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國中之國

字數:4950   加入書籤

A+A-


    第235 章 國中之國
    主座上的武植望著下方神色各異的文武官員,並未理會。
    如今這江南七路之地,自己手握大軍,又有朝廷的旨意,可說是名正言順。
    即使有部分忠於朝廷的官員,對他而言,也造不成大礙,掀不起任何風浪。
    武植目光掃過那些麵露驚慌之色的文臣武將,再度開口:“江南道都護府大都督一職,由本帥親自擔任。都護府長史,便由在京師之地的樞密副使宗澤兼任,為正三品;司馬之位,暫由步軍司都指揮使盧俊義兼任,為正四品;主簿則由江南東路布政使李綱暫代,官從四品。”
    “至於都護府分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司 ,本帥自會擇機選拔賢能之士,充任各司主事。這些主事的品級,等同於朝廷正五品。”
    待武植話語落定,下方一片死寂,文臣武將們皆沉默不語,無人敢率先發聲打破這份壓抑。
    眾人心裏都清楚,江南這片土地,馬上就要變天了。從今後,江南七路隻認武植設立的這個都護府,再無京師朝廷,這裏已然脫離了朝廷的掌控 ,成為了武植的獨立王國。
    “諸位可有異議?”語落,武植高聲詢問道。
    大堂內武植麾下的盧俊義、林衝、李綱等文臣武將紛紛抱拳:“我等謹遵大帥之令。”
    其餘幾個忠於朝廷的官員還想開口反駁,可看到如此情形,也隻得向武植拱手領命。
    議事完畢之後,武植命令麾下眾人各司其職,開始著手組建江南道都護府。
    一時間,整個江南之地,無數信使快馬從江寧府出發,前往江南七路各個州府。
    在武植及眾人熱火朝天地對江南七路進行重組改革之際,朝廷護送秦國公主趙淑慎的隊伍經過半月時間的趕路,終於抵達了江寧府。
    此次的隊伍之中,趙佶派來了兩個重要人物。其一是皇宮大內總管李彥,他主要負責護送秦國公主趙淑慎,並操辦她和武植的婚禮。
    另一人乃是朝廷尚書左丞趙挺之,他除了主持武植與秦國公主的婚禮外,還負責督促武植盡快出兵剿滅方臘叛軍。
    武植麾下的文臣武將,對於他和秦國公主的婚事皆喜聞樂見。此時,哪怕頭腦再愚鈍之人,都能感覺到武植正邁向權臣之路。
    成親所需的各項事宜,趙佶在京師已準備妥當。當秦國公主抵達江南江寧府不過幾日,趙挺之便以朝廷副執宰的身份,代表趙佶操辦了武植和趙淑慎的婚禮。
    都護府後院之中,方金芝在知曉武植即將與大宋公主成婚的消息後,都顯得悶悶不樂。她替自家姑姑感到不值,畢竟自家姑姑和武植未婚產子,卻沒個名分。
    由於江南道的組建,江寧府內原本的宣撫處置司,此時已變成了江南都護府。趙淑慎和武植成親後,便待在了都護府後院之中。當她發現後院內還住著一女子和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時,頗感意外。
    打探之下,得知那小孩是武植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近期才被找回,一女子則是那小孩的表姐。當趙淑慎得知這個消息時,頓時喜笑顏開。
    武植有私生子這件事,可能連他在京師之中的三位妻妾都毫不知情。趙淑慎自從被賜婚給武植後,每次去國公府,武植的三位妻子雖說對自己以禮相待,可趙淑慎還是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疏遠。
    這讓趙淑慎待在國公府內頗為不自在,可自己孤身一人,根本鬥不過武植的三位妻妾。見到這江南之地有武植的私生子,趙淑慎便想找到孩子的母親,與之結成同盟,一起對抗武植在京師之中的三位妻妾。
    都護府大堂內,氣氛凝重。趙挺之目光緊緊鎖住武植,雙手抱拳,聲音低沉而有力:“武相,不知您打算何時出兵剿滅方臘叛軍?如今朝中事務堆積如山,武相身為左相,位列百官之首,長期遠離朝堂,諸多事宜恐難周全。官家對此極為關切,特命下官前來江南,全力協助武相平叛,盡早凱旋。”
    武植望著這個原本曆史中乃是李清照公公的朝廷大臣,麵色平靜,開口道:“趙大人應該不會還未得知消息吧?前段時間,本相已命大軍攻占了兩浙路的潤州,早已經對方臘叛軍展開討伐了。”
    趙挺之聽聞此言,神色瞬間一滯,他確實還不知曉這消息,畢竟武植並未將此事向朝廷奏報。不過,當得知武植已然對方臘叛軍展開剿滅行動時,他的神情也不禁微微緩和了些。
    “原來武相已經派出大軍對方臘進行剿滅,那是下官多慮了。”趙挺之拱手抱拳,向武植說道。
    武植此時卻嘴角微微一翹,略帶嘲諷地說道:“趙大人,你高興得太早了。如今朝廷把江南之地平叛大軍的糧草斷供,本相討伐方臘的計劃隻能擱置。倘若不把糧草之事解決,別說討伐方臘的大軍,屆時我朝廷將士都有可能發生嘩變。”
    趙挺之聞言臉色驟變:“武相,朝廷不是已授予武相在江南七路自行籌措糧草的事宜了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武植冷哼一聲:“如今的江南七路,隻剩荊湖南路、荊湖北路、江南西路這三路未受叛軍襲擾,其餘四路皆遭叛軍波及,致使境內百姓流離失所。你讓本相如何就地征集糧草?即便本相能從這荊湖南、荊湖北、江南西路三路進行籌措,然而這三路彼此距離甚遠,籌集起來也絕非易事。”
    趙挺之聞言,臉色難看。可武植說的句句在理,他也無任何辦法。
    “那不知武相何時能夠動員大軍,征討方臘?”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從荊湖南、荊湖北、江南西這三路籌集整個平叛大軍所需糧草,時間至少得三個月以上,而且運到各軍之中,也得耗費不少時間。想要出兵征討方臘,最快也得半年之期。”
    “半年!”趙挺之聽到要半年之後才發兵攻打方臘,臉色難看無比,眉頭緊皺。
    武植看著趙挺之的神情,輕笑一聲:“趙大人既然被官家派來江南協助本帥平叛,那本帥就交給趙大人一個任務,便是擔任我平叛大軍糧草轉運使,前往江南西、荊湖北、荊湖南三路之地,為大軍籌集糧草。”
    武植頓了頓,臉上笑意盈盈,繼續說道:“我朝廷大軍能夠何時發兵平叛,就得取決於趙大人征集糧草的速度了。”
    趙挺之聽到武植要委派自己為大軍的糧草轉運使,臉色微變。但為了能夠完成朝廷所交代的任務,隻能拱手領命。
    為了保證征集糧草順利,武植派遣了一隊將士交給趙挺之,讓他帶著前去籌集糧草。
    兩浙路處州城府衙,作為鎮南元帥的方百花接到了自家哥哥方臘派出的信使。當她看到信中自家兒子與侄女被朝廷之人掠走後,頓時臉色刷白,全然沒了往日的鎮定自若。
    不過看到竟是武植親自潛入杭州城帶走自己的兒子及侄女後,方百花在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因為她知道,以武植的智慧,很容易便能想到武思君就是他的兒子,肯定不會傷害他們的。
    可一想到今後要與武植兵戈相見,方百花的心中又感到茫然無措。
    沉思良久,方百花命麾下的龐萬春統領義軍防禦朝廷,她自己則帶了一隊親衛,打算返回杭州城。
    兩荊之地,趙挺之奉武植軍命率著一隊將士南下籌集糧草。到底是能升至朝廷執政大臣的人物,趙挺之確實手段不凡。曆經兩個多月的奔波忙碌,他終於成功籌齊了第一批糧草,隨後便命令一同前來的將士,將這些糧草運往江寧府。
    江南道都護府,經過武植及麾下眾人這段時間的不懈努力,除去兩浙路仍被方臘占據外,其餘六路之地基本已被納入都護府的統轄範圍。各地官員的任命,皆由都護府擇良才任用。
    在一個多月後,武植收到了趙挺之從荊湖南路運來的大批糧草。看到趙挺之辦事如此迅速,而且自己的江南都護府已組建完畢,武植也不再耽擱,即刻召集了眾將校,商討準備討伐方臘的事宜。
    在江南地域,武植對各軍進行重組與擴建後,整個江南之地擁有7支陸軍部隊,分別是忠義軍、永新軍、虎賁軍、捧日軍、天武軍、虎翼軍和龍衛軍,每支軍隊兵力達5萬人,陸軍總兵力共計35萬。
    同時,武植還整合江南水軍,組建了蛟龍、怒海兩支水師,每支水師兵力為人,水師兵力總共5萬人。
    總計 40 餘萬人的水陸大軍,即便其中 15 萬由武植從西北的四海錢莊調撥物資予以支持,可其餘的 25 萬大軍,每日所消耗的糧草,依舊是天文數字,這也讓武植感受到了壓力。
    此時的江南七路,約有人口 3700 萬,其中,兩浙路是七路之中最為富庶的,僅這一路的人口就多達 987 萬,是朝廷賦稅的重要來源地。然而當下,這片最為富庶的兩浙路已被方臘勢力占據,朝廷在此地的稅收徹底斷絕。
    江南東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這三路,又因武植以都護府的名義下達了指令,免除了一年賦稅。
    如此一來,目前整個江南地區的財政資金,隻能全仰仗荊湖南路、荊湖北路以及江南西路這三路來供給。
    如果不盡快平定方臘叛亂,恢複江南之地的民生,憑現今的江南之地想要再維持如此龐大的軍力,根本無能為力。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