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千年積澱

字數:2776   加入書籤

A+A-


    第113章 千年積澱
    【比如,我們從《易經》裏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再到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人的信仰始終都圍繞著現實人生而展開的。
    它既包含了對自然的敬畏,也包含了對社會的責任;既有個人的修身養性,也有家國天下的宏大情懷。
    所以中國人的信仰是一種文化信仰。】
    程陽想到雖然網上時常因為這個因為那個吵得不可開交,可一旦涉及國家,大家夥統一戰線,主打一個一致對外,外人別想瞎摻和。
    那外網不都說中國人一點不團結,因為一點小事吵翻了全網,但也不想想,若是真的民心猶如一盤散沙,中國就豈會流傳屹立千年所不倒?
    古人們即便麵對外敵會有害怕的情緒,但維係著他們的國和小家,也後退不得。
    看到被後世點名讚賞的儒家,孔子欣慰萬分,能夠傳承千年,也是不枉他們來世上走這一遭啊。
    但卻不知道,後麵朝代的儒家卻逐漸偏離了軌道。
    儒家也隻剩下那具空殼了,內裏的靈魂早已千瘡百孔。
    大秦作為以法治國的傑出代表,此刻,嬴政想著後世的理論。
    這法和儒,該當如何抉擇?
    扶蘇雙眼明亮,他早已和大人爭議過數次,卻始終未有結論。
    現在天幕的預示和降臨,是否能帶來轉機?
    畫麵中,講解中談論到自己的身上:
    【我曾經跟別人聊天的時候還開玩笑的說,我們的信仰都要參加高考。
    試問,哪個國家能有這麽嚴肅的去對待信仰的。
    當然了,我這句話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的一種感性的互動。】
    “可別說這麽深奧的習題了,哪怕是出去郊個遊、看場電影,中國人都得有觀後感、體會這樣的後天作業”
    “不然怎麽說中國學校就是卷呢,學生的一大半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度過的”
    恐怖的高三生活是每一個高中生都不想再經曆的磨難,程陽感覺自己那段時間嚴重睡眠不足,頭發都白了好幾根。
    古代的詩人們覺得自己有時候想要寫詩時,也是需要靈感的。或是一草一木,或是美人佳肴,總是需要一個契機。
    【中國人的信仰是深深的根植在五千年的文明積澱之中的。
    我們敬天法祖,但不迷信神靈;我們尊崇傳統,但不盲從權威。
    這種信仰,既是對宇宙規律的深刻認知,也是對我們生命意義的一種終極思考。
    它不依賴於外在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神明,而是源自於我們內心的那種覺醒和精神方麵的超越。
    它是一種自省的信仰,它強調內在的修養和道德的完善,而不是外在的那種儀式,或者是教條的束縛。】
    “升旗是一種傳統,升旗儀式是一種形式”
    程陽不自覺的想到這句話。
    不過這確實是不可缺少的儀式,周一需要帶來一個新的體驗,每次升起的紅旗也可以是嶄新的,就像天安門每天升旗的一樣。
    人們感覺自己和後世太有差距了,後世崇尚科學,但他們卻是有些信神佛的。
    每一年都會有祭祀大典,告天地敬祖宗,也是希望一年比一年更加順遂。
    成婚的夫人們也會拜一些神像,想著早生貴子,一舉得男。
    這是這個時代的規則,難以打破。
    若是之前,他們定然會覺得冒犯神靈,但明白後世這一路走來有多麽艱辛,古人們也無可爭辯。
    “後世人看著是自由的、新生的”
    “但不敬神佛真的沒事嗎?萬一神仙降罪怎麽辦?”
    “那誰知道呢,沒看後世不也有天災,說明這也不一定真是神罰”
    眾人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之前我講過儒家,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是什麽?】
    嗯?
    各朝儒家代表豎起了耳朵,他們也想聽聽後世對他們的看法。
    是好是壞,批評還是褒獎?
    聖人之言,流傳千古。這是榮耀,也是他們所自豪的。
    喜歡短視頻直播:給古人一點後世震撼請大家收藏:()短視頻直播:給古人一點後世震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