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動幹戈的曹營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A+A-


    帳內眾人聽得曹操這話,紛紛起身拱手:“陛下仁德,改革必能成功!”
    連先前滿臉為難的郭縕,此刻也跟著附和,眼神裏多了幾分真切的期待,畢竟陛下都親自掏了國庫,又肯拿出宮中珍寶,這改革倒不像是戲誌才一時心血來潮,反倒有了幾分“舉全國之力”的架勢,他們先前捐的錢,若真能換得襄陽日後的好處,倒也不算虧。
    曹操抬手壓了壓,帳內重新安靜下來。他指尖在案上的《改革籌款方案》上輕輕點了點,目光掃過眾人:“錢的事暫且有了眉目,但誌才在信裏還提了一樁要緊事,江陵那邊有玄鐵甲胄,咱們的士兵卻還穿著皮甲,遇上硬仗根本扛不住。這次給襄陽的支援,除了銅錢,還得從兵器庫調一批鐵戟、弩箭過去,再派兩百名懂冶煉的工匠,幫著他們看看能不能自己煉出玄鐵來。”
    荀攸聞言,立刻補充道:“主公所言極是。臣已讓人查過,襄陽西南百裏有座墨山,早年曾有獵戶見過山中露鐵石,隻是先前沒人在意。這次派工匠去,正好讓他們勘探一番,若是真有鐵礦,既能解兵器之需,往後修路、建醫館的鐵器也有了著落,能省不少從江東采購的錢。”
    “好!就這麽辦!”曹操一拍案幾,語氣果決,“荀攸,你明日便擬兩道聖旨,一道發往兵器庫,讓他們三日內備好五百柄鐵戟、兩千支弩箭,隨工匠一同送往襄陽;另一道發往荊州各郡,讓郡守們配合戲誌才,凡襄陽需調的人力、糧草,不得推諉。”
    “臣遵旨!”荀攸躬身應下,手中的筆早已在竹簡上記了下來,生怕漏了半個字。
    一旁的許褚聽得熱血沸騰,忍不住上前一步,甕聲甕氣地說道:“主公!末將也願去襄陽!末將跟徐靖的兵打過,知道他們的甲胄有多硬,若是能幫著工匠煉出玄鐵,再教襄陽的士兵幾套搏殺的法子,定能讓他們不輸江陵的兵!”
    曹操看著許褚這副急不可耐的模樣,忍不住笑了:“仲康,你是朕的貼身護衛,怎能離得開?再說襄陽那邊有蒯越幫襯誌才,又派了工匠和兵器,暫時用不上你這員大將。你且安心在營中待著,等官渡這邊的戰事緩一緩,朕再派你去襄陽,到時候讓你跟徐靖的兵好好較量較量!”
    許褚聞言,雖然有些失落,卻也知道曹操說得在理,隻能撓了撓頭,甕聲應道:“末將聽主公的!”
    帳內的氣氛漸漸熱絡起來,先前因“要錢”而起的緊繃感蕩然無存。陳群看著案上的文書,忽然開口道:“陛下,臣還有一議。襄陽辦學堂,若是隻教《論語》《孝經》,怕是不夠。如今江東那邊據說還教算術、農事,百姓學了能算賬、能種出更多糧食。臣以為,咱們也該添些實用的課程,讓百姓既能知禮義,又能懂生計,這樣才肯真心擁護改革。”
    曹操眼睛一亮,看向荀攸:“陳大人這話有理!荀攸,你把這一條也加進方案裏,讓誌才在襄陽的學院裏設算術、農事兩科,再從太學裏挑幾個懂這些的博士,派去當先生。”
    “臣明白!”荀攸連忙記下,心裏暗自感歎,這些世家先前處處阻撓,如今見陛下態度堅決,又能給他們好處,倒也肯主動出主意了,看來這改革之事,總算能少些阻礙。
    待眾人把該議的事都議完,天色已近黃昏,帳外的夕陽透過帳簾,灑下一片金輝。曹操站起身,走到帳口,望著遠處的軍營,語氣帶著幾分感慨:“朕當年起兵,是為了平定亂世,讓百姓能有口飯吃。可這些年打下來,才知道光靠打仗不行,得讓百姓有學上、有醫看、有活路走,這天下才能真的太平。誌才在襄陽的改革,便是咱們大魏的第一步,走好了,往後才能一步步趕上江東,甚至超過他們。”
    眾人紛紛起身,圍在曹操身後,目光灼灼地望著遠方。郭縕看著夕陽下的營壘,忽然開口道:“陛下放心,臣回去後便讓族中子弟收拾行囊,明日就去襄陽,既是要在《改革名錄》上留名,便得真真切切幫著做事,絕不讓陛下和軍師失望。”
    “好!”曹操轉過身,看著眾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有諸位同心協力,何愁改革不成?何愁大魏不強?明日起,咱們各司其職,定要讓襄陽改出個樣子來!”
    次日清晨,官渡大營便忙碌起來。許褚親自去兵器庫點驗兵器,荀攸拿著擬好的聖旨快馬送往各郡,陳群、郭縕則讓人收拾財物,準備送往襄陽。而曹操讓近侍直接去國庫,讓皇後清點珍寶,變賣財產。
    幾日後,一支由工匠、士兵組成的隊伍,載著銅錢、兵器、糧草,浩浩蕩蕩地向襄陽出發。隊伍最前方的旗幟上,“魏”字在風中獵獵作響,像是在宣告著一場席卷荊州的變革,即將拉開序幕。
    而遠在襄陽的戲誌才,收到曹操的回信與支援時,正和蒯越在墨山勘探鐵礦。當看到遠處駛來的隊伍,聽到工匠們說“陛下派我們來煉玄鐵”時,戲誌才一直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他轉身對蒯越說道:“你看,陛下都支持我們,這改革,定能成!”
    蒯越望著那支滿載希望的隊伍,又看了看身邊的戲誌才,用力點頭:“是,軍師,定能成!”
    官渡這邊魏國大營的動靜也是驚得袁紹大軍開始動了起來。
    “怎麽了?快去看看!曹操狗賊是不是要決戰了!?”袁紹在那急得大喊。
    “陛下寬心,曹操沒有打過來,斥候已經去探查情況了。”貼心大棉襖許攸閃現出來說道。
    過了一陣子,“報,陛下,斥候來報,說曹操後勤在瘋狂調動,據說是要給襄陽送物資,另外內衛來報,江陵被民國徐靖攻下,曹操可能是送物資去守住襄陽的吧?不過內衛還說戲誌才在襄陽大搞改革。”許攸說道。
    袁紹猛地坐直身子,手指在案幾上重重一敲,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守住襄陽?曹操這是打了敗仗還不死心!江陵落到徐靖手裏,他不去奪,反倒把心思放在‘改革’?”
    帳內的審配、逢紀等人也紛紛皺眉。審配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依臣之見,曹操此舉怕是另有圖謀。江陵乃荊州要地,徐靖能拿下江陵,實力定然不弱。曹操此刻給襄陽送物資,既像是在防備徐靖北上,也像是在給自己留條後路,萬一官渡這邊戰事不利,他還能退往襄陽依托新地立足。”
    逢紀立刻附和:“審大人所言極是!而且曹操向來狡詐,誰知道他是不是故意擺出‘支援襄陽’的樣子,實則在暗中調動兵力,想趁我軍不備突襲官渡?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許攸卻擺了擺手,眼神裏帶著幾分不以為然:“兩位大人多慮了。曹操如今糧草本就緊張,先前為了湊軍餉還挖過前朝陵墓,這次又是撥國庫錢,又是賣宮中珍寶,連兵器庫的鐵戟弩箭都調去了襄陽,可見他是真把寶押在了那所謂的‘改革’上。依我看,他就是怕襄陽再丟,連荊州最後一塊立足之地都沒了,才急著送物資過去。”
    他頓了頓,又湊近袁紹,聲音壓低了些:“再說,徐靖占了江陵,未必會跟曹操死磕。那徐靖是個商人出身,最看重利益,說不定還想著跟曹操做買賣,曹操從江東買材料,徐靖若真要攔,早就攔了,哪會讓曹操安安穩穩調物資?依我看,這兩人說不定是私下有了默契,曹操守襄陽,徐靖占江陵,各取所需罷了!”
    袁紹聽得眼睛一眯,手指撚著胡須,若有所思:“默契?徐靖剛奪了曹操的江陵,能跟他有什麽默契?”
    “主公有所不知,”許攸連忙解釋,“那徐靖在江東搞‘耕商並舉’,據說連士族都能經商,曹操如今也想學他那套。說不定兩人是想借著‘改革’的由頭,暫時休戰,各自發展,畢竟曹操要守襄陽,徐靖要穩江陵,都需要時間。可他們忘了,這天下,還輪不到他們兩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