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劉裕怒伐司馬休之 江陵城下一決雌雄

字數:6329   加入書籤

A+A-


    晉安帝為了獎勵劉裕,再次頒發詔令,任命他為太傅、揚州牧,還特地配備了二十人的羽葆鼓吹,那陣仗,好不威風。
    但劉裕這人,挺會拿捏分寸,隻接受了那羽葆鼓吹,其他的官職和榮耀,他都一一推辭了,擺出一副淡泊名利的姿態。
    晉安帝見狀,也不好多說什麽,便又封劉裕的次子劉義真為桂陽縣公。
    這一來,劉裕家那是風光無限,父子倆都成了朝中的紅人,走在街上,人們都得投來羨慕的眼光。
    話說這司馬休之的兒子司馬文思,繼承了譙王的爵位,卻是個暴躁凶狠的主兒,整天亂交朋友,惹是生非。
    劉裕早就看他不順眼了,心裏憋著一股火。
    有一天,司馬文思竟然打死了都城的一個小官吏,這事兒被有關部門告發了。
    皇帝一聽,大怒,下令處死他的那些黨羽,但念在司馬家的份上,饒了司馬文思一命。
    司馬休之在江陵聽到這事兒,心裏那個慌啊,趕緊上書請罪,希望劉裕能高抬貴手。
    劉裕卻冷笑一聲,讓把司馬文思押送到江陵,交給司馬休之自己處理。
    司馬休之無奈,隻好上書請求廢除司馬文思的王位,同時寫信給劉裕道歉,但那字裏行間,卻透著一股子諷刺的意味。
    劉裕看了那信,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心想:“這司馬休之,真是不知好歹!”
    於是,他讓江州刺史孟懷玉同時監管豫州六郡,其實就是監視司馬休之的一舉一動。
    第二年,劉裕又找了個借口,抓了司馬休之的次子司馬文質和侄子司馬文祖,都賜死了。
    這事兒一出,朝野震驚,都知道劉裕和司馬休之之間的梁子算是結大了。
    劉裕心裏明白,和司馬休之的這一戰,已經在所難免。
    於是,他自己兼任荊州刺史,親自出兵討伐司馬休之。
    臨行前,他把府中事務交給了弟弟中軍將軍劉道憐管理,劉穆之作為副手,大事小事都由劉穆之決定。
    劉裕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那大軍沿著長江逆流而上,戰船如龍,旌旗飄揚,好不壯觀。
    司馬休之得知劉裕親自出兵,心裏也是一緊。
    但他知道,這一戰避無可避,於是上書羅列劉裕的罪名,試圖爭取輿論的支持。
    同時,他還聯合了雍州刺史魯宗之和魯宗之的兒子竟陵太守魯軌,一起抵抗劉裕的軍隊。
    劉裕聽說司馬休之聯合了魯宗之父子,心裏並不慌張。
    他深知,打仗打的是人心和士氣。
    於是,他想招降司馬休之的錄事韓延之,希望他能識時務,歸順自己。
    但韓延之卻是個硬骨頭,他堅決拒絕了劉裕的招降。
    劉裕見狀,也不強求,隻是冷冷地笑了笑,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接著,劉裕派參軍檀道濟、朱超石帶著步兵騎兵從襄陽出發,一路奔襲司馬休之的軍隊。
    同時,他還命令江夏太守劉虔之準備糧食,等待大軍的到來。
    劉虔之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立即組織人手開始籌備糧食。
    他深知,這一戰關乎劉裕的勝負,也關乎自己的身家性命。
    然而,就在劉虔之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魯軌卻帶著一隊人馬悄悄摸了過來。
    他們趁著夜色,悄無聲息地包圍了劉虔之的營地。
    劉虔之得知魯軌來襲,心中一驚,但隨即鎮定下來。
    他迅速組織人手進行抵抗,但魯軌的人馬卻十分凶猛,一時間,雙方陷入了激烈的戰鬥。
    “劉虔之,你識相的就快投降吧!
    劉裕已經自身難保了,你何必為他賣命?”
    魯軌在戰場上大聲喊道,試圖動搖劉虔之的軍心。
    劉虔之卻毫不畏懼,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劍,大聲喝道:“魯軌,你休要張狂!
    我劉虔之誓死效忠劉裕將軍,絕不會投降你這等叛賊!”
    雙方你來我往,戰況異常激烈。
    劉虔之雖然勇猛,但終因寡不敵眾,漸漸陷入了困境。
    魯軌見狀,親自衝上前去,與劉虔之展開了殊死搏鬥。
    兩人戰了幾十回合,都不分勝負。
    但魯軌畢竟年輕力壯,體力比劉虔之要好得多。
    漸漸地,劉虔之開始力不從心,動作也變得遲緩起來。
    魯軌瞅準時機,猛地一揮長劍,刺向了劉虔之的胸膛。
    劉虔之躲閃不及,被長劍刺中,鮮血頓時染紅了他的衣襟。
    “劉虔之,你完了!”
    魯軌大笑著說道,手中長劍再次揮起,準備給劉虔之致命一擊。
    劉虔之強忍著劇痛,瞪了魯軌一眼,眼中充滿了不屈和憤怒。
    但就在這時,魯軌的長劍已經狠狠地劈了下來,劉虔之就此倒在了血泊之中。
    就這樣,劉虔之為了效忠劉裕,為了守護自己的信念,英勇地獻出了生命。
    而魯軌則帶著人馬,繼續向著劉裕的大軍進發,一場更大的戰役,即將在江陵城下拉開序幕……
    劉裕又派出了女婿振威將軍徐逵之,帶著參軍蒯恩、王允之、沈淵子等一眾將領,從江夏口浩浩蕩蕩地出發,直奔魯軌的營地而去,準備與他對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魯軌這廝狡猾得很,早就設下了埋伏。
    他派人引誘徐逵之深入險境,然後突然發動攻擊。
    徐逵之猝不及防,被魯軌的伏兵打了個措手不及,最終戰死沙場。
    王允之和沈淵子見狀,急忙率軍前去救援。
    可是,魯軌的軍隊如狼似虎,他們兩人雖然勇猛無比,但終究還是寡不敵眾,先後戰死在了亂軍之中。
    隻有蒯恩,他穩重不動,見勢不妙,立刻率領剩餘的軍隊撤退。
    他指揮若定,軍隊在他的帶領下,有序地撤離了戰場,安全返回了營地。
    劉裕聽到這個消息,大怒不已。
    他拍案而起,決定親自帶著將領們渡江,去為徐逵之等人報仇。
    魯軌和司馬文思得知劉裕親征,也絲毫不敢懈怠。
    他們率領著四萬大軍,在江邊嚴陣以待。
    他們在陡峭的岸邊列陣,岸邊有幾丈高。
    劉裕的軍隊望著那高聳的岸邊,沒人敢輕易爬上去。
    劉裕氣得不行,他瞪大眼睛,揚起胡子,穿上鎧甲,衝在前麵做出要跳上去的樣子。
    將領們見狀,紛紛上前勸阻,可是劉裕已經怒不可遏,根本聽不進去。
    主簿謝晦拉住劉裕的胳膊,苦苦勸道:“將軍,您不能這樣啊!
    您要是有個閃失,我們可怎麽辦?”
    劉裕頭上青筋暴起,拔劍指著謝晦吼道:“你再攔我,我就殺了你!”
    謝晦卻從容不迫地說:“天下可以沒有我謝晦,但不能沒有您劉裕啊!”
    劉裕聽了這話,稍微愣了一下,但心中的怒火仍然難以平息。
    就在這時,將軍胡藩挺身而出。
    他見劉裕如此決絕,知道再勸也沒用,於是靈機一動,用刀頭在岸邊挖了個能放腳指頭的小坑。
    他踩著這些小坑,一步步地爬了上去。
    後麵的士兵見狀,也紛紛效仿胡藩,踩著這些小坑,一個個地爬了上去。
    他們奮力作戰,與魯軌的軍隊展開了殊死搏鬥。
    魯軌的軍隊稍微後退了一些,劉裕見狀,立刻指揮軍隊上岸。
    劉裕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奮勇殺敵。
    他的身影在戰場上如同一道閃電,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魯軌和司馬文思見狀,心中大驚,他們沒想到劉裕竟然如此勇猛。
    不一會兒,魯軌和司馬文思的軍隊就敗下陣來。
    劉裕乘勝追擊,一路追殺,直逼江陵城下。
    司馬休之、魯宗之、韓延之等人見狀,知道大勢已去,紛紛棄城逃跑。
    隻有魯軌,他還不甘心失敗,退到石城防守。
    劉裕派閬中侯趙倫之、參軍沈林子攻打魯軌,另外派內史王鎮惡帶著水軍追趕司馬休之等人。
    司馬休之逃到半路上,聽說石城被攻,心裏那個慌啊。
    他想和魯宗之收兵去救援石城,可是還沒等他們趕到,就見魯軌狼狽地逃了過來。
    魯軌一臉狼狽,氣喘籲籲地說:“石城已經被攻陷了,我們快逃吧!”
    司馬休之聞言,心中一涼,知道大勢已去。
    他們一行人隻好繼續往西逃,一直逃到了後秦。
    可是後秦也不是他們的避風港,他們在這裏也受到了冷落和排擠。
    這時候,司馬道賜這個司馬休之的親戚,卻在這個時候起了反心。
    他和副將王猛子密謀刺死了青冀二州刺史劉敬宣,響應司馬休之。
    可是他們的陰謀很快就敗露了。劉敬宣的部下得知消息後,立刻起兵攻打司馬道賜。
    他們個個奮勇當先,誓要為劉敬宣報仇。
    司馬道賜和王猛子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司馬道賜被當場打死,王猛子也被剁成了肉泥。青冀二州又平定了下來。
    劉裕在戰場上屢戰屢勝,他的威名傳遍了四方。
    他率領著大軍凱旋歸來,一路上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
    那麽,劉裕凱旋歸來後,皇帝對他有何賞賜呢?
    是加官進爵,還是賜金賞銀?
    這一切,都請看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