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各懷心思
字數:5172 加入書籤
在江南東路的江寧府內,此時旗幟飄揚。高俅等一眾將領聽著從蘇州逃竄而來的朱勔的講述,臉色極為難看。
他們誰都沒想到,方臘的叛軍竟發展得這般迅速,大軍剛抵達江南東路,尚未踏入兩浙路,兩浙路就幾乎被叛軍給攻陷了。
兩浙路、江南東路、淮南東路作為大宋的腹地,境內駐軍數量相對較少。每路大約駐有禁軍5000人,若將地方水軍以及廂軍一並計算在內,總計約三萬人 。
彼時,方臘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兩浙路內的禁軍在其淩厲攻勢下紛紛潰敗。
如今,兩浙路的禁軍已全然瓦解,僅有2000水軍僥幸突出重圍,逃離了兩浙路,輾轉來到了江寧府。
高俅眼見方臘義軍勢力強盛,心中焦急,準備下達軍令,調集江南東路的軍隊趕赴江寧府。
江寧府府衙大堂內,氣氛凝重。江南東路都轉運使楊察聽聞高俅打算將江南東路的軍隊全部抽調至江寧府前線,頓時心中一緊。
他身為江南東路的都轉運使,倘若江南東路被方臘的叛軍攻占,到時他定然難以逃脫朝廷的懲處。
他急忙拱手抱拳道:“高大人,此計萬萬不可!我江南東路與兩浙路相鄰,如今兩浙路已然局勢動蕩。倘若再將各州府的軍隊盡數抽調,無疑是給叛軍可乘之機,江南東路恐將陷入危局啊!”
“叛軍勢大,楊轉運使難道不知曉嗎?隻有匯集江南各路的軍隊,一同擊潰叛軍,方能保江南安寧。本帥身為朝廷任命的宣撫使,有調兵之權,不必再多言。”高俅說道。
隨即,高俅以宣撫使的身份向江南東路內的各個駐軍下達了軍令,命他們迅速集結於江寧府。
杭州城內,方臘得知朝廷平叛大軍已抵達江寧府的消息後,臉色凝重。他清楚自己的義軍雖然人數眾多,可與朝廷訓練有素的軍隊相較,仍有諸多不足之處。
於是,方臘帶著石寶、鄧元覺率領八萬義軍朝著兩浙路的潤州進發,同時,他給駐守在蘇州的王寅、厲天閏,以及駐守在湖州的司行方、龐萬春等將領傳信,令他們各自率領五萬義軍匯聚潤州,並命自己的侄子方傑帶領一部分義軍鎮守杭州。
江寧府,高俅的調軍命令下達之後,江南東路和淮南東路兩路的駐軍紛紛拔營起寨,向江寧府聚集而來。
其中,淮南東路共有 8000 兵力,包含 5000 禁軍和 3000 水軍;淮南東路則有 1 萬人馬,分別是 5000 禁軍和 5000 水軍。高俅將兩浙路、淮南東路、江南東路的三支水軍合並,組建成了一支萬人規模的水軍。將三路之內剩餘的禁軍整合為一軍,交由心腹李虞侯統領。
此時整個江寧府總計有 10 萬朝廷大軍。高俅見各路兵馬已集齊,打算率領兵馬從江寧府直搗義軍的老巢杭州城。
軍帳大營之中,虎翼軍都指揮使焦龍聽到高俅欲直攻叛軍的打算,急忙拱手道:“大帥,如今叛軍勢頭正盛,我等朝廷雖有十萬大軍,可倘若貿然進攻,極易被叛軍圍困,還望大帥三思。”
高俅聞言,冷哼一聲說道:“焦將軍,我看你這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那叛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聚攏而來,能有什麽戰鬥力?和我朝廷的精銳相比,純粹就是土雞瓦狗。莫非焦將軍跟隨武植在西北作戰時,把膽子給練小了?”
說完,高俅滿臉都是不屑之色。旁邊的捧日軍都指揮使邱嶽、天武軍都指揮使周昂聽到這話,紛紛大笑起來。
高俅身為殿前司都指揮使,在軍中權勢頗大,麾下自然聚集了一批對他唯命是從的將領。李虞侯作為他的心腹爪牙,一直鞍前馬後。邱嶽和周昂這兩位禁軍將領,皆是高俅近幾年來一手提拔起來的,因此對高俅感恩戴德,也是他的心腹。
然而,並非所有將領都與高俅同心同德。比如焦龍,他擔任虎翼軍都指揮使一職已有相當長的時間。早在4年前,焦龍還曾跟隨武植在西北疆場征戰,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焦龍為人剛正,與高俅的行事風格格格不入,兩人向來不對付 ,在許多事務上都存在分歧和矛盾。如今有了嘲諷他的機會,高俅定然不會手下留情。
焦龍見高俅和這些將領紛紛對自己加以嘲諷,心中不禁暗自歎氣。這幾年間,他清楚高俅和武植麾下的王進素有仇怨,而自己曾在武植手下效力,因此高俅沒少給他使絆子,事已至此,他也無話可說,隻能沉默不語。
高俅見焦龍沉默不語,便準備下達軍令,命大軍即準備出發。
恰在此時,帳外一名將士匆匆走進來,單膝跪地稟報道:“大帥,我軍哨探傳來消息,兩浙路的叛軍已全部匯聚到潤州城,觀其態勢,極有可能對我江寧府發動攻擊。”
高俅及麾下將領聽聞此言,神色紛紛一怔。緊接著,上方的高俅麵露大喜之色,高聲說道:“好一群叛賊,竟敢如此猖狂,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倒是省得本帥長途奔波去剿滅你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即,他再次看向下方的將領問道:“可曾探清他們的人數?”
“大帥,敵軍之中有防範哨探的高手,卑職手下的哨探根本無法靠近。但依大體估算,應當有十多萬人。”
“十幾萬人。”
聽聞此言,高俅眉頭微微一皺,但隨即又舒展開。
“十幾萬人?我看不過是十幾萬烏合之眾罷了!我朝廷的十萬大軍可不是好惹的。眾將聽令,立刻開營拔寨,趕赴潤州城,一舉將這夥叛軍剿滅。”
“謹遵大帥之令!”李虞侯、邱嶽、周昂等紛紛抱拳受命。焦龍見此輕歎一聲,也領命去執行高俅的軍令。
兩浙路的潤州城如今已然成了方臘起義軍精銳的匯聚之地。足足十八萬大軍蜂擁而至,小小的潤州城實在難以容納。放眼望去,城內外營帳連綿起伏,密密麻麻,仿佛一片由營帳組成的海洋,其間住滿了身著各式甲胄的士兵,一片肅殺之氣彌漫開來 。
大帳之內,方臘神色凝重,目光依次掃過麾下的幾員大將——石寶、鄧元覺、王寅、厲天閏、司行方、龐萬春 。
“各位兄弟,如今朝廷大軍在江寧府集結,隻要我等能一舉擊潰眼前的朝廷大軍,那整個江南諸路便盡在我等掌控之中,任我等縱橫馳騁!”
“願為聖公效命!”麾下大將們紛紛抱拳躬身行禮,聲如洪鍾,氣勢非凡。
方臘滿意地點頭,緊接著下達進軍命令,各路將領迅速領命開拔,一時間,十幾萬大軍朝著江寧府浩浩蕩蕩地行進。
此刻,方臘的義軍和高俅率領的朝廷大軍,彼此都虎視眈眈,雙方都企圖一舉打敗對方,進而一戰定乾坤,掌控這江南之地的局勢。
江寧府與潤州城兩地相距不到百裏,雙方大軍開拔不過半日,兩方的哨探便都知曉了對方的存在。
“那叛軍不在城中老實待著,竟然還敢主動率軍出城?”高俅聽聞探馬來報,臉色大喜。
雖說高俅在軍事方麵的才能,相較於那些聲名遠揚的名將而言,確實不算出眾,但基本的軍事素養他還是具備的。畢竟他擔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多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裏,耳濡目染,對於行軍布陣這些門道,也能夠熟練操持。
高俅目光冷峻地掃視著身旁的將領,旋即麵色一凜,神情變得嚴肅,高聲發令道:“捧日軍都指揮使邱嶽聽令!”
邱嶽立刻出列,單膝跪地等待指令。
高俅朗聲道:“本帥命你為大軍先鋒,即刻率領兩萬五千名捧日軍騎兵,以最快速度奔赴前線,給那方臘叛軍來個下馬威,殺殺他們的銳氣!”
“得令!”邱嶽應道。
高俅緊接著轉頭看向另外兩人:“天武軍都指揮使周昂、虎翼軍都指揮使焦龍聽令!你二人各率本部共五萬兵馬,作為大軍兩翼,緊密配合捧日軍的行動。待邱嶽與叛軍交鋒之際,你二人便率部迅速從兩翼展開衝鋒,務必將叛軍一舉擊潰!”
“末將領命。”周昂和焦龍齊聲應道。
他們二人所率領的天武軍和虎翼軍,均為殿前司麾下的精銳步兵,作為大軍的兩翼,配合騎兵作戰最為合適。焦龍聽著高俅的部署安排,心中也微微安心。
與此同時,方臘派出的探馬匆匆趕回,向他稟明了最新軍情:朝廷大軍已然逼近,然而人數不過十萬。
方臘掃視著自己麾下那浩浩蕩蕩的十八萬大軍,頓覺豪情滿懷,意氣風發地高聲呼喊道:“弟兄們!朝廷的兵馬就在前方。他們區區隻有十萬人,可咱們足足有十八萬!待交戰之時,諸位兄弟齊心協力,一同奮勇衝鋒,定能將朝廷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殺得片甲不留!”
麾下義軍齊聲轟然響應,高喊:“願遵聖公之命!”整個大軍中“殺殺殺”的吼聲震耳欲聾。
方臘麾下的王寅,看著己方士氣如虹的場景,再看自家聖公及其他幾位將領自信的神情,心中卻隱隱有些擔憂。
他的目光掃過眾多義軍士兵,身上穿的是破舊皮甲,拿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除了他們幾個大將和領兵人物外,普通士兵連一套整齊的盔甲都沒有。
雖說都是身強體壯的青壯年,可他們原本皆是普通百姓,未曾接受過多少訓練,與朝廷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禁軍相比,戰鬥力差距頗大。
他張了張嘴,想要提醒眾人不可輕敵,可看著周圍那一張張因激昂而漲紅的臉龐,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若此時說出心中顧慮,怕是會影響士氣,因而並未出口,隻是暗自觀察四周,心中警戒。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