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培養勢力

字數:4864   加入書籤

A+A-


    武植帶著親衛一路疾行,回到國公府。徑直踏入書房,掩上門後,他眉頭緊鎖,暗自思忖:“朝堂之上,若無自己的勢力,僅憑一己之力,終究難成大事。看來,培養親信已迫在眉睫。”
    “咚咚咚。”他右手在書桌上輕輕敲動,“如今宗兄在永興軍路擔任轉運使之職,可這轉運使之權,因為有著四海錢莊的運作,致使西北諸路的轉運使職權力大為削弱。以宗兄的才華,留在那裏實乃浪費,得尋個機會將他調回朝中任職。”
    隨後,武植再次回想起記憶裏北宋末年有名的文臣,腦海深處,前世的記憶再度翻湧而來,李綱、趙鼎這兩個名字映入腦中。
    “李綱、趙鼎,”
    武植想到這兩位北宋末期的有名文臣,嘴角微微上揚。
    “根據自已前世的記憶,並結合現階段的時間線,李綱如今約二十七八歲,尚未進士及第,應當在無錫老家讀書。趙鼎此刻大概二十五六歲,按照前世史書的記載,此時應在洛陽府擔任縣令一職。兩人正值年輕力壯、胸懷抱負之時,趁此機會將他們招至麾下。”
    想到這裏,他對著門外喊道:“來人!”
    守在書房外的親衛聽到武植的命令,連忙走進房內,拱手抱拳說道:“大人,不知有何吩咐?”
    “你速速去外城東廂坊,通知錦衣衛千戶燕青前來見我,我有要事交付於他。”武植沉聲說道。
    親衛聞言,即刻領命,而後出了國公府,朝著外城行去。
    此次武植回京,把錦衣衛的副指揮使公孫勝留在了京兆府負責監察西北諸路的各項事務,將朱武派往了西夏興慶府監察西夏全境。
    而千戶燕青則被武植事先指派,率領 近千名喬裝打扮的錦衣衛進入了大宋的汴京城,為今後武植在京師進行消息打探以及情報搜尋。
    北宋的汴京城雖說人口眾多,但近千名全副武裝的錦衣衛入京,必然會引起朝廷的注意。
    故而武植讓他們將駐紮之所定在了城外的東廂房,那裏皆是普通平民百姓的聚居之地,並且交通便捷,最適宜隱匿。
    半個時辰之後,親衛領著燕青來到了武植的書房。
    “大帥,不知找卑職所為何事?”燕青問道。
    武植將兩封書信遞到燕青麵前,沉聲道:“燕青,我這裏有兩封要緊書信,需你務必送到兩個人手中。其一名叫李綱,如今約莫二十七八歲,聽聞他應是在無錫一帶居住。此事你需挑選精銳的錦衣衛,仔細打探他的具體居所。”
    “另一個叫趙鼎,年紀大概二十五六歲,據我所知,此刻他或許正在洛陽府擔任縣令。這兩封信,你定要親自交到他們手上,不得有絲毫差池。”
    “大帥放心,此事包在卑職身上。”燕青拿著書信向武植辭別,返回了外城東廂房內的錦衣衛駐所。
    然後派出了精銳的錦衣衛緹騎,分別奔赴無錫和洛陽,去打探李綱和趙鼎的情況。
    翌日,此時已至冬至沐休日,朝臣無需上朝,可武植卻一早便領著親衛早早抵達了皇宮,皇宮侍衛向內通報後,趙佶召見了武植,聽聞武植要在休假期間前往河北西路的湯陰縣,趙佶滿臉不悅。
    隨後他麵色陰沉地說道:“武愛卿,昨日你到九成宮找朕莫非就是為了此事?”
    武植神色鎮定,坦然應道:“是。”
    “哼!簡直荒唐至極!你可知道,昨日你險些將朕的大事搞砸!”趙佶滿臉怒容,衝著武植大聲斥責道 。
    “微臣不知官家正在修道,還望官家恕罪。”武植依舊臉色未變,沉聲說道。
    趙佶望著武植:“好了,此事就算了,今後還望武愛卿能夠謹言慎行,莫要再這般衝動行事,至於你要在沐休期間前往湯陰縣這等小事,今後你隻需向宮中報備一聲即可,不必再為此事專程前來稟報。”
    武植拱手應下後,又與宋徽宗辭別,隨後離開了皇宮。
    此時趙佶卻是滿臉疲憊,他昨日服用了林靈素的九轉大還丹,沒過多久便感到腹中疼痛,這一夜一直腹瀉不止,可把他折騰壞了。
    直到此時,症狀才稍有緩解,不過他已經困意難耐,待武植離開後,在內侍的服侍下又沉沉睡了過去。
    武植出了皇宮,史文恭領著親衛已在宮門等候。隨即他回到國公府,和家中夫人說明情況後,便帶著盧俊義、史文恭以及親衛離開了汴京城,朝著河北西路的湯陰縣出發,湯陰縣距汴京城約 200 裏地,一行人皆身騎戰馬,短短兩日就抵達了湯陰縣。
    對於嶽飛這位曆史名人,武植在前世的記憶裏,自然清楚他的詳細住址。於是在湯陰縣內尋了一個向導,讓其引領一行人前往永和鄉孝悌裏。
    此時,在嶽飛家鄉孝悌裏的一處村郊旁場地上,周侗望著以嶽飛為首的幾個少年,臉上露出了笑意。
    他沒想到自己辭官雲遊天下後,竟還能遇到一個如武鬆、盧俊義般的良才。看到嶽飛,他心中不忍這等美玉就此埋沒於塵世,故而決定收其為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因此,他便在這永和鄉住了下來,未曾想,這一待便是三年。在這三年裏,看著那幾個半大的孩童逐漸成長為英姿颯爽的少年郎。
    不過如今自己所學已盡數傳授於嶽飛,並且經過這 3 年來自己對嶽飛不斷地錘煉打磨,嶽飛實力突飛猛進,在這天下已然能算是一流好手。故而再過幾日,周侗便決定離開湯陰縣,繼續雲遊天下。
    十六歲的嶽飛,身姿挺拔似鬆,身著粗布麻衣,顯得質樸而幹淨。其麵龐剛毅硬朗,劍眉之下,雙眸黑亮且深邃,滿含著對武學的執著。鼻梁高挺,嘴唇緊抿,透露出倔強果敢之氣。一頭烏發束於腦後,在場地上輾轉騰挪,矯健的身形將少年的朝氣與蓬勃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套拳法打完,嶽飛氣息平穩,緩緩收功。他抬眸,恰好與正望著他們的周侗目光相接,眼中瞬間閃過一絲欣喜與期待,急忙快步上前,抱拳說道:“師父,您這套拳法剛猛淩厲,徒兒練完隻感酣暢至極,但其中的某些精妙之處,徒兒尚未完全領悟,還望師傅指點一二。”
    周侗微微點頭,臉上展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此乃我自創的戳腳翻子拳,融合了踢、打、摔、拿、翻、展等諸多技法,講究的是手腳協同,上下配合。你瞧這一招‘翻天印’,發拳時需借助轉腰、順肩的力量,力達拳麵,方可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說著,周侗親自演示起來,隻見他身形矯健,出拳氣勢如虹,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將一代武術宗師的風範展露無遺。嶽飛和幾個夥伴則目不轉睛地盯著周侗的一舉一動,腦海裏不停地揣摩著拳法的要領。
    周侗正專注地演示拳法,身形剛勁有力,一招一式盡顯武學宗師風範,突然,他猛地收住動作,麵色瞬間凝重起來。
    作為威名遠揚的武學大師,周侗聽聲辨位的功夫早已爐火純青。雖說年逾古稀,可他的聽力依舊敏銳,絲毫不輸當年。
    此刻,他清晰地捕捉到一隊馬蹄聲正急速朝著孝悌裏逼近。多年的習武經驗和江湖閱曆,讓他還敏銳地察覺到,這隊人馬中有兩股極為強大的氣機。
    能擁有這般強大氣機之人,必定是當世一等一的絕世高手。盡管周侗並未從這股氣息中感受到明顯的敵意,但江湖險惡,出門在外,哪怕一絲潛在的危險都不能掉以輕心。
    他神色一凜,轉身看向嶽飛以及張憲、王貴、湯懷這幾個正在一旁學習的少年,沉聲道:“都警醒些,有絕世高手來了。”
    幾個少年聞言,皆是神色一緊,迅速進入戒備狀態,目光警惕地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
    在孝悌裏的村郊,那向導指著前方的村落說道:“諸位大人,前方便是那孝悌裏了。”
    武植微微頷首道:“有勞了。"
    言畢,從懷中掏出一錠 10 兩銀子遞給了那向導。向導接過銀子,滿臉笑意,拜謝之後便離開了此地。
    “看來周老前輩還在這村裏。”武植此刻也感受到了周侗的氣息,對著旁邊的盧俊義和史文恭說道。
    兩人此刻都麵露激動之色,興奮地點了點頭。他們身為當世的絕世高手,周侗能察覺他們的氣息,他們自然也能覺察到周侗強大的氣息。
    相較之下,周侗卻絲毫感應不到武植的氣機。武植的強大早已超脫常人,他的各項身體屬性都突破了人類極限數值,遠超常人的巔峰。
    平日裏,他收斂氣息,就如同一個平凡之人,若不出手,旁人根本無法察覺他身懷絕世武藝。
    他們此次一行人前來湯陰縣,皆身穿常服,未驚動朝廷官府。就連武植和盧俊義兩人的親衛也是如此,隻是手中持著兵器,並未披甲戴胄。
    “盧兄,史兄,我們可不能讓周老前輩等久了啊。”言罷,武植咧嘴一笑,帶著史文恭、盧俊義及親衛,一行人策馬進入孝悌裏,向著周侗所在的方位而去。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