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安帝遭勒命難延 劉裕密謀篡位急

字數:5868   加入書籤

A+A-


    幾聲尖銳而急促的胡哨,從遠方劃破長空,傳入傅弘之耳中。
    他心頭一緊,急忙回首,隻見夏兵如洪流般洶湧而來,塵土飛揚,馬蹄聲如雷貫耳。
    “義真,快走!”弘之大聲疾呼,同時抽劍出鞘,目光如炬。
    義真聞言,立刻催動坐騎,如離弦之箭般向前飛馳。
    弘之則與蒯恩留下,誓死斷後,抵禦追兵。
    夏兵如潮水般湧來,但在弘之和蒯恩的英勇抵抗下,初時竟被擊得節節敗退。
    然而,好景不長,兩人向東行進不久,夏兵又如影隨形地追了上來。
    “走一程,戰一場,這日子何時才是個頭啊!”
    蒯恩喘著粗氣,汗水濕透了衣背。
    弘之也是滿臉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他們知道,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就意味著死亡。
    義真在前麵帶著輜重車隊緩緩前行,那輜重車沉重無比,行得甚慢。
    弘之和蒯恩心急如焚,卻又不敢搶前越行,隻能一邊戰鬥,一邊焦急地等待。
    終於,天色漸暗,他們來到了青泥地界。
    就在這時,斜刺裏突然殺出一支敵兵,來勢洶洶。
    敵帥正是夏長史王買德,他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槍,威風凜凜。
    弘之咬緊牙關,拚著一死,奮力再戰。
    蒯恩也是毫不畏懼,兩人並肩作戰,誓死抵抗。
    然而,夏兵人數眾多,將他們團團圍住。
    箭如雨下,弘之和蒯恩的坐馬相繼被射倒,兩人也被擒獲。
    士兵們見狀,紛紛拚死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無一幸免。
    司馬毛修之因與義真走散,四處尋覓,卻不料冤家路窄,又遇到了王買德,被其擒獲。
    義真在亂戰中逃匿於草叢中,左右親隨都已散盡,輜重車也統統失去了。
    他孤身一人,形單影隻,倍感淒涼。
    他暗自嘀咕:“我的財物還在嗎?珍寶是否安然無恙?”
    然而,此刻他已顧不上這些身外之物,隻求能保住性命。
    天色已昏黑,義真辨不出路徑,心中絕望至極。
    他心想:“我恐怕是難逃一死了。”
    就在這時,他仿佛聽到了有人呼喚他的名字,聲音甚是熟悉。
    他心中一喜,匍匐著爬了出來,隻見眼前站著的正是參軍段宏。
    “義真,快跟我來!”段宏急切地說道。
    他迅速將義真背在背上,策馬飛遁。
    那馬兒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心情,四蹄生風,飛奔而去。
    終於,在段宏的拚死保護下,義真得以脫險。
    此時,另一邊,赫連勃勃正進攻長安。
    長安人民不堪其擾,紛紛起義逐走朱齡石。
    齡石無奈之下,隻得焚去宮殿,出奔潼關。
    然而,他卻被赫連昌截住去路,進退無路,最終束手就擒。
    朱超石是齡石的弟弟,他聞訊後急忙趕至蒲阪,欲探望兄長。
    卻不料也被夏人所執,送至勃勃軍前,與齡石一同被殺。
    勃勃聽聞傅弘之驍勇善戰,便迫令其投降。
    然而,弘之寧死不屈,勃勃惱羞成怒,因當時天氣嚴寒,便剝去弘之的衣物,將其裸置於雪窖之中。
    弘之在雪窖中叫罵不止,最終慘死。
    勃勃遂入長安,占據關中之地,野心勃勃,意圖統一天下。
    劉裕聽到青泥之戰失敗的消息後,心裏急得像火燒一樣。
    他不知道義真到底是死是活,下定決心要出兵報仇。
    侍中謝晦等人一個接一個地勸他,但他就是不聽,固執得很。
    就在這時候,段宏騎著快馬飛奔而來,告訴劉裕義真已經被救出來了。
    劉裕一聽這個消息,高興得不得了,心裏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馬上決定不再出兵了。
    夜幕降臨,劉裕獨自登上城北的高台,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感慨萬千。
    他深知,這天下即將大亂,而他自己也身處其中,難以自拔。
    他望著遠方,淚流滿麵,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悲涼。
    義真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彭城。
    然而,等待他的卻不是凱旋的榮耀,而是降職的詔令。
    他被降為建威將軍,並兼任司州刺史。
    盡管心中有些不甘,但義真知道,在這亂世之中,能保住性命已屬不易,便也默默接受了。
    與此同時,段宏因護駕有功,被晉升為黃門郎,並領太子右衛率,成為了皇宮中的一名重要侍衛。
    劉遵考也被召回東都,他的職位由毛德祖接替,毛德祖退守虎牢,以防禦可能的敵襲。
    然而,毛德祖的命運卻並不順利。
    不久之後,他竟被敵軍擒獲,這消息讓劉裕等人心頭一緊。
    他們深知,這亂世之中,生死無常,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犧牲品。
    後來,劉裕聽到赫連勃勃稱帝的消息,心裏頓時湧起了一股想要幹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誌。
    他想,既然赫連勃勃能在北方稱帝,自己為何不能在江南做一個天子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他開始密謀篡位,準備在晚年實現自己的皇帝夢。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劉裕開始大肆封賞親信。
    他欣然接受相國宋公的榮封,毫不客氣地領受九錫殊禮。
    他還尊自己的繼母蕭氏為宋公太妃,世子義符被任命為中軍將軍,輔佐相國府。
    在劉裕的封賞名單上,太尉軍谘祭酒孔靖被任命為宋國尚書令,青州刺史檀祗成為領軍將軍,左長史王弘升為仆射,從事中郎傅亮,蔡廓則被封為侍中,謝晦被任命為右衛將軍右長史,鄭鮮之為參軍,殷景仁為秘書郎。
    其他僚屬也均依照晉朝製度進行封賞,整個朝廷幾乎成了劉裕的私人天下。
    然而,在這眾多受封者中,卻有一人毅然拒絕了劉裕的封賞。
    他就是孔靖。
    孔靖氣節可嘉,他深知劉裕的野心,不願與其同流合汙,因此慨然辭去官職。
    劉裕雖然心中不悅,但也沒有強求。
    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人心難測,強求反而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於是,他硬生生把心頭的怒火壓了下去,繼續盤算著怎麽奪取皇位。
    劉裕根據一個預言,猜想著晉孝武帝昌明之後,還會有兩個皇帝接班。
    安帝是孝武帝的接班人,算是一代.
    這麽看來,晉朝的國運還沒到頭,應該還會有最後一個皇帝。
    可是劉裕已經等不及了.
    他心裏清楚,這種好機會千年難遇,一不小心就會溜走。
    劉裕悄悄地把中書侍郎王韶之叫到京城來,一起商量大事。
    “韶之啊,你知道我為什麽叫你來嗎?”劉裕用狡猾的眼神看著王韶之。
    王韶之心裏一哆嗦,趕緊彎腰回答:“我不知道,請相國告訴我吧。”
    劉裕冷笑了一聲,說:“我打算幹一件大事,需要你幫忙。
    你知道安帝現在在宮裏怎麽樣嗎?”
    王韶之心裏咯噔一下,他明白劉裕說的“大事”就是要篡奪皇位。
    他稍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實話實說:“安帝現在在宮裏,每天都有琅琊王司馬德文進宮守著,就連安帝吃的東西,也得先讓他嚐過才行。
    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下手的機會。”
    劉裕聽了,哼了一聲說:“機會不是等來的,得自己去創造。”
    王韶之隻好連連點頭答應。
    沒過多久,機會真的來了。
    司馬德文突然生病了,隻好搬到宮外的房子裏養病。
    這可給了王韶之他們一個機會。
    他們指使宮裏的侍衛,趁安帝不注意,一下子把他按住了。
    然後,他們用衣服擰成繩子,硬是把安帝給勒死了。
    那場麵殘忍得讓人都不敢看。
    安帝,這個曾經的皇帝,就這樣在劉裕的陰謀下慘死了。
    可是劉裕心裏一點兒都不覺得愧疚。
    他明白,在這個亂世裏,隻有強者才能活下去。
    他已經走出了篡位的第一步。
    接下來,他還會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來,直到當上皇帝為止。
    劉裕到底能不能成功當上皇帝呢?
    安帝的死會引發什麽風波嗎?
    一切都將在下回分解中揭曉。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