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恭帝無奈讓江山 宋王登基建新朝

字數:5571   加入書籤

A+A-


    當下,宮廷裏就像炸開了鍋,傳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消息:安帝,那個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突然暴崩了!
    這消息就像一陣狂風,呼啦啦地吹遍了皇宮的每一個角落,也吹進了德文的耳朵裏。
    德文心裏跟明鏡似的,這事兒肯定沒那麽簡單,其中必有蹊蹺。
    可是,他觀察四周,宮廷內外早已經被劉裕的手下控製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
    他孤身一人,能怎麽辦呢?
    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接受了這個現實,勉強登上了帝位,曆史上稱他為晉恭帝。
    元熙元年,新帝德文按照老規矩,立了王妃褚氏為皇後,大赦天下,給百官加官進爵。
    這一係列儀式,表麵上看起來莊嚴肅穆,可德文心裏明白,這不過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罷了。
    與此同時,劉裕被封為了宋王,還得到了十郡的封地。
    他倒是挺“老實”,接受了封賞,還把都城遷到了壽陽。
    不過,他的野心可沒那麽容易滿足。
    他暗地裏跟朝臣們使眼色,要求給自己加封更多的特殊禮儀。
    恭帝德文不敢不答應。
    他下令讓劉裕戴上冕旒,建起天子的旌旗,出京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樂舞八佾,設鍾簴宮懸。
    就連劉裕的母親也被封為太後,兒子被封為太子。
    這架勢,簡直和晉朝皇帝沒什麽兩樣了,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了,轉眼間又過了一年。
    劉裕已年過六十了,他知道自己沒剩多少日子了,心裏急著要奪取皇位。
    可是,這種話怎麽好直接說出口呢?
    他想來想去,決定擺個宴會,請群臣們吃吃飯,喝喝酒,然後委婉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宴會那天,宮裏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裕捋著胡須,慢悠悠地開口說道:“想當年啊,桓玄那小子篡國,晉朝的國運就已經不咋地了。
    是我站出來,倡義興複,平定四海,功成業著,才得到了九錫的封賞。
    如今呢,我已經年邁體衰了,卻還備受寵榮。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啊,我心裏很是不安呐。
    我想啊,還是把爵位奉還,回京師養老算了。你們覺得怎麽樣?”
    群臣們聽了這話,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最後,隻好隨口敷衍了幾句,什麽“功德巍巍,福壽綿綿”的諛詞說了一大堆。
    可是,他們發現劉裕臉上並沒有露出喜色,反而顯得有些悵惆。
    宴會一直持續到日暮才結束。
    群臣們紛紛散去,心裏還是悶悶的,始終不明白劉裕到底是啥意思。
    中書令傅亮走出宮門後,忽然恍然大悟:“我曉得了!”
    他轉身又匆匆走回宮去。
    可是,宮門已經關上了。他隻好敲門請求見劉裕。
    劉裕見傅亮回來,不禁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喜色。
    傅亮知道自己已經猜中了劉裕的心意,便說道:“臣暫時應該回都中去一趟。”
    劉裕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
    傅亮跟劉裕道別之後,抬頭往天上看,隻見一顆長長的流星劃過天空,亮光照得整個晚上都亮堂堂的。
    他忍不住拍著大腿長歎一聲說:“我以前老是不信天上的星象能預示什麽,現在看來,天象還真是挺準的啊!”
    第二天一早,傅亮就騎著馬飛快地往都城趕去了。
    在都城裏,傅亮開始四處奔走,跟朝中的大臣們拉關係,為劉裕奪權做準備。
    他明白,這種事不能急,得慢慢來。
    於是,他暗地裏聯係那些對劉裕有好感,或者想討好劉裕的大臣。
    劉裕在壽陽也急得團團轉,天天盼著傅亮的好消息。
    他每天都派人去打聽都城的情況,心裏琢磨著下一步該怎麽走。
    他知道,自己離奪權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過了幾天,傅亮終於從都城傳來了好消息。
    他派人來告訴劉裕,說已經準備好了皇帝的詔書,讓劉裕進京輔佐朝政。
    劉裕一聽,高興得不得了。
    他馬上留下四個兒子中的義康守在壽陽,又讓參軍劉湛當長史,負責處理府裏的事務。
    然後,他帶著自己的親兵,當天就出發,往都城趕去了。
    劉裕一路上心情激動得不得了,他想象著自己即將登上皇帝寶座的情景,心裏美滋滋的。
    終於,他來到了都城。
    傅亮已經在這裏等了他好久,一見他來,便立即迎了上去,低聲說道:“宋王,一切都準備好了。”
    劉裕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接下來幾天,傅亮忙著逼迫恭帝禪位。
    他早已準備好了禪位的詔書,隻等恭帝簽字畫押了。
    恭帝看完詔書後,無奈地歎了口氣,對身邊的人說:“桓玄跋扈的時候,我們晉朝就已經失去了天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幸好有劉公恢複晉朝,讓晉朝得以延續,到現在已經快二十年了。
    我早就知道會有今天,所以禪位也是心甘情願的。”
    說完,提筆在詔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紅色的詔書傳遍了京城。
    詔書主要意思就是說:天命將盡,禪位宋王,嘉願無窮,洪業永存。
    這詔書傳出後,便由光祿大夫謝澹、尚書劉宣範捧著皇帝璽綬,送交宋王劉裕。
    同時,還附上了一封禪位書,上麵寫著:天命有終,禪位於宋,順應曆運,永終金德。
    劉裕得到禪位書後,還假意上表推辭,裝作很謙恭的樣子。
    這時晉恭帝已經被逼出宮,退居在琅琊王以前的府邸裏。
    百官們送走了舊主,迎來了新主,都揚揚得意。
    隻有秘書監徐廣還帶著哀容,似乎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痛心。
    劉裕推辭了三次,最後還是裝模作樣地接受了。
    太史令駱達搜集了幾十條天文符瑞的證據,來證明宋王受命於天。
    於是劉裕就在南郊築壇,祭告天地,然後回到宮中坐在太極殿上,接受百官的朝賀,並大赦天下。
    他把晉元熙二年改為宋永初元年,封晉帝為零陵王,遷居到以前的秣陵城,並派將軍劉遵考率兵防衛。
    這明擺著是監視故主的意思。
    宋主裕既即帝位,當然有尊親酬庸的典禮。
    他封賞功臣,加官進爵,一時間,朝廷上下喜氣洋洋。
    這日,劉裕在太極殿上設宴款待群臣。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裕開口說道:“朕能登上帝位,全靠諸卿鼎力相助。
    如今朕已即位,自當論功行賞。不知諸卿有何要求?”
    群臣聞言,紛紛起身謝恩。
    有人道:“陛下英明神武,臣等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不敢言功。”
    劉裕笑道:“卿等不必過謙。
    朕知卿等功不可沒,自當厚賞。”
    這時,傅亮起身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臣願為陛下鎮守邊疆,保境安民。”
    劉裕點頭道:“傅卿忠心耿耿,朕心甚慰。
    朕便封你為鎮南大將軍,鎮守荊州。”傅亮謝恩退下。
    接著,又有其他臣子上前請賞。
    有的說要加官晉爵,有的說要賞賜金銀財寶。
    劉裕一一應允,皆大歡喜。
    宴罷,群臣散去。
    劉裕坐在龍椅上,心中感慨萬千。
    他想起自己曆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帝位。
    然而,他也知道,這帝位來之不易。
    他必須勵精圖治,才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好皇帝,讓百姓們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欲知後事,請看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