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升任樞密使兼副宰相

字數:4811   加入書籤

A+A-


    武植將兩個嬰兒交給奶娘,而後領著武鬆和李書翰走出後殿,前往書房。
    “二弟、李大人,如今西夏諸多事宜已基本處理完畢,我可能再待幾日就要返回京師了。這裏還望弟弟和李大人多加幫扶,明珠畢竟一介女子,行事多有不便。”
    武鬆聞言即刻說道:“放心吧,哥哥,我定會保護好嫂子和侄子,絕不會讓他們傷到分毫。”
    旁邊的李書翰也抱拳說道:“請武大人放心,下官定會協助明珠殿下管理西夏全境。”
    正在西夏的武植卻不知,此時汴京城內的趙佶,因武植長時間未向朝廷傳遞消息,心中焦急,已派遣使者前來西北探查情況。
    使者抵達京兆府後,向永興軍路轉運使宗澤進行了詢問。
    宗澤看到朝廷的來使,以戰事即將很快平息為借口拖住了使者,隨後派人快馬傳書給仍在興慶府的武植。
    趙佶派來的使者看到西北之地的京兆府一切正常,武植麾下的將領,除盧俊義未在京兆府外,其餘皆各司其職,心中便有了底,也將此情形傳達給了身在汴京城的趙佶。趙佶見此狀況,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武植身為朝廷西北諸路的宣撫處置大使,這般長時間與朝廷失去聯係,要不是武植的家眷仍在京師之內,趙佶和朝廷諸公恐怕都要認為武植率領西北諸路背叛朝廷了。
    在西夏的武植原本還打算在興慶府內多停留幾日,可收到宗澤從京兆府傳來的急報後,隻好拜別李明珠、武鬆等人,帶上親衛及盧俊義日夜兼程地向京兆府策馬趕去。
    到達京兆府,武植在衙門裏見到了宋徽宗趙佶派來的使者。那內侍一看到武植的身影,頓時麵露喜色,匆忙說道:“武公爺,您總算現身了!官家在京師因許久未收到公爺的奏章,心中焦急,派咱家來西北探查情況。您快隨咱家一同回京吧。”
    武植微微點頭,隨即與宗澤、林衝等永興軍路的將校辭別之後,帶上親衛以及即將前往京師任職的盧俊義,跟著趙佶派來的使者踏上了回京的行程。
    自武植離開京師起,原本計劃在西北僅待一個月,然而因各種事務一再耽擱,到如今,轉眼間已快半年有餘。
    想到遠在京師的家眷,武植心中黯然神傷。自己離開時,王靜殊已身懷六甲,如今早已生產數月,自己卻還未回京探望妻兒。
    從京兆府至汴京城,這一行人除了趙佶派來的使者,其餘全是軍中高手,所以僅用六日,便抵達了京師。
    抵達京師時,天色已晚,武植與那內侍商議待明日進宮拜見趙佶,隨後便往自家府邸走去。
    來到自己的國公府,武植讓管家安排盧俊義和新招收的親衛統領史文恭去休息,自己則腳步匆匆地走向後院。
    後院的三位夫人李清照、王靜殊和李師師已從仆人那裏得到自家老爺回府的消息,麵帶喜色,紛紛趕忙準備出門迎接。李師師在武植出征西域後,就從京兆府帶著丫鬟杏兒返回了汴京城。
    可剛走出房門,便見武植已然來到了後院。武植望著王靜殊懷中的嬰兒,大步走來,滿含歉意地對王靜殊說道:“靜殊,為夫回來遲了。”
    王靜殊滿臉喜色,可轉瞬神色又稍顯黯然:“老爺,靜姝為您誕下了一個女兒。”
    武植望著王靜殊,哈哈大笑道:“靜殊,為夫一直期望家中能有個女兒,沒想到靜收滿足了為夫的願望。”
    說完,他伸手從王靜殊懷中接過自家女兒。望著才三月大的孩子,他滿臉堆笑,可小孩認生,從未見過武植,武植剛一抱過手,孩子便哇哇大哭起來,把武植弄得手足無措。
    旁邊的李師師見此情形,麵帶微笑說道:“夫君,這小孩認生,未曾見過夫君呢,你先把她給靜殊姐吧。”武植無奈,這才戀戀不舍地把手中的女兒遞給了王靜姝。
    隨後,武植看向李清照身旁自家快兩歲大的兒子,俯身蹲下,滿臉笑意道:“吾兒,還不快來讓為父抱一抱。”
    小家夥睜著烏溜溜的眼睛,先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父親,似乎還沒完全從剛才的玩耍中回過神來。
    李清照輕推了推兒子,淺笑道:“速去,你爹爹歸來了。”
    小家夥這才邁著蹣跚的步伐,跌跌撞撞地朝著父親跑去,一頭紮進父親懷裏。武植一把將他抱起,舉得高高的,小家夥咯咯地笑個不停,那清脆的笑聲在庭院裏回蕩。
    翌日,武植和盧俊義兩人到達了皇宮門口。那裏早有一位內侍在此等候,看到武植和盧俊義兩人,連忙引領著他們進入了皇宮,朝著垂拱殿行去。
    兩人進入垂拱殿後,隻見此時文武大臣皆已在列。武植在武將之列,看到了已擔任殿前司副都指揮使的呼延灼。呼延灼看到武植和盧俊義,臉上閃過一絲欣喜之色。
    “微臣武植、盧俊義拜見官家。”兩人拱手,向宋徽宗行禮。
    帝座上方的趙佶看到二人,笑盈盈地道:“愛卿,你等可是讓朕翹首以盼許久啊,如今總算回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讓官家擔心了,皆因那黨相舊部奸詐狡猾,微臣一時不察,讓他們逃脫到了西夏境內興風作浪,因此微臣才不得率兵進入西夏境內予以鎮壓。”
    “但請官家放心,如今這西夏割讓予我大宋的五州之地已順利接收,今後,這五州之地必能成為我大宋的富饒之所,商貿繁榮,民生富足。”武植趕忙回應。
    趙佶聞言微微頷首:“愛卿之能力,朕向來放心。如今西北戰事皆已平息,愛卿今後留在朝中,助朕處理國事。”
    武植拱手抱拳道:“微臣全憑官家安排,定當竭力效命,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趙佶麵上笑意浮現,目光緩緩掃視著下方神色各異的朝臣,而後開口:“武植聽旨!樞密副使武植,於西陲力平西夏之亂,在北疆勇抗遼國之侵,忠心赤膽,日月可鑒。今西北戰事已定,四海漸趨升平。朕特免去武植陝西六路經略安撫招討使之職,以及陝西、河東、河北諸路宣撫處置大使之職。著升任其為樞密院樞密使兼門下侍郎,自此協助朕處理軍國要務與朝堂諸事,望武植不負朕望,勤勉奉公。”
    下方的武植聽著趙佶對於自己新的職位及差遣麵露喜色,拱手抱拳道:“微臣定不負陛下厚望,必當竭盡所能,為官家分憂!”
    趙佶在朝中給予他的職位和差遣,超出了他事先的預想,多了一個門下侍郎之職。如此一來,他的地位得以顯著提升,不僅能夠統管大宋的軍國事務,而且能夠參與朝政議事。其地位和所掌實權,比單獨的樞密使要大得多。
    大宋朝廷的架構分為東西兩府,東府涵蓋三省六部等眾多行政機構,西府則是指樞密院。
    自元豐改製後,東府的最高長官為宰相兩名,左相之職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右相之職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副宰相的職位有 4 個,分別是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
    而西府的樞密院,掌管著全國的軍事大權,承擔著大宋各路禁軍、廂軍將領的提拔任用之責,負責大宋各路禁軍、廂軍的招募工作,以及武將的任用、選派與考核等職權。而樞密院設樞密使一人,樞密副使若幹,通常不超 3 人,負責統領西府。
    於和平時期,樞密使的職位或許稍遜於東府的左相和右相。然而,一旦遭遇戰事,樞密使的地位便能躍居首位。
    現今,武植不僅出任樞密使之職,還兼門下侍郎一職,其職權既涵蓋軍事,又包含行政,可謂是位高權重。
    文臣之列的蔡京聽到趙佶對武植的職位安排,頓時按捺不住了。這與他們事先商議的全然不同,不是說好隻授予武植樞密使一職嗎?怎的又多了個門下侍郎之職?
    他蔡京好不容易憑借促成遼國與大宋簽訂盟約的功績,才得以升任為尚書右丞,未曾想如今武植在東府的地位竟也在他之上。
    於是,蔡京出列拱手,向宋徽宗進言道:“官家,武大人雖軍事才能出眾,然而終究年紀尚輕,於政事或許多有生疏,授予其門下侍郎之職,是否不太妥當?”
    朝堂之上,作為禦史中丞的蘇轍聽到蔡京這般言辭,不禁嗤笑一聲,邁步出列拱手道:“官家,蔡大人此言之謬甚矣。我大宋朝堂,恰需武大人這般風華正茂之人參與朝政,絕非我等行將垂老之輩。”
    如今於大宋朝堂之中,宰相曾布、韓忠彥二人皆已年近七旬。副宰相當中,尚書左丞趙挺之、尚書右丞蔡京二人亦五十多歲,相對較為年輕的唯有中書侍郎劉正夫,約四十餘歲。
    而在樞密院之中,副樞密使孫固、章惇二人年紀更大,已逾七旬。
    但如今宋徽宗趙佶任命了年僅 26 歲的武植為樞密使兼門下侍郎。可以說在這朝堂之中,武植是滿朝朱紫官員之中最年輕者了。
    蘇轍此番言論一出,把朝堂之上的眾多大臣得罪了大半。然而他身為禦史中丞,職責在於監察百官,在朝堂進諫直言。況且,他如今已年近七旬,也快要致仕,就不在乎會得罪何人了。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