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魏主歎奢擒夏王 奚斤敗績柔然服
字數:9330 加入書籤
魏國國君拓跋燾,一身戎裝,威風凜凜,騎著高頭大馬,緩緩巡視著夏國的都城。
那城牆,高聳入雲,超過十丈,底部寬得能容下三十步並行,就連宮牆也是巍峨壯觀,仿佛能擋住一切風雨。
城裏,樓台亭榭錯落有致,每一磚一瓦都雕刻得精美絕倫,再加上那華麗的錦繡裝飾,真是讓人眼花繚亂。
拓跋燾不禁搖了搖頭,感歎道:“這麽一個小國家,竟然如此勞民傷財,建造這麽奢華的宮殿,怎麽能不滅亡呢!”
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惋惜,也帶著幾分對後世的警醒。
巡視完畢,拓跋燾大手一揮,把攻城所得的財物都分給了將士們。
將士們歡呼雀躍,對拓跋燾的慷慨大方讚不絕口。
接著,拓跋燾留下常山王拓跋素鎮守統萬城,自己則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返回了平城。
一起帶回來的,還有夏國的男女俘虜。
他們或低頭垂淚,或目光呆滯,被魏軍押解著,一步步走向未知的命運。
其中,夏國的太史令張淵、徐辯,因為才學出眾,被拓跋燾特意留下來,仍任命為太史令。
還有那個曾經被夏國俘虜的晉朝將軍毛修之,這次又落到了魏國手裏。
因為他擅長烹飪,拓跋燾竟然任命他為大官令,掌管魏國的膳食。
這毛修之,也算是因禍得福,有了個安身立命之所。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些夏國的皇後、妃子們。
她們被收到後宮裏,個個長得如花似玉,特別是那幾個夏國公主,其中三個還是赫連勃勃的女兒。
她們長得非常漂亮,拓跋燾一見傾心,便把她們召入後宮,強迫她們侍寢。
這些美女,力量弱小,無法反抗,
隻好勉強侍奉拓跋燾,輪流陪夜。
拓跋燾倒是挺大方,特別開恩加封她們為“貴人”。
想想她們的父親赫連勃勃以前的情況,再看看她們的現在,真是世事無常啊!
不久之後,拓跋燾還把赫連勃勃的長女冊封為皇後。
那冊封場麵,金碧輝煌,熱鬧非凡。
拓跋燾在平城安頓好之後,便想起了在外征戰已久的奚斤。
他深知奚斤軍隊疲憊,特地召他北歸。
可是,這奚斤卻是個倔脾氣,他上書回複拓跋燾,堅決請求增兵消滅夏國。
拓跋燾看了奚斤的奏章,微微一笑,心中已有打算。
他命令宗正娥清、太仆邱堆率領五千兵馬,進攻關右地區,支援奚斤。
同時,又撥給精兵一萬人,戰馬三千匹,派往前線。
這手筆,可真是不小啊!
再說那赫連定,他聽說統萬城失守,又看到魏軍日益增多,心中恐慌不已。
他知道自己不是拓跋燾的對手,便逃往上邽去了。
奚斤追趕不上,隻好進軍安定,與娥清、邱堆合兵一處,打算再次進攻上邽。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偏偏這時候,天氣變得惡劣起來,戰馬大批病死,軍營中也漸漸缺糧。
奚斤看著眼前的困境,心中焦急萬分。
他知道,這時候再進攻上邽,無疑是以卵擊石。
於是,他隻好下令加固營壘防守,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說。
可是,這軍營裏的糧食畢竟有限,眼看著就要斷糧了。
奚斤急得團團轉,這時候,他想到了邱堆。
他派邱堆去督促百姓,強迫他們交納糧食。
邱堆領命而去,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他來到百姓中間,看著那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百姓,心中一陣不忍。
可是,軍令如山倒,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執行。
他大聲喊道:“鄉親們,魏軍缺糧,你們必須交納糧食!
否則,格殺勿論!”
百姓們一聽,嚇得瑟瑟發抖。
他們紛紛拿出家中僅存的糧食,交給邱堆。
邱堆看著那些少得可憐的糧食,心中一陣歎息。
他知道,這些糧食對於魏軍來說,隻是杯水車薪。
但是,他也沒有辦法,隻能先應付過去再說。
就這樣,邱堆帶著百姓交納的糧食回到了軍營。
奚斤看著那些糧食,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他知道,這些糧食雖然不多,但至少能撐一陣子。
他下令將士們節約糧食,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戰鬥。
拓跋燾在平城,也時刻關注著前線的戰況。
他深知奚斤等人麵臨的困境,也知道他們正在盡力想辦法解決。
他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戰勝困難,消滅夏國。
這時候,魏國士兵們四處搶掠,一點也不防備,好像這片土地已經是他們的了。
他們肆意搶奪百姓的財物,踐踏莊稼,一片狼藉。
夏國國君赫連昌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他深知,這是打敗魏軍的好機會。
於是,他悄悄集結兵力,準備給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一天夜裏,月黑風高,夏兵如幽靈般悄然接近魏軍營地。
邱堆還在夢中與美酒佳肴相伴,突然被喊殺聲驚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慌忙起身,隻見夏兵已經衝破營門,如潮水般湧來。
邱堆嚇得魂飛魄散,連忙組織殘兵敗將抵抗。
但夏兵士氣高昂,勢如破竹,邱堆根本抵擋不住。
他隻好收集起一些殘兵,狼狽地逃回安定城。
然而,安定城也並不太平。
夏兵時常到城下搶掠,魏軍連放牧都不行,基本的生活都受到了威脅。
奚斤坐在城中,愁眉不展,心中充滿了擔憂。
監軍侍禦史安頡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他找到奚斤,說:“赫連昌輕率少謀,常常親自出城挑戰。
如果我們埋伏兵力,突然襲擊,一定能抓住他。”
奚斤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說:“我們糧食少,戰馬缺乏,怎麽打仗啊?”
安頡急了,他說:“今天不打,明天又不打,糧食越來越少,戰馬越來越缺乏。
眼看就要死了,還想打敗敵人嗎?
我們必須主動出擊,才能有一線生機。”
奚斤還是猶豫不決,他想堅守等待援軍。
安頡看出他是個無能之輩,心中暗自焦急。
他知道,再這樣下去,魏軍必敗無疑。
於是,安頡和將軍尉眷秘密商議,挑選了一批精騎,等待機會出擊。
他們相信,隻要抓住赫連昌,這場戰爭就有轉機。
終於,機會來了。
赫連昌親自來攻城,他騎著高頭大馬,親自督戰。
安頡和尉眷相視一笑,他們知道,是時候出手了。
他們率領騎兵衝殺出去,奮力戰鬥。
魏兵們士氣高昂,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夏兵。
這時,大風突然刮起,塵土飛揚。
魏兵乘風猛衝,專門向赫連昌衝去。
赫連昌料想抵擋不住,情急之下轉身逃跑。
安頡騎馬追上他,用長矛刺傷了他的坐騎。
赫連昌從馬上摔下來,被魏兵活捉回去。
夏兵見狀,紛紛逃跑。
一場混戰之後,戰場上隻剩下死傷的士兵和散落的兵器。
安頡、尉眷押著赫連昌回到平城。
魏主拓跋燾見到赫連昌,並沒有像眾人想象的那樣大怒,反而以禮相待。
他封赫連昌為會稽公,讓他住在西宮門內。
赫連昌儀表堂堂,又擅長騎馬射箭。
拓跋燾對他非常寵愛,甚至把自己的妹妹始平公主嫁給他為妻。
這讓眾人大跌眼鏡,搶了人家的妻子和妹妹,卻用自己的妹妹來補償,這算是特別的報酬了吧?
不過,拓跋燾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他常常和赫連昌一起出去打獵追鹿,深入山穀。
兩人並肩騎行,談笑風生,仿佛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好友。
群臣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他們擔心赫連昌有異心,一再勸諫拓跋燾要小心提防。
但拓跋燾卻笑著說:“天命有歸,何必顧慮!”
他仍然像以前一樣親近對待赫連昌,仿佛完全不相信他會背叛自己。
同時,拓跋燾也封賞了安頡和尉眷。
他封安頡為建威將軍,兼任西平公;
尉眷為寧北將軍,兼任漁陽公。
兩人得到封賞,心中大喜,更加堅定了為魏國效力的決心。
然而,奚斤卻感到十分羞恥。
他作為魏軍的主將,卻隻做了個偏將,這讓他覺得自己顏麵盡失。
他打聽到赫連昌的弟弟赫連定從上邽逃到平涼,自稱皇帝,心中頓時燃起了一股怒火。
他決定率兵攻打赫連定,一雪前恥。
於是,他帶著三天的軍糧,率兵出發了。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赫連定早已經設下了埋伏等待著他。
魏軍一進入埋伏圈,就遭到了夏兵的猛烈攻擊。
奚斤措手不及,被夏兵活捉。
同時被捉的還有將軍娥清、劉拔等人。他們被夏兵押著,走向了未知的命運。
太仆邱堆運送輜重到安定,聽說奚斤等人被俘的消息後,嚇得魂飛魄散。
他知道自己不是夏兵的對手,如果繼續前行,隻會落得和奚斤一樣的下場。
於是,他果斷地丟棄了輜重,帶著殘兵敗將逃回了長安。
他心中充滿了愧疚和恐懼,不知道該如何向拓跋燾交代這次的失敗。
而長安城內,也因為這次的失敗而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
人們紛紛議論著魏軍的敗績和夏國的強勢,擔心著未來的命運。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擔憂和議論,都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
魏軍敗了,奚斤被俘,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無法挽回的現實。
赫連定趁勝進逼,一路勢如破竹,邱堆見狀,心中大驚。
他知道自己不是赫連定的對手,再守下去也是徒勞,於是又棄城逃到蒲阪。
消息傳到平城,魏主拓跋燾聞言大怒。
他立刻命令安頡:“你速去斬了邱堆,代替他統領部眾,抵禦夏兵!”
安頡領命而去,心中也暗自慶幸,自己終於有機會一展身手了。
拓跋燾坐在禦座上,眉頭緊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本想親自督軍出征,但這時又有消息傳來,說柔然侵犯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拓跋燾權衡利弊,決定先攻打柔然,於是星夜兼程向北進發,直達栗水。
柔然酋長大檀根本沒想到魏軍會來得這麽快,他來不及抵禦,隻能自毀廬舍,慌忙向西逃跑。
部落四散,哭喊聲、馬蹄聲交織在一起,亂成一片。
魏軍分兵搜捕討伐,俘獲了很多柔然人。
他們進至涿邪山,害怕有埋伏,就率軍南歸。
這一戰,魏軍大獲全勝,柔然一蹶不振。
大檀逃回部落,憤恨憂鬱而死。
他的兒子吳提繼位,號稱敕連可汗。
吳提也自知國家衰弱,不是魏軍的對手,於是派人到平城朝貢,向魏國乞求和平。
拓跋燾坐在禦座上,看著柔然的使者,心中暗自得意。
他得到喘息的機會就休息,同意柔然作為北方的藩屬國。
這樣,北方就算征服了。
他心想:“這下我可以安心地對付南方的宋國了。”
在此之前,宋國的劉義隆已經繼位。
他曾派遣使者到魏國修好,魏國也派遣使者回訪。
兩國之間本來相安無事,但劉義隆卻一直對河南地區耿耿於懷。
等到拓跋燾將要攻打柔然時,正好魏國的使者從北方回來。
他轉達了宋國國君的話:“請魏國歸還河南地區,否則宋國就要發兵攻取。”
拓跋燾聽完大笑:“宋國不過是個小國,能有什麽作為?
我如果不先消滅柔然,就會腹背受敵了。
今天北伐,以後南征也不遲!”
旁邊的崔浩也附和道:“陛下英明!
柔然是我魏國的心腹之患,必須先除之而後快。
至於宋國,不過是個跳梁小醜,不足為慮。”
拓跋燾點了點頭,決定北伐柔然。
他率領大軍出征,果然成功征服了柔然。
凱旋歸來後,他加授崔浩為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
凡是遇到軍國大事,必須先谘詢崔浩,然後才施行。
崔浩得意洋洋地走在平城的街道上,心中充滿了自豪。
他知道自己已經成為拓跋燾的得力助手,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而此時的宋國,劉義隆聽到魏國北伐柔然成功的消息後,心中暗自焦急。
他明白,魏國一旦騰出手來,就會對宋國發動進攻。
他必須盡快想辦法應對這個局麵,同時設法收回河南。
想知道宋主劉義隆怎樣應對拓跋燾,且待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