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泰赴夏州拒高歡 嶽部歸心討侯悅

字數:14431   加入書籤

A+A-


    宇文泰走進帳中,對賀拔嶽說道:“高歡已經想篡奪魏室,他唯一忌憚的,就是您兄弟二人。
    至於侯莫陳悅那些人,根本不值一提。”
    賀拔嶽眉頭一挑:“哦?
    那依你之見,我該如何應對?”
    宇文泰目光堅定:“您隻需暗中準備,對付高歡並不難。
    如今費乜頭代北別部的騎士,不下萬人;
    夏州刺史斛拔彌俄突,有精兵三千;
    靈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紇豆陵伊利,也都擁兵自重,尚未歸附。”
    賀拔嶽若有所思:“繼續說。”
    宇文泰繼續道:“您若移軍近隴,恩威並施,就能收服這些部眾,壯大實力。
    再安撫西邊的氐羌,控製北方的沙塞,然後回軍長安,輔佐魏室。
    到那時,區區高歡,何足畏懼?”
    賀拔嶽聽完,哈哈大笑:“好!此計甚妙!”
    他當即決定派泰前往洛陽,向魏主密報計劃。
    宇文泰抵達洛陽,麵見魏主。
    魏主聽完他的陳述,滿意地點點頭:“卿忠心可嘉。”
    隨即下詔,加封泰為武衛將軍,並讓他回去傳達旨意。
    不久,魏主又授賀拔嶽都督雍、華等二十州軍事,兼雍州刺史,甚至割心前血賜予嶽,以示信任。
    賀拔嶽感激涕零,立刻率軍西出平涼,以牧馬為名,招撫各部。
    斛拔彌俄突第一個率部歸附。
    紇豆陵伊利緊隨其後,拱手稱臣。費乜頭、萬俟受洛幹、鐵勒斛律沙門等人也紛紛投靠。
    唯獨靈州刺史曹泥,倔強不服。
    眾將見狀,紛紛提議:“不如讓宇文左丞出鎮夏州,震懾四方。”
    賀拔嶽卻猶豫了:“宇文泰是我的左膀右臂,怎能輕易外放?”
    可轉念一想,除了泰,軍中確實無人能擔此重任。
    最終,他長歎一聲,上表請求任命泰為夏州刺史。
    魏廷很快批準。
    宇文泰領命,啟程赴任。
    臨行前,賀拔嶽親自送泰出營。
    賀拔嶽拍了拍泰的肩膀,鄭重道:“夏州乃要地,交給你,我放心。”
    宇文泰微微一笑:“定不負所托。”
    賀拔嶽又道:“若有變故,速速報我。”
    宇文泰點頭:“明白。”
    兩人相視片刻,泰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賀拔嶽望著他的背影,喃喃自語:“但願此去,一切順利。”
    宇文泰一路疾馳,心中盤算著如何治理夏州。
    他知道,自己肩負的不僅是鎮守一方的責任,更是對抗高歡的關鍵一步。
    “高歡……”
    他低聲念著這個名字,眼神漸冷。
    馬蹄聲漸遠,黃沙漫卷,他的身影消失在遠方。
    魏廷的詔書已下,泰正式赴任夏州。
    這消息傳到晉陽,高歡一聽就皺起了眉頭。
    他立刻找來長史侯景,吩咐道:“你去勸勸紇豆陵伊利,讓他歸順我們。”
    侯景領命而去,可沒過多久就灰頭土臉地回來了。
    “主公,那伊利倔得很,死活不肯低頭。”
    高歡一拍桌子:“敬酒不吃吃罰酒!”
    他二話不說,親自帶兵突襲伊利,三兩下就把他抓了回來。
    消息傳到洛陽,魏主元修氣得直跺腳。
    他立刻下詔責問高歡:“伊利既沒造反也沒惹事,是朝廷的忠臣。
    你憑什麽擅自抓人?
    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到底想幹什麽?”
    高歡看著詔書,冷笑一聲,提筆寫了封回信,話裏話外都在打馬虎眼。
    他心裏清楚,眼下最要緊的是對付賀拔嶽。
    “主公在擔心什麽?”
    右丞翟嵩見他愁眉不展,主動問道。
    高歡歎了口氣:“賀拔嶽手握重兵,要是再和秦州刺史侯莫陳悅聯手,那就更難對付了。”
    翟嵩眼珠一轉,湊近低聲道:“何不讓他們狗咬狗?
    屬下願去秦州走一趟,保證叫他們自相殘殺。”
    高歡眼前一亮:“你有把握?”
    “隻要略施小計。”
    翟嵩胸有成竹地笑了。
    “好!”
    高歡拍板,“這事就交給你了。”
    翟嵩快馬加鞭趕到秦州,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沒費多少工夫就說動了侯莫陳悅。
    回到晉陽時,翟嵩一臉得意:“主公放心,魚兒已經上鉤了。”
    高歡哈哈大笑:“好!那我們就坐山觀虎鬥。”
    他往椅背上一靠,悠閑地捋著胡子,等著看好戲。
    賀拔嶽正打算討伐不服管束的曹泥,便派都督趙貴去夏州找宇文泰商量對策。
    宇文泰一聽,立刻提醒道:“曹泥不過是個孤城小賊,不足為懼。
    倒是侯莫陳悅這人貪心狡詐,毫無信用,必須提防!”
    可惜,賀拔嶽誤解了宇文泰的意思,不僅沒防備侯莫陳悅,反而邀請他一起出兵高平,共同討伐曹泥。
    侯莫陳悅接到邀請,心中暗喜,表麵卻裝作熱情,立刻趕來與賀拔嶽會麵。
    兩人把酒言歡,談笑風生,看似情投意合,實則各懷鬼胎。
    酒過三巡,侯莫陳悅主動請纓:“賀拔將軍,不如讓我先帶兵去河曲紮營,等您大軍一到,咱們再合力進攻,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賀拔嶽爽快答應:“好!那就辛苦侯莫陳將軍了!”
    侯莫陳悅一到河曲,立刻設下埋伏。
    等賀拔嶽率軍趕到,他假意熱情相迎:“將軍遠道而來,請先入帳休息,咱們再商議軍務。”
    賀拔嶽毫無戒心,欣然入帳。
    兩人剛坐下沒多久,侯莫陳悅突然捂住肚子,麵露痛苦:“哎呀,將軍稍等,我肚子疼,先去方便一下。”
    賀拔嶽揮揮手:“將軍請便。”
    誰知侯莫陳悅剛走,帳外就閃進一人,悄無聲息地繞到賀拔嶽背後。
    “唰!”
    刀光一閃,賀拔嶽還沒反應過來,腦袋已經落地,鮮血噴濺而出,屍體轟然倒下。
    是誰下的毒手?
    正是侯莫陳悅的女婿——元洪景。
    洪景殺了嶽將軍後,立刻出來安撫嶽家軍眾將士。
    他假惺惺地說:“各位別慌,我是奉皇命誅殺嶽某一人,與諸位無關。”
    嶽家軍的將士們麵麵相覷,雖然心裏有怨氣,卻不敢發作。
    這時,站在一旁的悅將軍眼珠一轉,心裏盤算著:“這些人可都是精兵強將,要是能收為己用...”
    但他轉念一想:“不行,萬一他們懷恨在心...”
    最終他搖搖頭,帶著自己的部隊撤回了水洛城。
    嶽將軍的屍體被悅將軍的人帶走了。
    趙貴將軍實在看不下去,親自去找悅將軍理論:“悅將軍,人死為大,還請歸還嶽將軍屍首,讓我們好生安葬。”
    悅將軍冷笑一聲:“哼,想要屍體?
    拿銀子來換!”
    趙貴強忍怒氣,湊足了銀兩,這才把嶽將軍的遺體贖回來。
    此時,嶽家軍的殘部散落在平涼一帶,群龍無首。
    將士們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有人垂頭喪氣地說:“咱們將軍都沒了,這可怎麽辦啊?”
    趙貴拍案而起:“諸位別慌!
    我聽說宇文泰將軍雄才大略,不如請他來做我們的統帥!”
    都督杜朔周立即附和:“趙將軍說得對!
    宇文將軍威名遠播,定能帶領我們重振旗鼓!”
    說罷,他快馬加鞭趕往夏州,麵見宇文泰。
    宇文泰召集眾將商議此事。
    大中大夫韓褒激動地說:“將軍,這是天賜良機啊!”
    宇文泰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韓大夫說得有理。
    那悅將軍殺了人卻不敢占據平涼,反而退守水洛,可見是個沒膽識的。
    機會稍縱即逝,我們得抓緊行動!”
    他當即與眾將士歃血為盟,誓要討伐悅將軍。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都督元進暗中勾結悅將軍!”
    宇文泰大怒:“拖出去斬了!”
    這一舉動震懾了所有人。
    宇文泰雷厲風行,立即率領輕騎兵趕往平涼。
    一路上,他對部下說:“咱們這次去,既要為嶽將軍報仇,更要重整旗鼓!”
    將士們紛紛響應:“願隨將軍赴湯蹈火!”
    到了平涼,宇文泰親自為嶽將軍舉行隆重的葬禮。
    將士們跪在靈前,有人痛哭流涕:“將軍啊,您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
    宇文泰扶起眾人,堅定地說:“從今往後,我們就是一家人!”
    看著這位新統帥如此重情重義,嶽家軍的將士們又悲又喜。
    有人小聲議論:“宇文將軍真是個有情有義的好統帥。”
    另一人接話:“是啊,跟著他準沒錯!”
    眾人異口同聲地表示:“願聽將軍調遣!”
    就這樣,宇文泰順利收編了嶽家軍的殘部。
    宇文泰一到平涼,就決心為賀拔嶽報仇。
    他迅速安撫軍心,穩定局勢。
    將士們見他行事果斷,紛紛歸附。
    宇文泰當即派杜朔周率兵占據彈箏峽,以扼守要道。
    朔周一路安撫百姓,宣揚軍紀,百姓們心悅誠服。
    宇文泰對他十分賞識,便說:“你本姓赫連,因祖上避難改姓,如今可以恢複原姓了。”
    於是,杜朔周改回赫連達。
    另一邊,高歡聽說賀拔嶽死了,立刻派侯景去收編他的舊部。
    可宇文泰動作更快,搶先一步控製了軍隊。
    侯景剛到安定,就撞上了宇文泰的兵馬。
    宇文泰騎在馬上,冷冷道:“賀拔公雖死,但我宇文泰還在,你來幹什麽?”
    侯景臉色一變,勉強笑道:“我不過是一支箭,射向哪裏,全憑主人心意。”
    宇文泰哼了一聲,揮手道:“滾吧!”
    侯景不敢多言,灰溜溜地回去了。
    高歡見招撫不成,又派散騎常侍張華原和義寧太守王基去拉攏宇文泰。
    可宇文泰根本不買賬,反而想扣留張華原。
    張華原挺直腰杆,硬氣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宇文泰見他剛直,倒也沒為難他,最終放他們回去了。
    王基回到晉陽,立刻勸高歡:“宇文泰野心勃勃,必須盡快除掉!”
    高歡卻笑了:“你忘了賀拔嶽和侯莫陳悅是怎麽死的?
    我自有辦法對付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語氣輕鬆,顯然沒把宇文泰放在眼裏。
    ——太輕敵了!
    魏主派將軍元毗去收編賀拔嶽的軍隊,同時召侯莫陳悅入朝。
    可侯莫陳悅不買賬,直接拒絕了。
    這時,宇文泰來見元毗,請求朝廷暫緩收編賀拔嶽的舊部。
    他言辭懇切,說:“賀拔嶽將軍慘遭毒手,軍中無主,眾人推舉我暫掌兵權。
    如今高歡大軍已逼近河東,侯莫陳悅還盤踞水洛。
    賀拔嶽的將士多是關西人,思鄉心切,若強行調往洛陽,恐怕高歡和侯莫陳悅會前後夾擊,到時候全軍覆沒。不如緩一緩,再慢慢東進。”
    元毗見他言之有理,便回朝複命。
    魏主想了想,覺得宇文泰說得在理,便下詔封他為大都督,統領賀拔嶽舊部,還派衛將軍李虎去協助他。
    李虎本是賀拔嶽的部將,賀拔嶽一死,他立刻南下荊州,向賀拔勝報喪。
    他勸賀拔勝:“將軍,賀拔嶽的舊部群龍無首,您若去收編,必能壯大實力。”
    賀拔勝卻搖頭:“眼下局勢複雜,貿然行動,隻會引火燒身。”
    李虎無奈,隻得返回。
    誰知半路被高歡的部下抓住,押送洛陽。
    奇怪的是,魏主不僅沒治他的罪,反而升他為衛將軍,派他去輔佐宇文泰。
    宇文泰見到李虎,心中暗喜:“朝廷派你來,看來是想穩住我們。”
    李虎點頭:“正是。魏主希望你能約束軍隊,別讓高歡有機可乘。”
    宇文泰笑了笑:“放心,我自有分寸。”
    摸清朝廷態度後,宇文泰決定先對付侯莫陳悅。
    他提筆寫下一封信,言辭鋒利:“侯莫陳悅,賀拔公待你不薄,曾舉薦你為隴右行台。
    可你呢?
    背信棄義,勾結國賊,禍亂社稷!
    如今朝廷召你我回京,你若識相,就立刻東進;
    若敢拖延,我必為賀拔公報仇,咱們戰場上見!”
    信送出後,宇文泰握緊拳頭,眼中寒光閃爍。
    宇文泰見侯悅對自己的警告置之不理,當即發兵攻占原州。
    他留下侄子宇文導鎮守,自己親率大軍繼續西進。
    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沿途百姓紛紛稱讚。
    “宇文將軍的兵,果然和那些土匪不一樣!”
    一個老農站在田埂上,望著整齊行進的隊伍感歎。
    “是啊,聽說他是來為賀拔嶽報仇的。”
    旁邊的年輕人附和道。
    宇文泰率軍穿過木峽關,正值初春,北地依舊寒冷,積雪深達二尺。
    但他毫不遲疑,命令部隊加速前進。
    侯悅聽聞宇文泰逼近,慌了手腳。
    他匆忙留下一萬人駐守水洛,自己則退守略陽。
    “將軍,為何不直接迎戰?”
    副將不解地問。
    侯悅冷哼一聲:“宇文泰來勢洶洶,貿然交戰,必敗無疑!”
    然而,他的退讓並未換來喘息之機。
    宇文泰一到水洛,守軍立刻投降。
    “廢物!”
    侯悅怒罵一聲,又急忙撤往上邽,同時急召南秦州刺史李弼助戰。
    李弼是侯悅的妻妹夫,曾寫信勸他:“賀拔嶽無罪,你卻殺了他,又不安撫他的舊部。
    如今宇文泰打著複仇的旗號,名正言順,你如何抵擋?
    不如認錯退兵,否則後悔莫及!”
    侯悅看完信,一把撕碎:“李弼竟敢教訓我?
    讓他速來助戰!”
    李弼抵達上邽,見侯悅執迷不悟,暗歎:“此人必敗!”
    他悄悄派人聯絡宇文泰:“我願做內應。”
    宇文泰依約攻城,李弼立刻打開城門。
    “李弼!你竟敢背叛我?!”
    侯悅大驚失色,倉皇逃往南山。
    他本想投奔靈州的曹泥,但宇文泰的部將賀拔穎緊追不舍。
    “將軍,我們隻剩幾十騎了,如何抵擋?”
    親兵絕望地問。
    侯悅環顧四周,仰天長歎:“天亡我也!”
    說罷,他解下腰帶,懸於樹上,自縊而亡。
    宇文泰率軍攻入上邽,接收了賀拔嶽府庫中的財物。
    他毫不吝嗇,把所有的錢財都犒賞給了將士,自己分毫不取。
    然而,偏偏有人動了貪念。
    “將軍,有人私藏了一個銀甕。”
    一名親兵低聲稟報。
    宇文泰眉頭一皺:“查!”
    很快,那個偷拿銀甕的士兵被揪了出來。
    宇文泰冷冷地看著他:“軍令如山,豈容私藏?”
    左右將領勸道:“一個小銀甕,不如饒他一回?”
    宇文泰搖頭:“賞罰不明,何以服眾?”
    他下令將銀甕當場砸碎,分賜給將士們。
    眾人見狀,無不敬畏。
    宇文泰深知,治軍之道,在於賞罰分明。
    將士們見他如此公正,更加願意效死。
    隨後,他迅速安排防務:李弼鎮守原州,拔也惡蠔駐守南秦州,可朱渾鎮守渭州,趙貴代理秦州事務。
    同時,他下令征收幽、涇、岐、東、秦各州的糧食,以充軍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時,氐族首領楊紹先前逃回武興,仍自稱王。
    聽說宇文泰已掌控關中,他立刻派人送來降表,還把自己的妻兒送來作人質,以示忠誠。
    亂世之中,強者為王。
    楊紹的歸附,正說明宇文泰的威名已震懾四方。
    然而,高歡卻坐不住了。
    他見宇文泰兵強馬壯,便想用甜言蜜語和厚禮拉攏。
    “宇文將軍,高丞相派人送來黃金千兩、錦緞百匹,願與將軍結盟。”
    使者恭敬地遞上禮單。
    宇文泰冷笑一聲:“高歡反複無常,豈可輕信?”
    他不僅拒絕,還把高歡的書信原封不動地呈給魏主,以示忠誠。
    宇文泰很清楚,高歡的示好不過是權宜之計。
    與其虛與委蛇,不如直接表明立場。
    隨後,他派雍州刺史梁禦進駐長安,鞏固勢力。
    魏主大喜,封他為關西大都督、略陽縣公,並授予他自行任免官員的權力。
    宇文泰也不含糊,立刻調整人事:寇洛任涇州刺史,李弼調任秦州刺史。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起用了前略陽太守張獻,任命他為南岐州刺史。
    “張獻,南岐州交給你了。”
    宇文泰拍了拍他的肩膀。
    張獻鄭重抱拳:“末將定當練兵儲糧,為東征高歡做準備!”
    宇文泰的每一個安排,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壯大實力,準備向東討伐高歡。
    從前,高歡入洛陽時,曾留下封隆之、孫騰等人在朝中輔政。
    封隆之擔任侍中,孫騰為仆射。
    兩人位高權重,卻暗藏嫌隙。
    恰逢魏主的妹妹平原公主喪夫守寡。
    公主生得貌美,風姿綽約,引得朝中不少大臣傾心。
    孫騰和封隆之恰好也都喪妻,便都動了心思,想娶公主為繼室。
    魏主倒也開明,對妹妹道:“此事由你自己做主,朕不幹涉。”
    平原公主略一思索,便道:“我願嫁封隆之。”
    魏主點頭應允。
    孫騰得知後,臉色陰沉,心中妒火難平。
    他暗自咬牙:“封隆之不過仗著年輕俊秀,竟敢搶我風頭!”
    自此,孫騰對封隆之懷恨在心,時刻想著如何報複。
    不久,封隆之察覺朝中權臣斛斯椿專橫跋扈,恐生禍亂,便秘密寫信給高歡,提醒他提防。
    然而,高歡並不知道封隆之和孫騰已有矛盾,竟在給孫騰的信中提及此事,讓他也多加留意。
    孫騰見信,冷笑一聲:“封隆之,你自尋死路!”
    他立刻將密信內容透露給斛斯椿。
    斛斯椿勃然大怒,立即向魏主告發:“封隆之私通高歡,圖謀不軌!”
    封隆之得知密信泄露,大驚失色:“糟了!若被治罪,性命難保!”
    他不敢耽擱,連夜逃回老家。
    有人問:“公主可曾隨他一同逃走?”
    高歡得知此事,立刻召封隆之前往晉陽。
    孫騰得意洋洋,以為除掉了眼中釘。
    可沒過多久,他竟仗著權勢,帶刀闖入尚書省,擅自殺害禦史。
    此事震驚朝野,魏主大怒,下令嚴查。
    孫騰這才慌了神:“糟了!我一時衝動,闖下大禍!”
    他不敢留在洛陽,也逃奔高歡去了。
    高歡見朝中親信接連被逼走,心中惱怒,便派大都督邸珍秘密前往徐州,逼迫守將華山王鷙交出城防大權。
    魏主不甘示弱,立刻將高歡的心腹——建州刺史韓賢、濟州刺史蔡儁免職,以示報複。
    同時,魏主暗中擴充兵力,增設勳府庶子、騎官各數百人,準備討伐晉陽。
    為了掩人耳目,他假意下詔,聲稱要南下征討梁國,並調集河南各州兵馬,與斛斯椿一同檢閱洛水大軍,部署戰事。
    一時間,洛陽城內風聲鶴唳,大戰一觸即發。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