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組建江南都護府
字數:5147 加入書籤
張憲、湯懷兩人見王寅和方傑向後逃竄,當即就想策馬追擊。
嶽飛見狀連忙對兩人說道:“張賢弟、湯賢弟,窮寇莫追。咱們當下最要緊的任務,是剿滅這戰場上的叛軍,即便跑了幾個敵將,於大局也無太大影響。”
戰場之上,起初,叛軍憑借著8萬之眾的兵力,加上悍不畏死的勁頭,還能勉強招架住朝廷大軍的淩厲攻勢。
但戰局突變,當叛軍士兵看到己方最為勇猛的兩員大將——方傑和王寅,竟被朝廷將領打得落荒而逃,士氣瞬間跌入穀底。恐懼和絕望在軍中迅速蔓延。
隨著士氣的崩潰,叛軍的軍陣也開始散亂。原本還算整齊的防禦體係瞬間土崩瓦解,在朝廷將士如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下,叛軍徹底喪失了抵抗能力,隻能四散奔逃,全麵潰敗之勢已無法逆轉。
盧俊義、林衝、史文恭、嶽飛等將領抓住戰機,率領麾下將士高聲呼喊:“降者不殺!”
出征前,武植就特意叮囑過他們,如果能俘虜這些叛軍,就不要大開殺戒,畢竟,這些叛軍大多都是被生活逼到了絕境的江南百姓 。
這些潰逃的叛軍,多數是江南地區被朝廷逼至絕境的流民百姓,隻有極少數人是摩尼教的狂熱信徒。
當他們聽聞朝廷高聲呼喊“降者不殺”,臉上紛紛浮現出劫後餘生的慶幸。沒有絲毫猶豫,他們紛紛拋下手中武器,“撲通”一聲,跪地投降。
而對於那些仍在負隅頑抗的叛軍,盧俊義幾人自然不會心慈手軟。他們帶領著親衛窮追不舍,將這些叛軍逐一斬殺。
這場由方臘一方率先挑起的戰鬥,最終以朝廷軍隊大獲全勝落下帷幕。
方臘一方,僅方傑及其親衛,在王寅率部分兵力接應下,僥幸逃回潤州城。他帶領的八萬義軍,兩萬被斬殺,六萬被俘虜,可謂全軍覆滅。反觀朝廷軍隊,因指揮得當,損失輕微,僅傷亡八千餘人。
盧俊義、林衝、史文恭、嶽飛四位統兵大將眼見戰場大局已定,便聚在一處商議後續行動。
隨後幾人決定,由林衝帶領三萬將士,在處理完戰場事務後,押解六萬俘虜,並收殮戰場上戰死袍澤的遺體,返回江寧城。
而盧俊義、史文恭、嶽飛則率領剩餘的六萬大軍,趁著這股勝利的士氣,順勢朝著潤州城全力進發,準備一舉奪下潤州城。
可當三人領著大軍抵達潤州城時,卻發現此時的潤州城早已人去樓空。
原來,王寅帶著方傑等部分將校逃脫戰場後回到潤州城,心中早有盤算。他深知,僅憑潤州城內這兩萬義軍,根本無法抵禦朝廷大軍。於是,在朝廷大軍尚未乘勝追擊之前,王寅便率領方傑及兩萬大軍棄城逃走了。
看到叛軍棄城而逃,盧俊義命嶽飛率領三萬將士駐紮潤州城,自己和史文恭兩人則帶著剩餘的大軍返回了江寧府。
江寧城內,宣撫處置司帥府之中,武植聽聞己方大軍獲勝的消息,麵色平靜。
這結果早在他意料之內,畢竟派出如此豪華的將領陣容,要是還打不過方傑帶領的叛軍,那才叫人意想不到。
對於俘獲的6萬叛軍,武植吩咐林衝從中挑選2萬精壯之人,補充到各軍裏,其餘的則交給自己剛任命的江南東路布政使李綱去安置。
帥府後院。當方金芝聽到自己堂哥方傑被朝廷大軍打得大敗的消息後,滿臉緊張。她望著武植,聲音顫抖:“姓武的,我大哥沒事吧?”
看著臉上充滿擔憂的方金芝,武植啞然一笑:“方姑娘,你現在身陷囹圄,連自己的安危都顧不上,怎還有閑情操心別人?”
方金芝聞言,冷哼一聲。這段時間相處下來,她看出武植並不會傷害自己,因而反駁道:“我可是思君的表姐,你要是對我不利,我姑姑肯定不會原諒你。”
隨後她又緊張地問道:“我大哥方傑有沒有被你們俘虜?”
武植看著方金枝,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放心吧,你那大哥方傑,武藝倒是真不錯,不過,一看局勢不妙,就把麾下軍隊拋下,自己跑了。”
方金芝聽聞方傑安然無恙,臉上的緊張之色緩緩消散。可一聽到方傑撇下麾下軍隊獨自逃跑,眼中又閃過一絲失望。
在方氏一族裏,她的堂哥方傑武藝最為出眾,方金芝自幼便對其崇拜不已。但萬萬沒想到,他竟會為了逃命舍棄麾下軍隊,這使得方金芝對他曾經的種種敬佩之情,此刻皆化作了失望。
不過方金芝還是嘴硬地反駁道:“我堂哥才不是那種人呢!肯定是他麾下的親衛拽著他離去的。”
雖然這般說辭,連方金芝自己都不相信,但還是給方傑逃跑找了個理由。
武植看著方金芝倔強的模樣,也並未反駁。他吩咐侍女照顧好武思君和方金芝之後,又出了帥府後院,朝著大堂走去。
此時的武植正為剛收到宋徽宗趙佶所發的聖旨而煩惱著。
宋徽宗趙佶的聖旨裏提到兩件事,讓武植頭疼不已。一是趙佶已派人送秦國公主趙淑慎南下,與他完婚;二是朝廷國庫空虛,要停掉他平叛大軍的糧草供應,責令他就地籌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與趙淑慎成婚一事,武植倒也並未反對。可聖旨裏的第二件事,卻讓他頗為犯難。
原本他南下之時,帶領的平叛大軍隻有忠義軍、永興軍、虎賁軍三支西北大軍及京師3萬龍衛軍共18萬人。
然而在他剿滅王慶叛亂,以及收複江南東路、淮南西路、福建路等被方臘占據之地以後,又對各軍進行了重整組建,如今江南地區的大軍已然多達四十餘萬。
但如今朝廷斷絕了他大軍的糧草供應,使他頓感惱火,從西北南下的 15 萬西北軍,武植尚能從西北的四海錢莊撥款維持,可新組建和擴充的捧日、天武、虎翼、龍衛這四支禁軍,糧草供應就隻能靠他自行想辦法解決了。
念及趙佶在聖旨中提及江、淮、荊、浙這七路皆由自己處置,武植神色頓時一凜,當即對著身旁親衛下令:“即刻以宣撫處置司帥府之名,傳召軍中各路將校,還有江南東、淮南、淮西三路布政使,以及江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三路轉運使,速來江寧府麵見本帥,不得延誤!”
侍衛聞言,即刻抱拳躬身領命,而後前往帥府的相關官署所在之地,吩咐安排人員前往江南各路傳遞武植的命令。
在江淮浙七路之地,武植徹底掌控的隻有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和江南東路。這些區域是從叛軍手中奪回的,武植已將當地行政機構改為巡撫衙門和三司結構,至於兩浙路仍被方臘占據。
而江南西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這三路未受戰亂影響,當地官員和行政機構還依照朝廷原有規製運行 。
此次朝廷斷了大軍糧草,而趙佶在聖旨中授予自己對這七路的處置權,武植打算借此機會,將江南西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這三路徹底納入掌控,把這三路的財政稅賦用於供養自己的平叛大軍。
半月之後,收到武植命令的江南七路文武官員皆匯集於江寧府。
宣撫處置司大堂內,氣氛莊嚴肅穆。武植目光掃視著下方眾多身著朱紅官袍的文臣武將,沉聲道:“諸位,今日本帥召你們前來,是有要事相告。”
待下方官員們的目光都聚焦到自己身上,武植稍作停頓,接著說道:“從現在起,咱們江南七路區域內的平叛大軍,朝廷不再供應糧草,需我們自行籌措解決。”
武植此言一出,大堂下方的文臣武將們頓時炸開了鍋。如今江南之地有幾十萬大軍,一旦朝廷停止供應糧草,這糧草供應的重任可就落在他們身上了。
萬一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大家對此憂心忡忡,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大帥,這朝廷也太欺人太甚了吧?要我等南下平叛,如今卻連糧草都不供應,這是何道理!”林衝、盧俊義、呼延灼、韓世忠等武植麾下的將領紛紛憤然說道。
武植看著麾下群情激憤的將領,又瞥了眼下方議論紛紛的官員,神色依舊平靜。
待下方文臣武將的議論聲漸漸平息,這些官員們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武植。
看到議論聲漸漸平息,武植緩緩掃視著下方的文臣武將,說道:“諸位,如今官家及朝廷已授予我對江淮荊浙七路之地的處置大權。從今往後,這七路之地的財政稅賦,無需再上繳朝廷,且官員任免,皆由本帥統籌安排。”
武植話音剛落,下方的文武官員們臉上皆是震驚之色。他們紛紛暗自感歎,朝廷此番手筆著實不小,竟將這七路的財政稅賦和官員任免大權都交予了武植。
“江南之地,從今日起,忠義軍、永興軍、虎賁軍這三支軍隊的糧草供養,本帥將從西北的四海錢莊內出資解決。而龍衛軍、捧日軍、虎翼軍、天武軍這四支禁軍,往後就由江淮荊浙七路之地的稅賦來供養。”武植目光炯炯,有條不紊地說道。
望著下方的文武大臣,武植繼續開口:“為了統籌七路之地,從今往後,七路的行政區域全部摒棄朝廷原來的官署衙門,改為巡撫衙門以及三司結構。”
“並且將江南宣撫處置司改為江南道都護府,作為統管江南七路的最高權力機構,都護府下設長史、司馬、主簿三個屬官,並分設置吏、戶、禮、兵、刑、工六司,協同輔助都護府處理江南七路的各類事務。”
武植話音剛落,台下他麾下的文武百官,臉上紛紛湧起興奮之情。反觀那些忠於朝廷的部分官員,此刻望向武植,眼中滿是驚恐,武植此舉,完全是將江南七路之地脫離了朝廷掌控,變相地使之成為了一個國中之國。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