹤,城中空無一人,隻留下幾麵殘破的旗幟在風中飄揚。
    朱齡石大笑,命人將兩座堡壘拆除,棄船步行,繼續進軍,勢如破竹。
    此時,另一路大軍由臧熹率領,從中水殺來。
    臧熹英勇無比,他手持大刀,身先士卒,陣斬蜀將譙撫之,將蜀吏譙小苟打得落花流水,占領了廣漢。
    他留下兵士守衛,自己則帶著親軍,快馬加鞭,前來與齡石會合。
    兩軍合兵一處,士氣高昂,直奔成都而去。
    那譙縱接連收到敗報,嚇得魂飛魄散,他麵如土色,手足無措,連忙扔下成都,倉皇而逃。
    他女兒年方二八,生得貌美如花,卻哭得梨花帶雨,勸道:“父親,你逃也逃不掉,隻會自取其辱。
    何不如到祖宗墓前,一死了之,也落得個清白。”
    譙縱卻執迷不悟,他狠心告別祖墓,奪路而逃,全然不顧女兒的哀求。
    他女兒見狀,心如死灰,竟在墓邊一頭撞死,香消玉殞。
    這姑娘真是剛烈無比,可惜生在譙家,命運多舛,令人扼腕歎息。
    再說那譙道福,聽說平模失守,急忙從涪城撤兵回來支援。
    路上恰遇譙縱,見他狼狽不堪,不禁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他厲聲喝道:“大丈夫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這樣輕易地扔了,你以後何去何從!
    人生總有一死,有何可怕!”
    說罷,他拔劍便扔,那劍如流星般飛去,正中譙縱的馬鞍。
    譙縱嚇得魂飛魄散,撒腿就跑,手下也都散了。
    他無路可走,隻好解下帶子,想要自盡。
    這時,巴西人王誌衝了出來,一刀砍下譙縱的頭顱,獻給了朱齡石。
    譙道福見狀,心中悲憤交加,他將金銀財寶都散了,犒賞軍士,準備與晉軍背水一戰。
    然而,軍士們拿了賞錢,卻都散了,譙道福孤身一人,遠逃而去,卻被巴民杜瑾抓住,也送到了齡石軍前。
    朱齡石已進成都,他下令將譙縱的親戚都殺了,以儆效尤,其餘的人則不予追究。
    等譙道福被抓來,因他是譙家宗族,也被砍頭示眾。
    那蜀國尚書令馬耽,見大勢已去,便將府庫都封了,留給晉軍,企圖以此求饒。
    朱齡石卻將他流放到越雟。
    馬耽歎了口氣,苦笑道:“朱公齡石不送我進京,無非是想殺我滅口。我命休矣!”
    他本想求榮,卻反受其辱,後悔也來不及了。
    於是,他洗漱了一番,整理好衣冠,用繩子吊死了自己。
    過了一會兒,齡石的使者便來了,果然是來殺他的。
    一見馬耽已經死了,便戮了他的屍首,回去複命。
    朱齡石平定蜀地,功高蓋世,他趕緊派人送捷報給朝廷。
    且說那朝廷接到捷報,龍顏大悅。
    皇帝下詔命齡石監管梁、秦州六郡的軍事,還賜給他豐城縣侯的爵位,以示嘉獎。
    這消息一傳開,滿朝文武皆來道賀。
    齡石卻謙遜道:“此功非我一人之功,乃全軍將士用命之功。
    若無劉裕大人之妙計,我等豈能如此順利平定蜀地?”
    眾臣聞言,皆點頭稱是,對齡石的謙遜之態讚不絕口。
    那劉裕乃朝中重臣,智謀過人,此次平定蜀地之計,便是他出的。
    眾臣皆知,此次論功行賞,劉裕必受重用。
    這時,一員大臣站了出來,笑道:“齡石大人太過謙遜了。
    你等英勇善戰,智勇雙全,此乃天下共知。
    劉裕大人雖智謀過人,但若無你等執行得力,豈能成功?”
    朱齡石聞言,哈哈大笑,道:“大人言之有理。我等雖有些微功,但若無朝廷支持,劉裕大人妙計,豈能成就此大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臣聞言,皆點頭稱讚,對齡石的見識和胸襟表示欽佩。
    那皇帝見狀,也十分高興,笑道:“齡石愛卿言之有理。
    此次平定蜀地,乃全軍將士之功,朕必論功行賞。”
    說罷,他轉頭看向劉裕,笑道:“劉裕愛卿,你此次出謀劃策,功不可沒。
    朕定要重重賞你。”
    劉裕聞言,連忙跪拜道:“陛下隆恩浩蕩,臣願繼續為朝廷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帝聞言,大笑不止,道:“劉裕愛卿太過謙遜了。
    你等忠君愛國,朕心甚慰。此次封賞,你等皆當受之無愧。”
    眾臣聞言,皆歡呼雀躍,對皇帝的英明決定表示讚同。
    那齡石也笑道:“陛下英明神武,我等願繼續為朝廷效力,共謀大業。”
    皇帝聞言,心中大喜,命人擺宴慶賀。
    那宴會上,眾臣推杯換盞,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熱烈非凡。
    劉裕與齡石也相視而笑,心中皆知,此次平定蜀地,不僅為他們贏得了榮譽和封賞,更讓他們收獲了眾將士的尊敬和愛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那齡石忽道:“陛下,此次平定蜀地,雖有些微功,但若無眾將士用命,豈能成功?
    臣願將此次封賞之部分,分給眾將士,以表臣之心意。”
    皇帝聞言,大驚失色,道:“齡石愛卿,此乃你等應得之封賞,豈能輕易讓出?”
    齡石笑道:“陛下,臣等身為將領,自當以身作則。
    若隻知索取,不知奉獻,豈能服眾?
    臣願將此次封賞之部分,分給眾將士,以激勵他們繼續為朝廷效力。”
    皇帝聞言,感動不已,道:“齡石愛卿,你等忠君愛國,朕心甚慰。
    此次封賞,你等皆當受之無愧。
    但既你等有此心意,朕便準了。”
    眾臣聞言,皆歡呼雀躍,對齡石的慷慨之舉表示敬佩。
    那齡石也笑道:“謝陛下隆恩。臣等願繼續為朝廷效力,共謀大業。”
    那劉裕也笑道:“齡石大人此言甚是。
    我等身為將領,自當以身作則。
    此次封賞,臣也願將部分分給眾將士,以表臣之心意。”
    皇帝聞言,更加感動,道:“劉裕愛卿,你等忠君愛國,朕心甚慰。
    此次封賞,你等皆當受之無愧。但既你等有此心意,朕便準了。”
    眾臣聞言,皆歡呼雀躍,對劉裕的慷慨之舉也表示讚賞。
    那宴會上,氣氛更加熱烈,眾臣推杯換盞,歡聲笑語不斷。劉裕與相朱齡石視而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
    他們知道,這次平定蜀地,不僅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也為他們自己贏得了榮譽和尊重。
    想知道具體封賞了什麽,咱們下回再說。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