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少年嶽飛
字數:4888 加入書籤
“砰砰砰”,此時周侗身旁的嶽飛、張憲、湯懷、王貴等人也聽到了那陣陣馬蹄聲。
幾人的神情瞬間緊繃,紛紛露出戒備之色。
武植一行人策馬進入孝悌裏後,順著周侗的氣息來到了村中的一片場地上。定睛一看,隻見周侗已然在那裏等候,其身旁還有四個少年郎。
“叮,發現可交友人物,相關信息如下:
姓名:嶽飛,年齡:16 歲成長中),屬性值:
體質:93
力量:92
耐力:90
速度:85
武力:92
統帥:85
智力:83
魅力:80
技能:武學奇才、槍法精通、棒法精通、兵法卓絕。
武學:《混元吐納功》《五步十三槍戳腳》《戳腳翻子拳》《鷹爪功》《形意拳》”
聽到腦海中係統的交友提示音,武植滿麵笑容,眼前這四個少年,想必就是嶽飛和他的三個夥伴。
看著嶽飛的各項數值,武植也不禁心中暗讚,不愧是周侗都忍不住想要收徒的良才美玉。年僅 16 歲便已達到當世一流高手之列。
一臉警戒的周侗在見到武植一行人身影的瞬間,神情變得緩和,並露出了笑意。然而當他的目光掃到人群中的史文恭時,眉頭卻又微微皺起。
人群中的史文恭看到周侗神情的變化,心中不禁升起了緊張之感。他知自己年輕時年輕氣盛、不知好歹,曾惹得周侗大怒。如今再次見到恩師,心中竟湧起了相見時的膽怯之意,可恩師就在眼前,他強壓下了心中的膽怯。
隨即跟隨武植、盧俊義一齊紛紛翻身下馬,向周侗走去。
武植麵帶微笑開口道:“周老前輩當真逍遙自在,辭官致仕遠離朝堂上的那些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在這鄉野之間教人習武,這般生活實在令人豔羨。”
周侗聞言,頓時哈哈大笑:“武小友如今正值青春,還是咱大宋的擎天之柱。常言道,能者多勞。不像老夫,如今已然年過七旬,確該退下來好好享享清福嘍。”
盧俊義和史文恭兩人則拱手躬身抱拳,齊聲說道:“恩師,我們來探望您了。”
周侗將目光轉向盧俊義,眼中滿是讚賞,感慨道:“為師未曾想到,你能於西北為大宋立下這等赫赫功勳!即便為師遠離朝堂久居江湖,也時常聽聞你的威名,想來往昔對你的教誨,終歸沒有白費。”
隨後,他緩緩轉頭看向身旁的史文恭,沉默數秒。
良久,他終是輕輕歎息一聲,說道:“為師曾經擔憂你會誤入歧途,所幸如今你能跟隨武小友一同為朝廷出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望你往後能夠堅守本心,切莫做出任何有悖大義之事 。”
史文恭眼角微潤,滿臉悔意道:“還請恩師恕罪,當年是我年輕氣盛,行事不當,惹得恩師大怒。如今我已深知過錯,也已悔悟,今後必定會克己守禮,跟隨武大人一同為國效力。”
周侗輕輕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之色,這史文恭乃是他收的第一個弟子,在他身上,周侗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其迷途知返,怎能不讓他心生歡喜。
武植此時接過話頭,他望著嶽飛、張憲等四個少年郎,臉上笑意盈盈:“周老前輩,還不給我們介紹介紹您收的高徒?”
周侗聽聞,臉上笑意更濃,眼中閃過一抹促狹,打趣地對武植說道:“武小友啊,你這次巴巴趕來,恐怕不單單是惦記我這把老骨頭吧?該不會是衝著我那些弟子來的吧?”
“說起來,老夫門下一共五個弟子,如今可有四個都在你麾下效命呢。可別到最後,連我這最小的關門弟子,也走上和他師兄們一樣的路,被你給‘拐’走咯 。”
武植神色坦然自若,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應聲道:“周前輩,您向來慧眼獨具,所收的每一位弟子皆天賦過人,日後定然能成為人中翹楚。而在下求賢若渴,又與周前輩情誼深厚,這般情形,可不正應了那句‘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周侗聽著武植這番毫不掩飾的話,忍不住啞然失笑,輕輕搖了搖頭,隨後轉身,抬手指向嶽飛,介紹道:“這是我三年前新收的弟子,名叫嶽飛。”
話落,他又將目光轉向嶽飛,依次指著盧俊義和史文恭說道:“徒兒,這兩位,分別是為師的大弟子史文恭、二弟子盧俊義,他們都是你的師兄。至於站在中間的這位,更是大有來頭,他便是如今大宋西北的統帥——武植武大帥。”
嶽飛聞言,拱手抱拳,對著三人說道:“嶽飛拜見史師兄、盧師兄,拜見武大人。”
武植微微擺手,向周侗說道:“周老前輩,如今我已不再於西北任職,已被朝廷調回朝中。”
周侗一直遠離朝廷之事,武植剛回京一個多月,消息還沒擴散開來,周侗自然是不知道的。武植話音一落,他便輕輕皺起眉頭,詢問道:“小友你兵法謀略非比尋常,出類拔萃,本是最適合帶兵打仗的,朝中諸位是為何要將你調回朝廷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旁邊的盧俊義開口說道:“恩師,如今武大人已被朝廷任命為樞密使兼門下侍郎,乃是我大宋執政大臣之一,而且弟子已從西北調入京師,擔任步兵司都指揮使一職。”
周侗臉上露出喜色,說道:“原來如此,那朝廷諸公,倒也還算有些見識。以小友的功勞與才華,擔此職位當之無愧。”
隨即,周侗引領著一行人來到了他在村裏的安身之處。
在周侗的小院裏,一行人於院內紛紛落座,周侗麵向武植幾人說道:“你們要是再晚來幾日,等過了冬至,我便會離開這河北之地,前往江南之地,去領略一番我大宋的風光。”
武植應聲說道:“我等也是前去詢問恩師蘇軾,方才得知周老前輩在此。這不,一到沐休之時,便匆忙趕來了。周前輩若是要南下,不妨與我等一同返回京師。家師蘇軾也有意辭官回鄉,屆時你們倆一同也好有個伴。”
“蘇兄也要辭官致仕了。如此也好,周兄的年紀比我還大。在這朝堂之上,往後,終究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周侗聽了武植之言感慨道。
他轉頭望著身旁的弟子嶽飛,開口道:“徒兒,如今你已然出師,不知今後作何打算。可有好去處?不如就跟隨武小友一同前往京師。有武小友的提攜,日後你定能施展自身所學,也不枉為師的教導。”
“此事還需與家母商議。”嶽飛聞言回道。
幾人聽到嶽飛的話語紛紛點了點頭。
隨後,武植幾人講述起在西北之地的諸多事宜。當武植提及自己領兵平定西域時,周侗麵露激動之色道:“武小友,此乃我大宋開國以來之第一人啊!這西域之地自唐時遭外族覬覦,便脫離了我中原王朝的掌控,未曾料到如今竟被小友收複。”
武植並不擔憂周侗知曉西域以及西夏鐵騎被自己掌控之事,擁有交友係統的他在年前就知曉自己與周侗的友誼值已達 100。雖說兩人年紀差距較大,然而他與周侗的友誼卻情比金堅。
隨後周侗又麵露憂色道:“武小友此番作為,日後若被朝廷與天子知曉,定然會遭朝廷問責。哎,現今朝中蔡京、高俅等奸佞居高位,而當今天子又是一個隻知修道長生、貪圖享樂之君,天下百姓的日子愈發艱難了,你今後在朝中任職,希望小友能夠多多為這天下百姓著想。”
一行人暢聊至日落時分,眼見天色漸晚,便向周侗辭別。此地乃鄉村僻壤,並無客棧,一行人隻好返回永和鄉的客棧暫住。次日,在周侗的引領下,來到了嶽飛家中。
嶽飛家中兄弟姐妹共五人。他上麵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嶽飛在家中排行第三,下麵還有一個弟弟。嶽飛的父親早逝,五個孩子全靠母親姚氏一人辛苦拉扯長大 ,家庭生活並不寬裕。
姚氏聽聞周侗領著武植等人前來,趕忙出門相迎。寒暄過後,武植向姚氏表明來意,姚氏望著武植和盧俊義一行人,見他們氣宇不凡,一看就不是尋常人物,她心中思忖一番後,便同意了武植的提議 。
武植在嶽飛家中留下了1000兩銀票。起初,姚氏並不想接受,她生性要強,不願平白無故受人錢財。
然而,她看著家中的境況,想到丈夫早逝,家中還有兩個幼子,往後的日子還有諸多艱難,孩子的吃穿用度、讀書識字都需要銀錢,無奈之下,她終是收下了銀票。
隨後,武植周侗一行人帶著嶽飛及他的三個小夥伴,一道踏上了返回京師的路程。
武植卻渾然不知,在他離開汴京城的短短幾天裏,朝廷收到了一封來自江南的緊急奏報。
這封急報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讓原本看似風平浪靜的朝堂之下,瞬間暗流湧動。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