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遇襲的餘波
字數:5607 加入書籤
盛夏驕陽似火,將南都的青石板曬得發燙。趙王府朱漆大門緊閉如鐵幕,鄴國使臣們頂著烈日,捧著燙金致歉文書,額間豆大的汗珠順著下頜線不斷滾落,浸濕了玄色官服前襟。為首的使臣強壓著忐忑,第三次叩響門環:"趙王殿下!此次如寧太子與清兒郡主在潁州遇襲,實乃我鄴國疏忽,懇請殿下容我等當麵請罪!"
門內,趙王怒不可遏地踢翻矮幾,青瓷茶盞應聲碎裂。"鄴國竟在我吳國境內行凶!清兒可是我的心頭肉!"他攥緊腰間玉佩,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與痛心,眼眶通紅,眼中滿是血絲。
一旁的燕王眉頭緊皺,焦急地勸道:“趙王爺,先消消氣。鄴國使臣既已前來致歉,或許有轉圜的餘地,你這樣拒人於門外,恐生變故。”
“兄長!”趙王爺猛地停下腳步,“變故?難道還有比我的女兒遭遇危險更大的變故嗎?鄴國若是沒有疏忽,何至於此!”他的話語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別忘了,清兒可是你的侄女,如寧太子可是你的侄子!”
與此同時,梁國西都殿內,鎏金蟠龍柱映著鄴國使臣慘白的臉。梁帝猛然拍案而起,震得禦案上的玉璽都微微移位:"鄴國好大的膽子!那楊軒小兒,當我梁國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嗎!"
使臣重重叩首,額頭撞在冰涼的青磚上:"陛下明鑒!鄴國定會徹查此事,若真是太子所為,定當嚴懲不貸!"
"嚴懲不貸?"梁帝抓起奏折狠狠砸在使臣肩頭,朱批墨跡濺在他臉上,"若不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複,朕便讓楊軒也嚐嚐臉上挨棍的滋味!"滿朝文武屏息跪倒,此起彼伏的衣料摩擦聲中,唯有梁帝粗重的喘息在空曠大殿回響。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吳梁鄴三國之間掀起了驚濤駭浪。
落馬客棧的竹簾被熱浪掀起,鄴國太子楊軒斜倚在雕花榻上,指尖摩挲著密信上幹涸的朱砂印。信箋末尾"東海王於朝堂發難,陛下命速歸"的字跡在暮色中泛著冷光,他卻忽然低笑出聲,震得案上鎏金香爐輕晃,沉香屑簌簌而落。
"殿下,東都局勢..."貼身侍衛單膝跪地,話音未落便被打斷。
"不過是跳梁小醜。"楊軒將密信湊近燭火,看著火舌貪婪吞噬紙頁,映得他眼底猩紅如血,"楊軾想借潁州之事扳倒我?待我取到花月穀秘寶,那些所謂"罪責"不過是陛下手中隨時可撕的廢紙。"他骨節分明的手指捏起案上半卷泛黃輿圖,指尖重重戳在地圖西南角的"花月穀"三字,羊皮卷發出細微的撕裂聲。
與此同時,鄴國東都的金鑾殿內,東海王楊軾執笏板的手微微發顫,卻仍挺直脊背朗聲道:"太子監管不力,致使梁國太子和吳國郡主遇襲,恐引兩國詰難!懇請陛下徹查!"他身後二十餘位朝臣齊刷刷跪倒,朝服如烏雲壓境。
鄴國皇帝的龍紋玉枕被拍得悶響,案頭堆積的彈劾奏折簌簌作響:"傳太子即刻返京!若查明確係他疏於管教,定不輕饒!"皇帝眯起眼,看著階下跪得筆直的楊軾,忽然想起這個幼子近日頻繁出入吏部與兵部,喉間溢出一聲冷笑。
夏夜的花月穀浸在朦朧霧靄裏,陳之紅手持團扇緩步行於青石小徑,蟬鳴忽遠忽近,驚起夜露從垂絲海棠枝頭簌簌墜落。朝露提著燈籠緊跟其後,燈穗上綴著的夜光珠在暗影裏明明滅滅。
"穀主,今早出穀采買,發現潁州城內多了些年輕人。"朝露壓低聲音,燈籠映得她臉頰發紅,"北邊鄴國的騎兵已在邊境紮營數日,西邊的梁國鎮南王也改了布防……"
話音未落,陳之紅驟然駐足。團扇輕磕青石欄杆,發出清脆聲響:"誰準你議論這些?"她轉身時,月光恰好穿透雲層,將廣袖上金線繡的曼陀羅花照得妖異奪目,"花月穀百年有餘,最忌聽風便是雨。"
朝露慌忙跪地,鬢邊銀簪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屬下失言!"
陳之紅望著穀外若隱若現的山巒輪廓,指甲深深掐進扇柄纏的鮫絲:"去月相閣敲鍾,召人議事。"她忽地輕笑,聲音裏裹著冰碴,"穀中哪來的秘寶!"
朝露起身時裙擺掃落一瓣海棠,殘花墜入溪澗,順著水流漂向穀外幽黑的夜色。月相閣的銅鍾突然響起,驚飛滿林宿鳥。
夏日的熱浪裹挾著沙塵撲上穎陽城頭,明瑞摘下玄色鬥篷,露出被汗水浸透的月白中衣。鎮南王斜倚在斑駁的箭垛旁,鎏金錯銀的玄鐵折扇半掩著唇角,玉冠上的東珠映著日光,在青磚地上投下細碎的光點。
"鎮南王兄的消息倒是靈通。"明瑞將鎏金酒壺重重擱在箭樓上,琥珀色的酒液在犀角杯中泛起漣漪,"那日街頭襲擊如寧太子與清兒郡主,原是我疏忽。"
折扇"啪"地收攏,鎮南王指節叩擊著青磚逼近,龍涎香混著血腥味撲麵而來:"明瑞,你可知楊軒那小畜生為何要對兩國聯姻人下手?"他目光如刀,"隻因花月穀的秘寶,他怕你我聯手分羹,便要先斷了我們的盟約根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瑞握杯的手青筋暴起,日前如寧與清兒遇襲的慘狀在他眼前閃過。"我與楊軒的盟約早該終止。"他仰頭飲盡烈酒,喉結滾動間似咽下一團火,"隻是貿然決裂恐生變故。"
"所以你找上了東海王楊軾?"鎮南王忽然笑出聲,折扇輕點明瑞胸口,"不愧是夏國太子,這招"釜底抽薪"使得漂亮。楊軾覬覦儲位已久,你讓他借此事大做文章,動搖楊軒的儲君之位……"他忽然壓低聲音,"可你我即將入花月穀,楊軒若狗急跳牆......"
城頭忽然掠過一陣勁風,將兩人衣袍吹得獵獵作響。明瑞望著遠處蜿蜒如蛇的潁水河,想起楊軒在結盟時那陰鷙的眼神。"王兄放心,"他摩挲著杯沿的纏枝蓮紋,"等楊軾在鄴國站穩腳跟,楊軒就算插上翅膀,也飛不出花月穀那片迷霧。"
鎮南王撫掌大笑,折扇再次展開,扇麵上的墨竹在風中搖曳生姿:"好!"
晚風卷著城牆上的銅鈴叮咚作響,明瑞與鎮南王並肩踱步在雉堞之間。遠處潁陽城的燈火漸次亮起,如散落在夜幕裏的星子,卻照不亮明瑞眉間凝結的陰霾。
明瑞指尖摩挲著玉佩冰涼的紋路,忽問:"王兄,花月穀的事何時動手?如今都早已備好半月,再等下去......"
"再等等。"鎮南王的玄鐵折扇輕點欄杆,鎏金扇骨在暮色中泛著冷光,"本王那立淵表弟還沒鬆口。"他語氣帶著幾分隱忍的煩躁,"本想親自帶兵護送如寧去潁州接清兒,誰料他竟以"驚擾兩國百姓"為由駁回了。"
明瑞聞言皺眉。吳國世子是鎮南王的表弟,與清兒更是堂兄妹,按理說不該阻攔這樁穩當的安排。"世子向來機敏,突然作梗,莫不是嗅到了什麽風聲?"
鎮南王冷笑一聲,折扇狠狠拍在掌心:"能有什麽風聲?當然也怪本王,潁州城的年輕人多了些。他既不同意,我若強行調兵,反倒落人口實。"他望著遠處漸暗的天際,龍涎香混著血腥氣愈發濃重,"原本說好的三日後入穀,如今隻能先擱置了。"
明瑞沉默片刻,忽道:"要不......我親自去一趟潁州?"他握緊腰間玉佩,"以慰問清兒為由,試探世子的態度。"
鎮南王挑眉,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你倒是膽大。明瑞太子你還是得多盯緊楊軒,探馬來報,吳鄴邊境局勢升溫,楊軒那小子從北邊調兵了。"他話音未落,城頭的燈籠突然被夜風吹得劇烈搖晃,昏黃的光暈在兩人臉上明明滅滅。
兩人繼續行走,鎮南王突然停下腳步,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事本王會繼續與他商議,你且回去準備。記住,一切以安全為重。"說罷,他轉身大步離去,玄色衣袍在夜風中獵獵作響,仿佛一團翻湧的烏雲。
明瑞獨自站在城頭,望著鎮南王遠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盤算。夜色漸深,潁水河泛著粼粼波光,遠處傳來更夫梆子聲。花月穀的迷霧,世子的態度,楊軒的陰謀......這些謎題交織成一張大網,而他,必須成為第一個撕開網的人。
暮色將潁州的青石板路染成蜜色,世子挽著公主的手穿行在熙攘的人群中,崔哲手持長劍緊隨其後。街邊攤位次第亮起燈籠,糖畫的甜香混著烤肉的焦香撲麵而來,世子忽而駐足輕歎:“來潁州這些日子,竟沒能帶你好好逛逛夜市。”
公主指尖輕輕覆上他手背,鳳目含笑道:“街市煙火年年相似,季月的傷勢卻等不得。”她望著遠處茶樓簷角晃動的銅鈴,眉間籠上憂色,“左肩全碎,也不知此刻怎樣。”
“有伴花姑娘照料,季月已能飲粥。”崔哲握緊腰間長劍,“隻是這仇不報,我夜夜難安。”他忽然持劍立於世子身前,“懇請世子帶我去吳鄴邊境,會會那楊軒!”
世子抬手虛扶,玄色廣袖掃落花瓣:“巧了。”他摩挲著腰間的螭紋玉佩,想起近日收到的密報,眼底泛起冷芒,“我也正想找他,問問他究竟是何居心。”話音未落,忽有夜風卷起公主鬢邊的珠花,世子眼疾手快接住,卻見遠處酒肆的燈籠突然齊刷刷熄滅。
“崔哲,你速去尋三匹快馬!”世子將珠花別回公主發間,“今夜便讓楊軒知道,動我吳國的人,要付什麽代價。”三人身影沒入漸濃的夜色,唯有街邊海棠簌簌飄落,染紅了青石板路。
暮色漫過潁水河時,明瑞的玄色披風被河風卷得獵獵作響。渡船劈開粼粼波光,他望著對岸潁州大營衝天而起的旌旗,懷中的錦盒又緊了緊——那裏麵有一封給世子的密函。
馬蹄聲驚起蘆葦叢中的白鷺,明瑞在大營轅門前翻身下馬,守衛見過他,轉身通報卻迎麵撞上一襲茜色襦裙。
靈兒攥著腰間的玉笛,指節泛白:“夏國太子好大的威風!縱容楊軒在潁州巷口行凶,如今倒有臉來見表哥?季月左肩重傷至今未愈,清兒郡主也受了驚嚇!”
營門前的守衛屏息後退,明瑞望著少女泛紅的眼眶,喉間像塞了團浸透血的棉絮。錦都某夜的記憶突然翻湧,靈兒提著燈與他在錦都夜市的漫遊,與此刻他眼中的恨意重疊。
“放心,我定會讓楊軒親自致歉!”
靈兒突然冷笑,玉笛重重點在他胸口:“致歉?季月姑娘的傷、清兒郡主的驚,豈是輕飄飄的幾個字能了結的!”她發間的銀鈴隨著顫抖叮當作響,營牆上的燈籠將兩人的影子拉得扭曲,“可惜阿淵表哥不在,去了潁州城,要不然你可聽聽他怎麽說!”
明瑞瞳孔驟縮,腰間玉佩突然硌得生疼。潁州大營的梆子聲遠遠傳來,驚破了凝滯的空氣。他望著少女決絕轉身的背影,突然抓住她飄飛的裙裾:“等我。”沙啞的承諾混著夜風消散在暮色裏,“我定會讓楊軒付出代價,無論他是太子還是什麽!”
靈兒甩開他的手,側過臉卻什麽也沒再說。季月是她的好友,如今受傷她也很自責。
三匹快馬踏碎滿地霜華,世子的玄色披風在夜風中獵獵如旗,崔哲腰間玉佩與劍柄相撞,發出細碎聲響。公主攥緊馬鞍,望著遠處落馬客棧飄搖的孤燈:“那燈......亮得蹊蹺。”
“正是楊軒的待客之道。”世子冷笑,馬鞭狠狠抽向夜空。驚馬嘶鳴中,三人翻身落地。客棧門板吱呀作響,腐木氣息混著濃烈酒香撲麵而來。
喜歡立淵傳請大家收藏:()立淵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