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蕭確遇害蕭範困 蕭繹征伐局勢紛
字數:13582 加入書籤
永安侯蕭確是個猛人,武藝高強,力氣大得嚇人。
自從他到了建康,侯景就看中了他的本事,把他帶在身邊當親信。
可蕭確心裏清楚,侯景不是什麽好東西。
這天,邵陵王蕭綸派了個密使來找他。
使者壓低聲音問:“侯爺,當初您是被逼進京的,現在王爺想請您回去,您看……”
蕭確冷笑一聲:“侯景這廝,不過是個跳梁小醜,我一個人就能收拾他!
隻是現在還沒找到機會。你回去告訴王爺,別惦記我,我自有打算。”
使者走了,蕭確握緊了拳頭。
他每天都在等,等一個能幹掉侯景的機會。
機會終於來了。
那天,侯景興致不錯,叫上蕭確一起去鍾山打獵。
蕭確心裏一動,暗想:“就是今天了!”
他假裝要射鳥,悄悄搭箭上弦,瞄準了侯景的後心。
可就在他猛力拉弓的瞬間——“啪!”弓弦竟然斷了!
箭掉在侯景馬前,侯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臉色瞬間陰沉:“蕭確,你想殺我?”
左右侍衛一擁而上,把蕭確按倒在地。
蕭確掙紮著大罵:“殺不了你,是我沒本事!
但你記住,老子寧死也不當叛賊的走狗!”
侯景獰笑:“好,有骨氣!那我就成全你!”
刀光一閃,蕭確的人頭落地。
消息傳到南徐州,刺史蕭淵藻氣得渾身發抖。
他本來帶兵救援建康,結果半路被侯景的部將蕭邕截住,逼他交出兵權。
幕僚勸他:“大人,江北還有我們的兵馬,不如先撤過去,再圖後計?”
蕭淵藻搖頭,聲音沙啞:“我受朝廷厚恩,沒能鏟除逆賊已是恥辱,難道還要苟且偷生,向敵人搖尾乞憐嗎?”
從那天起,他再也不肯吃飯。
幾天後,這位倔強的老將軍,活活餓死在了任上。
話說鄱陽王蕭範聽說首都建康被攻陷了,馬上就想帶兵去救駕。
可他的謀士們趕緊攔住他說:“王爺,現在東魏的軍隊已經占了壽陽。
您要是帶兵離開,敵人肯定會來打合肥。
到時候前麵叛軍沒搞定,後麵又把重要據點丟了,這可不是好主意啊!”
蕭範摸著胡須沉吟:“那依你們之見?”
“不如等各地的援軍都到齊了,”謀士接著說,“這樣既能救援朝廷,又能保住自己的根基,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就在蕭範還在猶豫的時候,東魏果然派西兗州刺史李伯穆帶兵逼近合肥,還派魏收送來一封信,要求割讓合州。
蕭範氣得猛地一拍桌子,怒道:“簡直欺人太甚!”
可眼下侯景叛亂未平,他不得不忍痛割地。
為表誠意,他還派兩個兒子蕭勤、蕭廣去東魏當人質,希望借兵平叛。
自己則帶著兩萬將士駐守濡須,向長江上遊各軍發出勤王檄文。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上遊援軍遲遲不到,東魏也毫無動靜。
蕭範在軍帳中來回踱步,對副將歎道:“糧草將盡,援軍不至,這可如何是好?”
副將建議:“王爺,不如先沿江西進,到樅陽再做打算。”
誰知剛到樅陽,就傳來噩耗。
侯景派兵駐紮姑熟,蕭範麾下大將裴子悌竟率部投降。
蕭範氣得直跺腳:“這個背主求榮的逆賊!”
此時他已是進退維穀。
好在江州刺史尋陽王蕭大心派人送來書信:“王叔勿憂,請來江州共商大計。”
蕭範這才轉憂為喜,立即趕往江州,暫居湓城。
他連夜寫信給各地藩鎮:“諸位同僚,國難當頭,望同心協力,共圖複興!”
湘東王蕭繹自稱接到密詔,手持象征皇權的黃鉞,自封為大都督,統領天下兵馬。
他大張旗鼓地封官拜將,召集軍隊討伐侯景。
“王爺,湘州那邊遲遲不肯發兵,怕是另有打算。”
謀士低聲提醒道。
蕭繹冷笑一聲:“河東王蕭譽向來與我不和,這次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他當即下令,派小兒子蕭方矩去取代蕭譽的湘州刺史之位,又讓長子蕭方等率兵護送。
蕭譽得知消息,氣得拍案而起:“蕭繹欺人太甚!
真當湘州是他家的地盤?”
他召集心腹商議對策。
“王爺,不如在半路截殺,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部將建議道。
蕭譽點頭:“好!就在麻溪設伏,讓他們有來無回!”
當蕭方等的軍隊行至麻溪時,突然殺聲四起。
蕭譽的伏兵從山林中衝出,箭如雨下。
“保護世子!”
親兵大喊著圍住蕭方等。
蕭方等揮劍奮戰,但寡不敵眾。
最終,他倒在血泊中,再也沒能站起來。
蕭方矩見勢不妙,調轉馬頭就跑。
身後追兵緊追不舍,他拚命抽打馬匹,終於甩開追兵。
“快、快回江陵!”
他臉色慘白,對幸存的隨從喊道。
這一戰,蕭繹不僅損兵折將,還搭上了長子的性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蕭方矩狼狽逃回,總算撿回一條命。
蕭繹聽聞兒子方等戰死的消息,臉上竟沒有一絲悲傷。
這是為何?
原來,方等的生母徐妃與蕭繹早已形同陌路。
蕭繹瞎了一隻眼,徐妃便故意隻畫半張臉的妝,在房裏等他。
蕭繹一進門,見她這副模樣,立刻明白她在嘲笑自己。
他勃然大怒,摔門而去,從此再不肯踏入徐妃的寢宮。
徐妃性情狠毒,又耐不住寂寞。
府中不得寵的姬妾,她偶爾還假意親近,可一旦發現誰懷了身孕,便親手將其殺害。
平日裏,她常去寺廟燒香,表麵是禮佛,實則另有所圖。
荊州瑤光寺裏有個叫智遠的道士,生得高大俊朗。
徐妃一見傾心,竟暗中與他私通。
後來,她又瞧上了繹的幕僚暨季江。
“季江公子,我家娘娘請您一敘。”
心腹婢女低聲傳話。
暨季江本不敢造次,但見婢女神色曖昧,心中已猜出幾分。
他猶豫片刻,終究抵不住誘惑,跟著進了內室。
徐妃斜倚在榻上,眼波流轉:“聽聞公子才學過人,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暨季江心跳如鼓,勉強笑道:“娘娘謬讚了。”
徐妃輕笑,指尖輕輕劃過他的衣袖:“何必拘禮?
這深宮寂寞,不如……”
自此,二人時常幽會。
一對露水夫妻,竟比正經夫妻還要親密無間。
季江曾感歎道:“柏直這條老狗,年紀雖大還能打獵;
蕭溧陽的馬,老了照樣矯健;
徐娘半老,卻依然多情。”
這話說得實在,徐妃得了季江後,起初兩人如膠似漆,整日裏你儂我儂,連智遠道人那段舊情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季郎,你比那道士強多了。”
徐妃倚在季江懷裏,指尖在他胸口畫著圈。
季江笑著捏她的臉:“娘娘如今眼裏隻有我,倒叫那道士好生傷心。”
可惜好景不長。
一日宴會上,徐妃見到了僚佐賀徽。
這賀徽生得唇紅齒白,比季江還要俊俏三分。
徐妃的眼睛頓時就挪不開了。
回宮後,她輾轉難眠,對貼身侍女說:“你去告訴賀大人,就說本宮有要事相商。”
侍女麵露難色:“娘娘,這...怕是不妥吧?”
“讓你去就去!”
徐妃柳眉倒豎,“本宮的事還輪不到你多嘴!”
誰知賀徽是個明白人,幾次三番都婉言謝絕。
徐妃惱羞成怒,又想出新花樣。
這日她特意去普賢尼寺上香,派人傳話給賀徽:“賀大人若不來,本宮就在寺裏長跪不起!”
賀徽無奈,隻得前往。
剛進禪院,就被兩個侍女引到僻靜廂房。
推門一看,徐妃早已卸去華服,隻著輕紗薄裙,笑吟吟地望著他。
“娘娘這是...”
賀徽話未說完,就被徐妃拉入懷中。
“賀郎何必裝糊塗?”
徐妃在他耳邊輕語,“今日難得清淨,不如...”
雲雨過後,徐妃意猶未盡,取來白角枕,提筆寫下一首豔詩。
賀徽看後臉色大變:“娘娘,這...這要是傳出去...”
“怕什麽?”
徐妃不以為然,“本宮還要和你唱和呢!”
兩人你來我往,在枕上寫下不少露骨詩句。
這些豔詞浪語,實在不堪入目。
紙終究包不住火。
湘東王蕭繹得知此事,氣得渾身發抖。
他拍案怒喝:“好個不知廉恥的賤人!”
侍從戰戰兢兢地問:“王爺,要不要把徐妃叫來問話?”
“問什麽問!”
蕭繹冷笑,“去把她的醜事都寫出來,貼在大合上!
本王要讓全建康城的人都看看!”
這一鬧,不僅讓皇室顏麵掃地,還讓蕭繹與兒子方等之間生了嫌隙。
好好的家事,硬是鬧得滿城風雨,徒增笑柄。
方等戰死了,蕭繹卻毫不在意,仿佛死的隻是個無關緊要的人。
就在這時,蕭繹的寵妃王氏生了個兒子,可產後不久就病逝了。
蕭繹懷疑是徐妃下的毒,勃然大怒,逼她自盡。
徐妃走投無路,隻能投井自盡。
蕭繹還不解恨,命人把屍體抬回徐家,冷笑道:“這樣的毒婦,不配做我的妻子!”
最終,徐妃被草草埋在江陵瓦官寺旁,連個像樣的葬禮都沒有。
蕭繹的怒火還沒消,又下令竟陵太守王僧辯和信州刺史鮑泉立刻出兵,討伐蕭譽。
他厲聲道:“限你們今日就出發,不得延誤!”
王僧辯猶豫了一下,拱手道:“陛下,大軍調動需要時間,可否寬限幾日?”
蕭繹一聽,臉色驟變,猛地拔出佩劍,狠狠砍向王僧辯。
王僧辯猝不及防,手臂被砍傷,鮮血直流。
“抗命者,死!”
蕭繹冷冷道,“來人,把他關進大牢!”
侍衛立刻上前,拖走了王僧辯。
蕭繹轉頭看向鮑泉,厲聲道:“你一個人去,務必拿下蕭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鮑泉不敢違抗,隻得硬著頭皮領命。
就這樣,蕭繹的怒火燒盡了理智,隻剩下冷酷的命令。
王泉率軍殺到湘州,蕭譽帶兵迎戰,結果被打得大敗。
他慌忙退守長沙,眼看形勢不妙,趕緊派人向雍州求援。
嶽陽王蕭詧接到消息,眉頭一皺:“湘州若失,江陵危矣!”
他當即決定,留下參軍蔡大寶鎮守襄陽,自己親率兩萬騎兵,直奔江陵,想從側麵牽製王泉,給湘州解圍。
湘東王蕭繹得知蕭詧大軍壓境,頓時慌了神,急忙召集手下商議對策。
可這幫謀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說不出個辦法來。
就在這危急關頭,王僧辯的母親突然求見。
她一進門就跪倒在地,顫聲道:“王爺,老身教子無方,害得僧辯得罪了您,求您饒他一命!”
蕭繹歎了口氣,扶起她道:“老夫人不必如此,眼下正是用人之際,若僧辯能戴罪立功,本王既往不咎。”
說罷,他命人送去良藥,給獄中的王僧辯治傷。
隨後,蕭繹派心腹去獄中問計。
王僧辯雖身陷囹圄,卻神色鎮定,分析戰局頭頭是道:“王泉雖勇,但孤軍深入,糧草難繼。
若我軍堅守江陵,再派奇兵斷其歸路,必能反敗為勝!”
蕭繹聽完匯報,眼睛一亮,立刻下令釋放王僧辯,親自接見。
他拍著王僧辯的肩膀,笑道:“愛卿果然有良策!
本王命你為城中都督,全權指揮守城!”
王僧辯拱手領命:“臣定不負王爺所托!”
蕭繹心中稍安,暗想:“真是急時抱佛腳啊!”
蕭詧率軍殺到江陵城下,一口氣設下十三座大營,將城池團團圍住。
可老天爺偏偏不幫忙,接連幾夜暴雨傾盆,地上積水四尺深。
蕭詧的士兵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泥水裏,士氣一下子跌到了穀底。
這時,新興太守杜崱動了心思。
他和守城的蕭繹是老交情,蕭繹趁機派人勸降:“杜兄,何必跟著蕭詧受這份罪?
不如歸順我,共謀大事。”
杜崱一琢磨,當即帶著兄長杜岌、弟弟杜幼安,還有侄子杜龕,直接進城投降了。
杜岸更是積極,主動請纓:“給我五百騎兵,我連夜奔襲襄陽,打他個措手不及!”
蕭繹一拍大腿:“好!就依你!”
杜岸帶著人馬,一路疾馳,眼看離襄陽隻剩三十裏,城裏才發覺。
蔡大寶急得直跺腳,趕緊扶著蕭詧的母親龔氏上城防守,又派人飛報蕭詧。
蕭詧一聽老巢危急,哪還顧得上江陵?
當即撤軍回援,糧草、兵器、金銀丟了一路,狼狽不堪。
撤退途中,蕭詧忽然想起一個人——張纘。
這老頭兒腿腳不便,一直被蕭詧押在軍中。
如今情況緊急,蕭詧怕他被追兵搶走,幹脆一狠心:“來人,把他殺了,扔江裏!”
可憐張纘,就這麽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滾滾江水中。
杜岸聽說蕭詧回援,知道計劃泡湯,趕緊逃往廣平,投奔兄長杜巘。
蕭詧哪肯放過他?
派大將薛暉一路追殺到廣平城下,順勢攻城。
杜巘守不住,棄城而逃,杜岸卻被活捉,押回襄陽。
蕭詧一見杜岸,眼都紅了,咬牙切齒道:“叛徒!今日叫你生不如死!”
說罷,掄起鞭子就往杜岸臉上抽,直抽得血肉模糊。
還不解恨,又命人拔了他的舌頭,大卸八塊,丟進鍋裏煮了。
這還沒完,蕭詧又帶人挖了杜家祖墳,把屍骨燒成灰,甚至拿頭骨當碗使。
杜岸背叛固然有罪,可這般殘忍手段,實在令人膽寒!
湘東王蕭繹野心勃勃,既想攻打蕭譽,又想收拾蕭詧。
可兵力有限,他隻能先挑軟柿子捏。
“王僧辯!”蕭繹一拍桌案,“你去長沙,把鮑泉給我押回來!
這廢物打了這麽久,寸功未立,留著何用?”
王僧辯領命而去,心裏卻犯嘀咕:“鮑泉雖無功,但罪不至死啊。”
到了長沙,他一把拽住鮑泉,低聲道:“大王要殺你,趕緊寫封請罪書,我替你求情!”
鮑泉嚇得臉色煞白,連忙伏地疾書,言辭懇切。
王僧辯拿著請罪書回去複命,蕭繹冷哼一聲,勉強饒了鮑泉一命。
自此,攻打蕭譽的任務全交給了王僧辯。
至於蕭詧,蕭繹另有安排。
他派司州刺史柳仲禮鎮守竟陵,準備隨時動手。
蕭詧可不是傻子,他早看出蕭繹的意圖,急得團團轉:“再這樣下去,我必死無疑!”
“主公,不如向西魏求救?”
謀士提議。
蕭詧咬牙道:“隻能如此了!”
他立刻派使者去西魏,表示願意歸附。
西魏丞相宇文泰一聽,眼睛一亮:“江漢之地,正愁沒機會插手!”
他當即答應,但有個條件:“你得送人質過來。”
蕭詧哪敢猶豫?
為了活命,他狠心把正妃王氏和世子蕭嶚送去西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宇文泰很高興地笑了,馬上派大將楊忠帶兵南下,統領三荊等十五州的軍務,駐守在穰城。
適逢柳仲禮率軍直奔襄陽,楊忠當機立斷,與行台仆射長孫儉聯手迎擊。
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攻下義陽、隨郡,另一路圍困安陵。
義陽太守馬伯符見勢不妙,直接投降;
隨郡太守桓和卻硬氣,結果被生擒。
柳仲禮得知後方告急,急忙回師救援。
西魏眾將士紛紛請戰:“將軍,趁仲禮未到,速攻安陸!”
楊忠卻笑著搖頭:“攻城?
那是下策。
安陸城堅,強攻隻會損兵折將。
況且——”
他目光一閃,“南人擅水戰,陸戰卻生疏。
仲禮急著回援,必無防備。
我們不如設伏,打他個措手不及!”
眾將半信半疑,但楊忠已下令:“選兩千精騎,人銜枚,馬裹蹄,連夜出發!”
夜色如墨,西魏軍悄然埋伏在漴頭一帶。
楊忠親自勘察地形,命人在道路上遍設陷坑,又埋伏鉤索手。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獵物入網。
一名副將低聲問:“將軍,若仲禮繞道而行,豈不前功盡棄?”
楊忠胸有成竹:“他急著救安陸,必走捷徑。漴頭是必經之路!”
果然,天剛蒙蒙亮,遠處塵土飛揚。
柳仲禮的部隊疾馳而來,毫無戒備。
“來了!”哨兵壓低聲音報告。
楊忠眯起眼睛,抬手示意:“準備——”
柳仲禮一馬當先,心中盤算著如何解安陸之圍。
忽然,戰馬前蹄一空,轟然栽進陷坑!
“不好!有埋伏!”
他大喊,但為時已晚。
四周殺聲驟起,西魏伏兵齊出。
南軍猝不及防,亂作一團。
陷坑、絆馬索、鐵鉤輪番上陣,士兵們接二連三倒地。
“別亂!列陣迎敵!”
柳仲禮掙紮著爬出坑,卻被幾名西魏兵按倒在地。
“放開我!”
他怒吼。
一名西魏士兵咧嘴一笑:“柳將軍,您還是省省力氣吧!”
說罷,麻利地捆住他的手腳。
柳仲禮仰天長歎:“早知如此,不如當初死戰到底,還能留個忠烈之名!”
楊忠大獲全勝,命人將俘虜押回大營。
眾將士心悅誠服:“將軍神算,末將拜服!”
楊忠淡然一笑:“安陸已是囊中之物,傳檄可定。”
夕陽西下,戰場恢複平靜。
這一仗,徹底扭轉了局勢。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