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魏宋交戰虎牢危 德祖不屈守城池

字數:7999   加入書籤

A+A-


    在義符被殺死之前,他的弟弟劉義真已經先走一步,離世了。
    那時候的劉宋國裏,真是風雨飄搖,好像一艘破船在波濤裏晃。
    義符的命運也如同這艘船一般,飄忽不定。
    終於,有一天,他也沒了,劉宋國便像換了舵手,迎來了劉義隆的時代。
    不過,咱們先按下劉義隆不提,把目光投向那遙遠的北方。
    北方那邊,宋高祖武皇帝劉裕剛一去世,北魏就瞅準機會,想來搗亂。
    北方,魏太祖拓跋珪的鮮卑族部落,頭發編成辮子,被中原人稱為索頭部。
    他們世代居住在荒原之上,到了晉朝初年,才開始與中原有了往來。
    拓跋珪娶了劉庫仁的侄女,生了個兒子名叫拓跋嗣。
    拓跋嗣勤於治理政事,鼓勵農耕蠶桑,任用博士崔浩等人,興辦有利的事業革除弊端,國內呈現出一片小康景象。
    想當年,南朝軍隊在河北打了一場大敗仗,滑台這座城池就一直沒收回來,心裏別提多憋屈了。
    可那時候劉宋政權剛建立,氣勢正旺,魏國也隻能表麵上跟他們客氣客氣,派使者往來,假裝和好。
    轉眼間,宋主劉裕年老體弱,一病不起,最後撒手人寰。
    這時候,宋朝的使者沈範等人剛從魏國回來,剛渡過黃河,就被魏兵追上了。
    魏兵像餓狼一樣,一下子就把沈範等人給抓走了。
    原來啊,魏主拓跋嗣早就瞅準了這個機會,想趁著宋朝國喪南侵,報複以前的仇恨。
    他把宋朝使者扣留起來,當天就派將領征兵,準備進攻滑台、洛陽、虎牢等地。
    魏國的博士崔浩聽說了這事兒,趕緊來見拓跋嗣。
    他皺著眉頭說:“大王啊,趁人家辦喪事去攻打,這可是不合道義的。
    咱們應該去吊唁死者,撫恤孤兒,用道義來讓人家心服口服。”
    拓跋嗣一聽,不樂意了,他瞪著眼睛反駁道:“劉裕趁著姚興死後,就滅掉了姚氏,我現在趁著劉裕去世攻打宋朝,有什麽不可以的?”
    崔浩也不著急,慢條斯理地回答說:“大王啊,姚興一死,他的兒子們就互相爭鬥,所以劉裕才能趁機立功。現在江南可沒這種可乘之機,咱們不能拿這個例子來說事。”
    拓跋嗣聽了崔浩的話,心裏雖然有點動搖,但一想到劉裕趁人家辦喪事攻打秦國的例子,他就覺得自己也有了借口。
    他哼了一聲,說:“崔浩啊,你別再說了,我已經決定了,這次一定要攻打宋朝,報一報以前的仇!”
    說完,拓跋嗣就命令大軍整裝待發,向宋朝的邊境進發。
    魏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滑台。
    滑台的守將見魏軍如此凶猛,嚇得腿都軟了,連忙開城投降。
    魏軍攻占滑台後,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向洛陽、虎牢等地進發。
    這時候,洛陽和虎牢的守將們都知道,一場大戰已經在所難免了。
    虎牢關的守將叫毛德祖,他是個非常有勇氣的人。
    他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卷土而來的魏軍,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守住虎牢關,絕不讓魏軍踏進一步!
    魏軍很快就來到了虎牢關下,他們抬著雲梯,拿著刀槍,開始猛攻虎牢關。
    毛德祖指揮著守軍,用弓箭、滾木、礌石等武器,拚命抵抗魏軍的進攻。
    魏軍一次次地衝鋒,又一次次地被打退。
    他們惱羞成怒,更加瘋狂地攻打虎牢關。
    毛德祖看著魏軍如此凶猛,心裏明白,這場仗不好打。
    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更加堅定地指揮著守軍,與魏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戰鬥進行了好幾天,虎牢關依然堅守不破。
    魏軍將領們急得團團轉,他們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虎牢關,竟然如此難攻。
    而毛德祖呢,他雖然已經疲憊不堪,但眼神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有一天,魏軍將領奚斤帶著一隊人馬,再次來到虎牢關下挑戰。
    他大聲喊道:“毛德祖,你已經被我們包圍了,還不快快投降!”
    毛德祖站在城牆上,冷笑一聲說:“奚斤,你別做夢了!
    我毛德祖就是死,也不會投降你們魏軍!”
    奚斤一聽,氣得哇哇大叫。他指揮著魏軍,再次向虎牢關發起了猛攻。
    毛德祖毫不畏懼,他帶領著守軍,一次次地打退了魏軍的進攻。
    就這樣,虎牢關的戰鬥一直在持續著。
    毛德祖和守軍們,個個勇猛如虎,用智慧和勇氣死守這座關隘。
    城牆上,他們或躲或露,箭矢如雨,石塊紛飛,就是不讓魏軍前進一步。
    魏軍呢,人多勢眾,卻像撞上了銅牆鐵壁,始終無法攻破虎牢關。
    魏主派了司馬楚之來擾宋邊,奚斤等人也從滑台出兵,和司馬楚之形成夾擊之勢。
    毛德祖急忙派司馬翟廣去支援滑台,又讓王法政帶五百人守召陵,劉憐帶二百騎兵守雍上,防備司馬楚之偷襲。
    司馬楚之偷襲劉憐沒成功,奚斤圍滑台也沒攻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有魏國尚書滑稽趁虛攻入了倉垣。
    陳留太守嚴棱一看頂不住,就向奚斤投降了。
    奚斤駐軍滑台城下,還是攻不下,隻好派人去平城求援。
    魏主拓跋嗣親自帶五萬多人,越過恒山來聲援,還命太子拓跋燾駐兵塞上。
    他嚴厲告誡奚斤,讓他猛攻滑台。
    奚斤怕獲罪,親自冒箭雨督戰,滑台守將王景度力竭逃跑,司馬陽瓚還帶著剩兵抵抗,巷戰許久,受傷被俘,寧死不屈。
    奚斤乘勝攻虎牢,擊退了翟廣,直逼虎牢城東。
    毛德祖邊守邊戰,多次打敗魏軍。
    魏軍傷亡雖多,但人多勢眾,就是不肯退去。
    這時,北魏國主又派了黑矟將軍於栗磾出兵河陽,攻打金墉。
    於栗磾是北魏猛將,善用黑矟,因此得名。
    毛德祖派振威將軍竇晃駐河岸,攔截於栗磾。
    北魏國主還派了將軍叔孫建等人東攻青兗地區,從平原渡黃河。
    宋豫州刺史劉粹連忙派高道瑾守項城,徐州刺史王仲德親自督兵駐湖陸,與魏軍對峙。
    北魏中領軍娥清等人又率軍與叔孫建匯合,共攻碻磝。
    宋兗州刺史徐琰一看這陣仗,嚇得往南逃跑了。泰山、高平、金鄉等郡縣,都被魏軍占了。
    叔孫建又東進青州,青州刺史竺夔正在東陽城鎮守,他趕緊派人快馬加鞭到建康求救。
    宋國就派南兗州刺史檀道濟來督軍,與冀州刺史王仲德一起,出兵東援。
    京城裏看似安定,哪知河南戰況日急。
    魏將於栗磾渡河南下,與奚斤共攻宋軍,竇晃等人都被打敗了,隻能撤退。
    於栗磾又攻金墉城,河南太守王涓之也棄城逃跑,金墉城陷落,河、洛地區失守。
    北魏就任命於栗磾為豫州刺史,鎮守洛陽。
    這樣一來,虎牢關就更加吃緊了。
    奚斤、公孫表等人合力攻打,北魏國主還增派了兵力。
    毛德祖拚盡全力抵抗,日夜不停。
    他在城牆腳挖了六條地道,通到城外,有六七丈長。
    招募了四百敢死隊員,從地道悄悄爬出去,出現在魏軍營地後麵,大喊一聲,衝進魏營。
    魏軍以為天降奇兵,驚恐萬分,一時來不及抵抗,被敢死隊員衝殺一圈,死了幾百人。
    毛德祖趁機開城門,出兵大戰,又殺了幾百人,然後把敢死隊員都收回城裏。
    魏兵退散了一兩天,又重新集結,攻城更猛了。
    毛德祖用反間計,假裝給公孫表寫信,信裏都是結盟友好的意思。
    公孫表拿信給奚斤看,證明自己沒私心,但奚斤心裏起了疑心。
    毛德祖又寫了一封信,表麵是給公孫表的,卻故意扔進奚斤營地。
    奚斤看了信,發現更可疑了,就派人快馬加鞭報告北魏國主。
    北魏太史令王亮與公孫表有仇,趁機說公孫表有異心。
    北魏國主就派人趁夜到公孫表營地,把他勒死了。
    公孫表一死,虎牢城外就少了一個勁敵,毛德祖當然高興。
    從此,一方攻一方守,又堅持了好幾個月。
    毛德祖的智勇,在這裏展現得淋漓盡致。
    北魏國主親自到東郡,命令叔孫建加緊攻打東陽城,又任命刁雍為青州刺史,協助叔孫建。
    刁雍和以前的豫州刺史刁逵是同族,刁逵被殺,家族被滅。
    刁雍逃到後秦,後秦滅亡後又逃到北魏,北魏任命他為將軍。
    這次派他來協助叔孫建,明顯是借刀殺人的意思。
    東陽城守將竺夔,查了一下城裏的文武將士,隻有一千五百人。
    他趕緊招城外的居民一起守城,沒來得及進來的百姓,讓他們躲在山穀裏,把莊稼都割了。
    所以雖然魏軍占了青州,但找不到糧食吃。
    濟南太守桓苗也跑到東陽城,和竺夔一起抵抗。
    等到魏軍大批到來,列陣十多裏長,準備了很多攻城器械。
    竺夔提前挖了四道壕溝,阻擋魏軍。
    魏軍填滿了三道壕溝,造了撞車攻城。
    城裏人不斷派出奇兵反擊,還挖了隧道,派人悄悄爬出去,用大麻繩綁住撞車,讓它們自己壞掉。
    魏軍一再失敗,就築起長圍,四麵攻打。
    時間久了,城牆被攻壞了三十多步,竺夔和桓苗趕緊搶修,戰士們死傷很多,隻能用屍體來填坑,勉強堵住了。
    幸好天氣很熱,魏軍多半病死,沒力氣繼續攻打,東陽城才沒被攻陷。
    刁雍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請求再接再厲破城。
    叔孫建想緩一緩,忽然聽說檀道濟帶兵就要到了,不禁歎息道:“我們軍隊裏一半以上的人都得了病,不能再打了。現在全軍趕緊撤退,還不失為上策!”
    於是毀了營地往西逃跑。檀道濟到了臨朐,因為糧食快吃完了,不能追擊敵人,就命令竺夔修繕城牆和堡壘,防備敵人再來。
    竺夔因為東陽城壞了,來不及修,就移到了不其城,青州總算保住了。
    北魏國主因為東攻沒成功,索性西攻河內,合力攻打虎牢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命令叔孫建以下的各路軍隊,都到虎牢城下匯合。
    他親自督戰,真的是殺氣騰騰,戰雲密布。
    虎牢關被圍了二百多天,每天都在打仗,精兵都快打光了。
    哪裏禁得住魏軍的合力攻打,防不勝防。
    毛德祖拚死抵抗,還是堅守了一二十天。
    等到外城被毀,他又築起三重城牆,魏軍又毀了兩重,隻剩下一重還沒被攻破。
    守城的士兵眼睛都生了瘡,臉瘦得像枯柴一樣,但仍然晝夜不停地抵抗,始終沒有二心。
    毛德祖的義勇,真是感人至深。
    當時檀道濟出兵湖陸,劉粹駐軍項城,沈叔狸屯兵高橋,都因為害怕魏軍強大,不敢增援。
    魏軍到處挖地道,把城裏的井水都排幹了。
    城裏的人渴得要命,馬也乏了,再加上饑荒和瘟疫,眼看就要被俘虜或者餓死,不能再堅持了。
    魏兵陸續爬上城牆,守將想帶著毛德祖逃跑。
    毛德祖大喊道:“我發誓要跟這座城共存亡!”
    於是帶著大家再戰,挺身跟敵人拚命。
    北魏國主下令軍隊一定要活捉毛德祖,將軍豆代田用長矛刺倒了毛德祖騎的馬,才把毛德祖捉住獻給國主。
    其他的將士也都被俘虜了,隻有參軍範道基帶著二百人突圍往南逃跑。
    魏兵也死了十分之二三,司、兗、豫這些郡縣,都被魏軍占領了。
    北魏國主勸毛德祖投降,毛德祖怎麽肯屈服呢?
    他被北魏國主帶回了平城。北魏留下周幾鎮守河南。
    毛德祖身上受了傷,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