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信仰血脈

字數:5651   加入書籤

A+A-


    第114章 信仰血脈
    孔子和弟子們帶著笑意聆聽,這是關乎他們的言論,沒有人比他們更有資格了。
    【倡導的是仁、義、禮、智、信。
    這五個字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信仰血脈。
    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道德的堅守、行為的規範、智慧的追求以及誠信的秉持,構建起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倫理體係。】
    孔子的麵容上滿是讚同,看來後世人倒是對他們多有了解,並沒有因為年代的遷徙而模糊。
    後麵朝代的人看到後世提及儒家,但想到自己手中和曆史上看似相同的名人名句,微微泛紅。
    此刻才覺得有些對不住聖人,但大家思想有時候也會淪落為皇權的外衣,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程陽:“打倒孔家廟,救出孔夫子。我輩仍需努力!”
    “也不看看後麵的儒家思想都被魔改成什麽樣子了”
    被後世直接點出的自詡儒家傳人們的人:後世人胡說!他們學習的是聖人之言,怎麽會有錯?!
    孔子麵容有一瞬間的凝滯,這後世人的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是指他有哪些錯?
    可為什麽要救他?但知道後世居然還給他立廟,這一點讓不少人羨慕,尤其是同一時期的其他學派的先人。
    憑什麽他們沒有?╰(艸皿艸 )
    後世人區別對待,雙標了啊。
    皇帝們看後世的剖析,隻覺十分信用,這是適用於任何時代的社會教條啊。
    若是這種信仰深入人心,哪怕被人打散了,卻仍舊可以凝聚,經久不息。
    【這種信仰著眼於現世的人生,致力於通過個人的修身養性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大同。
    這是與西方宗教信仰不太一樣的地方,所以說信仰這個詞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但是,近年以來,隨著西方文化的強勢輸入,中國的信仰體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別說那麽多,小時候我以為全世界就隻有中國”
    “不過就算放到現在,也同樣適用,本來也隻有一個中國,嘿嘿嘿”
    程陽幼時甚至沒出省就以為世界就這麽大,長大了以後才知道世界有多麽大,其他國家又是哪些,海的那邊又是什麽。
    仿佛是一個回旋鏢,打中了曾經年少不斷發問的自己。
    歎了口氣,感歎果然還是小孩子好,什麽不知道什麽都不清楚,無憂無慮的。
    不過成長也有成長的好處,算著兜裏的紅爺爺,程陽笑得開懷。
    【一些人開始質疑自己的文化傳統,甚至認為中國人的信仰是世俗的,也是功利的,認為中國人隻認錢,眼裏除了錢沒有別的。
    這種認知,真的十分的荒唐!
    你讓老外離開錢試試,你動了他的蛋糕你試試。
    金錢,它是一切物質最基礎的保障,全世界不管是哪裏的人都離不開錢,都離不開這個最基本的要素,這是個實際意義。
    脫離的這個概念,談信仰完全就是胡說八道、自欺欺人。
    所以呢,我們一定要清除掉這種可怕的認知,剔除掉這種自我貶低和懷疑。】
    古人們拍手喝彩,表示十分一針見血。
    這說的都是大實話啊。
    人人都唾棄資本,卻都想成為資本。
    這是一個循環。
    如若是沒有錢,談什麽風花雪月,要什麽美滿幸福,一切都是空想。
    底下的苦難人們更是每日和他人爭搶食物,隻為果腹。要知道,每年餓死的人在各個朝代都有,這是一個常見現象。
    是以,看見後世琳琅滿目的街頭美食時,才會那麽震驚,讓人不可置信。
    把食物擺出來不會受到爭搶和偷盜,反而排隊有序的購買拿取。
    錢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是虛擬世界。
    程陽嗬嗬一笑,“現在哪怕寫個小說,男女主都是什麽首富出生,沒有錢,談什麽戀愛,乖乖刷盤子去吧”
    網絡上的間諜影響不到真正愛國之人,哪怕祖國媽媽再怎麽不好,也是生養他們的母親,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母親。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這樣的視頻:
    是易老師講課的一個片段,他在談及信仰的時候提出,信仰是對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的堅定不移的相信。
    這種存在,或許是宗教中的神隻,或許是哲學裏的誌高理念,又或許是支撐個人生命意義的核心價值。
    不過人們對於信仰的理解各有不同,因為人類對某種東西的定義必然受其文字本身的限製。
    易老師所講的這個信仰的概念,我個人認為更加側重於宗教信仰的屬類範疇,話題略顯微觀,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為信仰沒有標準答案。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信仰形式。】
    沒有標準答案,那便有無數的可能。
    眾人在脫離了原有的思維後,豁然開朗。這宗教信仰雖然看似完美,但卻有缺漏之處。
    一旦中間出了差錯,一擊即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樣的信仰是難以持久的,反而後世是吸取了五千年的精華所得,在緣原有的基礎上更加鞏固,再看後世人的麵貌,誰不說一句成功。
    這樣的信仰能力超脫於宗教和其他文明,使得中國人更加堅定,中華自然更加屹立不倒。
    皇帝們也漸漸嚐試轉變,雖然皇權在他們這個是已經成長為最堅實的基礎了,但若是有更好的,誰不想進步。
    當然,後世的精神和部分信仰傳承,他們還是不想觸碰的,帝製的封建社會讓他們暫時套離不開,時代的腳步也不允許拉扯太大,否則頃刻間便會化為曆史車輪中的一粒塵土,再無蹤影。
    學習後世,是他們此時此刻所得得到最大利益的事情,避開曆史原定的禍根,更是各朝關注天幕的重點,能有延長國祚的機會,稍微有才能的皇帝都不會放過。
    哪怕做不成曆史的千古一帝,也希望到後世的書本曆史中不是昏君的代表,多一些建樹,少一些錯誤。
    係統看著各朝忙碌的緊迫,感到十分舒心,就是這樣,他們也會成為平行後世的另一番大成就的先人。
    華夏經久不息,更是係統挑選世界的依據,其他世界太過淺顯,還是修正這個時代的遺憾更能獲得積分。
    感受到光腦裏無良老板的催促,係統苦逼著臉,灰溜溜的回去繼續上班,為了積分,衝鴨!
    程陽看了一眼進度條,沒有管視頻的播放了,將手機放在一邊。
    將手裏最後一道菜做好,才準備燒一份湯。
    【那我們既然說到了宗教信仰,那宗教信仰作為信仰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常常會引發人們對於真正信仰的思考,就好像一個爭論不休打不完的口水官司。
    宗教為信仰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
    通過教義、儀式以及宗教場所,給予人們精神的慰藉和道德的束縛。然而呢,宗教信仰並不等於真正的信仰,它隻是信仰的一種體現形式。】
    依稀記得小時候,外婆常常會到一個教堂裏,偌大的場所也是坐滿了人。
    當時小還不理解這是做什麽,現在想來便是做禱告?
    程陽聽著手機的聲音,想起童年自己記憶猶新的事。
    【如果輕易的對信仰下定義,那就完全是片麵的。
    因為中國人的信仰是最高級的一種呈現形態。
    能傳承幾千年,這就是見證,因為信仰它不是科學,你沒有求證它的具體的工具。
    科學有對錯,也能被證偽。但是信仰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中國人的信仰是源自於內心深處對於真理、對於善良、對於美好的那種純粹的追求,而不是出於功利的目的,或者是外在的強製。
    倘若宗教信仰淪為形式主義,信徒隻是機械的遵循儀式,忽略了信仰內在的那種精神實質,又或者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謀取權利的工具,那這樣的宗教信仰便背離了信仰的初衷。
    這樣的信仰,不要也罷。】
    天幕下,一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被天幕的話點醒。
    不論是信仰還是最開始的理想,若是背離了最初的初衷,那還有什麽存在的必要。
    找到下麵的人,將那群貪了百姓的積蓄的官兒處決,一份紫菜蛋花湯,沒有菜花湯隻有紫蛋。
    哪怕身居高位,隻要犯錯,那邊不可饒恕,更別說現在的中國正值多事之秋,多少人等著看笑話。
    一係列的事務安排下,他又坐下李抽起了煙。
    古人們作為時代的推動者,在高位或者在低位,哪怕尊貴如皇帝,最開始誰又沒有一個遠大的抱負?可惜,終歸被現實打回了原形。
    而現在能堅持到最後的,少之又少。
    【再說回來,真正的信仰就是靈魂的覺醒,是對生命真諦的深刻洞察,他不受外在形式的束縛,而是在我們的呢內心深處能夠綻放出那種璀璨的光芒。
    篤定、堅信,不屈不撓。】
    喜歡短視頻直播:給古人一點後世震撼請大家收藏:()短視頻直播:給古人一點後世震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